泉州进士录

发布时间:2024-2-2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泉州进士录

{{`发布时间:2024-2-28`}} | 云展网企业画册制作 宣传册 其他 泉州进士录
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顾 问 黄少萍主 任 郑新聪副 主 任 陈庆宗 林万明 吴友才 苏汉庭 廖国文 张惠评 林龙海 许晓松委 员 郑建清 刘曙庆 庄玉海 陈伟平 周文心 李元巍 王松柏 杨国昕 蔡文良 蒋启林 黄万成 吴达平 侯小莹 夏丽清 陈少华 林建春 黄春淮 魏山国 林炯泉 黄雄彪 苏进发 吕 刚 黄国富 郑文伟 颜志煌 胡晓泉 刘尔钊 蒋耕霆 胡晓玲 郑建辉 李健康 邱银富 赖开族 钟文成 黄世清 王天祥 黄建奇 刘志平 曾焕楷 林华伟 张一申 陈文堃 刘明亮 张镇国 蔡丽静 王家声 黄振奋 蔡思红 李跃民 郑志忠 施国宾 张锡坤 李 铭 李卫平 李建芳 陈向荣 洪顺昌 林庆扬 庄鸿卿 李德志 陈慧瑛 樊美清 赖畅水 林培新 梁玉华 陈海涛 陈严辉 陈永宝 许旭明 吴少锋 吕安娜 林 荣 林 滇 黄小平 陈开基 林耀平 吴建生 阮玉盼 汪其臻 黄阳春 朱启平 洪飞跃 吴礼源 张贻山 刘文儒 王春金 洪于权 高向荣 蔡萌芽 欧阳秋虹 叶一帆 李永远 王统志泉州地情丛书(第二辑)总编室主 编 张惠评副 主 编 林龙海 许晓松执 笔 许晓松编 辑 刘志家 吴寿民 徐宏斌 张俊斌编 ... [收起]
[展开]
泉州进士录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顾 问 黄少萍

主 任 郑新聪

副 主 任 陈庆宗 林万明 吴友才 苏汉庭 廖国文 张惠评 林龙海 许晓松

委 员 郑建清 刘曙庆 庄玉海 陈伟平 周文心 李元巍 王松柏 杨国昕

蔡文良 蒋启林 黄万成 吴达平 侯小莹 夏丽清 陈少华 林建春

黄春淮 魏山国 林炯泉 黄雄彪 苏进发 吕 刚 黄国富 郑文伟

颜志煌 胡晓泉 刘尔钊 蒋耕霆 胡晓玲 郑建辉 李健康 邱银富

赖开族 钟文成 黄世清 王天祥 黄建奇 刘志平 曾焕楷 林华伟

张一申 陈文堃 刘明亮 张镇国 蔡丽静 王家声 黄振奋 蔡思红

李跃民 郑志忠 施国宾 张锡坤 李 铭 李卫平 李建芳 陈向荣

洪顺昌 林庆扬 庄鸿卿 李德志 陈慧瑛 樊美清 赖畅水 林培新

梁玉华 陈海涛 陈严辉 陈永宝 许旭明 吴少锋 吕安娜 林 荣

林 滇 黄小平 陈开基 林耀平 吴建生 阮玉盼 汪其臻 黄阳春

朱启平 洪飞跃 吴礼源 张贻山 刘文儒 王春金 洪于权 高向荣

蔡萌芽 欧阳秋虹 叶一帆 李永远 王统志

泉州地情丛书(第二辑)总编室

主 编 张惠评

副 主 编 林龙海 许晓松

执 笔 许晓松

编 辑 刘志家 吴寿民 徐宏斌 张俊斌

编 务 陈雄南 谢晓艺 陈雪娥 周 芸 吴远峰

吴远鹏 陈建强 郭延杰 刘楷彬 何佳媚

郑燕红 郑泽虹 陈建伟

第3页

中共泉州市委书记 黄少萍

PREFACE

泉州是一个文化的传奇。

这座“世界宗教博物馆”、“多元文化宝库”,古代“海上丝

绸之路”起点、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

曾在漫长的历史时段里居于世界之巅,也收获了属于它的荣耀。我

们今天很难描摹当时的盛况,但从俯拾皆是的地方特色、人文景观、

史闻掌故之中,我们仍然可以一窥它的深厚积淀,依稀想见它的绝

代风华。

这里的历史名人灿若繁星。自唐至清,“泉郡学甲于天下”,

从戴云山麓至东海之滨,走出两千余名文武进士、20 多名状元,涌

现出李贽、俞大猷、郑成功、施琅、李光地等历史杰出人物,故居

旧址至今仍随处可见。

这里的老街古巷双坡曲、燕尾脊,红砖白石间充满唐风宋韵;

口口相传的老字号店铺,见证着昔日商贾云集、车马络绎的繁华场

第4页

景;漆艺、木雕、彩扎、竹编、木偶、花灯制作,这些民间传统

工艺在日复一日的守护和薪传中一脉不绝、于今尤盛。

这里的宗教信仰和谐共生甚至互为表里,至今仍保留一大批

重要的历史遗迹,民间信仰宫庙数以千计,有的同一庙宇有佛有

道还有众多俗神,成为老百姓朴实的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去处。

所有这些文化的印迹,在泉州人的生活中化为传统、仍然鲜活,

使泉州的久远历史变得触手尚温,也是泉州充满魅力的重要原因。

在泉州启动“古城文化复兴计划”之际,市方志委搜集整理

泉州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传统技艺等方面的资料,辑录成这部《泉

州地情丛书》。相对于丰富多彩、声色俱佳的泉州文化生态而言,

探幽钩沉、寻佚辑存的工作无疑是枯燥而细碎的,但是,它可以

使浩繁的变得明朗起来,模糊的变得清晰起来,沉睡的变得生动

起来,使人们更好的了解泉州,领略传统,加深对这座城市文化

内涵的理解和感悟。这一点,对于一座以历史而名、以文化而彰

的“闽岭天南表,清源第一州”,对于一座志在面向亚洲、影响

世界的“东亚文化之都”来说,是极其必要的。因为,我们的传统,

是泉州文化山一程水一程绵延至今、渐趋浩汤的源头活水,也是

从遥远的过去传递至今并向未来伸展的心灵脐带。

第5页

文进士(2378 人)

唐代(20 人)………………………………………………………………06

五代 粱(4 人)……………………………………………………………17

五代 唐(2 人)……………………………………………………………19

五代 晋(1 人)……………………………………………………………21

宋朝(996 人)……………………………………………………………22

宋恩赐进士(4 人) ……………………………………………………104

宋特奏名(503 人) ……………………………………………………106

元朝(4 人) ……………………………………………………………132

明朝(570 人) …………………………………………………………133

清朝(278 人) …………………………………………………………260

武进士(193 人)

宋朝(53 人)……………………………………………………………324

明朝(60 人)……………………………………………………………329

清朝(80 人)……………………………………………………………335

CONTENTS

第6页

存疑进士(52 人)

宋代(33 人) …………………………………………………………346

元代(5 人)……………………………………………………………346

明代(10 人) …………………………………………………………347

清代(4 人)……………………………………………………………347

荐 辟(168 人)

唐代(3 人)……………………………………………………………350

五代(3 人)……………………………………………………………350

宋代(8 人)……………………………………………………………351

元代(17 人) …………………………………………………………352

明代(105 人)…………………………………………………………353

清代(32 人) …………………………………………………………357

第7页

WEN JINSHI

泉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自唐代欧阳詹考上

进士后,至清末光绪间最后一名进士,泉州共有进士

2791 名,其中文进士 2378 名,武进士(含宋代武举)

193 人。另有存疑进士 52 名,已知荐辟进士 168 名。

这其中,有一甲进士(即状元、榜眼、探花)45 名,

其中存疑一名,9 名祖籍泉州,由外地考上。文状元

15 名,武状元(含武举人第一名)5 名。15 名文状元

中,7 名由泉州考上,7 名祖籍泉州由外地考上,一

名存疑。唐代、五代福建 64 位可考进士中,泉籍 27

人,加上荐辟 6 人,计 33 人,占全省总数的一半以上。

两宋 319 年间,全国共举行 118 次进士考试,录取进

士 39000 余人,福建全省考中进士 7144 多人,占全

国首位。泉州出了 996 名进士,加上武进士 53 名,

加上荐辟 8 人,加上存疑的泉籍进士 33 名,计 1090

名,占全省进士数的七分之一强。若再加上恩科 4 人,

特奏名 503 人,即总数为 1597 名,占全省总数的

23%;占全国总进士数的 4.1%。元代,泉州科举式微,

仅有 4 人考上进士,外加存疑 5 人,也仅 9 人,再加

上荐辟的 17 人,也仅 28 人。明代泉籍文进士 570 名,

武进士 60 名,计 630 名,外加荐辟 105 名,计 735 名,

若加存疑 10 人,计 745 名。

第8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06

泉州地情系列

唐 代

贞元七年(791 年)1 人

蔡 沼(晋江人)

蔡沼(756—806 年),名辉,字虚中,又字用明,号一翁。唐代莆阳

道士蔡明浚的第二个儿子,泉州晋江青阳蔡厝人。唐贞元十六年秋,举家

从莆阳徙居晋江青阳石鼓山,是青阳蔡氏始祖。唐贞元八年(792 年),

蔡沼举孝廉明经科。初授崇文馆校书、太原县尉。随后任杭州司仓,再升

迁任太康主薄,其后因为生病告假回家。后来,又起复为中书舍人、国子

监祭酒。唐宪宗元和元年十二月卒,年五十一岁。唐咸通元年,懿宗听说

他英年早逝,下旨诏赠太常寺卿。欧阳詹在《送蔡沼及第归省序》中有“虚

中以学,予谬以文,共受遣乎长吏,皆求试于宗伯,虚中登明经第,归宁

故园,予有暴腮之困,猎留京师,才与命与,虚中其行乎,勿谓业就不断

增修,勿谓名成有所勿”。

贞元八年(792 年)壬申科贾稜榜 1 人

欧阳詹(晋江人)

欧阳詹(755—800 年),字行周,福建晋江潘湖欧厝人,后随母迁南

安诗山。祖父欧阳衍,曾任温州长史(祖母是名士范士安妹妹范士宝),

父欧阳昌,曾任博罗县丞(母唐进士、散骑常侍黄昌朝妹黄昌靖),妻林

萍(林蕴妹妹)。欧阳詹著有《欧阳行周文集》8 卷。欧阳詹生活在安史

之乱后的中唐,为官时间很短,始终尽职于国子监四门助教职位。欧阳詹

的祖先在唐代初年由江西迁到晋江,传到欧阳詹这一代为六世孙。欧阳詹

的祖父、父亲、两个大哥都是唐代闽浙越的地方官吏。

欧阳詹从小喜欢独自一人在山湖溪河边流连忘返。青少年时代,欧阳

詹在家乡潘湖资福院跟从隐士罗山甫等读书。在潘湖北岸的狮山岩、龙首

第9页

07QUAN ZHOU JISHILU泉州

山,九十九溪的吟啸桥上,欧阳詹时常拿着一本书徐徐独行,且走且歌且吟。

泉州城东北清源山的赐恩岩、南安诗山的高盖山白云书室也都留下欧

阳詹读书的身影。欧阳詹还曾到好朋友名士林藻和林蕴兄弟的家乡莆田求

学五年,在广化寺灵岩精舍、福平山等地读书。

薛播在建中、贞元年间两次出任泉州刺史,很赏识欧阳詹的才华,经

常带他到城西九日山和隐士秦系和姜公辅等人交游,谈文论道。

后来席相继薛播之后任泉州刺史,他对欧阳詹同样器重,但凡观游宴

集一定邀请欧阳詹参加,并让他写诗记下当时的盛况。席相还引荐欧阳詹

到福州谒见常衮,常衮赞叹不已,用灵芝、芙蓉来比喻欧阳詹的才学。为此,

欧阳詹的名声更大了。整个福建都在传播他的文词,甚至京师都有了他的

文名。

欧阳詹本无心科举功名,想长期在家读书,奉养双亲。后来因为双亲

严命,亲友激励和常衮、席相等长官的提拔,才决心参加科举考试。贞元

二年(公元 786 年),欧阳詹西上长安,前往参加进士考试。这是泉州士

子前所未有的举动。

欧阳詹离家背井,满是乡愁,怀着“射百步期必中,飞三年而必鸣”

