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转型报告2023

发布时间:2023-12-08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转型报告2023

序言“数智迭代 乘势破局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数字时代的激流滚滚而来。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数字化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方向。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大部署,开启中国信息化发展新征程。“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专辟第五篇论述“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数字中国建设越来越成为以信息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支撑。乘势而上,制造业大省广东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起步早、成效显著走在全国前列,逐步摸索出从“普惠补贴”到“聚焦重点”,从“单点突破”到“链式转型”的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新路径,累计推动2.9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规模、产业数字化规模位列全国第一。今年6月20日,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了“1310”具体部署并强调,要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关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新趋势,聚焦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势能,作为广东省委主管主办的主流媒体,羊城晚报采访团队已连续两年展开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深调研,采访了近30家企业和数... [收起]
[展开]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转型报告2023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羊城晚报·粤港澳大湾区

企业数字化转型报告2023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Report 2023

第3页

序言

数智迭代 乘势破局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

数字时代的激流滚滚而来。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数

字化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方向。

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大部署,开启中国信

息化发展新征程。“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专辟第五篇论述“以数字化转型整

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数字中国建设越来越成为以

信息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支撑。

乘势而上,制造业大省广东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起步早、成效显著

走在全国前列,逐步摸索出从“普惠补贴”到“聚焦重点”,从“单点突

破”到“链式转型”的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新路径,累计推动2.9万家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规模、产业数字化规模位列全国第一。

今年6月20日,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了“1310”具体部署并强

调,要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

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关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新趋势,聚焦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新

势能,作为广东省委主管主办的主流媒体,羊城晚报采访团队已连续两年展

开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深调研,采访了近30家企业和数十位业内人士、

发表稿件逾10万字,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逾百家制造业企业发布调查问卷,连

续两年与智库专家共同推出行业报告。

第4页

今年羊城晚报推出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报告2023版》显

示,一些新的数字化发展趋势正在成形。

数字融湾,广东大手笔布局数字经济新蓝图:

广东日前出炉《“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充分发挥数字

政府“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大治理、大协同”能力,推动粤港澳数

据、人才、物流、资金畅通流动“要素通”,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基座

通”,市场主体投资兴业“商事通”,数字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通”,社会

数字化治理高效协同“治理通”,公共服务融合便利“生活通”,粤东粤西

粤北加快“数字融湾”。

通过“数字湾区”建设,牵引带动大湾区全面数字化发展,打造全球数

字化水平最高的湾区,数字化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

新引擎。

“智造”升级,广东用实践交出数智融合新答卷:

采访团队在2023年围绕制造业企业发展数字化的痛点难点和经验展开调

研,采访中越来越多的广东制造企业拥抱数字化转型。

企业的真实案例成为最有力的印证。案例企业涉及陶瓷、智能家居、玩

具、化妆品、智能穿戴耳机、电力装备等多个制造行业,采访足迹辗转深

圳、佛山、东莞、中山、汕尾、肇庆等多地,对话了政府相关部门人员、企

业创始人、数字化服务平台专家等,采写了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流程

工业设计、数字化选品、智能化定价到智能化物流体系、智能巡检、“无人

工厂”等内容,全方位呈现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生态。

目前,该深调研系列全媒体报道专题全网浏览量超1000万,引起社会广

泛关注。

动能“粤”起,广东“双轮”驱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速。过去3

年,数字化转型领军企业的收入增速已达后进企业的5倍,这一差距未来仍会

进一步加大。龙头“起舞”带动产业集群“蝶变”。

羊城晚报的深调研显示,当前,广东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第5页

”“增效、增值、增富”效能凸显,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正如火如荼

地开展。广东正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轻工纺织、智能

家电等战略性产业集群的21个细分行业,助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而在

未来谋划中,数字化将成为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2024年,粤港澳三地将通过数字化合作,在推动要素资源流通、数字产

业集聚发展、新型基础设施连通、社会数字化治理等方面,形成政府引导、

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共建模式。

2025年,将基本完成“数字湾区”建设任务,实现大湾区数字化规制规

则有效对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效联通,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均衡发展。

