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章节试读

发布时间:2024-1-0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设计素描》章节试读

前 言在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教学中ꎬ 设计素描作为培养造型能力、 想象力、 艺术表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训练课程ꎬ 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创新能力、 表达能力ꎬ 进而达到“眼”“手”“脑”的高度统一ꎮ 设计素描因“设计”二字ꎬ 而与传统素描在概念上有所不同ꎬ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设计素描立足服务设计专业核心课程ꎬ 在课时、 内容、 方法上均带有强烈的“设计”色彩ꎮ 设计素描在造型基本功与创意之间更注重后者ꎬ 只有创意才能有效激活创造性思维ꎬ 解放人的思想ꎬ 冲击人的视觉ꎮ 创造性思维的构建和培养不但是艺术教育的根本要旨ꎬ 也是未来的艺术设计工作者的基本素质ꎮ 此教材不仅适合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ꎬ 还兼顾了高职高专的相关专业ꎬ 同时对于自学、 培训等教育活动也有很大的帮助ꎮ在新时代创新驱动背景下ꎬ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ꎬ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ꎬ 推进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ꎬ 本教材在内容编写上重点突出观察能力、 创新能力、 表达能力等素养的全面提升ꎮ 全教材共分为八章ꎬ 第一章“设计素描的目的与方法”是对设计素描的概念、... [收起]
[展开]
《设计素描》章节试读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4页

前 言

在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教学中ꎬ 设计素描作为培养

造型能力、 想象力、 艺术表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训练课程ꎬ 其核

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创新能力、 表达能力ꎬ 进而达到

“眼”“手”“脑”的高度统一ꎮ 设计素描因“设计”二字ꎬ 而与传统

素描在概念上有所不同ꎬ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设计素描立足服务设

计专业核心课程ꎬ 在课时、 内容、 方法上均带有强烈的“设计”色

彩ꎮ 设计素描在造型基本功与创意之间更注重后者ꎬ 只有创意才

能有效激活创造性思维ꎬ 解放人的思想ꎬ 冲击人的视觉ꎮ 创造性

思维的构建和培养不但是艺术教育的根本要旨ꎬ 也是未来的艺术

设计工作者的基本素质ꎮ 此教材不仅适合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

专业ꎬ 还兼顾了高职高专的相关专业ꎬ 同时对于自学、 培训等教

育活动也有很大的帮助ꎮ

在新时代创新驱动背景下ꎬ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

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ꎬ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教育走深走实ꎬ 推进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ꎬ 本教材在内容编

写上重点突出观察能力、 创新能力、 表达能力等素养的全面提

升ꎮ 全教材共分为八章ꎬ 第一章“设计素描的目的与方法”是对设

计素描的概念、 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之间的关系、 设计素描的训

练方法等进行整体性论述ꎻ 第二章“线性表现”分别介绍了线的分

类、 造型、 线描方法以及线的概括和提炼ꎻ 第三章“黑白装饰画

表现”论述了装饰画的特点和基本表现形式ꎻ 第四章“精微表现”

重点论述写实素描的观察方法、 造型方法和写生方法ꎻ 第五章至

第5页

第七章ꎬ 从创意角度出发ꎬ 结合相关图例ꎬ 阐述质感表现、 简化

与抽离表现、 联想表现的方法ꎬ 并进行相关训练ꎻ 最后一章针对

设计素描在不同行业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ꎮ 全书的内容基于作

者多年在设计素描专业领域的教学创新实践ꎬ 理论联系实际ꎬ 遴

选丰富的案例来编写ꎬ 既具有应用性ꎬ 又不失艺术性ꎬ 有利于读

者掌握设计素描的相关技能ꎮ

本教材由武汉传媒学院王芳教授联合武汉晴川学院李刚副教

授共同主编ꎬ 并由黄冈师范学院方圣德教授和武汉纺织大学刘超

副教授共同审定ꎮ 特别感谢以上专家对本教材的指导ꎮ 在本书的

撰写过程中ꎬ 除了选用作者的部分作品ꎬ 还引用参阅了部分专

家、 学者的著作和优秀作品ꎬ 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笔

者学识有限ꎬ 疏漏之处难免ꎬ 恳请设计界ꎬ 教育界的同行及读者

不吝指正!