的信心,作《赴上都留别舍弟及故人》:“天高地阔多歧路,身即飞蓬共

水萍。匹马将驱岂容易,弟兄亲故满离亭。”

在长安,欧阳詹苦学苦熬六年。这六年,他借钱租房读书,生活穷困。

贞元八年(公元 792 年),欧阳詹终于与当时著名青年文士贾稜(今河北

冀县长乐人)、韩愈、李观、崔群等 22 人同登金榜,当时称“龙虎榜”。

贾稜第一名,欧阳詹第二名,韩愈第三名。

欧阳詹中进士对福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理学名臣、乡贤蔡清为

《欧阳行周文集》作序时认为,欧阳詹中进士后,福建文士才开始向慕读

书,儒学风气开始振兴。欧阳詹的影响绵延不绝。传到杨时、李侗辈,分

河洛之派。传到朱熹,正学大明,道统有归。蔡清认为,没有欧阳詹的影响,

福建不可能有“海滨邹鲁”的称谓。

欧阳詹高中后并没有马上获得官职,在这间隙期他归心似箭折回家乡

省亲。他回到南安外祖父家的南安诗山的高盖山,但他日夜思念的母亲黄

第10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08

泉州地情系列

昌靖已经长眠地下,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叮咛,再也看不到母亲伴儿子读书

的身影。相隔层土,却比重山远隔。欧阳詹在一首纪念其母亲的诗中写道:

“高盖山前日影微,黄昏宿鸟傍林飞。坟前滴酒空流泪,不见丁宁道早归。”

当时韩愈等一群人倡导古文运动,欧阳詹的文章正是古文运动理论的

践行。欧阳詹的文章以古文运动“文以载道”的理论来创作,精于说理。

韩愈评他的文章“切深,喜反复,善自道”。唐末李贻孙说他的文章“新

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司当

代文柄,以变风雅……”

回到长安,欧阳詹一等又是六年,在贞元十五年(799 年)才被朝廷

授予“国子监四门助教”的官职。在国子监四门助教任上,欧阳詹全力支

持和参与韩愈、柳宗元等人共同倡导的古文运动。

贞元十八年(802 年)壬午科徐晦榜 2 人

徐 晦(晋江人)

徐晦(760—838 年)字大章,晚号兴胜,泉州一带徐姓始祖徐矜的第

二个儿子,起初由浙江信安迁入泉州池店仕春(也就是古代晋江三十二都

徐仓,这地方又名称徐垅、徐公店、仕村)。徐晦生于公元 760 年,去世

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 年)。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 年),徐晦得中壬午科状元。这一科共有进

士 23 人。中书舍人权德舆是他们的房考官,那年的主试题目叫《风动万

年枝诗》等。

似乎命中有贵人相助,徐晦考试及授官都得到一个叫杨凭的人的举荐。

状元及第后即登贤良方正科和直言极谏科,官授栎阳尉。

其实,徐晦一生最值得一提的是,以后杨凭因事获罪,由京兆尹贬为

临贺尉,亲友怕受牵连,无人敢去送行。宰相权德舆原来与杨凭交情最深,

也躲之不迭。而且在得知徐晦亲送杨凭贬任后,责怪他说:“你今日去送

杨凭,今后一定会受到他的连累的!” 徐晦坦然应答:“我一向深受杨

公眷宠,杨公被贬,我怎么能无言而别?”权德舆听了感慨万分。御史中

丞李夷简虽然是杨凭对头,听说这事以后很有感触,为此特上奏举荐徐晦

第11页

09QUAN ZHOU JISHILU泉州

为监察御史。徐晦过后就曾去问李夷简:“我向来不与您交往,您为什么

推荐我?”李夷简说:“我认为您不辜负杨凭,难道会辜负国家吗?”徐

晦后来任殿中侍御史、尚书郎、晋州刺史等,又入朝拜为中书舍人。宝历

元年(825 年)出任福建观察使,第二年又回朝任工部侍郎,大和四年(830

年)拜兵部侍郎,次年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闽南人常以“拳头烧酒曲”为人生嗜好及处世生活的一种方式,徐晦

受其影响,一生常与酒为缘。徐晦晚年因嗜酒过度以至失明,痛于礼部尚

书职衔上辞官。徐晦登进士前居晋江徐公店(今池店徐仓),登进士后移

居晋江湾海(今安海)徐状元巷,耄年因寻得砚之地,与长子徐潘迁山东

沂南。开成三年(838 年)三月去世,葬在福建连江县徐垅花园之原。次

子徐湖守陵于连江,率族去那里安居看墓守孝。他的后代裔孙,至宋奉政

大夫徐元一支,分居闽候荆山。配偶是唐进士、金华令、莆阳人黄昌朝的

大姐黄昌月,封黄夫人,为莆阳世家望族闺秀。徐晦有三个儿子,长子徐

潘随父定居山东沂南;次子徐湖去连江守陵定居;季子徐松迁莆田徐厝。

另外有一种说法,季子徐松随父徐晦徙居山东沂南徐公店。

徐晦死后,被追赠为兵部尚书。纵观徐晦一生,为人耿直,知恩图报,

而居官清严,被众人所称道。

许 稷(晋江人)

许稷,字君苗,大约生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 年),与欧阳詹

为学友,詹生于大历三年(768 年),俩人年纪相伯仲,稷原籍为清源军

莆田县。

据志书载,许稷少年,美凤仪,善谈论,警敏能文,性喜漫游。曾经

拜谒九鲤湖寺,口吟《九鲤湖》五律一首:“道是烧丹地,依然云水居。

山空人去后,梦醒客来初。溪雨飞沙霁,石门隐雾虚。高歌对明月,松影

落扶疏。”

许稷与欧阳詹、徐晦、陈翊、林藻友善,早年尝会聚一起,在徐彦伯

创办的莆阳延寿溪陈岩琉璃院(今景祥寺)读书,少年尚志,慨然奋发。

贞元十八年(802 年)壬午科省试,考官是中书舍人权德舆,试题《风

动万年枝诗》等,这年大考,徐晦“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终于夺

第12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10

泉州地情系列

得甲魁第一(状元)。许稷也“吐言贵珠玉,落笔回风霜。”他所撰写的《风

动万年枝诗》云:“琼树春偏早,光飞处处宜。晓浮三殿日,暗度万年枝。

婀娜摇仙禁,缤纷映月池。含芳烟乍合,拂砌影初移。为近韶阳煦,皆先

众卉垂。成阴知可待,不与众芳随。”许稷也因此擢徐晦榜进士,是科“二十三

人初上牒,百里千里尽传名。”

宪宗元和年间(806—820 年),许稷历官比部尚书郎,为政有方,爱

民如子,清操德声,天下闻名。宪宗西幸,稷从驾有劳,赐赉(赏赐)甚厚,

仕终衡州刺史。

许稷初年曾在京师与欧阳詹、林藻等酒会,激于学友戏语,愤而遁入

终南山,苦学三年,出就府荐,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 年)举进士,

后历南省员外,终职于衡州刺史。《全唐诗》录了他的两首诗,《全唐诗

外编》补录他的诗一首,《全唐诗续拾》补他的断句六。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 年),许辅乾任泉州刺史,后卒于泉州任

上,迁葬莆阳,他的儿子懋文、懋武即安家莆阳。东井群盗掠莆,懋武起

义兵剿除。盗贼余党复来报仇,懋文迁家于泉州。许稷为辅乾之孙,懋文子,

其裔孙聚居于沿海东峤、许厝一带。莆田许氏源流为:高阳—汝南—安陆—

莆田,其门联为“太岳家声远,高阳世泽长。”

许稷因为官清正、政声卓著,退休时皇帝特赐给他故乡清源左峰,此

山即被叫做赐恩岩。许稷被尊崇为泉州许氏先祖之一。赐恩岩建有泉郡许

氏宗祠。

元和十三年(818 年)戊戌科独孤章榜 1 人

潘存实(晋江人,一作漳浦人)

潘存实,晚唐诗人,开漳进士与中原诗人周匡物后人。《乾隆泉州府志》

名宦四载:唐进士,元和十三年戊戍独孤璋榜,潘存实,晋江人,户部侍郎。

目前仅从《唐诗全集》中窥见潘之一斑。

玉声如乐

表质自坚贞,因人一和鸣。

静得金并响,妙与乐同声。

第13页

11QUAN ZHOU JISHILU泉州

杏杏和风送,冷冷似曲成。

咸湘琴瑟切,音带舜弦清。

不独藏虹气,犹能畅物情。

开成三年(838 年)戊午榜裴思谦榜 4 人

欧阳秬(晋江人)

欧阳秬,字降之,原国子监四门助教欧阳詹季子,因入承欧阳詹长兄

欧阳谟为嗣,遂为从子。唐朝开成三年进士。刘从谏镇泽潞,表佐幕府。

其子稹拒命,上表斥损时政,有人就诬秬为之。诏被流放崖州赐死。泉州

清源山外有古木根蜿蜒如龙,唐欧阳秬之子欧阳澥得之,作赞。今《赞并引》

之石刻已风化难辩,但“欧阳澥唐朝会昌四年进士”等字尚清晰可认。另

题名一方,至今保存完好。欧阳澥是欧阳詹孙。唐朝泉州开成年间,乡贡

进士。唐时,在家攻读不入州县学馆的士子学业修成,由州县贡送至尚书省,

称乡贡。

李 稠(晋江人)

李稠(810—875 年),以明经试,登唐文宗开成三年(838)进士,

授为监察御史,以耿直称。其时都察院李绅巡按吴湘,在调查盗官钱娶民

女占其资财,化装为贼被李德裕论死。李稠与崔元藻得知其冤,复上奏为

李绅平反,而李绸因此被宰相李德裕指意贬为汀州司户。后因功高绩著,

累晋户部员外郎,迁大理寺丞,擢刑部右侍郎、转户部左侍郎、累晋工部

尚书兼鹿坊、灵武和易定三镇节度使,以老辞归,唐乾符四年(875)卒于家。

林 鶠(晋江人)

林鶠,唐时方乐里人,开成三年(838 年)中进士,官至仓曹参军。

他舍田开凿东湖水利,为民造福,有功有德,人民尊称他为长者。

据传,林鶠长者,自幼早丧父母,是个孤儿,从小与姐二人相依为命,

生活过得十分困苦。为着糊口,他只好为人看牛。一个晚上,姐弟二人梦

见几百个犯人,从他们门前经过,见到林鶠姐弟二人,纷纷跪下,哀求救

命 ! 其情景甚是悲惨。翌晨醒来互相谈说,心里深感奇异。早饭后,姐弟

站在门口张望,有无什么犯人经过 ? 当时石井港一带,都是茫茫大江,往

第14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12

泉州地情系列

福州的渡船,是停泊在三边刘村后面。等到将近中午,见乘渡和上渡的人

来来往往很多,但并无什么犯人。正在怀疑梦幻不足凭信的当儿,忽见一

个农民,肩挑重担,匆忙地迎面而来,姐弟就进前询问,篓内何物 ? 他答

是水鸡 ( 即青蛙 ),要挑往福州去卖。姐弟颇聪慧,就认定犯人必是此物。

于是问好价格,尽倾累年节约蓄积的钱款,把这两篓水鸡全部买来,即时

挑往河中放生。当这几百只青蛙放到水里的时候,只只活泼欢跃 , 在水里

三游三回顾,慢慢游向远方。姐弟二人怀着愉快的心情,站在岸上正看得

入神的时候,忽见水面上浮出一块破钵爿 , 晶莹光洁,煞是可爱。姐弟顺

手把它捞起带回,用此钵爿作鸡槽使用。说也奇怪,天天喂鸡,而饲料没

有减少。此时才知迢这钵爿有异,必是青蛙报恩而来的。就把它放到钱谷里,

钱谷愈用愈多,林家以后成了大富。从此林鶠入学读书,勤勉攻读,以后

考中了进士,在朝为官。于是越发深信为善之报了,舍田凿湖,为民兴利。

“东湖”积水灌溉农田七百余顷,北区一百零八乡农民受他惠泽,人人赞颂。

当时人民为着纪念他的功绩,就在湖头村旁建了长者寺,年年春秋二季祭

祀颂赞他的功德。

陈 嘏(惠安人)