“数字湾区”建设成为大湾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数能”成为驱动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全行业有长跑的耐心与长期投入

的决心。

通过不断的深调研,我们相信,伴随新阶段的到来,“以人为本”将是

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把握的长期主线。因为,相比于技术上的升级,

思维的变革更为重要。

同时,身处数字时代,企业不但要考虑如何竞争,更要学会如何合作,

资源整合力度越大、数据规模越大,数字生态的价值才会更大。

在这个新的时代,变革永远在路上,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是长期的探索

历程与实践,我们愿与企业一道继续在数字化浪潮中寻找新的“定见”。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杜传贵

第6页

- 4 - 开篇

01

第一章

04

目录

「解码」

湾区企业数字化路线

第二章

21

「问道」

数智转型“湾区问题”

第三章

37

「前瞻」

六大未来发展趋势

第四章

42

「深读」

数实融合一线见闻

关于

YOUNG城智库

66

研究团队及

版权声明

67

第7页

- 1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开篇

经济跃升三大转型:

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

现在谈的数字化转型,实际上涵盖了数

字化、数据化、智能化三个层面,这三个层

面是层层递进的。

互联网时代开启以后,中国许多行业都

在朝数字化方向转型甚至完全被数字经济所

主导,比如电子商务、金融支付、社交媒

体、出行、远程教育等。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数据化转型的阶

段。

所谓数据化转型,也就是大数据的运

用,利用每一个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各种数

据,来提升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以及社会

经济运行效率,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

比如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运用,推动了

金融风险监管、精准获客、个性化金融、普

惠金融等发展。

“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三方

面的转型非常重要。人工智能时代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出

现,实际上是一种深刻的人类经济智能化转型的时代的开启,因

此数据化、智能化两个方向可能更加重要。推动数字化、数据

化、智能化三大转型,受益的是全社会整个经济体系。”

向松祚

著名经济学家

数字化转型层层递进

第8页

- 2 - 数据化几乎可以应用到所有领域,包括

产品设计、服装、医药等。因此不同领域都

在探讨如何要充分利用各种数据,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明确提到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一些学者也在关注数据生产要素的分配运用

机制。

我想这是目前几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

企业家都在谈的一件事。其中,金融行业受

到数据化的影响最大,因为金融领域的数据

是最为丰富的。过去金融行业其实并没有过

多重视金融数据的运用,但如今商业银行、

其他金融企业都已认识到数据的极端重要

性。

第三个阶段就是智能化转型,我们最熟

悉的应该是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实际上是综合性地利用数字技

术、数据技术,尤其是利用最先进的机器人

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制造的智能

化,像是广东的一些汽车、手机生产就已实

现无人工厂或半无人工厂生产。

推动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三大转

型,其实受益的是全社会整个经济体系,几

乎每一个行业都可以受益,这是普遍性的,

当然受益程度是有差别。转型不是谋求某一

行业的转型,而是整个经济的跃升。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个国家在数字经济

发展的侧重点和行业驱动力上还是有很大差

别的。

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有一些比较独到的

优势,比如外卖、支付、快递、物流等领

域。中国市场非常庞大、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共同驱动了这些行业的发展,但是其他国家

可能并不特别热衷这些方向。

美国每一代数字技术几乎都是全球最前

面的,开拓出了全新的行业,如以苹果、谷

歌、微软为代表的公司,但对这些技术的应

用可能就没有中国做的好。

欧洲可能更多是在制造业方面,像是很

多全世界最先进的制造都来自德国、瑞士等

国家,它在智能制造方面是最全面的,这种

智能制造是一个漫长积累的结果,德国制造

表现的最为突出。

以智能制造为例,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

不应该只简单地采用一些数字技术、数据化

技术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最关键的要素是

设备、材料和工艺。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要博采众长,

我们在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学得比较快,

但是设备、工艺、材料这些并不是能够借鉴

过来的,很多核心技术国外不给你,只能靠

自己不断地去改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高铁的刹车片,可

能坐高铁时没多少人注意到这样关键的部件

是德国制造的。很多德国企业是有很多年甚

至上百年的积累,慢慢实现精益求精,逐步

实现智能化。

广东数字经济势头强劲

第9页

- 3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转型发展仍需多向引导

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不想转、不敢

转、不会转”的“三不”问题,如何破解?