2 设 计 素 描

第6页

目 录

第一章 设计素描的目的与方法 / 1

第一节 设计素描的训练目的 / 1

第二节 设计素描的训练方法 / 6

第二章 线性表现 / 11

第一节 线的概念 / 11

第二节 教学工具 / 12

第三节 线的分类 / 13

第四节 线的造型 / 16

第五节 线描实践中的训练方法 / 17

第三章 黑白装饰表现 / 26

第一节 黑白装饰画的特点 / 27

第二节 黑白装饰画的基本表现形式 / 30

第四章 精微表现 / 49

第一节 物体的材质肌理 / 49

第二节 写实素描的观察方法 / 54

第三节 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与写生方法 / 55

第7页

第五章 同一画面的不同形式表现 / 71

第一节 质感表现的方法 / 71

第二节 形态转换的表现形式 / 74

第六章 简化与抽离表现 / 87

第一节 简化与抽离的概念 / 87

第二节 简化与抽离的方式 / 88

第三节 从具象到抽象的转换方法 / 89

第七章 联想表现 / 102

第一节 创意与联想的概念 / 102

第二节 联想的训练 / 105

第八章 设计素描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124

第一节 设计素描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 125

第二节 设计素描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128

第三节 设计素描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 134

第四节 设计素描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 140

第五节 设计素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 144

第六节 设计素描在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 147

参考文献 / 151

本书中的作品及图片来源 / 152

2 设 计 素 描

第8页

第一章 设计素描的目的与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设计素描理论知识ꎬ 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素描手绘观

念ꎬ 将设计素描基础课与设计紧密结合ꎬ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和设计意识ꎬ 使学生学会使用不同材料表现生活中的各种物象ꎬ

在实践中提升艺术修为ꎮ 本章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ꎬ 对

事物特征及空间的深刻把握能力以及应用和开发想象的能动性ꎬ

为后续的设计课程做好铺垫ꎮ

【单元教学要求】

1? 讲解学习设计素描的方法与途径ꎻ

2? 讲解设计素描的概念ꎻ

3? 要求学生掌握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区别ꎬ 并进行相应的

课程训练ꎮ

【主要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素描的概念、 设计素描的设计方

法等ꎮ

【重点难点】

重点: 设计思维的重要性ꎻ

难点: 引导学生改变传统设计思维观念ꎬ 在教学中将设计素

描和设计训练相结合ꎮ

第一节 设计素描的训练目的

在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教学中ꎬ 设计素描是训练学生造型能力、 想象力、

艺术创作能力等综合素养的训练课程ꎬ 其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创新能力、

表达能力ꎬ 进而达到“眼”“手”“脑”的高度统一ꎮ 设计素描因“设计”二字ꎬ 而与传统的

素描在概念上有所不同ꎬ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设计素描立足于服务设计专业核心课程ꎬ 在

其课时、 内容、 方法上均带有强烈的设计色彩ꎮ 设计素描在造型基本功与创意之间更注

重后者ꎬ 它能有效激活创造性思维ꎬ 解放人的思维ꎬ 冲击人的视觉ꎮ 创造性思维的构建

和培养不但是艺术教育的根本ꎬ 也是未来的艺术设计者的基本素质(见图 1 ̄1、 图 1 ̄2)ꎮ

第9页

图 1 ̄1 抽象素描(毕加索) 图 1 ̄2 具有色彩的素描(毕加索)

一、 什么是设计素描?

设计素描(Design Sketch)ꎬ 是以比例尺度、 透视规律、 三维空间观念以及形体的

内部结构剖析等方面来表现新的视觉传达与造型手法ꎬ 能训练绘制设计预想图的能力ꎬ

是表达设计创意的一门专业基础课ꎮ 该课程旨在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艺术修为ꎬ 为学习

专业的设计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ꎬ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ꎬ 对事物特征及空间的深刻把握

能力ꎬ 增强应用和开发想象的能动性ꎮ 因此ꎬ 本书本着简约、 明晰且能把握实质的原

则ꎬ 沿用对“素描”的基本认识ꎬ 将设计素描定义为———一切设计艺术的基础ꎮ 这样的定

义具有极宽广的涵盖面和明确的指向性ꎬ 避免了把目的、 意义、 作用、 属性等内涵和外

延问题集定义于一身而带来的无休止争论(见图 1 ̄3、 图 1 ̄4 和图 1 ̄5)ꎮ

图 1 ̄3 梵高作品 图 1 ̄4 抽象形态素描(康定斯基)

2 设 计 素 描

第10页

图 1 ̄5 毕加索作品

设计素描是为设计实践服务的ꎬ 是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产品设计、 动画

设计等设计学科的手绘基础课程ꎬ 因此ꎬ 它具有这些学科共同的教学要求———重视“思

维的创造性”ꎬ 并在教学与学习中视其为基础训练的目的ꎮ 基础训练主要针对的是学生

的手绘技能和思维技巧两个方面(见图 1 ̄6)ꎮ

图 1 ̄6 强调表现力的素描(康波夫)

第一章 设计素描的目的与方法 3

第11页

二、 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关系

综观我国素描教学的发展历程ꎬ 设计素描是在传统绘画素描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

起来的综合手绘基础学科ꎮ 中国高等院校的绘画专业与艺术设计专业在基础课教学过

程中ꎬ一直以来都以绘画艺术再现为准则进行造型基础训练ꎮ 随着现代艺术设计教育

的蓬勃发展、 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ꎬ 适应艺术设计学科需要的“设计素描” 应运而生ꎬ

