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福
这是我的全家福,现在看起来是一张极具年代感的照片。
我穿的那件墨绿色大衣是大姐的。爸爸和妈妈严肃地坐在那,跟平时的生活中
的他们并不一样。爸爸是极开朗的,妈妈也是运动员出身。我之所以选了这张
全家福
这是我的全家福,现在看起来是一张极具年代感的照片。
我穿的那件墨绿色大衣是大姐的。爸爸和妈妈严肃地坐在那,跟平时的生活中
的他们并不一样。爸爸是极开朗的,妈妈也是运动员出身。我之所以选了这张
作为开头,旨在说明我要讲述我的家这件事是个严肃的认真的事情,我对我的
家除了爱还有敬畏之心!
妈妈在十九中学校园里
这是我的妈妈。看她满面春风的样子,倒让我想起了我们小时候,她辛辛
苦苦拉扯大我们姐妹这么多,一直萦绕在脑海的,是大年三十儿该守岁不干活
儿的时间,她还在给我们的新衣服钉扣子。
和妈妈在一起
那个年代,家里的孩子从小就帮大人干活,大的带小的。因为孩子多,家
务也特别多。妈妈工作了一天,到晚上回家还要操劳到很晚。所以妈妈也经常
让孩子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面这段是大姐的回忆。
我们姐妹四个除了我是姥姥帮忙带大的外,3 个妹妹都是在父母工作的地方找
保姆带大的。每逢年节的时候父母也记着给保姆送点吃的,那个年代物资匮
乏,衣食都是国家按人头发票儿供给,不到月末粮票就用完了,过着吃了上顿
没下顿的日子。记得有一年八月十五,我刚几岁,妈妈让我带着二妹去给二妹
的保姆友的大娘送一斤月饼,一包总共 6 块,平时别人给吃的妈妈是不让我们
要的,那天在我们去的时候妈妈说了一句:大娘非要给你们吃的话,可以吃点
儿。这句话我们俩可是记住了,果不然,月饼刚递过去大娘就打开给我俩吃,
我俩就一人吃了 1 块,回家后汇报了经过,妈妈哭笑不得地说:我说让你们吃
你们还真吃,总共 6 块,你俩一人吃 1 块,就剩下 4 块,你们俩分 1 块还不行
吗,我这一放话儿,你俩就吃去了 1/3,你俩可真实在。这件事情影响了我好
长时间,一直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每次见到友的大娘就觉得不好意思。小孩子
理解不了大人的真实意思,做事不会把握度,这件事现在想起来觉得挺可笑。
我的妈妈可厉害了!来自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爸爸家比较穷。妈妈嫁
给爸爸当时应该算下嫁。
妈妈是专业体育运动员,至今我还记得妈妈在平衡木上做高难度动作的那张照
片。
妈妈在平衡木上
照片左边的就是妈妈,从小就对妈妈的这种特别的技能崇拜得五体投地,
特别爱听妈妈讲她年轻时候的故事。我为有这样的妈妈骄傲。女儿牧歌儿就总
说,我的姥姥跟别人家的奶奶姥姥就不一样,每每说这句话的时候,一脸的骄
傲写在脸上。
妈妈参加篮球比赛后跟队友合影留念
妈妈和队友赴首都参加比赛后留影
小时候,妈妈经常给我们讲她在运动队里的一些趣事。
有一次,食堂蒸了一大锅大包子,跟她一起在平衡木上的这个队友吃了 11 个,
妈妈吃了 9 个。我对这件事的印象非常深,那个时候的大包子,个头儿相当于
现在的大包子的两个。我很好奇,两个女孩子的肚子怎么那么能盛下那么多东
西呢?