陈嘏,字锡之,惠安螺阳梅山陈嘏洋人。唐天成三年(838 年)进士。

以词赋擅名,尤工篆隶。宣宗尝善其所制《霓裳羽衣曲》,以为琬琰之器。

官终刑部郎中。现惠安梅山水库西山顶尚有陈嘏故里陈嘏洋废村。

会昌六年(846 年)丙寅科狄慎思榜 2 人

傅 笋(一作荀,南安人)

傅荀(820—880 年),又名傅笋,字诚之,唐武宗会昌六年(846 年)

丙寅科狄慎思榜及第榜眼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进修撰,历礼部主事,出

知内黄知县丞,泛涉记传,有文才,而不以篇什自命,少与盛均友善,为

潮州录事参军,后任遵化府同知,广学田,立义冢,颇有惠政。雅经史、

尤乐佛事,能文善诗、为人精粹端美。僖宗中和年间,领镇海州事。董昌

之乱,隐居五台山,后与崔季康修定州北岳真君庙,乾符间,自河东宣慰使,

拜昭义军节度使,唐僖宗广明元年(880 年)初卒,享年六十一岁。

第15页

13QUAN ZHOU JISHILU泉州

欧阳澥(南安人)

欧阳澥,字沙章,号潘湖。唐朝会昌四年进士。

欧阳澥是福建晋江潘湖欧阳詹的孙子。年青时就见长于吟诗作赋,

参加科举考试近二十年。韦中令主持考试,欧阳澥拿着自己的文章。即《咏

燕上主司郑遇》诗云:“翩翩双燕画堂开,送古迎今几万回。长向春秋

社前后,为谁归去为谁来 ?”登门求教,但十多年也没有见到韦中令一面,

然而他不论韦家婚丧嫁娶都上门请安送礼,从来不曾间断。韦中令虽然

没说什么,但心中对他很是可怜惋惜。中和初年,韦中令跟随皇帝去西川,

被皇帝任命为宰相。当时欧阳澥寄居在汉南,韦宰相知道以后,写了一

封信给襄阳大帅巨容,让他推荐录用欧阳澥做官。巨容得到信后非常高兴,

对待欧阳澥如上宾,推荐他做官外,又送给他上千贯钱,并在官署设宴

待他。过后选择日期送他去上任,然而欧阳澥却突然心脏病发作死了。

巨容将欧阳澥写给宰相的感谢信送给韦宰相看,韦宰相看完说,感叹命

运弄人!

大中十一年(857 年)丁丑科 1 人

盛 均(永春人)

盛均,生卒年不详 , 字之才,唐南安桃林场(今永春桃城镇)人。从

小聪明好学,博闻强记,文名震一时。大中十一年(857 年)登进士第,

是永春首名进士,官至昭州刺史。当时,有舍人皇甫焕,博学善辩,自视

甚高,每次宾客登门,便置酒延坐,探经问难,客人多不能一一作答而退席,

唯独盛均对答如流,与之连续辩答数日而不厌,时人称为“劲敌”。

盛均认为白居易的《白氏六帖》有疏略之处,便广搜经史,贯穿百家,

扩成十二帖,人称《盛氏十二帖》,颇为时贤所称道。惜该书早已散失。

盛均的文章,多能针对时弊,见解独到,不人云亦云。一生著述颇丰,现

存有《仲尼不历聘解》、《人旱解》、《真龙对》、《送建安郡守之任序》

等四篇。还撰有《桃林场记》一文,是永春现存最早的地方文献。

第16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14

泉州地情系列

乾符二年(875 年)乙未科郑合敬榜 1 人

黄讷裕(惠安人)

黄讷裕(851—? 年),字信夫,号梗南,镇安铺黄田(今惠安县张坂

镇后边村)人。生于唐大中五年(851 年),卒年不详。

讷裕性聪颖,少有大志。年近二十,就精通经史,为诗奇丽。乾符元

年(874 年)进士及第,(记为乾符二年)授江州录事,为官清正廉明,

兴利除弊,被誉为一代循吏。

唐末,朝政腐败。黄讷裕痛感山河破碎,自觉回天无术,辞官隐居家乡。

讷裕是闽王王审知的妃子黄厥的四叔父。王审知锐意开拓闽疆,黄讷

裕、张澜(字清溪,惠安县人)以地方名士力助王审知鼓励耕垦、繁荣商业、

建立学校、发展文化。

后唐同光三年(925 年)底,王审知去世,长子王延翰继位。内乱不止,

国势日下。黄讷裕辅佐王审知时,追慕先王之心常存,有振兴八闽的雄心

壮志,如今眼看偏安局面被破坏,国无宁日,素志难酬,无限悲痛,无可

奈何,只好过着“闭户任蓬头”的隐士生活。

后唐长兴四年(933 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在闽称帝,国号闽,建

元龙启,追尊其母为太后。因黄厥是黄讷裕的侄女,而黄讷裕有佐王审知

治闽之功,于是累官工部侍郎、银青大夫、资治尹,殁后谥号“匡直”。

其妻何氏也累封“硕德助国夫人”。夫妇合葬于黄田美女峰福胜院。

黄讷裕著有《黄讷裕诗文集》。其诗格调高雅,应制文章明朗高亮。

其著作已散失殆尽,《螺阳文献》及《锦田大宗族谱》仅载其《起行》、《闽

越王台》及《草堂》等五言律诗数首。

乾符五年(877 年)戊戌科孙偓榜 1 人

王 玫(一作汶 , 明经及第,晋江人)

王玫,《福建通志》载其登乾符五年(878 年)孙渥榜,同时又称他“明

经及第,终温州平阳令”。据此,即使他真的中过进士,那也是在先举明

经之后再参加进士科考试而中。

第17页

15QUAN ZHOU JISHILU泉州 光启三年(887 年)丁未科陆扆榜 2 人

陈 峤(泉州莆田人)

陈峤,唐泉州莆田人,字延封。幼好学,弱冠能文。僖宗光启三年进士。

释褐京兆府参军,后归闽。王潮兄弟入闽,辟为从事,授大理评事、监察御史,

迁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所著表记奏牍凡三百篇。事迹见《南部新书》

卷戊。《全唐诗》存断句 4。

卢 邹(南安人)

陈峤同榜进士,《闽书》载他“光启中为侍御史”,《泉州府志》据

此确定其登进士为光启三年。《闽书》、《泉州府志》、《同安县志》载

为同安人;时同安尚未置县,其地属南安。

光启四年(888 年)戊申科郑贻矩榜 1 人

谢 翛(南安人)

谢翛 ,字升之,唐末南安县大同场(后设同安县)青礁人。安史之乱时,

他不事叛乱者而隐迹。文德元年(888)进士,文藻过人,其居之山因之

名文圃。谢翛的事迹被收录于《海澄县志》。

大顺元年(890 年)庚戌科杨赞禹榜 2 人

王 虬(晋江人,一作南安人)

《泉州府志》作晋江人,黄仲昭《八闽通志》、何乔远《闽书》作南安人。

吕 占(一作南安人,科年未详)

吕占,《南安县志》载其大顺元年(890 年)登杨赞禹榜,未详科分;

官至兵部常侍。

天祐二年(905 年)乙丑科归系榜 1 人

杨在尧(晋江人,一作开平三年,909 年己巳科)

杨在尧,明隆庆《泉州府志》、万历《泉州府志》载杨在尧于唐天

祐六年(909 年)登进士第,显然有误。因为天祐四年(907 年)唐哀

第18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16

泉州地情系列

帝禅位于朱全忠,全忠即位,国号梁,建元开平,是为梁太祖,唐王朝

至此灭亡,不可能有天祐六年开科取士之理。故清乾隆《泉州府志》载

为梁开平三年(909 年),而《福建通志》则载为唐 • 天祐二年(905 年),

称是仙游人。

第19页

17QUAN ZHOU JISHILU泉州

五代 梁

开平二年(908 年)戊辰科崔邈榜 2 人

谢 谌(一作湛)(晋江人)

谢湛,《闽书》、《八闽通志》有载。

郑希闵(惠安人,一作莆田人)

郑希闵,《闽书》载为惠安人,但时惠安尚未置县,该地属晋江。《福

建通志》作莆田人。

乾化元年(911 年)辛未科 1 人

李仁济(晋江人)

李仁济,《八闽通志》、《福建通志》载为梁乾化元年(911 年)辛未榜。

清乾隆《泉州府志》载为乾化十年辛未榜,纪年有误,因为乾化五年即改

元为贞明元年,没有乾化十年;但辛未榜是正确的,即乾化元年。

贞明四年(918 年)戊寅科陈逖榜 1 人

陈 逖(晋江人)

陈逖(890—952 年),字田远,号易斋,五代泉州晋江渎头陈洋人。

五代后梁贞明年间(915—921 年)状元。陈逖虽身居高官,仍然经常体察

民情,了解民众疾苦。据传,他的家乡渎头连续多年遭受水灾,五谷颗粒

无收,他便将自己有限的月俸资助给陈洋中最贫困的农民,让他们渡过难

关,重建家园。

陈逖自幼聪慧,进退知礼,风度翩翩,入京应试,对答如流。陈逖为

人深沉又雄才大略,能日夜操劳,尽心为后梁效力,为当朝丞相敬翔所荐辟。

末帝下诏,到后梁京都开封待候授职。初授编撰时,后梁国土尽为晋国所

侵占,先是侵占河北,不久又占山东。陈逖在相时屡次向末帝提出好建议

第20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18

泉州地情系列

未被采纳。他非常苦恼,屡向当朝宰相敬翔提出辞去编撰之职,未能获准。

后历礼部员外郎、郎中、翰林承旨。后来,陈逖又随从安元信救上党,攻

破夹寨,收复潞州,以功授校检司空。因受奸臣赵岩排挤,被贬为雷州推官。

后梁末帝信任的奸臣赵岩操弄朝政,陈逖深感忧虑,后梁王朝国势也

日见衰弱。后梁龙德二年(922 年)十二月,陈逖抱憾称病返回家乡隐居。

宋太祖广顺二年(952 年)十一月十四日卒于家,赐谥号为“文端 。著有

《田远诗话》五卷。

第21页

19QUAN ZHOU JISHILU泉州

五代 唐

天成二年(927 年)丁亥科(一作同光年间)黄仁颖榜 1 人

黄仁颖(晋江人)