使艺术设计学科长久以来沿袭艺术表现的素描教学模式有了相当大的改观ꎬ 为艺术设

计学科的造型基础训练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ꎬ 推动设计素描真正成为艺术设计学科

重要的造型基础课程ꎮ

(一)训练目的不同

绘画素描以造型能力训练为主ꎬ 强调技法能力的培养ꎬ 而设计素描以设计思维训练

为主ꎬ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ꎮ 但不可否认的是ꎬ 无论绘画的素描教学ꎬ 还是

设计的素描教学ꎬ 都强调对学生的观察力、 创造力的培养ꎮ 只是在设计素描教学中ꎬ 对

学生思维技巧的要求远远高于对造型技能的要求ꎬ 这是由艺术设计学科的特质决定的ꎮ

(二)训练手段和方法不同

相较绘画素描ꎬ 设计素描在训练手段和方法上更多样化ꎬ 强调思维训练的系统科学

性ꎬ 合理安排解析、 讨论、 表现等环节ꎬ 同时注重观察方法多样化、 表现手法多样化和

工具材料多样化等ꎬ 这样有利于创造性设计思维的养成ꎮ

(三)训练要求不同

设计素描要求尽量摆脱物象光影、 体感、 质感、 量感的客观限制ꎬ 强化主观能动

性ꎬ 即主体意识的积极参与ꎻ 同时ꎬ 二者要求情感表达的程度不同ꎬ 绘画素描强调丰富

的情感投入ꎬ 而设计素描更注重理性的解析ꎮ

造成以上区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二者的服务对象———绘画与设计的学科差异ꎮ 尽管二

者存在诸多不同之处ꎬ 然而就本质而言ꎬ 它们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是相同的ꎬ 都能为从

事本学科深层次的研究与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见图 1 ̄7、 图 1 ̄8 和图 1 ̄9)ꎮ

三、 设计素描的改革发展重点———设计思维训练

设计师的设计能力体现为他的特定的造型思路———这种造型思路就是包括审美知觉

在内的设计思维形式ꎮ 因此ꎬ 在设计素描教学中ꎬ 思维训练应作为课程核心ꎬ 而技法训

练则作为辅助形式为思维训练服务ꎮ

4 设 计 素 描

第12页

图 1 ̄7 徐悲鸿写实素描 图 1 ̄8 抽象素描作品

图 1 ̄9 抽象素描作品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即创造性思维在设计活动中的表现ꎬ 是以理性为基础ꎬ

以创造性为核心ꎬ 并综合多种思维形式的高效复合体ꎮ 因此ꎬ 在设计素描课程的思维训

练的各个课题和环节中ꎬ 应紧密围绕设计思维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来开展教学实践ꎬ 采用

一切手段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ꎬ 如把物象的体量感、 质感等转化为画面本身的体量

感和质感ꎻ 强调理性解析能力、 敏锐观察能力、 联想能力的积极参与ꎬ 引导学生先动脑

后动手ꎬ 把思考的结果转化为理念并融入设计之中ꎻ 在训练中适时加入讨论环节ꎬ 以开

第一章 设计素描的目的与方法 5

第13页

启新思路及回顾思维过程ꎻ 鼓励群体协作ꎬ 发挥集体思维优势ꎬ 等等ꎮ

在具体训练过程中ꎬ 并不是要完全避免对形式语言的追求ꎬ 相反ꎬ 要突破一切形式

的束缚ꎬ 即不能为形式而形式ꎬ 应真正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ꎮ 在强化思维训练过程的

同时ꎬ 反而促进了形式语言的多样化ꎮ 但在设计素描教学中能否完全舍弃对技法的追

求ꎬ 还有待在以后的实践中加以证明ꎮ

对于学习设计的学生而言ꎬ 由于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可能不同ꎬ 因此ꎬ 在学习素描的

过程中学生不必在写实性素描方面作过多的练习ꎬ 教师不必在素描技巧上作过多的强

调ꎬ 思维方式才是设计素描的真义所在ꎮ 需要加强的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思维

训练ꎬ 为其日后从事设计工作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ꎮ

第二节 设计素描的训练方法

一、 课程体系与训练方法

本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原则ꎬ 训练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思维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这是整个训练的前提ꎬ 只有认识到问题ꎬ 才能有的放矢ꎮ 这种认识要建立在自身实

践和总结的基础上ꎮ 思维测试具体的方法有: ①用手指在空中画一个圆圈ꎬ 问学生看到

了什么ꎬ 指尖虚过ꎬ 空中无痕ꎬ 考察的实际上是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ꎻ ②在正方形基