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作用,

比如说一部手机的生产可能需要两千多个零

部件,如果整部手机的生产设计已经实现数

字化、智能化转型,它对零部件的要求非常

高,那么就会推动零部件生产商在这个方面

的转型。

我们可以看到,手机产业链配套企业必

须要跟随最新的手机趋势,从材料到设备、

工艺等都要跟进,龙头企业对上下游配套企

业有明显的驱动作用。

这一带动作用非常显著,一种驱动是纵

向的,来自产业链的上下游。一种是横向

的,源自它自身的一种扩张。

龙头企业本身还会把新技术拓展到其他

领域,这是一种横向的扩张。

例如,今年10月,华为聚焦数据中心能

源、智能光伏、海关和港口、智慧公路四大

领域成立了四大军团,实际上是利用华为先

进的通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帮助这些行业

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金融业要在充

分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和国家数据安全的背景

之下,尽可能地实现金融数据的相互开放。

通过数据提升经济效率,这个是未来数

字化转型面临的一个最根本性任务,现在的

银行与银行之间,保险、证券等之间,都是

一个数据孤岛,它极大地降低了数据的使用

效率和生产力。

不能把数字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转

型,简单理解为好像运用一下移动互联网技

术、人工智能技术就完了,底层的东西还是

最关键、最根本的。

过去多年,广东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

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转型,走在全国最

前列,甚至某些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具有非

常独到的优势。

在整个大湾区,很多行业数据化和智能

化的转型都有长足的进展,以华为、比亚迪

和佛山的多家制造企业为例,很多制造业企

业都开始转向智能化制造。

第10页

- 4 - 1.1 规模与特征

第一章

解码·湾区企业数字化路线

95%

高层管理者

在本报告的被调查者中,有

95%是企业高层管理者(CEO、创

始人、经理或者部门主管),仅有

5%的人不是企业高层管理者。

90%

自有工厂

90%的被调查公司拥有自己的

生产线或工厂,而只有10%表示他

们所处的公司没有自己的生产线或

工厂,以代工形式进行。

第11页

- 5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专精特新称号获得情况与企业规模

企业员工规模

企业创立时间

有50%的企业员工规模在500人以上,

12%的企业员工在2000人以上,有5%的企业

员工在5000人以上,还有2%的企业员工人数

在10000人以上。与此同时,一些员工低于

50人的中小企业也在我们的调研范围之内。

大型和小型企业在资源、组织结构、技

术采纳、技能培训、创新能力以及生态系统

参与方面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它们

实施数字化转型的特点和效果。这也是本报

告在选择调研对象时进行全面抽样的原因。

在本次被调查企业样本中,“最老”的

样本诞生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之初的生力

军。“最年轻”的企业在2021年创立,创业

至今还不到2年。

诞生于不同时期的企业有着不同的时代

特征,由不同年龄的“掌舵者”指挥方向,

它们的数字化转型会有所不同吗?老企业的

数字化转型思维是否不如新企业?

想必这些都是读者们希望了解的问题。

与去年相比,获得专精特新称号的粤港

澳大湾区企业数量正在不断增长。根据目前

广东省已公示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名单,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共有1414家专精

特新“小巨人”企业。

《广东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累计培育超

2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万家左右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推动150家专精特新