爸爸在十九中学教学楼前
爸爸的绝活儿——拽面
爸爸是邯郸市十九中学的校长,说他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一点儿也不为过,
大家都觉得这句话是描述女人的,可是我特别想用在爸爸身上。拽面这张照
片,是爸爸正式拽面之前的一道必经程序——耍面。自从跟三叔学会拽银丝
面,就经常给我们做着吃,现在想想,还是垂涎三尺。大姐跟我们说:有一次
咱爸一边耍着面一边在诵读西北民谣:羊肚子手巾红腰带,乡亲们迎到河边
来……。爸爸非常博学,又风趣幽默,孩子们都喜欢他。
二姐想起了下面这些小片段:爸爸对我们的爱很细致,记得上高中时,我们住
校,每周回家一次,学校条件很艰苦,伙食很差,每天早晚都是窝头,玉米面
粥,中午两个馒头,一碗水煮大白菜。爸爸总觉得我们被饿着了,每到周三、
周四就坐不住了,说能想到我们的馋样,每每给我们买了油条、猪肚,装在那
个当年流行的铝制饭盒里,大老远骑车给我们送去,好多同学都羡慕我们。
姐妹 4 个
这是我们姐妹 4 个。她们 3 个都比我漂亮。我有一天躺在床上想,好像所
有的缺点都长在了我身上:个子矮、皮肤黑、胖、女孩子气少,我出生之前,
大家都说我一定是个男孩儿,因为我在妈妈肚子里最不老实,结果出来还是女
孩儿。这估计让爸爸很失望,之所以生了这么多孩子,我估计爸爸还是希望有
一个男孩子的吧!虽然是知识分子,可那种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我感觉爸爸
还是有的。在这一点上,妈妈属于思想开放型的,从来不信什么神啊鬼啊的。
小时候,我们的家是一个温暖、热闹、其乐融融的家庭。有好多趣事。
大姐回忆道:“我小时候和姥姥舅舅在一起的时间较多,舅舅喜好养鸡养
鸭,逢年过节也常常杀鸡宰鸭,我还经常打个下手,看多了也就不知道害怕
了,而且还熟悉了操作程序。我是上小学的时候回到爸妈身边的。记得住在十
九中的时候,爸妈在小院子里养了几只鸡,是那种个儿挺大的洋鸡,有芦花
的,有白的,肉呼呼的很是喜人,过节的时候就想把不怎么下蛋的鸡杀了炖一
锅吃,家里的人都不敢杀鸡,这活儿就自然地落到了我身上。爸爸特别看不了
杀生,记得有一次我要主刀杀鸡,爸爸说先别杀,转身跑出院子骑上车去买菜
了。
爸爸在家的小院子里
小时候,爸爸就是女儿们的偶像。学识渊博,感觉这世上的事没有他不知
道的。
在彭城街租住的房子有一个小院儿,每到傍晚,是爸爸给我们讲故事,谈
文学,读诗词的时间。
《地球,我的母亲》、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碟难来;一道残阳铺水
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至今耳熟能
详,爸爸那带着浓郁磁县口音、抑扬顿挫、激情满怀的声音,至今仍然回荡在
我们耳畔;那丰富的表情、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依然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儿时读的好多书,都是因为爸爸那充满诱惑力的推荐下读完的。这为我这
个理工科毕业生还有个不算错的文笔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姐回忆道:“爸爸小时候因为家境贫穷,上完初中就考了师范,出来上
学工作了,记得到了中年(十九中)的时候,有了上函授大学的机会,他报了
名,如饥似渴,每天抱着书学习,还常常与我们交流,让我们也感受到文学的
美好,记得当时给我们讲郭沫若的地球我的母亲,说作者赤膊躺在地上,感受
大地母亲的美好。晚饭后,坐在窗下给我们讲述李白的将进酒、飒飒西风满园
载,蕊寒香冷蝶难来……爸爸那享受和陶醉的神情在我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
根。还有那时讲老舍的文章中,‘打得你满地找小骨头’等,到现在想起来都
觉得很艺术、很痛快。后来爸爸也说过,那时候他自己学习,也想以身作则,
