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 黄海湿地博物馆及酒店会议中心
China·Yellow Sea Wetlands Museum and Hotel with Conference Center
05
中国 · 黄海湿地博物馆及酒店会议中心
China·Yellow Sea Wetlands Museum and Hotel with Conference Center
05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城市核心区的老火车站逐步失去了原有的交通作用。而火车站在每个城市都是一个不可忽
视的城市地标,也是当地市民心目中非常重要的建筑印象。如何在传承原有城市记忆,保留建筑印象的前提下,改造
利用火车站,使其发挥新的作用,是摆在不少城市面前的一个问题。
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及配套酒店会议中心项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一体化改造模式。盐城老火车站改造为湿地博
物馆,东侧新建盐城湿地公园,北侧设置盐城国际会议中心与配套五星级酒店,整个老站片区承载了文化旅游及会展
的功能。距离老站约 5km 的新站周边整体开发,打造包含总部办公、甲级写字楼、酒店商业等业态的盐城高铁新城。
设计团队从宏观层面的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出发,到中观层面的建筑单体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再到微观层面
的立面精细化设计,室内细部设计,标识设计,全过程辩证考虑新旧建筑之间的有机联系。
2021
中国 · 黄海湿地博物馆
及酒店会议中心
China · Yellow Sea
Wetlands Museum
and Hotel with
Conference Center
With the advent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era, the old railway stations in urban core areas have gradually lost their original transportation role.
The railway station is a landmark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every city, plus it is a very important architectural character among local citizens’ life.
How to renovate the train station and transform it into a new role, meanwhile inheriting the city’s history and preserving the architectural characters is
a crucial problem in front of many cities.
The China Yellow Sea Wetland Museum and hotel & conference center provides a new integrated transformation model. The old railway
station is transformed into a wetland museum, in which a new Yancheng Wetland Park is built on the east side, and the Yanche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and supporting wetland hotel are set up on the north side. The whole old station area provides the functions of cultural tourism