础上添画ꎬ 通过分析添画内容来判断学生的思维能力ꎻ ③在没有接触过专业知识的情况

下ꎬ 让学生尝试招贴设计ꎬ 从而揭示思维能力的不足ꎮ

通过以上的测试或练习ꎬ 能让学生了解自身思维模式的特点ꎬ 启发学生发展创造性

思维ꎬ 为创新成为设计潜意识奠定基础ꎮ

(二)尝试运用科学观察和分析的手段ꎬ 创造性地表现物象

分析与研究是触及事物本质的重要方法ꎬ 也是解决设计问题的基本手段ꎬ 而科学分

析的态度是每一个设计师的基本素质ꎮ 在信息时代中ꎬ 设计师借助电脑技术所节省下的

制作时间几乎全部要用在调查、 分析、 创意等环节上ꎮ

1? 解析自然形态

给每位学生一个苹果ꎬ 要求把它画在一张整开的纸上ꎮ 问题随之而来:一张大纸上

只画一个苹果会显得呆板空洞ꎬ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个苹

果进行解剖分析ꎬ 得到多种的典型形态、 象征形态和肌理形态ꎬ 并以此为元素ꎬ 创造性

地组织全新的画面(见图 1 ̄10、 图 1 ̄11 和图 1 ̄12)ꎮ

6 设 计 素 描

第14页

图 1 ̄10 自然形态作品 1 图 1 ̄11 自然形态作品 2 图 1 ̄12 自然形态作品 3

2? 解析人工形态

组织学生观察、 分析、 拆解一些工业产品ꎬ 然后结合一定的理念进行再设计ꎮ 带有

概念色彩的设计图和具有装置意味的立体作品会给学生带来创造的喜悦和满足ꎬ 从而进

一步加深对理性分析和创造意识的认同(见图 1 ̄13、 图 1 ̄14)ꎮ

图 1 ̄13 人工形态作品 1 图 1 ̄14 人工形态作品 2

第一章 设计素描的目的与方法 7

第15页

(三)强化设计思维

前两个阶段让学生认识到完全靠感性思维做设计是不对的ꎬ 并初步体会理性与创新

思维所带来的成就感ꎬ 而理性与创新思维正是设计思维的两个核心因子ꎮ 本阶段的系列

训练可以让学生的设计思维进一步得到强化———几个递进的简化步骤使画面上的形象由

具象转变为抽象ꎬ 最终通过形态的转变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变ꎮ 这个练习的目的并非教给

学生画抽象画的方法ꎬ 而是引导学生以理性思维逐渐取代原本在绘画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的感性思维(见图 1 ̄15)ꎮ

图 1 ̄15 毕加索的«公牛的演变»

(四)丰富与拓展理性思维ꎬ 完成向设计思维的转变

通过前面的训练ꎬ 学生深化了对理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认识ꎬ 理性思维逐渐在头脑

中着床并取代感性思维ꎬ 此时是让他们接受成熟的设计思维的恰当时机ꎬ 具体可以通过

思维拓展练习来完成: 针对某个命题ꎬ 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ꎬ 通过不同含义的画面来诠

释ꎬ 如果思维过程带有随意性ꎬ 所得到的结果一定是重复、 草率、 片面的ꎬ 只有经过资

料收集与整理、 信息分析与处理、 理念推敲与定位、 图色达意与强化等科学的过程ꎬ 才

能对命题做出严谨、 创新、 全面的诠释(见图 1 ̄16)ꎮ

整个训练过程从学生发现自身设计思维能力的不足开始ꎬ 尔后在教师引导下认识到

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提升ꎬ 并积极认真地投入后面的一系列训练ꎮ 后续训练重点要解

决的问题是帮学生建立以理性为基础、 创造性为核心的设计思维ꎬ 包括观察方法、 分析

方法、 创造方法等ꎬ 均要建立在心理学相关理论之上ꎬ 并使之更具逻辑性和科学性———

这会在由感性思维转变为理性思维、 由绘画思维转变为设计思维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

作用ꎮ

8 设 计 素 描

第16页

图 1 ̄16 思维拓展练习

二、 教与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设计素描课程培养的不仅是设计思维能力ꎬ 还有扎实的手绘功底ꎬ 以及学生的沟通

能力、 研究能力、 创意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ꎮ

(一)遵循心理学的一般规律ꎬ 插入心理学知识

设计素描课程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ꎮ 思维是心理学的研究领域ꎬ

该学科关于感知觉、 记忆、 思维、 情感等领域的知识体系是科学的、 系统的ꎬ 也是其他

人文学科的研究基础ꎬ 同样对设计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ꎮ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ꎬ 教师可

适时安插一些心理学常识讲解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学实验ꎬ 既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训练目

的ꎬ 强化训练成果ꎬ 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ꎮ

(二)组织多样化的课堂学习和练习形式ꎬ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ꎬ 除了讲授法ꎬ 还要使用实验法、 示范

法、 讨论法、 情境创设等多种方法ꎻ 练习形式应结合院校和学生的特点ꎬ 在把握实质的

基础上灵活安排ꎬ 个别练习还可采用小组团队协作的方式ꎬ 以适应课题需求ꎻ 表现手法

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ꎬ 除了熟悉的光影法ꎬ 还会用到平涂、 渐变、 肌理填充、 拼