黄仁颖(900—962 年),字福佑,一字幼卫,别字仁达,号潘湖翁。

祖籍三山莆阳(今福建莆田涵江黄巷),迁入晋江潘湖。唐朝御史黄滔(840—

911 年)庶孙,其父黄珦(870—849 年)字玉卿,官大理评事,母欧阳氏,

仁愿为其胞弟。黄仁颖幼敏慧,喜好文学,善诗文,自负薪。同光乙酉年

以明经学究会试第一,后唐明宗天成丁亥年(927 年)始登状元。初授编撰、

校书郎。其时李嗣源在河南洛阳称帝,识状元黄仁颖,特召入洛阳凤阁辅助,

随即赐为护銮学士。

然唐主一介武夫,目不识丁,而枢密使安重(宰相)又识字不多,章

奏常读不通。明宗无奈,只得设置端明殿学士,黄仁颖首当其最佳人选,

并历迪功郎、四门学正、内阁中书舍人、端明殿掌院学士职,负责通读和

协助处理章奏。黄仁颖在京都为官十年,素性清俭,门无私谒。长兴四年

(933),唐主明宗病殁。翌年,闵帝李从厚即位,朝政由宰相冯道与赵

凤主共同主持。黄仁颖遭奸相安重的排挤,被贬为主客郎中,继受封为后

唐节度使。又历末帝李从轲、石敬瑭二朝。然见朝政无所建言,黄仁颖大

失所望,于废帝清泰四年(937 年)辞官告归,在潘湖欧厝里过隐居生活。

南唐建隆三年(962)十一月卒于家,享年六十二岁。南唐李煜帝赏其才,

特赐谥号为“文杰”,其裔以欧阳为氏。著有《黄状元文集》五卷,其诗《新

都行》载于《中华姓氏诗选》:“缥渺空中丝,朦胧道傍树;惹彼花上露,

翻兹岁月知;苒蒻花枝注,悠扬画中诗;天长春日暮,何计脱缠绵?”。

时泉士多工于文学,而能文者,必曰欧阳詹;能学者,必言黄君仁颖。欧

阳詹以文行称于八闽,黄仁颖以学节显于世始于宋初。宋重和元年潘湖族

人为祀“以不二争第一”、文章德业双馨的状元黄仁颖,继承和发扬欧阳

第22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20

泉州地情系列

詹的爱国爱乡精神,特建潘湖仁颖书院,以志前贤。仁颖配唐进士、四门

助教欧阳詹曾孙女、唐开成二年进士、幕府参军欧阳秬孙女、欧阳澥长女、

欧阳郴妹,其故宅在潘湖湖口仁颖书院,葬福建晋江潘湖狮山头状元岭。

子三,长子欧阳偃(欧阳修曾祖父本姓黄)因年幼家贫,无力攻书,遂赘

于舅父吉州通判欧阳郴家,为养子(欧阳澥长女欧阳郴妹)随母姓,南唐

泉州乡贡进士,历官文理院工书南京通判;次子黄伛,徙居莆阳之太湖,

季子黄佢,析居泉郡之龟山;俱泉州乡贡进士;外孙三观、旦晔,外曾孙

修 。

天成三年(928 年)戊子科郭晙榜 1 人

陈保极(永春人)

陈保极,闽中(今福州市)人。原籍泉州永春,后唐天成年间(926—

930 年),擢进士第,为秦王李从荣辟为从事。李从荣败,擢居三署,历礼部、

仓部员外郎。初,桑维翰登第之岁,保极以其短陋,谓之“半人”。后晋

高祖时(936—941 年),桑维翰既居相位,将锻成其罪,以同列李崧极言

而免,贬为卫尉寺丞。寻复为仓部员外郎,竟以衔愤而卒。

保极无时才,有傲人之名,而性复鄙吝,所得利禄,未尝奉身,但蔬

食而已。每与人弈棋,败则以手乱其局,盖拒所赌金钱不欲偿也。及卒,

室无妻儿,帷囊中贮白金十铤,为他人所有,时甚嗤之。

陈保极好学,善属文,进士及第后,秦王从荣闻其名,辟为从事。仕

南唐为大理评事,充武义节度掌书记,尚书左司员外郎。诰词美其“含华

禧光,握蛇吐凤”。

终礼部、仓部员外郎,赐金紫。与弟陈元亮俱以才学名,后主称为“二英”。

“名擅梁国,声腾江左。”

第23页

21QUAN ZHOU JISHILU泉州

五代 晋

天福二年(937 年)丁酉科 1 人

黄禹锡(惠安人)

黄禹锡(? - ?),字仲元,惠安镇安铺黄田 ( 今福建省惠安县张坂

镇后边村 ) 人。

后晋天福二年 (937 年 ),黄禹锡中进士,授校书郎、检校尚书。

后汉乾祐二年 (949 年 ),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授黄禹锡兵部员外郎,

任检校尚书。 宋太祖乾德二年 (964 年 ),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任黄禹锡

为检校尚书、水部郎中兼莆田县令。

黄禹锡死后葬于二十一都曾墓铺前 ( 今惠安县东园镇锦厝村 )。

第24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22

泉州地情系列

宋 朝

开宝五年(972 年)壬申科安守亮(一作开宝六年癸酉科宋准)榜

1 人

谢 膳(晋江人) 殿试从此榜开始

太平兴国二年(977 年)丁丑科吕蒙正榜 2 人

欧阳璟(南安人)

欧阳璟,字崇文,候官令。

苏奉礼(德化人,一作永春人)宋礼部尚书,德化石城人。

今德化县春美乡、大铭乡等地分布的苏氏,先祖苏益以都统职随王潮

入闽,宋初苏奉礼肇居于德化石城(《双翰苏氏族谱》)。

李端有【游终南山因寄苏奉礼士尊师苗员外】

半岭逢仙驾,清晨独采芝。壶中开白日,雾里卷朱旂。

猿鸟知归路,松萝见会时。鸡声传洞远,鹤语报家迟。

童子闲驱石,樵夫乐看棋。依稀醉后拜,恍惚梦中辞。

海上终难接,人间益自疑。风尘甘独老,山水但相思。

愿得烧丹诀,流沙永待师。

又载,说苏奉礼是太平兴国八年 (983 年 ) 王世则榜进士。

德化苏氏翰德堂源自武功苏氏芦山派。唐末苏光谊自同安迁居永春桃

源,宋淳化五年(994年),苏奉礼迁居德化善均里石城(现德化雷峰长基村)。

长基瑞坂宋墓群雷峰镇长基村石城,为宋末抗元将领苏十万祖居地,

其先祖“五世簪缨”,显赫一时。今长基村尚存主要古墓有:宋太平兴国

二年 (977 年 ) 进士、礼部尚书苏奉礼与其妻陈氏合葬墓 ( 在章峰山麓 );

五军左都督使苏秉礼与其妻吴氏合葬墓 ( 在长基山飞鹰扑兔形 );五城兵

马都监苏明礼与其妻许氏合葬墓 ( 在长基猛虎跳墙形 );奉政大夫苏承恩

第25页

23QUAN ZHOU JISHILU泉州

墓 ( 在长基百层梯凤形 );明经进士苏霈恩与其妻林氏合葬墓 ( 在长基石

笋棨 );庠生恩赠文林郎苏濡恩与其妻连氏合葬墓 ( 在长基山蛇形 );宋

明书科士苏霑恩与其妻林氏合葬墓 ( 在长基山人形 )。在邻村瑞坂有宋奉

议大夫苏寿翁与其妻蔡氏合葬墓 ( 在金剪形 )。上述墓葬今尚存,唯有些

墓碑文字和墓外砌石在苏十万兵败被元兵捣毁。宋期 (977 年 ) 苏奉礼藤

基石城,当时,雷峰、肖坑、土坑尾、长基等村都归属于石城。

太平兴国八年(983 年)癸末科王世则榜 2 人

刘昌言(南安人)

刘昌言(942—999 年)字禹谟,七岁能属文。太平兴国八年举及第,

榜眼进士。少笃学,文词靡丽。被泉州节度使陈洪进辟为功曹参军,掌笺奏。

洪进派遣儿子文显入贡,令昌言一起走行,太祖亲自慰劳他们。

太平兴国三年,陈洪进归朝,改镇徐州,又辟推官。五年,举进士入

格,太宗初惜科第之人,初授归德军掌书记。宋太平兴国八年(983 年),

复得及第榜眼,迁保信、武信二镇判官。宰相赵普镇南阳,重视昌言有吏干。

钱俶师上表推荐他,移泰宁军节度判官。入为左司谏、广南安抚使。淳化

初,赵普留守西京,授为通判,委以府政。赵普去世,昌言为他护理后事。

太宗认为昌言忠于所举,拜其为起居郎,赐金紫、钱五十万。连对三日,

兴至废寝忘食。昌言反应敏捷而又言辞幽默,能揣人主意,无不称旨。太

宗对宰相说:“昌言质状非伟,若以貌取,必失去一个有才干的人。”迁

工部郎中,逾月,守本官,充枢密直学士,与钱若水同知审官院。二十八日,

迁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昌言骤用,不为时望所伏,或短其闽语难晓,

太宗又说:惟腾能晓之。 又短其委母妻乡里,十余年不迎侍,别娶旁妻。

太宗赏识他,诏令迎归京师,本州给钱办装,县次续食。时又有光禄丞何

亮家果州,秘书丞陈靖家泉州,不迎其亲。下诏戒谕文武官,父母在剑南、

峡路、漳泉、福建、岭南、皆令迎侍,敢有违者,御史台纠举以闻。昌言

自以登擢非次,惧人倾夺。

二年,徙知荆南府。真宗即位,拜工部侍郎。咸平二年,卒。

年五十八,葬南安枫林山,赠工部尚书。子有方,礼部员外郎,有

第26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24

泉州地情系列

政声。

欧阳玑(南安人)

雍熙二年(985 年)乙酉科梁颢榜 4 人

高 镒 晋江安海人。

高 镔 晋江安海人。

高 淳 晋江安海人,高镔儿子。

钱 熙(南安人)

钱熙(953—1000 年)字太雅,泉州南安人。

雍熙初登甲科试中书,迁殿中丞。真宗即位(998)迁右司谏。好学,

善谈笑,精笔札。卒年四十八。《宋史本传》

端拱元年(988 年)戊子科程宿榜 1 人

梁希言(晋江人)

端拱二年(989 年)己丑科陈尧叟榜 8 人

曾 会(晋江人)

曾会(952—1033 年),字宗元,宋端拱二年(989 年)榜眼进士,

刑部郎中,集贤殿修撰,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楚国公。生于唐五

代广顺二年(952 年)二月,他的父亲叫曾穆,任德化令,殿中丞致仕,

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魏国公,特进封太师,秦国公。

曾会在年轻时候,和同郡的钱熙很要好,共席课读。钱熙先擢甲第,

写诗断语寄曾会,信中道:“好看闽州名士传,东南此事古来稀”。果然,

曾会不久也中了榜眼,于是掇钱熙前面的断语回赠。

曾会为官清正廉洁,且能关心黎民百姓的疾苦。曾会廷试说未开卷上

奏皇帝时,四川人陈尧叟,有俊誉,皇太宗览二人文卷,发现曾会文藻敏,

即授光禄寺丞直史馆。曾会以亲老愿,渴告还朝,补郡迁殿中丞,知宣州。

宋祥符末,任三司判、两浙转运使的时候,正当旱灾严重,五谷不登,百

姓在饥饿中纷纷离乡背井,流落他乡求生。可是权重一时的宰相丁谓,不

第27页

25QUAN ZHOU JISHILU泉州

但不体恤人民的疾苦,还大兴钱塘捍江之役,民工吃不饱饭,病死的人很

多,丁谓竟然熟视无睹。哀声载道,民怨天怒,包括一些地方官员也不例外。

但是,当时中外人臣都害怕丁谓的权势,满朝文武官员,没有一个提出异议。

惟会(指曾会)列其状,使罢其役,军民得安。他不逢迎拍马,不追求虚

名势利,真正做到了正直无私。这在当时封建官僚当中,也是难得的。

曾会天姿夷旷,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在当时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