影响我们,使我们喜欢上学习。他确实做到了,给我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美好
的感受。”
那个年代,生活虽然清苦,但爸爸是个乐观向上、积极、充满正能量的
人。活力四射、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热情、个性非常鲜明。生活中不拘小节,但
做事又非常细致、追求完美。我觉得苏轼的词可以总结爸爸的人生态度:竹杖
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和爸爸在一起
四妮回忆道,父亲是一个烟瘾极大的人,记得他每天要抽 1 包烟(二姐说
是 3 包),结果衣服上、身上烟味儿非常大,每次洗衣服时都能从他的衣服兜
里掏出一些烟沫子,为此母亲极度不满,非常反感,可是任谁说都没用。有一
年,我姨的儿子老坤儿来我们家住,绝顶在我家这边读书,父亲非常疼这个外
甥,表哥也非常喜欢我的父亲,也加入了劝阻父亲吸烟的行列,我姨家在邯郸
市里,表哥每周都要回家过周末,记得有一次他从邯郸回来时,默默地掏出两
盒东西递给我的父亲。父亲纳闷儿,这是什么呢?表哥说,这是戒烟茶,喝这
个,能把烟戒掉。我的父亲非常惊讶并感慨万千的说了一句话:原来你也这么
反感我抽烟,看来这个烟我必须戒掉了。这句话我们都没当回事儿,觉得他这
次跟以前一样,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没想到第二天奇迹发生了,晚上下班回
家发现父亲兜儿里居然没有烟,第三天、第四天……我的父亲这次说到做到,
真的不抽烟了。没想到一个资深老烟民因为外甥的两包戒烟茶而改变了后半生
的生活方式,自此没再沾过一只烟。一开始以为是戒烟茶起的作用,后来才发
现两盒戒烟茶父亲就没有打开,而是靠自己的毅力戒掉了几十年的烟瘾,这件
事让妈妈和我们姐妹们瞠目结舌,父亲的毅力着实让我们佩服。
四妮又说,父亲还是一个生活上不拘小节的一个幽默风趣的人,记得小时
候我们家是一张大床,几个人一起睡一张大床。一个冬天的早晨,父亲起床后
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袜子,没办法就给他换了一双。然后我们跟平时一样上班
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一天结束后又到了晚上睡觉时间,这时突然听见母亲父
亲哈哈大笑的声音,你猜怎么了?哈哈哈,我先去乐会儿,原来是我的父亲早
晨找不到的袜子居然被他系在裤腰带上过了一天,居然一天也没有掉下来,你
说神奇不神奇。
大姐又想起了一件事:有一个时期爸爸抽烟确实很厉害,后来又得了胃
病,胃疼得厉害。记得是在和村的时候,那时我们还都小,租住在曹庄大祥
子、二祥子兄弟家的后院子里,好像我还在上小学。为了治爸爸的胃病妈妈到
处找偏方,据说鸡蛋煮熟后把蛋白吃了、把蛋黄烤焦吃,能治胃病。妈妈就每
天早晨按这个方子做两个鸡蛋,当时家里穷吃不起鸡蛋,爸爸每次把烤焦的蛋
黄当药吃了,蛋白自己舍不得吃就经常分给孩子们吃。好像这个方子也没起什
么作用。后来好像是到了彭城十九中工作,到什么地方做了穿线手术,胃病才
彻底好了,据说是在后背上穿了两条线,这好像也是民间的医生给治好的。
胃病好了抽烟还没停,妈妈怕爸爸再犯胃病就不想让他再抽烟了,但就是戒不
了,为这事妈妈没少和爸爸生气,有一段时间,当着妈妈的面爸爸就不再抽烟
了,我以为他戒了。记着有一次学校有什么活动,应该是参加什么劳动,是我
和爸爸一起去的,休息的时候爸爸偷着点上了一支烟,我发现了,说回去告诉
我妈,看着爸爸可怜的样子,我也怕妈妈为此事再生气,就没有说。
爸爸戒烟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们租住在彭城富田村红林叔叔家,爸爸
在扫院子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支烟,说抽完这支我就再也不抽了,后来爸爸再也
没有抽过一支烟。
大家回想起来的事越来越多,四妮接着说,我小时候隐约记着父亲的胃
病,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吃个白面馒头都是最奢侈的事情了,记得有一次