贴、 复印、 拓印等多种方法ꎮ 本课程大多安排在第一学期ꎬ 对于新生而言ꎬ 兴趣不仅是

最好的老师ꎬ 还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催化剂ꎮ 心理学家斯滕伯格(Sternberg)认为ꎬ 个

性中的兴趣和动机是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重要驱动力ꎬ 可以驱使个体集中精力参与所从事

的工作ꎮ 我国心理学家施建农也认为ꎬ 个体对创造性工作的态度对个体的智力导入量起

到一种开关作用ꎮ 另外ꎬ 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理想环境ꎬ 能让学生

的思维更活跃ꎬ 提出更多大胆的想法ꎮ 在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上ꎬ 不要简单地予以负面的

评价ꎬ 而应尽量了解学生的想法ꎬ 对于出彩的想法ꎬ 甚至一般人看来离奇古怪的想法ꎬ

第一章 设计素描的目的与方法 9

第17页

教师要诚恳地表扬ꎮ 学生需要得到肯定ꎬ 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正能量会成为他们突破自我

的动力ꎮ

(三)鼓励原创和尝试ꎬ 不可受各种范画的限制

在练习之前ꎬ 教师应明确告知学生: 原创最重要ꎬ 它是设计的灵魂ꎬ 也是成绩评定

的重要指标ꎮ 教师应鼓励学生可以大胆尝试原创ꎬ 哪怕画面完成得不够理想ꎬ 甚至一塌

糊涂ꎬ 只要从中可看到尝试的过程ꎮ 在练习中ꎬ 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受到范画的影响ꎬ 因

为设计素描的任何练习对于他们而言ꎬ 都是陌生的ꎬ 之后因“有限理性”作祟ꎬ 学生可能

会寻找最简便的方法ꎬ 那就是临摹范画ꎮ 另外ꎬ 首因效应对学生的作用也十分明显ꎬ一

旦范画成为一种符号被印入大脑ꎬ 就会对学生的创作产生影响ꎬ 这种影响有积极的因

素ꎬ 但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却是消极的———原创精神在一点点被削弱ꎮ 因此ꎬ一方

面ꎬ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练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ꎬ 强调过程与结果并没有统一的标准ꎻ 另

一方面ꎬ 学生也应坚持原则ꎬ 让自己的作品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ꎮ

(四)安排讨论环节ꎬ 师生要积极参与

练习可以是课题式的ꎬ 带有较强的研究性ꎬ 只要学生用心参与练习ꎬ 就会主动思

考ꎬ 发现问题ꎮ 除了课堂上的教师答疑解惑环节ꎬ 还要安排学生之间的讨论或辩论ꎬ 既

能活跃课堂气氛ꎬ 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思辨能力ꎬ 使所学知识和技能快速踏实地

沉淀下来ꎮ 有的学生在讨论环节表现得谨言慎行、 词不达意ꎬ 还有的学生从来也没有发

过言ꎬ 责任不在学生却在教师ꎬ 也许是教师引导、 鼓励不够ꎬ 或未能营造平等宽松的氛

围ꎮ 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向客户推销设计的情境ꎬ 让学生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ꎬ 并且在沟

通中表现得专业、 真诚ꎬ 针对不同类型的人能用不同的策略沟通ꎬ 所有这些与设计相关

的能力都能在讨论环节中得到培养ꎮ

10 设 计 素 描

第18页

第二章 线性表现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线条的训练ꎬ 使学生掌握用线来造型的能力ꎬ 了解线条

的艺术ꎮ

【单元教学要求】

1? 讲解线条的概念ꎻ

2? 讲解如何绘制线条ꎻ

3? 要求学生掌握线条的绘制方法ꎻ

4? 要求学生掌握线条写生创作的基本方法ꎬ 能够独立完成

绘制ꎮ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线的概念、 线的分类、 线的造型、 线描实

践中的方法ꎬ 以及在速写训练中学习用线来造型的能力和运笔技

巧等ꎮ

【重点难点】

重点: 线条的绘制方法

难点: 以色彩晕染为主的西画素描与以线描为主的国画素描ꎬ

在观察方法、 表示方法方面均有较大区别ꎬ 如何由明暗调子转化

为以线为主的画法是主要难点ꎮ

第一节 线 的 概 念

几何学将线定义为: 线是只有位置、 长度而不具宽度和厚度的ꎮ 它是点进行移动的

轨迹ꎬ 并且是一切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见图 2 ̄1、 图 2 ̄2 和图 2 ̄3)ꎮ

图 2 ̄1 曲线 图 2 ̄2 直线 图 2 ̄3 折线

第19页

造型设计将线定义为: 线必须是我们能够看到形状ꎬ 具有位置、 长度和一定的宽

度ꎮ 它在造型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ꎮ

线描画是设计素描的一种表现手法ꎬ 是指用单色线条或彩色线条对物体进行勾画ꎬ

特点是简练、 清晰、 流畅ꎮ 创作者根据线的轻重、 长短、 粗细等笔法创造出有形态、 质

感的作品ꎮ 线描画的工具比较简单ꎬ 既可以对物象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ꎬ 也可以对物象