但是在仕途上他选择的是唯诚与恕,不务世求,不与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

威作福的贪官酷吏同流合污。所以,曾会一直是踱踬不前。当时丁谓太伐

后,倾荡出名,中外无敢言者,曾会已解漕职,奏列丁谓其状,有旨中罢,

他做官历宋真宗、宋仁宗二世,出入四十五年,止于刑部郎中,集贤殿修

撰,知明州。只是官不过五品(虽然赐股章三品),用不出一郡。张方平

在《曾会神道碑》的石铭上非常感慨地说:“唯诚与恕,不务世求,乃与

时忤,往蹇来连,多踬少迁,郎潜一郡,四十五年,外虽不偶,中全所守,

富贵在天,将复谁咎”。一个有抱负、有见地的人,他心中所系的并不是

个人的得失与荣辱,而是国家社稷的兴衰与安危。曾会至晚年时候,回首

漫长的任途,在《重登池州萧相楼》时,对朝政不觉发出那无能为力的哀号。

这时,他热爱池州九华之胜,并筑室九华山下,奏请辞官致仕,但未获准。

后与雪窦僧重显为方外之友。

后出知明州,于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七月卒,寿八十二岁,赠楚国公。

子公度、公亮。曾会生前官历他乡,但泉州晋江是他发迹的祖居地,根据

他的遗嘱,子孙把他的灵柩运回家乡,葬在南安融桥毫光山,名“翻天马蹄”。

《杂著》二十卷;景德中,观时政得失又著《景德新编》十卷。其诗

文散见于泉州府、县志。

陈从易(晋江人)

陈从易(966—1031 年),字简夫,宋乾德四年(966 年)生。宅在

城内睦宗院(今西街旧馆驿)。

陈从易好学强记,博览经史,精通诗赋。端拱二年(989 年)举进士,

初任岚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岚县)团练推官,后调彭州(治所在今四川省

彭县)摄州事。咸平三年(1000 年)正月,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戍卒

第28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26

泉州地情系列

赵延顺等人因不满官吏克扣军饷和欺压役使而率众暴动,陈从易处斩首谋

者,分化瓦解起义军。陈从易被召入京城升秘书省著作佐郎、大理寺详断官,

迁任太常博士,出知福建路邵武军(今邵武市),后改任监察御史。

景德年间(1004—1007 年),陈从易参与修撰由王钦若、杨亿主修的

多达 1000 卷的大型类书《册府元龟》。当时,翰林学士杨亿、刘筠的唱

和诗合辑为《西昆酬唱集》,被称为“西昆体”,后进学者争相仿效。陈

从易不被这种“雕靡相尚”的风气所影响,独守不变,力倡醇儒古学,对

矫正宋代“雕靡相尚”的文风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大中祥符二年(1009 年),陈从易被真宗召对崇和殿,与同秘阁校理

刘筠即席赋瑞雪歌、祀汾阳诗。他才思敏捷,下笔成章,真宗十分赞赏,

擢升他为殿中侍御史,后改任刑部员外郎、直史馆学士,出知虔州(治所

在今江西省赣州)。

陈从易任虔州知州时,当地旱灾严重,饥民开仓夺粮。陈从易体恤民情,

草拟《请一切减死论》上奏朝廷,保住千余人的性命。

陈从易为人激直,是非分明。天禧年间(1017—1021 年),陈从易因

荐送别头进士失实,被寇准贬为吉州(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知州。陈

从易自请改往福州,因父丧未行。丧期满后留京督察刑狱。乾兴元年(1022

年),陈从易出任荆湖南路(今湖南省)转运使。这时,寇准受参知政事

丁谓等人排斥,贬为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司马。天圣三年二月,陈从易

以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陈从易在广州任期 3 年,勤于政事,清廉

自持,革除陋俗,社会安定。仁宗亲笔书写“清”字赐赏,并加三品朝服,

调任左司郎中,知制诰。陈从易晚年受命出使契丹,因年老辞谢。后迁任

左谏议大夫,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

天圣九年(1031 年),陈从易在杭州逝世,享年 66 岁。生前除参与

编修《册府元龟》外,还著有《泉山集》20 卷、《西清奏议》2 卷、《中

书制稿》5 卷等。

陈垂象(晋江人)

陈垂象(940—1017 年),晋江犊头人。宋端拱二年进士,爲广州

团练推官,调湖州。召爲校书郎,迁太常博士,出知昌化知军,改殿中

第29页

27QUAN ZHOU JISHILU泉州

御史。召对便殿,命赋家乡犊头诗,援笔而就。真宗嘉奖,改馆阁校勘,

知陈州。历浙西转运使,徙知沂南,擢大理寺卿,直昭文馆,玺书褒美,

赐三品服。自沂南北还,不蓄南物。仁宗闻,以“廉”字赐之。擢礼部

郎中,迁左谏议大夫,进直秘阁学士。垂象爲仕,激直少容,其志行多

类此。元丰中,以母老终养致仕。著有《塘南犊头集》、《狮山巨人迹记》、

《垂象奏议》。

苏国华(晋江人)

苏国华(989—1013 前后),宋知舒州,并州刺史。苏璹父。

知舒州苏国华言,部内官吏、僧道、耆老二千二百七十三人诣州列状,

请车驾谒灵仙观,诏谕止之。

苏家堡原名李家庄。后历宋朝并州刺史苏国华在此地建庄立户 , 至此

苏姓逐年增多 , 更名为苏家堡。

王言彻(晋江人)

王言彻,端拱进士,知南丰县。县人曾致尧为条治绩数十事,擢知邵

州。后历漳、鄂、滁等州,皆有善政。鄂、滁人并生祠之。时有事泰山,

汾阴郡守例以子弟奉表,得推恩授官。所著有《琅琊集》。子千仞、公佐,

孙景纯,皆特奏名。

刘易知(晋江人)

刘昌龄(南安人)

崔 拱(惠安人)

崔拱(生卒年不详),字宾玉,北宋福建惠安县人。北宋端拱二年(989

年),崔拱成为惠安置县后境内第一个进士。

入仕后,官拜著作郎,迁太常丞。崔拱为官,廉洁自爱,谨言慎行,

从不祈求神灵降福脱灾,持此数端以建树自己的名誉。崔拱曾经和他的长

子正则、次子丽则在风光秀丽、环境幽静的龙山书舍苦读。二子登第后,

乡里人就把龙山峰改称登龙峰。他的学识全面,才华过人,写的诗文,凡

运用书卷、古语、典故皆能驱使出处,灵活自然而贴切。他的长子正则和

次子丽则也同样才藻过人。正则于天禧三年(1019 年)举进士,任阳山令;

丽则于天圣二年(1024 年)举进士,任屯田员外郎、兴化军知事。丽则的

第30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28

泉州地情系列

长子黄臣于景祐五年(1038 年)举进士,任建州别驾;次子宋臣于嘉祐二

年(1057 年)举进士。由于一门三世五进士,时人誉为南俊,并在泉州郡

城中为崔家立坊,坊内建崔府君庙(已废)。因此坊而名街为南俊巷。

淳化三年(992 年)壬辰科孙何榜 7 人

吕 言(晋江人)

吕言,字造父(《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九二),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

进士。官侍御史,利州路转运使,广东转运使。

陈元稷(晋江人) 陈时中父,一作陈在中父。

韩 曜(晋江人)

杨(一作潘)令问 晋江人,一作长泰人。职方员外郎。

蔡 丕(晋江人)

陈庶尹(永春人)

陈 纲(金门人)

陈纲,字举正。同安金门人。父元恺,善属文,终兖州龚丘令。纲淳

化中第进士,为建州观察推官。岁春夏间率丁夫数万为采茶之役,纲以夺

民时、劳民力,奏请以北苑茶园供御之外,馀皆赋民收其租入,在民者官

复定其值偿之。诏如其请,建民德之。终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

弟统,统子昌侯,俱登第。

淳化四年(993 年)癸巳科 1 人

欧阳纬(南安人)

咸平元年(998 年)戊戌科孙仅榜 3 人

黄宗旦(惠安人)

黄宗旦,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叔才,北宋开宝六年(973 年)生,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十一月卒。惠安县镇安铺黄田(今张坂镇后边村)

人。少有神童之称。欧阳修称宗旦为“闽中文士”。宋真宗咸平元年(998

年),榜眼进士,与同县同榜探花进士李庆孙齐名。

黄宗旦出身簪缨世家,幼禀异质,小即能文善诗,志向远大。宋太平

第31页

29QUAN ZHOU JISHILU泉州

兴国四年(979 年)初春,7 岁的黄宗旦和邻居的孩子在村前葆光池旁戏游,

祖父黄禹锡命他以《早春》为题,赋诗一首。他略加思索,即口诵出:“一

望晴川碧水开,葆光池上暖初回。就中喜有龙门客,跃出洪波只待雷。”

出口不凡,禹“幼有神童称”。淳化末(993—994 年),他以文章晋见莱

国公寇准,很受寇准的器重。欧阳修也很赏识他,称他为“闽中文士”。

及至真宗咸平元年(998 年),方中甲科第二名进士,同榜第三名,恰是

惠安人李庆孙。两人文章齐名,被誉为“国朝才子黄宗旦,天下文章李庆孙”。

黄宗旦不但学富五车,以“神童”、“才子”称于世,而且善于察士

举贤,提携后进。同科进士王元之、钱若水视他如严师。他出任苏州知府

时,礼遇君子,勇于改过。力请告老还乡。朝廷不准,让他以刑部郎中衔,

出任襄州(今湖北襄阳市)知府。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 年)十一月卒。

在襄州任上,宗旦公正廉洁,爱民如子,民也仰之如父母。离任之日,

缙绅庶民夹道欢送数里,并勒石铭。

黄宗旦请归后,修谱以赞所著者,将一世重修至八世,越时 200 多年。

黄宗旦著有《襄州集》10 卷、《易卦象赋》2 卷,因遭劫难,遗稿散失,

所存无几。《惠安县志》载其《铺锦记》文 1 篇,《早春》诗 1 首。《锦

田大宗族谱》载《灵秀山记》、《锦田黄氏世录》、《宗谱序》、《铺锦

记》文 4 篇,其诗除《早春》外,仅存《深春早起》、《长歌行》、《宫调》

等 3 首。

李庆孙(惠安人)

李庆孙(975—1027 年),宋咸平元年(998),庆孙赴京应试,登孙

仅榜探花进士。与黄宗旦同榜鼎甲进士。庆孙入仕后,当过江州推官。后

厌恶官场,辞归里。“国朝才子黄宗旦,天下文章李庆孙。”就是对他文笔、

才华、造诣的直接写照。然英华早逝,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 年)卒于家。

郑 褒(惠安人,一作衮,一作滚)

郑褒,诸(屿)尾(今惠安紫山镇仕尾村)郑氏先祖,宋咸平元年(998

年)甲科进士。生于北宋建隆二年(961 年),卒于北宋咸平元年(998 年)。

祖父郑希闵,唐后五代梁开平二年(908 年)崔貌榜进士。

宋代初年,国中文风低劣、疲弱,文人学士写文章大都仍然崇尚沿袭

第32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0

泉州地情系列

五代时期那种骈俪文体,讲求字句齐整,音韵铿锵,对仗工切,使用大量

典故等形式,而内容却往往空泛肤浅。唐代韩愈、柳宗元等文学大家曾大

力倡导古文运动,反对这种齐梁文风,主张恢复六朝以前那种自然质朴、

切合实际的古代文章风格。郑褒则紧跟韩愈、柳宗元等文学大家的创作思

路,力排那种浮靡、疲弱的文风和不切实际的旧习气。因此,他在文学上

的造诣很深,写出的作品极具古人文风,蜚声遐迩。

郑褒学识渊博,文采过人。有一年,他为应试前往京城(今河南开封),

不料遭逢下诏罢试,只得折返。在归家途中,他徒步往徐州拜谒著名的宋

代大诗人、大散文家王禹偁(字元之),带着自己的文章去求教于他。王

元之阅读后,大加赞赏。对其内容的深度和形式的完美给予极高的评价。

当年恰逢孟秋闰月,夏天虽然将过去,天气仍然酷热难熬。元之留他过了

秋天再走。郑褒说:“家中有老母亲,现在既然下诏罢考,消息必将传至

福建,福建的同乡一定会告诉我母亲,母亲将计算我行程的时日,如果延

宕归期,每一天都将会招惹母亲忧烦。”元之听了,为其至孝的秉性感动

得掉下眼泪。临别时,王元之赋诗一首赠之:

褒也甄闽士,文高行益修。干名逢诏罢,归计解亲忧。

鸥鸟终相狎,公卿漫欲留。刺桐花下宅,兰蕨奉晨羞。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赞扬郑褒不但文章写得很好,美德更值得称颂。

元之爱其儒雅,随后买一匹马送给他,让他骑着回家。“禹偁送马”

后来成为典故,流传至今。

咸平元年(998 年),郑褒荣登孙仅榜甲科进士。但遗憾的是,登第

后尚未得到任命就去世,享年仅 37 岁,遗体葬在京城之南。王元之当时

在朝廷里执掌诏令文书,听到郑褒的凶讯,深感痛惜,叹道,“韩愈之星,

生之里人,登第而卒。生护其丧以归。不知生之骨,复有能归者否?”同时,

写了一首悼诗抒发其衷心的哀思。并且交代,他日如果郑褒归葬,须把他

的悼文刻在其墓碑上。文学家王元之为这样一个才藻过人的学者而不幸英

年早逝,无限伤痛!