老家来人,母亲刚蒸好一小锅白面馒头,这馒头是给父亲吃的,为了他的胃
病,可是老家的人进门正好看到馒头出锅,父亲就客气的说了一句话:快点儿
吃一个吧,估计你也饿了。就这一句话,那个老家的亲戚居然毫不客气地就吃
完了那一整锅的白面馒头。我的母亲气坏了,因为他吃掉了,我的父亲这几天
的嚼头就没有了,刚刚做了手术,必须补充营养呀!这件事情母亲耿耿于怀了
很久很久。生活在现在这个物资丰富的年代的人,永远不会懂得那个物资匮乏
的年代的人的心情。
爸爸和姐儿仨
爸爸心灵手巧,那个年代生活清苦,家里的好多家具都是他亲手制作的,
有的是爸爸妈妈共同制作。
刚搬进十九中学分的平房里,为了防盗,窗户上一般都加装铁栅栏。我记
得当年,铁棍是爸爸去煤矿的煤堆上捡回来的,凑够数儿之后,爸爸和妈妈就
在家西头的一间废弃的屋子里,两个人不知道用什么工具,将这些比拇指还粗
的铁棍截成一样长的窗户的高度,生大火,将铁棍两头烧红,然后一人扶棍,
另一人抡大锤,将铁棍的两头砸扁,打眼儿,然后再拧到窗户上。这些场景现
在回忆起来还是历历在目。
2015 年十一回老家,还看到爸爸亲手制作的一对单人沙发还放在屋子里,
现在坐上去依旧舒服,弹簧没有丝毫塌陷。
想起我小时候看爸爸扭这个沙发弹簧的场景,当时我记得爸爸跟好几个人
一起在我家房子里讨论、试验这个弹簧怎么做,现在想起来依然觉得很亲切。
那个时代虽然贫穷,物资匮乏,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的生活热情和追
求美好的愿望更加强烈,绝大多数人干劲十足,很少看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的人。那时候的人根本没空无聊,也没时间无事生非。
三叔来我家做了一次拽面之后,爸爸就学会了。拽面的功夫丝毫不逊色于
现在的兰州拉面师傅,拽出来的面像银丝象像瀑布,吃起来非常劲道。从此,
这也成了我家待客的一道绝活儿,每逢有重要客人来家里,爸爸一定会表演一
次,吃过我爸拽面的人赞不绝囗。
二姐继续供稿,爸爸做事总是会做到极致,比如抽烟。当时物资极其短
缺,所有东西都是凭票供应,烟票不抽烟给别人觉得很浪费,就开始自己学
抽,结果做到了极致。爸爸象棋也下得很好,经常一些老师下班后在一起下
棋,还很有名气,因为知道自己的这些特点,爸爸从不敢沾惹打牌,打麻将,
怕自己收不住,一辈子也没有摸过麻将。
关于极致,我也有件事想分享。我在天津上大学的时候,爸爸妈妈去看我,顺
便在天津逛逛。爸爸发现煎饼果子在天津非常流行,而且也很好吃,爸爸就留
心了,盯着摊煎饼的师傅怎么摊的,又研究了煎饼果子用的绿豆面。回到家,
就开始琢磨着怎么做。一到周末,就给大家做煎饼果子,有一阵子就是固定节
目。爸爸可有意思了,只要事他做好的饭,他特别喜欢盯着你吃,你吃得越
香,他越开心。有时候,你吃那些比较费劲的的食物,比如啃猪蹄儿,他还咬
着牙替你使劲儿。后来,煎饼果子大家都吃够了,才停止了每周都做,好像后
来没怎么做过了。
爸爸爱跟孩子们一起玩儿一起游戏,而且玩儿得很认真,一点儿也不让着
我们。周末的一个下午,大家一起打扑克,爸爸故意手里拿一张牌,做出准备
下一张要出的样子,而且让你不经意地看见。我真的上当了。等我一出牌,正
中他下怀,他立即换一张,正好砸我。气得我哇哇直叫,爸爸则得意地大笑着
庆祝他的胜利。
周末,爸爸特别喜欢带着我们出去玩儿,在玩儿的过程中还能长知识。一
个周末,恰逢雨后,爸爸说带我们上山弄好吃的去。爸爸说的山,其实就是离
我家不远的一个小土坡。上到坡上,爸爸指着地上一片一片的像苔藓一样的东
西说,那就是好吃的。啊?这个也能吃?我们当地土话叫‘’地锅缕垣‘’,
果然不难吃。我们小时候都觉得爸爸无所不能,能在家里没有吃的时候,变出
吃的来。
我想起来家里条件稍微好点儿的时候,爸爸带全家去北京旅游。我小时候
特别害怕看死人,白天看了有出殡的,晚上一定睡不着,老想那个大棺材,想
里面躺着的那个人有多憋得慌,想着想着就睡不着了,越想越害怕。那次去北
京,有一项是参观毛主席纪念堂。我害怕,跟爸爸提出不进去,我在外面等他
们,我至今一直记得爸爸那句话,去了那么多地方都要门票,你也没提出不进