进行简单的艺术处理ꎮ 如图 2 ̄4 所示为柏林艺术大学设计学院视觉设计专业教授罗尔兹

先生的手稿ꎬ 有形有度ꎬ 简单而又准确ꎬ 画面虽不大ꎬ 但完全是从结构出发去表现的ꎬ

每一根线条都毫不含糊ꎬ 可以作为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典范ꎮ

图 2 ̄4 罗尔兹先生的手稿

第二节 教 学 工 具

线描因为使用工具的不同ꎬ 使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ꎮ 长期以来ꎬ 线描画教学

在形式、 运用工具以及材料上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ꎮ 线可以是单色的ꎬ 也可以是复色

的ꎬ 在线与线之间或者线的上面也可以添加其他的色线ꎬ 形成丰富的色彩变化ꎮ 还可以

12 设 计 素 描

第20页

用美工笔或者签字笔等ꎬ 勾画出较粗的线条或较细的线条ꎬ 和毛笔等软笔勾画出的粗犷

的线条ꎬ 形成鲜明的对比ꎮ 此外ꎬ 在材料上ꎬ 可以选择不同色彩和质地的纸张来丰富线

描的表现力ꎮ 例如ꎬ 宣纸上的线给人以飘逸感ꎬ 而蜡纸上的线则给人以顿挫感ꎮ 总之ꎬ

材料和工具不同ꎬ 最后形成的效果也会发生变化ꎬ 合理利用材料和工具ꎬ 就能让作品呈

现独特的艺术效果(见图 2 ̄5)ꎮ

图 2 ̄5 线性素描

第三节 线 的 分 类

线条是造型艺术与视觉形式中最本质的语言要素ꎬ 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粹的线

条ꎬ 它是艺术家对自然物质进行艺术表达的一种概括形式ꎮ

一、 线的形态、 性格及心理特征

(一)直线

当点的移动方向一定时ꎬ 就成为直线(见图 2 ̄6)ꎮ

直线具有简单明了ꎬ 直率的性格ꎮ 它能表现出力量与速度的美ꎮ 直线分为垂直线、

水平线、 斜线、 折线ꎬ 还可以分为粗线、 细线等ꎮ

(1)垂直线具有严肃、 庄严、 高尚、 强直等性格ꎬ 会让人联想到端庄、 肃立的形象ꎬ

同时富于生命力、 力度感、 伸展感ꎮ

(2)水平线给人静止、 安定、 平和、 静寂、 疲劳的感受ꎬ 它比较稳定ꎬ 会让人联想

到风平浪静的湖面或平卧休息的姿态ꎮ

(3)斜线ꎬ 则具有飞跃、 向上或冲刺前进的感觉ꎮ 这种心理效果的产生ꎬ 往往与

人们因视觉经验而形成的习惯分不开ꎮ 它极易与短跑运动员的起跑、 飞机脱离地面腾

空而起或溜冰的姿态联系起来ꎬ 它将力的重心前移ꎬ 表现出前冲的力量ꎬ 具有不稳

第二章 线性表现 13

第21页

定感ꎮ

(4)折线ꎬ 方向变化丰富ꎬ 易形成空间感ꎮ

此外ꎬ 粗线给人强劲、 笨拙、 迟钝、 有力之感ꎻ 细线给人秀气、 敏锐、 柔弱、 锐利

之感ꎻ 粗糙的线则让人感到神经质、 粗糙、 古朴ꎮ

图 2 ̄6 直线

(二)曲线

当点的移动方向经常变换时ꎬ 就成为曲线(见图 2 ̄7)ꎮ 曲线分为几何曲线和自由

曲线ꎮ

图 2 ̄7 曲线

14 设 计 素 描

第22页

(1)几何曲线ꎬ 是按一定规则绘制而成的曲线ꎮ 曲线表现出速度、 动力或弹力ꎬ 它

能使人们体会到柔软、 幽雅的情调ꎮ 几何曲线的典型表现是圆周ꎮ 它具有对称和秩序的

美ꎮ 在设计中ꎬ 合理运用圆形所具有的美的特性ꎬ 有组织、 有创意地加以变化ꎬ 可取得

较好的效果ꎮ

(2)自由曲线通常为徒手绘制ꎬ 显得自由奔放ꎬ 富有个性ꎬ 给人以潇洒、 自如、 随

意、 优美的感受ꎮ

二、 轮廓线与结构线

线一方面来自个人对形体的认识ꎬ 另一方面来自由此产生的理念和情绪ꎮ 它具有两

种功能:一是表达客观对象的轮廓与结构ꎬ 二是表达主观情感与画面的结构ꎮ 按照表现

物象的功能来分ꎬ 线条可以分为轮廓线和结构线ꎮ

(一)轮廓线

轮廓线是对象本身存在的、 易于观察的线ꎬ 是表现形体最主要、 最实在的线ꎮ 轮廓

线是在某个固定视点下ꎬ 物体体面转折的方向和观察者的视线平行时所形成的ꎬ 即由于

面和视线平行ꎬ 故形成了线ꎮ 在现实物体中ꎬ 体面的转折有平滑柔和的ꎬ 也有棱角犀

利、 转折分明的ꎬ 这就形成了轮廓线的丰富性与多样性ꎮ 我们通过对物体轮廓线的描绘

来表达对象的空间属性(见图 2 ̄8)ꎮ

图 2 ̄8 人物速写(轮廓线)