企业上市。

第12页

- 6 - 从调研结果看,有55%的受访者曾获得

市级专精特新、省级专精特新及工信部专精

特新“小巨人”等称号,比例过半。

在获得过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的

企业中,2022年营收规模在10亿-100亿之间

的比例达到了20%,而在获得市级专精特新

称号的企业中这一比例仅有5%。

专精特新称号可能为企业提供市场竞争

优势,比如更高的产品质量、技术创新等。

这种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吸引更多客户,从而

增加营收。在某些情况下,获得专精特新称

号的企业可能更容易获得政府的支持和补

贴,这些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可能会促进企业

的营业收入增长。

在吸引投资和合作方面,专精特新称号

可以增加企业对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吸引

力,这可能导致更多的资金注入和业务合作

机会,从而推动营收增长。专精特新称号反

映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这可能意

味着企业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创新产品,

这些都是推动营收增长的关键因素。

在获得过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的

企业中,上市比例远超过其他的被调查者,

这说明获得专精特新称号的企业往往在市场

中被视为技术领先和创新型企业,这种认可

度有助于提高其在公众和投资者中的吸引

力,从而可能增加其上市的概率。

而专精特新称号的获得通常意味着企业

在某个领域有显著的技术优势,这可能带来

更高的利润率和收入增长,从而使企业更符

合上市的财务要求。

综上所述,获得专精特新称号的企业可

能因为技术优势、市场认可度的提升、政策

支持等因素,而更有可能实现上市和增加其

营业收入规模。这种称号在一定程度上是企

业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的体现,对企业的长

期发展和市场表现产生积极影响。

第13页

- 7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1.2 战略与组织

战略与组织层面的数字化构成了企业在数字化时代中的核心竞争力和运营方

式。本报告首先关注企业在战略与组织层面的数字化,也即企业数字化发展规划

制定与执行以及配套资源建设的水平,主要内容包括顶层规划、战略目标、政策

支持、资金投入、人才队伍、组织架构等。

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个纯技术性问题,而

是公司的战略业务和价值创造问题,战略目

标能否实现,又涉及IT职能的重新定义、组

织和岗位的调整、绩效考核模式的转变等一

系列改革措施。战略和组织关系着数字化转

型能走多深和走多远。

调研团队发现,大湾区的企业在数字化

转型的过程中,更为重视战略的制定以及组

织架构的完善。目前,超过一半的企业已经

制定了清晰的3-5年数字化战略,这些战略

目标主要集中在长期发展和核心业务领域,

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和显著降低

成本。

而战略与目标的制定,关键在于一把手

或有话语权的高管的决心。调研发现,将近

一半的公司是由公司高管主导着数字化转型

项目的走向,而非具体的业务部门,且数字

化转型项目工作小组的负责人以总经理为

主,其中,CTO(首席技术官)是负责推动

数字化转型的直接领导的最多的职位,可

见,大部分负责实际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领导

者以具有技术背景的人才为主。

当前,大湾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经历了

初期的起步与蓄势,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

大部分受访者的公司已经开始数字化转型,

且将近一半的数字化转型年限已经超过了五

年,实施数字化项目的团队人数也从此前的

个位数小团队开始向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大

团队扩展,且绝大部分企业将持续引进人

才。

从 调 研 结 果 看 , 绝 大 多 数 受 访 企 业

(85%)已经开始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其中45%的企业部分业务已开展数字化

转型,40%的企业核心业务已全面数字化,

15%的企业正在准备数字化转型,且没有任

何一个完全没有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

这显示了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对数字化的

重视和积极参与度。

根据 Everett M. Rogers 在其经典著作

《创新的扩散》(2003)中提出的创新扩散

理论[1],技术接受和应用在社会中呈现出明

显的阶段性。这一理论将创新采纳者分为五

摘要

大湾区企业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

第14页

- 8 - 类: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多数者、晚

期多数者和落后者。

粤港澳大湾区85%的企业已经开始数字

化转型的事实,表明这一地区的企业在数字

化接受和应用上正处于“早期采纳者”和

“早期多数者”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企业往往对新技术和新理

念持开放态度,并有能力快速适应和实施这

些变革。这种积极的接受态度不仅是因为对

技术本身的需求,也是由于企业领导者对市

场趋势的敏锐洞察。

他们意识到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为了技术

上的升级,更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

持优势。

根据 Rogers 的理论,创新的扩散不仅受

到外部市场和技术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企业

内部因素的影响,如企业文化、组织结构、

资源分配等。

在粤港澳大湾区,许多企业能够迅速采

纳数字化转型,可能是因为它们拥有较为灵

活的组织结构、前瞻性的领导团队以及足够

的资源支持这一变革。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

数字化转型的广泛采纳和实施。

总的来说,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数字化

转型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和普及性,这

不仅反映了地区内企业对于新技术和变革的

积极响应,也显示了它们在全球数字化竞争

中的主动性和适应性。

[1]Rogers, E. M. (2003).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5th ed.). Free Press.