去,这是唯一一个不要门票的地方,你却不进去。最后,我还是进去了。但其
实心里还是害怕,可能在别人心中,毛是个伟人,但在我心中,他就是个死
人。现在年龄大了,没有那么害怕了
爸爸是个聪明的人而且很能吃苦。小时候,家里日常做饭和冬天取暖是靠
生煤火,离我家不远有个四矿,爸爸利用业余时间去四矿的煤堆捡煤,爸爸捡
的煤就够我们用了,有时候还从煤堆上捡回来奇奇怪怪的东西,家里的一些小
家具就是爸爸用这些东西改造成的,至今,家里还有一个铁的椅子,就是爸爸
捡回来一个框架,回来后,爸爸又焊上去四条腿儿,上面钉上木板,变成了一
把极其舒适的、大家都抢着坐的小椅子。可是,我记得去给爸爸送午饭,看到
爸爸正在捡煤,炉渣是通过一个滑落机构一斗儿一斗儿的运来,翻倒在一个有
漏口儿上装置里,倒进去以后,每隔几分钟那个大口儿自动打开,炉渣就掉进
下面的一个很深的地洞里,那些捡煤的人,每来一斗儿炉渣,就争先恐后地跳
进去,在那个大口打开前的一瞬儿,迅速地爬出来。我当时觉得很危险,万一
没来得及爬出来,那几天随着煤渣掉进深渊里了。可是,没有听说过又睡掉进
去了。那个时候的人们,为了生活,真是拼尽了全力。现在回想起来,真的会
感动。
快过年了,爸爸开始为置办年货奔忙。记得有几年,三叔那边好像买猪肉
便宜,爸爸就骑上家里的 28 自行车到五十里开外的磁县城拉肉去,有时候还带
上我们姐妹中的一个跟他一起去。有一年是他自己去的,回来的时候,三叔还
送给他一个铁管的单人床架。爸爸一个自行车带着那么沉的东西。据他自己回
来说,在一个爬坡路段,因为太累就推着走,推着推着就控制不住了,差点儿
掉进旁边的路沟里。
还有一次也是回老家,爸爸骑着自行车,突然路边窜出来一个小孩儿,爸
爸来不及刹车,赶紧跳下来,把我爸爸和那个孩子都惊出了一身冷汗。那个孩
子愣完神儿,跑了。边跑边说,这个胖子。爸爸听了这话,不但没有生气,还
很高兴,回来跟我们说,我被人叫胖子,说明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啊。你看
老家人,哪里有一个胖子。其实爸爸那个时候并不胖。
当了中学校长以后,他总是想办法为老师们谋些福利,他创建了校办工
厂。为此,他不辞劳苦,到处奔波。用工厂的微薄利润,每年一次带全校教师
旅游,那个时候的旅游业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爸爸经常带着浩浩荡荡的几十
名教师队伍睡火车站广场,那个时候的人比较简单,唯权意识几乎没有,没有
人抱怨火车站广场条件差,只有快乐和欢声笑语!
大姐又想起来一件事,爸爸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读中专时学的是中
文,毕业后在中学里当语文老师,后来主管校办工厂多年。记得有一次市教育
局进行文史类教师业务考试,多年没有再给学生上课的爸爸也报名参加了考
试,没想到的是爸爸在参加考试的本单位十九中学的老师中得了第一名。
爸爸妈妈在延安
四妮说,父亲是一个家乡情结很重的人,自己从老家走出来,从来没有忘
记父老乡亲,一心想给家乡做些事情。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给老家盖戏台。别看
一个戏台,在那个年代也是一项大工程。
2017 年清明,本欲为二老立碑,因碑的尺寸有限,因此一再精简成下面的文
字。但因故未立成碑。
牧歌儿和姥姥
雪龙和姥姥姥爷在一起
五姐妹回老家祭妈妈返回路上到一二九师参观留影
碑记
爸爸:儿时,因天资聪颖,常有奇思妙想,被伙伴儿们称为“怪蛋儿”。
作为父亲,是子女偶像;作为丈夫,是妻子的依赖;作为校长,是学校的旗
帜。短暂的一生不乏精彩:爱生活,爱子女,爱工作!朗朗乾坤,谈笑间,舞
墨生活,挥洒人生!
妈妈:热爱体育运动,曾是手球队员,也是她就职的十九中学女子篮球队
教练!写得一手好字。识大体,顾大局。对众多子女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爸爸对妈妈说:我要带你走遍全中国!妈妈答:你走到哪儿,我跟到哪
儿!琴瑟和鸣,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