(二)结构线

结构线不是对象本身一定存在的ꎬ 而是为了结构分析而有意画出来的ꎬ 是想象和推

第二章 线性表现 15

第23页

理的产物ꎮ 结构线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分析和认识形体及形体空间的关系ꎮ

在平面造型中ꎬ 线条可以构成空间关系ꎬ 也可以分割空间和表现不同的图形意象ꎮ

线条对画面不同程度的切割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空间效果ꎮ 例如ꎬ 机械式的线条排列给人

以极强的秩序感和工业感ꎬ 冷酷而无情ꎻ 而随意性的无秩序的曲线描绘ꎬ 则有较强烈的

人情味和复杂的情感因素ꎬ 更能使人联想到自然的有机形态(见图 2 ̄9)ꎮ

图 2 ̄9 结构线

第四节 线 的 造 型

在素描艺术中ꎬ 线条是素描的经脉ꎬ 随着线条的搏动、 震颤ꎬ 画作的性格、 情绪、

气质沿着笔触流露出来ꎮ 绘画中的线条作为表现具象的手段ꎬ 从抽象的线成为形象的

线ꎬ 线条的含义产生了质的变化ꎬ 它不再是数学(几何学)中的线ꎮ

人类早期的绘画都是在轮廓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ꎬ 东西方古代绘画起初都是以线

为主的ꎬ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以后ꎬ 西方画家为了使绘画更具有客观真实观感ꎬ 在艺术实

践中逐渐找到了渲染的方法ꎬ 如在线的旁边加一点浓度层次ꎬ 以形成凸起的感觉ꎬ 而我

国隋唐时代有了凹凸法ꎬ 此种方法并没有否定线的作用ꎬ 而是在此基础上使之更加丰富

多变ꎬ 这是一种线面结合、 以线为主的方法ꎮ

线面结合法ꎬ 是素描造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ꎬ 因为它能体现出物体外轮廓线起

伏的韵律ꎬ 也能相应地表现出物体的体积感和质感(见图 2 ̄10)ꎮ

16 设 计 素 描

第24页

图 2 ̄10 线面结合法

第五节 线描实践中的训练方法

一、 用线造型

用线造型时ꎬ 首先以外轮廓控制物象的大致形状ꎬ 然后画出各主要形体结构的边缘

线ꎬ 用线作为深入的刻画ꎬ 且要符合形体透视变化ꎮ 绘制人物时应在表情区一带做重点

刻画(见图 2 ̄11)ꎮ

二、 线条的形态

线条的粗细、 虚实、 轻重、 浓淡、 软硬、 转折都会对物象的形状、 体积、 空间形成

决定性的影响ꎬ 所以必须遵循线条在画面上的形体效果来塑造形象ꎮ 具体来说ꎬ 粗、

重、 浓、 实、 硬的线条在画面上会造成往前进的效果ꎬ 反之ꎬ 轻、 细、 虚、 淡、 软的线

条则具有往后退的效果ꎬ 还有黑白的相互衬托、 简与繁的衬托等ꎬ 掌握这些基本的知

识ꎬ 对线的运用是必需的ꎮ

三、 画线时要注意用笔肯定、 运线流畅

正、 顺、 侧、 逆、 擦、 拖等运笔手法ꎬ 都属于提笔用线造型能力ꎬ 不仅铅笔讲究运

笔技巧ꎬ 木炭、 钢笔、 毛笔也要讲究运笔技巧ꎮ 进行线性表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章 线性表现 17

第25页

图 2 ̄11 线描

(1)线条干净利落ꎬ 尽量一笔到位ꎬ 不要反复摩擦或修改(平时多练习线条的描

绘)ꎻ

(2)线与线之间一定要有叠压关系和变化ꎬ 线条不要千篇一律ꎬ 装饰线和轮廓线的

表现也要区分开ꎻ

(3)线条本质上是在为塑造形体服务ꎬ 不要舍本逐末ꎬ 为了表现线条而丢掉形体ꎻ

(4)多练! 多练! 多练!