and exhibition. About 5 kilometers away from the old station, the new station is developed as a whole to create a new high-speed railway city in
Yancheng, including headquarters offices, Class A office buildings, hotels and other businesses. The design team starts from the macro-level regional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to the meso-level buil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interior design, to the micro-level façade refinement and interior
detailing, and the whole process dialectically considers the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buildings.
本次改造的出发点是功能定位与城市发展的契合。都设对盐城火车站周边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全新的围绕刚竣工的高铁站的城市花园
TOD 模式——POD。盐城高铁站位于市中心,区别于常规高铁新城因远离城市核心区需要从零开始建设,其位置不仅有人流保证,并且建成
后将辐射和连接几个成型的商务区,形成盐城未来的发展核心,这是盐城高铁新城独有的先天优势。
日本东京站新老火车站的联动发展带动了整个片区的复兴。丸之内老站代表了东京的历史门户形象,而八重洲新站代表了未来的城市形象。两
个火车站之间的距离与盐城火车站类似,老站及周边承载了文化、旅游及商业功能,新站及周边开发布置交通枢纽、商业、办公等功能,形成
了新的城市轴线。
中国 · 黄海湿地博物馆及酒店会议中心
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
这一案例说明,老站的城市复兴必须强调功能的复合性、文化性和开放性,利用其历史记忆与文化形象,与新站的交通、商务功能互补。
盐城老火车站东侧新建盐城湿地公园,北侧设置盐城国际会议中心与配套五星级酒店,承载了文化旅游及会展的功能。新站距老站约 5km,
周边整体开发,打造包含办公、酒店等业态的高铁新城。新老火车站之间的轴线关系在城市设计层面上尤为重要,设计利用原有铁轨打造景观
轴线,将博物馆、酒店、会议中心与南侧高铁站、高铁新城串联,成为带动区域及城市复兴的引擎。
1
盐城黄海湿地于 2019 年申遗成功,原盐城火车站将被改造为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并在周边建设盐城国际会议中心及酒店,以及铁道公园、
湿地公园,从功能定位上与城市发展相契合。从类型学意义上来说,交通建筑与展览建筑的空间有着天然的共通性。火车站高大的候车室、站
台空间适合改造为展览空间。废弃火车站改造在国际上也早有先例,巴黎奥赛美术馆就是最成功的例子。如何延续原有的城市文脉,并保留盐
城火车站作为城市门户的建筑记忆,是改造设计中的重要议题。
改造前后对比
结构现状
加建新结构
部分网架拆除
内部加建
交通流线分析
1 2
3
7 10
11
9
8
4
5
6 11
13 13
14
12
7 8 1
2
3
5
3
2
4 9
2
5
6
6
1
1 3
4 4
5
4 3
2
2
博物馆二层平面
博物馆三层平面
博物馆首层平面
1. 综合大厅
2. 入口门厅
3. 休息厅
4. 售票门厅
5. 临时展厅
6. 贵宾休息室
7. 影视厅
8. 展厅
9. 精品店
10. 消控室
11. 空调机房
12. 配电间
13. 库房
14. 弱电间
1. 入口平台
2. 展厅
3. 画室
4. 休息平台
5. 空调机房
6. 库房
7. 综合大厅上空
8. 休息厅上空
9. 临时展厅上空
1. 办公
2. 库房
3. 空调机房