三十年后,郑褒的儿子郑方于天圣八年(1030 年)荣登王拱辰榜进士,

当了南剑州 ( 相当于现在南平、顺昌、沙县、尤溪等县地 ) 的推官。元之

第33页

31QUAN ZHOU JISHILU泉州

的儿子王嘉言也当了闽漕运粮官。有一次,两人相逢之下,相与追叙昔日

的情况,王嘉言这才知道郑方的父亲归葬己久,但悼诗并没有勒石。事后,

王嘉言雇了石匠把王元之的悼诗刻在墓碑上,了却了先人一番悼念的心愿。

源于家学渊深,郑褒之孙郑前(郑方之子,字成崧),也于宋嘉佑八

年(1063 年)登第,中许将榜进士,并出任连江(今福建连江县)知县、

转运推官。由是形成了一个科第世家,一门五代四进士,且爵位蝉联,家

声不坠。

郑褒有文集 10 卷(另据《八闽通志》卷之 53,选举,兴化府篇载,

褒著有《郑褒文集》30 卷)行于世。陈估(字天经,晋江人,宋真宗大中

祥符元年进士)为其编次文集。张景 (宋真宗征天下名士时位居首列的文人,

州文学参军 ) 为其文集作序四,指出他的文体崇尚韩吏部(韩愈),其体

势还超过蔡襄。当时对诗文史事负有盛名的宋代大文学家、大书画家蔡襄

认为闽中写文章的文人学士,自欧阳詹以后的二百多年,要推郑褒写得最

好。而“净峰公谓褒之自处,亦颇不让于詹”伍。“净峰公”即张岳(1492—

1552 年),字维乔,号净峰,明正德八年(1513 年)中解元,十二年登进士,

官至兵部左待郎、右都御史。他一生好学,以大儒自期,精研程朱理学,

与陈琛、林希元同为明代福建朱子学者,时称为“泉州三狂”。他还工于

文章,其文为正德、嘉靖二期第一。他读过《郑褒文集》,了解郑褒,认

为郑褒自恃自己的文章并不比欧阳詹逊色。

几位文学大家为郑褒编集、作序,并发表他们的评论,充分肯定了郑

褒“力脱去浮华,以追古作者”的文章风格,高度赞扬了他在文学上的突

出贡献。

何绵山于 1996 年著作的《闽文化概论》中,把郑褒列为宋代“较为

活跃的闽籍作家”之一。

李建东于 2007 年编写的《泉州作家作品的现状与展望》一文中写到: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泉州涌现出许多有影响的作家,可以说是代

代皆有才人出,经久不衰。这些较著名的泉州籍作家,唐五代有欧阳詹 ,

曾会;宋代有郑褒,谢伯景,梁克家,曾造;元代有卢琦 , 释大奎;明代

有李卓吾 , 王慎中 , 何乔远 , 俞大猷;清代有叶矫然 , 李光地,……”。

第34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2

泉州地情系列

咸平二年(999 年)己亥科孙暨榜 5 人

高惠连(晋江人)

宋太祖开宝五年(972 年)生。高镒之子。

自幼才学过人,学富识广,与师友论言语,析理精辟明快,邑人服之。

后游庠州郡,领乡荐。宋真宗咸平二年(999 年),擢登甲科进士。大中

祥符四年(1011)授朝奉郎,任桂州州学教授。后转奉议郎,授龙阳知县,

颇著政绩,迁中书舍人。并以朝奉大夫出任泉州知府。升兵部员郎外,赐

绯衣银鱼袋。累官广南西路诸州水陆计度转运使,兼本路劝农使、轻车都尉。

天禧二年(1018 年),丁母忧,守制三年满,后迁御史大夫,兼参赞

转运使。天圣元年(1023 年),父高镒去世,御赐祭葬。服满晋京,复任

巡抚广南西路御史大夫,兼参赞机务尚书兵部侍郎,封渤海郡开国侯,赐

紫衣金鱼袋。庆历元年(1042 年),嫡配安氏亡故,乞假扶柩回安平原籍

安葬。假满回朝,奉旨摄掌兵部尚书政务。皇祐四年(1052 年),惠连 80 岁,

以年高致仕。惠连从政 50 多年,政绩斐然,累官至兵部尚书,摄掌部政,

时举为“耆旧之英,皓儒之伯”。知泉州时,以州学旧址基址卑下,每逢

雨季,常被洪水浸潦,将州学迁往地势较高的育材坊。熙宁二年(1069 年),

王安石在为惠连撰写的墓志铭中称:“……泉为多士,或以为兴学之所致也,

士者德之。……”在任时,因自己连续十多年得不到升任之私憾击断石笋,

府志县志为此不载其高科第行状。北宋熙宁元年(1068 年)十一月,惠连

卒于安平家中,葬南安三十六都官桥镇柑山村虎头山麓之原。

王中孚(晋江人)

林渭夫(晋江人)

李 俊(晋江人)

高 滋(晋江人) 高镔儿子。

咸平三年(1000 年)庚子科陈尧咨榜 11 人

苏季成(晋江人)

苏季成(1012 年前后), 北宋宁海县令。苏国华弟。

第35页

33QUAN ZHOU JISHILU泉州

咸平三年戊 ( 庚 ) 子陈尧咨榜。是年分六甲,第四甲同进士出身,第

五甲同三传出身,第六甲同学究出身。苏季成乃国华弟。

宋时始有儒学的有慈溪县“宋雍熙元年县令李昭文建庙于县西”、镇

海县学于“宋雍熙二年,主簿李齐始建先圣殿于县东二十步”,宁海县“庙

于县东,宋祥符五年县令苏季成建”。见南宋《宝庆四明志》宁海县学。

旧在郭门外东观废址,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 年)令苏季成建。

石 昭(晋江人)

朱 溆(一作淑)(晋江人)

蔡中正(晋江人)

王宗闵(晋江人)

杨令绪(晋江人) 杨令问弟。

陈汝砺(一作励)(晋江人)

王元之(晋江人)

胡 肃(晋江人)

李 蔼(一作霭,一作葛)(晋江人)

吴 谓(一作咸平二年己亥科,惠安人)

咸平五年(1002 年)壬寅科王曾榜 4 人

王 曾(晋江人)

王曾,字孝先,转籍青州益都人。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 年),

卒于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 年)。咸平中(998—1003 年)取解试、省试、

殿试皆第一,成为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状元。

王曾,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 年)壬寅科状元。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

不久,奉诏入京,召试学士院,为著作郎,值史馆。景德初(1004 年),

知制诰,真宗大建玉清昭应宫,王曾力陈五害以劝谏,真宗命王曾判大理寺,

迁翰林学士,知审刑院,对其甚为敬重。

王曾祖上世居泉州王厝埕,为“开闽三王”之王审邽的裔孙,八岁而孤,

叔父王宗元收养了他,后随父兄迁居于山东青州县益都,少力学。他眉目

如画,一表人才,为人端厚,进止有礼,闲时平居,寡言少语,拜同里张

第36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4

泉州地情系列

震为师。他才思敏捷,擅长诗文,研习文史。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 年)

乡试,会试、廷试皆第一,连夺三元,成为北宋第 27 名状元。后以监丞

升山东济宁州通判;因政绩突出而得到皇上的赏识,被擢为秘书省著作郎、

直史馆、三司户判官。当时,宋朝与辽和议,派遣特使聘问,国书上称辽

为北朝,宋自称南朝。王曾通晓司礼,认为称他们国号就足够。

以右谏议大夫为参知政事后,因受宰相王钦若排挤,罢为尚书礼部侍

郎,出知应天府,徙天雄军后,复参知政事。真宗贺崩,王曾辅佐十一岁

的仁宗即位,坚持刘太后只能代理国政。当时王曾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集贤院大学士。王钦若病逝,王曾以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为昭文馆大学士,

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后,刘太后借机将王曾贬知青州,以彰德

军节度使复知天雄军。期间,百姓乐其政,画其像而生祠之。刘太后病故,

仁宗亲政,任命王曾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河南府。景祐元年(1034 年),

为枢密使。二年,拜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

后因不容吕夷简专断,同被罢相,以左仆射,资政殿大学士判郓州,死于

任上,享年六十一岁。赠侍中,谥文正。去世十余年后,仁宗亲篆其碑曰:

“旌贤之碑”,又改其乡曰:“旌贤乡”,有文史工作者考据说即今清濛。

大臣赐碑篆,自王曾开始。王曾著有《王文正公笔录》。

肖(一作江)楚材(晋江人)

高 涵(晋江人) 高镔子。

高思连(晋江人) 高镒子。

景德二年(1005 年)乙巳科李迪榜 4 人

梁审言(与同科钱蒙吉一作南安人) 梁希言弟。

钱蒙吉(南安人)

陈 播(惠安人一作晋江人)

黄宗望(一作天禧三年己未科)(惠安人)

大中祥符元年(1008 年)戊申科姚晔(一作晔芳)榜 7 人

蔡黄裳(晋江人)

第37页

35QUAN ZHOU JISHILU泉州

蔡黄裳,宋名相蔡确的老爸。大中祥符初第进士,知风翔府虢县。郡

守有亲校,虢人也,招权受金,黄裳至县,先执校缚传舍,及谒守,具条

其奸状,置于法,一府尽惊。知建阳县,秩满解去,邑人遮使者乞再任,

从之。后知陈州,因此建家在那里。儿子确,元丰末为相。

胡 靖(晋江人)

胡靖,晋江人。事继母孝。同三傅出身。连被誉为“国朝才子”“天

下文章”的李庆孙及黄宗旦见其《弩牙》等十赋,都惊叹以为不如他。

陈 诂(晋江人)

《八闽通志》作陈话,陈在中子,旧志附陈在中传。

陈在(一作时)中(晋江人) 《闽书》作陈时中,陈元稷子,未仕,

旧志有传。

刘 设(晋江人)

张 裕(晋江人)

曾 寿(晋江人)

大中祥符二年(1009 年)己酉科梁固榜 3 人

郭 咸(晋江人)

郭咸,祥符二年进士,除殿院,出为闽宪。最高职务为福建提点刑狱

公事。嗜学工文,尤精草书、篆、隶。

宋 程(第二名,晋江人)

宋程(980—1049 年),晋江人。

宋程博通经史百家,笔札精妙,词采华丽。大中祥和二年(1009 年)

举进士,任扬州丞、集贤校理。莅官所至,治案平正,为谏官包拯所赏识。

后累官至著作郎、台州通判。皇祐元年(1049 年)十二月卒于官,享年

七十岁。有若干文集行世。

高 构(晋江安海人)

大中祥符四年(1011 年)辛亥科张师德榜 1 人

刘 适(晋江人)

第38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6

泉州地情系列

大中祥符五年(1012 年)壬子科徐奭榜 3 人

曾 愈(晋江人)

高 柱(晋江人) 高滋子。

陈 统(金门人)

大中祥符八年(1015 年)乙卯科蔡齐榜 7 人

谢 徽(晋江人)

谢微,又作谢徽,祥符八年(1015 年)进士,为临川(今江西抚州)

令。历漳州推官。改大理丞、知龙溪县(今漳州芗城区与龙海县)。徙北

流。擢知雷州(今广东海康)。州临海,不知学,为葺文庙,教以儒术。(自

此雷州始有人举进士)通判福州,画购巨盗,诛其党。知建州。寻知开封

之祥符(今属河南),治愈有声。因求便藩,得海州。皇祐五年 [1053 年 ]

卒于海州任上,享年 69 岁。

谢微曾拜大理丞、尚书职方郎中、金紫光禄大夫等官衔。

谢微为官刚正严明,廉洁自律,好办实事,政绩卓著。

他教导儿子:“我历官 39 年,无小过失,实因办事谨慎守法,望你

们铭记在心!”