通过线描的训练ꎬ 使学生掌握用线来造型的技巧ꎬ 了解了线条的艺术ꎮ 该学习阶段

共两周时间ꎬ 第一周的练习是以铅笔工具完成线的表现(静物为主)ꎬ 自由构图ꎬ 必须具

有创意ꎬ 演示方法ꎬ 发现问题ꎮ 第二周的练习是以钢笔工具完成线的表现(以复杂的花

卉、 鞋子、 青花瓷为主的静物自由构图)ꎬ 互相评画ꎬ 讨论画面中的优缺点ꎮ

通过本章的学习ꎬ 学生应掌握线的表达差异ꎬ 能熟练利用线条表现物象ꎬ 对细节的

处理基本到位ꎬ 画面基本流畅清晰ꎬ 能大胆创意ꎬ 构图富有想象力ꎮ

本章旨在引导学生用创造性思维去创作ꎬ 形成“天马行空” “百花齐放”的局面ꎬ 培

养“创新”“逆向思维”等意识ꎮ 学生平时应多看、 多想、 多记ꎬ 不仅是用脑记ꎬ 还要用

手记ꎮ 不爱记ꎬ 不用心ꎬ 就没有创新思维ꎬ 就没有创意ꎬ 就设计不出有创意的作品ꎮ

18 设 计 素 描

第26页

1? 收集优秀的线描图形或图案ꎬ 用心揣摩并用手绘的形式记在课外速写本上ꎬ 并

谈谈感想ꎮ

2 怎样画好线条? 线条如何才能运用流畅?

图 2 ̄12 «花季»1(王芳) 图 2 ̄13 «花季»2(王芳)

图 2 ̄14 «最美逆行»1(王芳) 图 2 ̄15 «最美逆行»2(王芳)

第二章 线性表现 19

第27页

图 2 ̄16 «最美逆行»3(王芳) 图 2 ̄17 «最美逆行»4(王芳)

图 2 ̄18 «风景写生»1(王芳) 图 2 ̄19 «风景写生»2(王芳)

20 设 计 素 描

第28页

图 2 ̄20 «风景写生»3(王芳) 图 2 ̄21 «花之语»1(王芳)

图 2 ̄22 «花之语»2(王芳) 图 2 ̄23 «花之语»3(王芳)

第二章 线性表现 21

第29页

图 2 ̄24 «一条大河»(王芳)

图 2 ̄25 «太行山»(王芳)

图 2 ̄26 «京韵流芳»(王芳)

22 设 计 素 描

第30页

图 2 ̄27 «人物线描写生»—学生习作 1 图 2 ̄28 «思索»—学生习作 2

图 2 ̄29 «悟»—学生习作 3

第二章 线性表现 23

第31页

图 2 ̄30 «人物线描创作»—学生习作 4

图 2 ̄31 «线描创作»—学生习作 5 图 2 ̄32 «线描创作»—学生习作 6

24 设 计 素 描

第32页

图 2 ̄33 «线描创意表现»—学生习作 7 图 2 ̄34 «线描创作»—学生习作 8

第二章 线性表现 25

第33页

第三章 黑白装饰表现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对表现物象的观察和分析ꎬ 进行点、 线、 面的黑白灰表

现ꎬ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ꎮ

【单元教学要求】

1? 讲解黑白灰表现的基础知识和处理黑白关系的基本方法ꎻ

2? 教学生如何发现生活中事物的美ꎬ 如何观察细节ꎻ

3? 要求学生掌握明暗、 光影、 细节、 肌体的具象表现形式ꎬ

掌握精细表现的方法和技巧ꎻ

4? 要求学生掌握精微素描和黑白灰手法ꎬ 提高概括表现能

力ꎬ 对形象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培养ꎬ 并能运用不同的表

现手法进行创作ꎻ

5? 在课外辅导学生进行相关实践ꎬ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相应

的训练ꎮ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黑白装饰画的特点ꎬ 以及黑白装饰画的基

本表现形式ꎮ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黑白画的知识ꎬ 并感受其中的节奏与美感ꎮ

难点: 黑白画的练习ꎮ

平面化ꎬ 是相对于传统透视画法所作的立体形象而言的ꎬ 它是采用正面平视的角度

取景ꎬ 将客观对象平行放置在一条水平线上ꎬ 向上、 左、 右延伸时ꎬ 三维立体的形象变

为二维平面的形象ꎬ 在平面的形象中表现对象最显著的特点和美感ꎮ

形的平面化处理是建立在对形的整理、 归纳基础之上的ꎬ 其目的是为了使形象更简

练、 单纯ꎬ 使形的表现更突出ꎬ 力求乱中求整ꎬ 整中求奇ꎬ 做到在统一中求变化ꎬ 在变

化中求灵动ꎮ 形的平面化处理在中外美术作品中运用很广泛ꎬ 如我国古代的画像砖、 画

像石ꎬ 原始的壁画、 岩画以及现代派画家的一些美术作品(见图 3 ̄1)ꎮ

设计素描中的平面化处理在具体运用时ꎬ 应掌握以下原则:

(1)把线作为主要的造型语言ꎬ 运用单纯的线条来表现形状及轮廓ꎬ 并通过线的各

种排列组合来形成画面的审美效果ꎮ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可视化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