第15页

- 9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数字化战略成为必不可少的武器

大部分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年限集中在5

年以内或5-10年之间。这反映出区域内企业

对数字化的投入是相对较新的现象,显示出

一种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趋势。

大部分企业的数字化建设集中在近10年

内,这与 Schumpeter 在《资本主义、社会主

义和民主》(1942)[2]中提出的破坏性创新

理论相呼应。这一理论强调新兴技术将破坏

传统的商业模式,促使企业进行快速的适应

和变革。

值得注意的是,大湾区企业的数字化已

经开始从无序走向有序,数字化战略成了湾

区企业们必不可少的武器。

大多数企业(55%)已经制定了清晰的

数字化战略。这表明企业对长期数字化发展

有明确规划,强调了战略规划在数字化转型

中的重要性。在数字化时代,明确的战略规

划能够帮助企业确定目标、分配资源,并有

效应对市场变化。

数字化涉及公司层和业务层的全面改造

在调查中,多数公司优先从生产制造

(60%)和财务(40%)开始数字化转型,表

明这些领域被视为最重要的初始转型点。

根据资源优化理论,企业倾向于先从成

本和收益最大化的部门开始转型,即生产制

造和财务。这符合边际效应原理,即在最能

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部门开始投资。

Vial (2019) 指出[3],企业通常从对内部

[2]Schumpeter, J. A. (1942).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Harper & Brothers.

[3]Vial, G. (2019).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28(3), 222-250

第16页

- 10 - 流程和效率影响最大的部门开始数字化转

型。在生产制造领域,数字化转型能够直接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在财务领域,

它有助于优化成本管理和财务透明度。

在数字化转型项目战略目标层次方面,

65%的受访者选择公司层数字化转型,显示

战略目标主要集中在企业整体层面。对他们

来说,业务层(50%)的转型也重要,但职

能层(15%)的关注度较低,这意味着内部

职能业务的数字化需进一步强化。

Loebbecke and Picot (2015) 也强调,数

字化转型应从整体企业战略开始,涉及公司

层和业务层的全面改造,以确保企业在竞争

中保持领先[4]。

Bharadwaj et al. (2013) 则提出[5],降低

成本和提高效率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

要因素,同时也强调了创新在差异化产品和

服务中的作用。

结合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因来看,最大动

因是提高部门工作效率(80%)和显著降低

成本(70%),这说明效率和成本是核心驱

动力。产品和服务差异化(35%)、行业竞

争压力(40%)和缩短研发周期(5%)也是

重要考虑因素。80%的企业表示主要是根据

企业自身需要主动推动数字化转型,显示自

我驱动力是关键。数字化平台(30%)和产

业链供应链(30%)也有一定影响,而政府

政策(10%)的作用较小。

[4]Loebbecke, C., & Picot, A. (2015). Reflections on Societal and Business Model Transformation

Arising from Digitization and Big Data Analytics: A Research Agenda. 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24(3), 149-157.

[5]Bharadwaj, A., El Sawy, O. A., Pavlou, P. A., & Venkatraman, N. (2013). Digital Business Strategy:

Toward a Next Generation of Insights. MIS Quarterly, 37(2), 471-482.