4. 展厅上空
5. 综合大厅上空
1. 展厅
2. 展厅夹层
3. 精品店
4. 贵宾休息室
5. 影视厅
4
2
1
1
2
3 5
入口处大堂空间 剖面功能分区
屋面最大跨度达 220m,在方案设计阶段,结构师提前介入配合造型设计。
首先考虑折板方案,其结构受力合理,施工方便,但与建筑模型不贴合,
钢构件不能被很好地包裹在屋面幕墙之中。后续考虑等厚网架以及变厚
网架方案,均难以满足建筑需求。最终采用六边形桁架+联系桁架方案,
使结构逻辑与建筑造型逻辑一致,确保屋面效果轻盈。在屋架中部,利
用原有结构柱增加斜撑,将钢结构屋面跨度分为三部分,确保钢结构尺
寸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屋面采用开缝式幕墙系统,内层整体屋面解决保温、防水问题,外侧设
置开缝式铝塑板系统,桁架柱及屋面分别采用银白色与深灰色铝塑板。
幕墙精细化控制在转角处使用整体板块,不留分缝,且由于现场安装比
工厂加工更不可控,需在板块交接处增加深灰色嵌条,避免内部结构外露。
屋架结构侧面效果
3
1
4
1. 主体钢结构
2. 深灰色铝型复合板
3. 深灰色吊顶格栅
4. 镀锌压型钢板
5. 银白色铝塑复合
板
5
2
屋面标准段放大图
1. 金属双曲面屋面
2. 金属侧边立柱
3. 结构
4. 内部楼板
5. 折型金属幕墙
6. 主立面斜幕墙
7. 主入口双曲面雨蓬
1
2
6
5
4
3
7
结构生成分析
在参数化设计过程中,首先根据既有建筑确定玻璃体量的水平幕墙轮
廓和立面轮廓。其次,将原建筑幕墙斜度 70.5°作为母线生成圆锥面,
通过原建筑轮廓切割圆锥面,形成玻璃体块的外表面。最后,通过
3300mm 高度模数切割,形成玻璃划分。因为圆锥面的各向同性,同
一高度的每块玻璃尺寸都是一致的,避免尺寸过多对造价和工期产生
影响。
幕墙结构生成分析
精度钢人视角
幕墙立柱作为幕墙主受力件,承担自重和水平荷载。常规的做法是结构在各层做连梁,立柱
挂在横梁上,再支撑整个幕墙体系。但按这种做法必然导致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系统。同时,
作为改造项目,幕墙后侧大部分立柱都是既有混凝土柱,很难增加钢梁去支撑幕墙。在与幕
墙顾问数次讨论后,最后选择了顶底承重方式,即地梁承受幕墙主要自重,顶部横撑承担幕
墙水平荷载。除了这两个点,中间无需其他结构支点,透过幕墙立柱解决整体幕墙结构问题。
主立面幕墙系统
首层大堂剖透视
1
2
3
4
1. 超白中空夹胶钢化玻璃
2. 8MM 定制型钢(后部)
3. 6MM 定制型钢(前部)
4. 银白色铝塑复合版
精致钢幕墙系统形成强烈的序列感,立柱顶部连接在
斜度随机的老结构梁上,连接点按曲线排布,因此需
要结合原有梁的位置不断调整连接点分布,确保在一
条流畅的曲线上。幕墙落地位置涉及景观、室内、幕
墙三专业交接。设计将精制钢直接插入鹅卵石中,规
避硬质材料直接相撞,使材质平顺交接,也有较大的
施工容错度。
幕墙结构节点图
幕墙结构上部连接节点
博物馆公共区域的室内设计也由都设完成。与其他建筑、室内一体化
的设计项目一样,博物馆室内设计延续了建筑设计简约、空灵的理念
与意象。湿地博物馆不仅是向游客宣传专业知识的场所,更是重要的
公共文化空间。因此,室内设计没有刻意追求对展陈主题的具象化表
达,而是通过写意的造型处理,创造中性化的共享空间。
室内设计的范围包括主要入口大厅及主空间,取鹤羽和湿地沙洲为设
计意象,以黑白冷色调烘托空灵澄澈、轻盈唯美的氛围。非线性参数
化设计的白色 GRG 背景墙,拟合丹顶鹤展翼的形态,呼应幕墙立柱
的序列感。黑色大理石地面象征湿地水面,米色砂岩墙面暗喻露出水
面的沙洲浅滩,远望时犹如一只栖息水边的丹顶鹤徐徐苏醒,振翅欲
飞。
室内大堂
1
5
1. 办公室
2. 展厅
3. 展厅夹层
4. 分类库房
5. 综合大厅
6. 保留天桥
2
3
4
6
室内布局
入口大堂
改造对比图
改造前后对比图
站台公园
改造前后对比
火车站站台区域,与站房统一改造,作为博物馆室外展区与附属设施使用。保留原有铁轨,在站台区域布置两列新旧火车头,局部植入附属设
施,形成网红打卡地。铁道公园休闲商业区设置 1000 平米左右的休闲商业,原铁道则作为下沉公园,形成开放空间。
站台公园剖面
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及酒店会议中心