林贞干(改名升)(晋江人) 林祯父。

黄虚舟(晋江人)

吴 均(晋江人)

陈从直(晋江人) 陈从易弟。

曾公度(晋江人) 曾会儿子。

钱 贞(一作征)吉(南安人,一作晋江人)

天禧三年(1019 年)己未科王整榜 8 人

陈 木(晋江人)

谢 起(晋江人)

杨 洧(晋江人)

第39页

37QUAN ZHOU JISHILU泉州

萧 沆(晋江人)

苏庆民(晋江人)

高 拱(晋江人) 高思连子。

崔正则(一作天圣二年甲子科,一作特奏名,惠安人)

苏 绅(一作坤,南安人,一作同安人)

苏绅,原名庆民,字仪甫,同安县人。天禧三年(1019)进士,历任

宜州、复州、安州推官,大理寺丞,太常博士,后又分别升为祠部员外郎、

洪州通判、扬州通判、开封府推官、礼部郎中等职。

苏绅因与王素等谏官意见相左,被劾改龙图阁学士,知扬州,又以集

贤馆修撰知河阳。他博学多才,喜言事,锐意进取,但常中伤人。著有《苏

龙图集》。

天圣二年(1024 年)甲子科宋庠(原名郊,后改)榜 9 人

曾公亮(晋江人)

曾公亮(998—1078 年)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军火家、思想家。

字明仲,号乐正,汉族。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

历官知县、知州,知府、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

密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封兖国公,鲁国公,卒赠太师、中书令,配

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曾公亮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为中

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

曾公亮于宋咸平二年出身于名宦世家,宅在三朝铺,楚国公刑部郎中

曾会次子。公亮少时很有抱负,且器度不凡,为人“方厚庄重,沈深周密”。

乾兴元年(1022 年)受命奉表晋京祝贺仁宗登基。仁宗授予大理评事。公

亮立志从正途登官,不愿斜封,未赴调。

天圣二年(1024 年)中进士,授越州会稽知县。六年(1028 年)他

治理镜湖,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使湖边民田免受水涝之苦。数年后,

晋升入京,任国子监直讲,后改作诸王府侍讲。不久,升任集贤殿校理、

天章阁侍讲、知制诰,兼史馆修撰。

庆历八年(1048 年)仁宗下诏求言。曾公亮上疏条陈六事,都是针对

第40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38

泉州地情系列

当时积弊所发的改革建议。由于政绩卓著,因而得了宋仁宗的器重。皇祐

三年(1051 年)升翰林学士;嘉祐元年 (1056 年)吏部侍郎,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与宰相韩琦共同主持朝中政事。

熙宁四年(1071 年)起判永兴军。元丰元年(1078 年),公亮逝世,

神宗辍朝三日,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谥“宣靖”,神宗曾赞扬说,

“公亮谨畏周密,内外无间言,受遗辅政,有始有卒,可方汉张安世。”

葬于河南新郑县,墓址在今河南新郑市八千乡辛庄村南一华里处,其墓冢

与“重修曾坟寺碑”尚存。墓碑为宋神宗亲笔:“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

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被列为功臣,绘像张挂于昭勋崇德阁。《宋史 •

曾公亮传》和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都赞美他“所至举职,皆有能名。”

曾公亮的父亲当过刑部郎中,曾公亮自己的儿子曾孝宽又当上右丞相,

到了南宋又有曾怀、曾从龙等人位极人臣,一家子共出了四位宰相一位状

元,人称“曾半朝”或“一门四相”。

北宋曾公亮一生居官,致力于革弊兴利,为富国强兵奋斗。

公亮平生著作很多,除参加编撰《新唐书》外,见于记载的还有《英

宗实录》、《元日唱和诗》、《勋德集》、《演皇帝所传风后握奇阵图》

和《武经总要》。《武经总要》是公亮和端明殿学士丁度于康定元年至庆

历四年(1040—1044)承旨主编的一部兵书,共 40 卷,分前后两集,为

中国古代一部军事科学的百科全书。

谢伯景(晋江人)

谢伯景,字景山,大约在二十七岁左右,登宋仁宗天圣二年甲子(1024)

宋郊校进士榜。正好与北宋名宰曾公亮同榜。

天圣七年己巳(1029),谢伯景与来到京师准备参加考试的欧阳修相识。

谢伯景有《诗文集》一部。

苏 (晋江人) 苏国华子。

张 沛(一作汴,一作升)(晋江人) 《福建通史》、《闽书》作张升。

洪 俨(晋江人)

吕 造(晋江人,一作南安人) 朝散大夫,吕言子。

陈嘉谋(晋江人)

第41页

39QUAN ZHOU JISHILU泉州

柯庆文(一作夫)(南安人,一作晋江人)

崔丽则(一作天圣五年丁卯科,惠安人)

天圣五年(1027 年)丁卯科王尧臣榜 10 人

赵 (晋江人)

赵 ,天圣中第进士,通判抚州,谳疑狱,获免甚众。知归州,州有

淫祠曰巴王,年终都要杀人去祭祀,諴毁祠,投神像于江中。州东三十里

有滩,前后溺载不可胜计,諴条奏利害,力请疏凿,在淮边搭棚以监工,

既成,人号称“赵江”,百姓将那大棚改建祠庙祭祀他。历三司户部判官,

出知明州,卒于官。旧志有传。

张惟德(一作天圣八年庚午科,晋江人, 一作惠安人)

杨克昌(晋江人)

陈顺孙(晋江人)

蔡 衮(晋江人)

洪 仪(晋江人)

柯 湜(晋江人)

曾公奭(晋江人)

高 楝(一作栋)(晋江人)

林 杞(南安人)

林杞(?—?),字卿材 , 福建莆田孝子林攒的七世孙,为晋江县尉、

兴化进士、泉州霞州林之始祖林伋长子,少年得志,登王尧臣榜进士,历康、

雅、泰、淄四州知州,后擢光禄寺卿。年九十卒,生九子:景渊、景佑、景默、

景辉、景大、景瑞、景元、景贞、景亨,俱登进士第,同其父也都先后俱

任知州,再创辉煌,使得福建林氏更增光辉,世称宋九牧。自是宋九牧后

裔在泉郡及各县邑繁衍生息,瓜瓞绵绵,历代名人辈出簪缨笏替。尊林杞

为宋九牧林祖,林伋为宋九牧林太始祖。时至今日,闽台以及海外东南亚

各地林氏宗祠仍见“唐代兄弟九刺史,宋朝父子十知州”的对联,足见其

之辉煌。《福建通志》卷四五有传。

第42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40

泉州地情系列

天圣八年(1030 年)庚午科王拱辰榜 4 人

谢伯强(晋江人) 谢伯景弟。

蓝 圭(晋江人) 太常寺丞。

蓝 丞(晋江人) 蓝圭弟,都官员外郎。

郑 方(一作宝元元年戊寅科,惠安人)

景祐元年(1034 年)甲戌科张唐卿榜 15 人

吕 (晋江人,一作南安人)

吕 ,景佑初第进士。历漳浦令,建学校选择教师以教士子,招募民

兵以防御汀、虔之盗。既离去,百姓祭祠焉。知衡山县,撤淫祠以为亭馆。

转开封府司录。宦者役殿庐卫士伐后苑木为器用,大树倒下砸死卫士,事

后按验,上报要求重判其罪,以肃中禁,宦者马上被贬谪。历守潮、怀二州,

迁光禄卿卒。子惠卿、升卿,俱第进士;谅卿为温州推官,入党籍。

郑 慈(永春人)

郑慈,永春桃东村人。永泰知县。

陈 侁(一作诜,一作光)(晋江人) 《八闽通志》作陈光。

黄 炳(晋江人)

许 当(晋江人) 历知兴化军及漳、建二州,旧志有传。

苏 玠(晋江人)

林 祯(一作桢)(晋江人) 林贞干子。

王 果(晋江人)

宋 穆(晋江人)

蔡 巽(晋江人)

柯 颖(晋江人)

陈成务(晋江人)

储卿才(晋江人)

林 植(南安人,一作晋江人)

黄 豫(永春人)

第43页

41QUAN ZHOU JISHILU泉州

黄豫,永春人。少颖悟,蜚声场屋。景佑初试《房心为明堂赋》,中甲科。

官秘书省校书郎;有诗名。

宝元元年(1038 年)戊寅科吕溱榜 7 人

谢伯初(晋江人)

谢伯初,登仁宗宝元元年(1024 年),进士甲科,任许州(今河南许

昌)法曹。

谢伯初擅长于诗歌创作,在当时很有名气,有《谢景山集》传世。伯

初的母亲好学,通晓经书,教育子女有方,欧阳修《六一居士集》曾赞誉,

谢伯初和欧阳修成为好友至交。

伯初虽官许州法曹,然而他正直无私,刚正不阿,“仕宦不偶”,终

于在穷困潦倒中走完他生命旅程的最后一步。

张 翊(一作翃)(晋江人) 《闽书》作张翃。

陈 妆(一作汝)奭(晋江人)

陈宗元(晋江人)

杨 洙(晋江人) 杨洧弟。

李惟几(一作畿)(晋江人)

崔黄臣(一作庆历六年丙戌科,一作庆历七年丁亥科,惠安人)

庆历二年(1042 年)壬午科杨寘榜 21 人

苏 颂(南安人)

苏颂(1020—1101 年),宋代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

字子容,泉州南安人。出身于厦门同安芦山堂(同安城关)一书香门第,

其祖先在唐末随王潮入闽,世代为闽南望族,其父苏绅中过进士。 苏颂

幼承家教,勤于攻读,深通经史百家,学识渊博,举凡图纬、阴阳、五行、

星历、山经、本草无不钻研。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苏颂作为历史上

的杰出人物,其主要贡献是对科学技术方面,特别是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

的突出贡献。

郑 广(晋江人)

第44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42

泉州地情系列

道光版《晋江县志 • 海防志》载:宋绍兴二十六年,郑广率水军来属

殿前左翼军,防卫晋江海道。

郑广本是个海寇,朝廷下诏招安,委他当福州延祥寨统领(保义郎)。

一日,郑广到福州府衙参加聚会,满座官员济济,或谈笑风生,或吟

诗作赋,就是没有一个愿意理会郑广的。郑广忿然起立说:“我是个粗人,

有一首诗献给大家,好吗?”等众人安静下来,郑广大声吟道:“郑广有

诗上众官,文武看来总一般。众官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满座

等看郑广笑话的官员一时惭愧得鸦雀无声。

绍兴六年五月郑广率众攻广州扶婿镇,遭遇官兵袭击,遂转入南恩州。

六月与宋沿海制置司水军统领严安雅、广州水军统领范德冲所部水军激战

于新会三灶山。八月,他和郑庆率部投降,并补保义郎。绍兴十五年,参

与镇压福州陈小三之海上起义军。

吕夏卿(晋江人)