第17页

- 11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调查结果显示,85%的企业最高领导在

数字化转型中起决定性作用,显示了领导层

的 重 要 性 。 C T O ( 3 0 % ) 和 其 他 职 位

(35%)是主要负责人,CIO(25%)和

CDO(5%)的比例较低。

数字化转型项目主导权所在部门主要是

公 司 高 管 ( 4 5 % ) 和 数 字 化 管 理 部 门

(30%),他们主导数字化转型项目。

数字化转型项目工作小组负责人以总经

理(45%)和副总经理(30%)为主。数字化

转型工作推动和实施的团队规模主要集中在

10人以下(40%)和10至50人(40%)之间。

未来三年,大约70%的企业计划引进1至

20人的数字化人才,反映出对数字化人才的

需求正在逐渐增长。

Rigby et al. (2016) 曾探讨过CTO在引领

技 术 创 新 和 数 字 化 转 型 中 的 关 键 作 用 。

Haffke et al. (2017) 也曾强调了高层领导在推

动数字化转型中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设

定愿景和策略方向上。

企业高管、数字化部门、转型团队共同构成数字化转型链条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到,企业领导者在设

定数字化愿景、驱动文化变革以及资源配置

中起到关键作用。他们的支持和参与对于确

保整个组织对数字化转型的认可和投入至关

重要。

而技术领导的角色突显了数字化转型中

技术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他们不仅是技术实

施的负责人,更是连接企业战略与技术实现

的桥梁。

高管的主导权强调了数字化转型需要整

个组织的共同努力和高层的战略指导。数字

化管理部门的参与则体现了专业知识和专门

技能在推动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数字化转型的团队构成中,高层管理

的参与确保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战略的一致

性,并促进了跨部门的合作和资源共享。这

三者之间联动起来,共同构建起了大湾区企

业数字化转型运转的良性链条。

第18页

- 12 - 1.3 基础支撑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支撑对企业数字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是技术

升级的过程,更是企业全面适应数字经济的重要步骤。评估企业数字化相关基础

设施建设的水平,主要评估内容包括网络基础、工业设备、工业软件、工业互联

网平台、数据安全等。

企业数字化建设需要新一代的基础技术

能力支撑。

新基建建成的大数据中心、智能算力系

统和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夯实了制

造业所需的基础设施,为湾区制造企业数字

化转型提供必要的、智能化的支持与服务。

调研发现,近三年来,大湾区的企业着

力于提升数字化建设中所需要的硬件基础和

软件基础。

其中,ERP是目前用到最多的传统经营

管理类工业软件,能为企业提供集成、连

续、及时的业务流程数据。在管理系统之

外,三大基础设计软件CAD/CAE/CAM也在

近一半的受访企业中得到应用,提供计算机

辅助设计、求解复杂工程和分析计算、生产

准备到生产制造的基础支撑。

除了单个软件的应用,集成类的软件也

受到了更多青睐,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PLM能够以经济高效的方式对产品的整个生

命周期(创意、设计、制造到维修)的信息

进 行 管 理 , 上 接 E R P 软 件 , 下 启 P L C 、

DCS、SCADA等软件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也

在实践中得到了企业的关注。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就是工

业互联网。

根据中国信通院预测,工业互联网产业

规模预计2025年破2万亿,年均增速近19%。

大湾区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备、信息基

础设施建设全国领先,5G、人工智能、大数

据等新技术突出,给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了

强大动力,大湾区企业对于工业互联网的专

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转型向基础

更牢、结构更优、动力更足迈进。

摘要

第19页

- 13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硬件建设和软件投入(95%):这一比

例的高度集中反映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对

基础技术设施的重视。硬件和软件是数字化

转型的基石,确保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这与数字化转型理论一致,强调技术基础设

施的重要性。

专业服务(30%):虽然占比不高,但

这表明企业也重视外部专业知识,如咨询和

技术支持,以确保转型的顺利进行和最佳实

践的应用。

系统运维(60%):这显示了对数字系

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视。在数字化时代,

系统的可靠性对业务连续性至关重要。

新增内部人员人工成本(25%):这表

明企业为适应新的数字化工作方式,投资于

人力资源,增加了对具有数字技能人才的需

求。

从数字化的技术支撑看,专业型工业互

联网平台(55%)的选择表明,企业更倾向

于采用专门针对特定需求或行业设计的解决

方案。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平台提供了更贴合

企业特定需求的功能和服务。

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0%)的选择

表明,企业希望利用针对特定行业优化的解

决方案,以获得更好的行业适应性和竞争优

势。

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15%)