盐城国际会议中心
1
盐城国际会议中心位于盐城黄海湿地博物馆与盐城湿地酒店之间,串联起地块内各个公共建筑。其中的盐城黄海湿地博物馆是利用老火车站大
厅改造而成,盐城湿地酒店保留了老火车站台改造为酒店的大堂及公区。新建的会议中心使整个区域连结成一个整体,同时成为湿地文化广场
北侧的标志性形象建筑。国际会议中心建筑面积约 1.8 万平方米,包含一个 3700 平方米净高 11 米的宴会厅、580 平方米的多功能厅、580 平
方米的会见厅及若干会议室等,可承载宴会、会议、会展等多种功能。
1. 大堂
2. 衣帽间
3. 宴会前厅
4. 宴会厅
5. 贵宾室
6. 庭院
7. 会议室
8. 会见厅
9. 多功能厅
1. 会议室
2. 休息厅
首层平面 二层平面
会议中心既融合在整个区域规划中,也相对独立。从功能上看,会议中心是一个可以独立运行的单体;从造型上,与博物馆有联系,也有区别,
博物馆与会议中心主入口的双曲面造型隐喻了仙鹤飞舞翅膀的形态,是对盐城市新的城市文化意象的诠释;而八字双柱柱廊则是对城市广场空
间的回应;从室内风格上,介于博物馆现代极简与酒店精致细巧之间,取大气庄重之感,造鹤羽飞升之势。
VIP 入口形象
会议中心主入口朝向城市主干道,双曲面构架造型与博物馆相呼应。会议中心西立面是面向城市的对外立面,主入口部分力求凸显弧线造型的
“飘逸”与全玻幕墙的 “通透”。双曲面屋顶与博物馆造型形成了呼应,同时强调了会议中心入口空间。
主入口大堂的设计思路是一个嵌入建筑主体的剧场空间,立面通过一个不锈钢的‘画框’强调室内空间,室内吊顶形态如同挂起的帷幕,将视线
向空间深处引导,最终落在以呼应城市主题的“盐晶”为核心元素设计的背景墙上。主入口之外的形体则被处理成一个简洁纯粹的方盒子。设计
采用了 M 形凹槽作为设计母题,给西立面整体赋予了序列感和节奏感。
会议中心沿街整体形象
立面 M 形凹槽母题下,玻璃幕墙与石材幕墙造型间隔设置。石材凹槽侧面布置灯光,打亮凸出的三角面,
呈现内凹的雕刻壁柱般的效果。凹槽靠近楼梯间位置还可以隐藏侧面的通风百叶。而玻璃幕墙部分作为会
议室对外的窗,特殊的三角面造型不止是呼应了立面整体的序列感,也改变了从室内看向室外的视角,室
内外的沟通通过这面三角窗增加了仪式感和趣味性。
整个面高 13 米,长 78 米,为了消解巨大的尺度感,石材拼接也颇费心思。石灰石选取亚光面和荔枝面两
种表面处理,三种基本拼接单元错位布置,营造出丰富的立面变化,变化中又隐藏秩序。单元化的方式能
够最小化石材模数种类,同时减小现场的施工难度。
石材幕墙
落地三角窗
1. 金属双曲面屋面
2. 金属侧边立柱
3. 结构
4. 内装吊顶
5. 开放式石材幕墙
6. 主入口全玻幕墙
7. 主入口不锈钢幕墙
1
2
3
4
5
7
6
全玻幕墙系统高 9.3 米,宽 27 米,整个大堂区域的结构设计是首要设计难点。为了保证屋顶双曲面造型的轻盈感,不能让结构尺寸过大,整
个屋顶作为独立结构,不承担额外荷载,以保证双曲面造型尺寸的最小化。而大堂外立面的玻璃幕墙需要“挂” 起来,一可以不将荷载传递给门
斗,解放门斗的设计,二因为玻璃幕墙不再需要再承载自重,得以降低玻璃厚度,减少幕墙造价。
吊挂的玻璃幕墙自重大,且横向挑出的不锈钢框增加了结构扭力。植入一个独立受力的门型结构,与原结构柔性连接,承载吊挂玻璃幕墙的作用。
屋架细部
屋架侧面
会议中心主入口
玻璃幕墙吊挂使得门斗设计可以“自由”发挥。为了呈现轻盈飘逸的效果,我们将原本设置在转角处的承重构件向中间挪,前后共八根 120mm
宽的构件支撑整个门斗,转角全玻处理,不设支撑,让门斗显得漂浮了起来。细节方面,门斗竖梃凹槽做镜面处理,进一步消解了重量感,同
时增加了细节层次;玻璃幕墙落地节点、不锈钢门斗与石材幕墙交接节点等材料交接位置,收边凸出两侧完成面,以避免施工误差导致的交界
面不平。
门厅的室内设计关注了材料的延续和入口画面感的铺陈以及吊顶形式与外部啊造型的呼应。门厅两侧的墙面材料采用与室外相似的颜色和质感,
强调了室外延伸到室内的感觉。吊顶的造型延续了室外横向桁架的感觉,吊顶截面为双弧“S”型,为了遮挡顶部机电设备同时反射光线。入口
门厅对景墙的设计是空间重点,取意于“盐晶”,在长达 50 米,高 9 米的墙面塑造了整面的晶体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