吕夏卿(1015—1068 年),字缙叔。庆历二年(1042 年),吕夏卿

和他的哥哥吕乔卿同榜登进士,被任命为广南东路(今广东省)高要县主簿,

又调任江南东路(今江苏省)江宁县尉。当时,宋祁、欧阳修正在编写《新

唐书》,就推荐吕夏卿参加。

初为江宁尉。荐为编修,唐书官,迁直秘阁,同知礼院。嘉祐八年(1063),

充史馆检讨。神宗熙宁初,迁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出知颍州。卒于宋神

宗熙宁元年(1068)。享年 54 岁,葬在惠安县城西白岩山麓(今属黄塘乡)。

有文集五十卷(《苏魏公集》卷六六《吕舍人文集序》),已佚。《宋史》

有传。

吕夏卿的故居在泉州城西睦宗院(今西街旧馆驿)西,宋时,人们在

他的故居附近建一座名叫“紫薇坊”的石牌坊来纪念他,后废圮。

时翰林学士欧阳修对夏卿的文才十分赏识和器重,曾作诗称赞夏卿:

“去年柬书来上国,欲以文字惊众人。驽骀群马敛足避,天衢让路先麒麟。”

庆历五年,欧阳修和宋祁奉诏编修《新唐书》,联名推荐他参加。皇祐元

年(1049),夏卿被命为编修,参加《新唐书》的编纂工作。他又搜集全

国许多碑刻和历代氏族谱志,分别编成《唐文献信考》,《古今系表》。《新

第45页

43QUAN ZHOU JISHILU泉州

唐书》告成后,他即迁调直秘阁,同知礼院。

夏卿不但善于治史,而且对于国家政事也颇有见地。英宗即位后,夏

卿改任史馆检讨,同修起居注、知制诰。

曾公定(晋江人)

蔡若水(晋江人)

邱 升(晋江人)

陈 锐(晋江人)

陈 补(晋江人)

侯世仪(晋江人)

许 端(晋江人)

童(一作章)孝扬(晋江人)

周 万(一作迈)(晋江人)

石仲甫(晋江人)

李 颇(晋江人)

王友直(晋江人)

蔡 弈(一作奕)(晋江人)

郑 谔(晋江人)

杨 拯(晋江人)

吕乔卿(与同科吕夏卿为兄弟,晋江人,一作南安人)

陈 朴(永春人)

陈朴,居晋江,陈知柔子。乾道五年(1169 年)进士,历提辖左藏库、

江西运司、大理寺正、知漳州、提举湖北常平、仓部郎官、太常卿、知广

州兼广东安抚。

陈 棫(金门人)

庆历六年(1046 年)丙戌科贾黯榜 17 人

许 齐(晋江人)

苏 勉(晋江人)

卢 承(晋江人)

第46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44

泉州地情系列

王 贽(晋江人)

林季和(晋江人)

王 仪(晋江人)

石 绛(晋江人)

吕 元(晋江人)

曾 轸(晋江人,一作同安人)

陈 谘(一作咨)(晋江人)

杨 绶(一作绥)(晋江人)

蔡若拙(晋江人)

杨 注(晋江人)

苏 衮(南安人,一作同安人)

胡 昱(一作嘉祐二年丁酉科,惠安人)

林允中(永春人)

陈 规(一作宝元元年戊寅科,永春人)

皇祐元年(1049 年)己丑科冯京榜 8 人

石仲攸(一作牧)(晋江人,一作同安人)

林 获(晋江人)

曾 鲠(复姓林名须)(晋江人)

谢仲规(晋江人)

杨 允(一作久)中(晋江人)

杨 琯(一作绾)(晋江人)

苏 结(南安人)

陈昌侯(金门人)

皇祐五年(1053 年)癸巳科郑獬榜 8 人

陈汝曦(一作羲)(晋江人)

肖伯仪(一作义)(晋江人)

陈 说(晋江人)

第47页

45QUAN ZHOU JISHILU泉州

李若讷(晋江人)

李 泾(晋江人)

郭 纲(一作咸纲)(晋江人)

李 湜(晋江人)

钱 效(南安人,一作晋江人)

嘉祐二年(1057 年)丁酉科章衡榜 20 人

吕惠卿(晋江人)

吕惠卿(1032—1111 年),字吉甫。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 嘉祐二

年(1057 年)进士,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的第二号人物。在变法

中分十分活跃,富有建树。 吕惠卿在王安石变法期间,曾任太子中允、

崇政殿说书,并兼经筵馆阁、制置三司条例的检详文字、司农寺、国子监、

军器监的主管官员。还任过知谏院、知制诰、翰林学士和宰相府具体办事

的都检正,后升任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终光禄卿。

杨 汲(晋江人)

杨汲,字潜古。登进士第,调赵州司法参军。

主管开封府界常平,权都水丞,与侯叔献行汴水淤田法,遂酾汴流涨

潦以溉西部,贪瘠的地土都变为良田。神宗嘉奖他,赐以所淤田千亩。提

点淮西刑狱,提举西路常平,修古芍陂,引汉泉灌田万顷。召判都水监,

为大理卿,迁刑部、户部侍郎。元祐初,以宝文阁待制知庐州。崔台符被劾,

汲亦落职知黄州。历徐、襄、越州。绍圣中,复为户部侍郎,卒。

苏 随(晋江人)

苏随,嘉祐间进士。令博罗。弃官归。葆神鍊气。不与世俗接融。一

个晚上梦游异境。赋诗曰。梦乘鸾鹤到仙家。侍女风流魏月华。琥珀盏斟

千岁酒。琉璃瓶插四时花。金函藏籙文刋玉。石壁题名篆点砂。一枕北窗

初睡觉。日移门外柳阴斜。后数年。端坐而化。

蔡 洵(晋江人)

辜 肃(晋江人)

陈龙辅(晋江人)

第48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46

泉州地情系列

张 纪(晋江人)

陈 思(晋江人)

陈 辟(晋江人)

柯世程(南安人,一作晋江人)

吕德卿(南安人)

吕虞卿(南安人)

吕和卿(南安人)

吕京卿(南安人)

谢 履(惠安人,一作南安人)

谢履,嘉佑中第进士,调南安簿,历清溪令,动循礼法。熙宁中,任

都水监,迁都水丞,塞曹州灵平决河有功,例当改官,终不自言。知婺州,

前守圭廪之入,岁易物帛,履罢任,载缗钱北还。寻乞致仕。有《双峰诗集》。

谢抆龙(惠安人)

陈 沼(惠安人,一作南安人)

陈 沚(惠安人)

黄庠奕(一作奕痒,一作痒奕)(一作嘉祐四年己亥科,惠安人,一

作南安人)

崔宋臣(一作嘉祐四年己亥科,惠安人,一作南安人)

嘉祐四年(1059 年)己亥科刘辉榜 8 人

蔡 确(晋江人)

蔡确(1037—1093 年),字持正,泉州郡城人。举仁宗嘉祐四年(1059

年)进士,调州司理参军。韩绛宣抚陕西时,见其有文才,荐于其弟开封

府尹韩维属下为管干右厢公事。

王安石当政时,荐蔡确为三班主簿,徙监察御史里行。熙宁六年(1073

年),王韶(江西德安人)熙河之役取得对西夏的胜利,但被告挪用军费,

蔡确奉命办案,为其白冤。开封府鞠相州民讼,事连判官陈安民,陈安民

托左相吴充女婿讲情。蔡确认为事关大臣,非开封府可了,遂移御史台,

杜绝了官官相护的官场人情。后来,右相王力荐蔡确参与治狱,史书说他“锻

第49页

47QUAN ZHOU JISHILU泉州

炼成狱”,成了他被污为奸臣的证据之一。

擢御史中丞、领司农寺,史载,新法中的“常平、免役皆成其手”。

拜参知政事,左相吴充想改变新法,蔡确不让,举萧规曹随例,说新法为“今

陛下所自建立,岂容一人挟怨而坏之。”

元丰五年(1082 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神宗元丰改官制,

此为右宰相官名)。任上,严厉打击保守派的反扑,史书载:“确既相,

屡兴罗织之狱,缙绅士大夫重足而立矣。”

哲宗即位(1086 年),转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左相),时宣仁太后(安

徽蒙城人)垂帘主政,引北方大士族代表韩缜(韩绛弟)为右相,并用韩

缜两个侄子为列卿,与蔡确相抗衡。接着,保守派陆续返朝廷,司马光、

吕公著要废去新法,蔡确不让,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说那是自己建议

实行的。但是,他终单拳难敌众手,于元祐二年(1087 年)被罢,出知陈

州,徙安州、邓州,又因《游车盖亭》诗语涉讥讪朝廷而被追贬英州别驾、

新州安置,后卒于贬所。

柯 迪(晋江人)

林 序(晋江人)

吕谅卿(晋江人)

吕温卿(晋江人)

柯 述(南安人)

柯术,字仲常,生于 1017 年,卒于 1111 年,享年 95 岁。宋皇佑年

间(1049—1054 年),柯述为泉州教授,嘉佑元年(1065)蔡襄知泉州,

对柯述的文章特加赏识。“瑞鹊传芳”源自柯述。少年时,太守蔡襄见其“争

奋笔舌论短长”,十分赏识,预料他日必成大器,写长诗赠柯。嘉佑二年

(1057),柯述登进士,初任赣县县尉。缉盗办案,不遗余力。在此之前,

赣县抓到盗贼每判死刑,柯述任职后,建议县令给退赃物的盗贼以减刑,

盗贼闻风收敛。后升归安(今浙江吴兴)知县,到任后,发现归安虽面临

太湖,却常患旱涝,就提倡兴修水利,蓄水排涝,使农业丰产。不久,移

知襄县,盗贼闻知都逃奔别地。神宗听到这件事,就在休息的别殿召见他

并询问情况。对柯述的威望,神宗赏识有加,并写其姓名于屏风,以备日

第50页

QUAN ZHOU DI QING XI LIE

48

泉州地情系列

后重用。不久,提升柯述知怀州。

元佑(1086—1094 年)元符(1098—1100 年)中,柯述两次知福州。

柯述还当过福建提刑官、湖南转运使、漳州施赈副使,官至朝议大夫,直

龙图阁。任漳州施赈副使时,处理赈务有条不紊,公平合理,饥民颂德。

当时苏东坡为其写《纪柯述瑞鹊)诗以褒扬之。

柯述通百家诗史,更精于《易》,著有《否泰十八卦》。政和元年(1111

年)逝,配祀于学宫。

庄公岳(一作嘉祐八年癸卯科,惠安人)

颜孝初(永春人)

颜孝初,力学起家。嘉祐中第进士。初廷对有升黜,孝初凡两中南宫。

以文名世,尤长于诗,人争诵之。官秘书郎。

嘉祐六年(1061)辛丑科王俊民榜 3 人

曾孝绎(晋江人)

蔡 洙(晋江人)

欧阳恭(南安人)

嘉祐八年(1063)癸卯科许将榜 4 人

吕 陶(晋江人)

吕陶,嘉祐八年进士。留有《吕陶集》10 卷,道光版《晋江县志》作

60 卷,《四库全书》作《净德集》38 卷。

王 裴(一作斐)(晋江人)

王 钜(晋江人)

郑 前(一作熙宁三年庚戌科,惠安人)

治平二年(1065 年)乙巳科彭汝砺榜 6 人

蔡 硕(晋江人)

苏 咸(晋江人)

周 密(晋江人)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微信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