95%的企业硬软件建设“最花钱”

工业软件为数字化“加速”

第20页

- 14 - 虽然比例较低,但这表明一些企业也在寻求

更灵活的、能够适应多种业务场景的数字方

案。

从工业软件应用上看,ERP(75%)的普

及性反映了企业对整合核心业务流程的需

求。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优化

资源配置。

CAD/CAE/CAM/CAPP(45%)等工具

在制造和设计领域极为重要,其广泛使用显

示了数字技术在提升设计和生产效率方面的

作用。

MES和PLM(55%和40%)系统的使用显

示了企业对制造过程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

重视。

其他工业软件如PLC/DCS/SCADA/

FCS、QMS、WMS和SCM/SRM等的使用,

显示了企业对生产控制、质量管理、仓储管

理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视。

综上所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

投入和技术选择反映了对基础设施的重视、

对专业服务的需求、对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

的关注,以及对人力资源的投资。

同时,对于专业型和行业级工业互联网

平台的倾向表明了企业寻求具有行业特定功

能和服务的解决方案的趋势。而广泛部署的

各类工业软件则揭示了数字化技术在提高生

产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方

面的重要作用。

1.4 技术应用

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水平能够反映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多个关键方面,

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显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成熟度。成功的技术

应用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评估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研

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应用水平,主要评估内容包括研发设计、

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

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始终跳不出研发设

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运营管理、规划

决策等环节,并伴随应用的深化对这些环节

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产业、企业及产品朝数

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调研团队发现,当前,多数大湾区的企

业的数字化还处于“局部数字化”阶段,不

过,进入“全面数字化”的企业占比较去年

有了明显提升。

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逐步成熟,各种

开发软件的广泛普及,数字技术加速由单项

应用向集成应用拓展,少部分企业已经实现

摘要

第21页

- 15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了在多个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和整合。

大湾区企业对于生产制造环节的数字化

改造及升级的需求最强烈,且多数企业认为

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也已经在工厂和车间得到

了应用,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

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

术的应用,一些原本下游的开发工作,提前

到了上游进行,企业也逐渐重视利用数字化

技术推进研发设计,向定制化设计和标准化

设计两大方向并行发展,一方面更为注重客

户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也追求产品的稳定

性。

湾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从内部的协同

开始向内外部协同推进,同时,与供应链上

下游企业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和协作,各个

生产环节均已实现高度协同和集成的协同级

也有一定比例。

外部协同的工具多种多样,跨企业资源

共享和产业链供应链全链条协同处于起步阶

段,未来仍需进一步推进。

从组织架构调整看,企业数字化转型通

常需要组织架构的调整来支持新的工作方

式。

50%的企业调整了多个部门的组织架

构,这反映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结构和流程

的广泛影响。只有25%的企业未进行任何调

整,这可能表明它们的数字化转型还处于初

期阶段或不够全面。

生产制造环节的数字化被认为是最紧迫

的需求,这可能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数字

化可以显著提高效率、减少错误并增强产品

质量。

在调查中,企业已在生产制造环节中广

泛应用数字化技术,如设备管理、工艺管理

和质量管理。这些应用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组成部

分。

经营管理和研发设计环节的数字化也被

视为重要的部分,这表明企业正在寻求在多

个方面实现数字化以增强整体竞争力。

虽然大多数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实现了

局部数字化,但仍有一定比例的企业达到了

全面数字化。这表明在经营管理领域,数字

化转型正在逐步深入,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

间。

定制化设计和标准化设计的高比例表明

企业正努力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与维持产

品一致性之间找到平衡。此外,25%的企业

采用协同化设计,这反映了跨部门和跨组织

协作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

可以看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正

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从组织架构的调

整到特定环节的需求重点,再到研发设计模

式的变革,企业正通过数字化应用提高效

率、增强竞争力并优化客户体验。

数字化对企业结构调整有广泛影响

第22页

- 16 - 从内外部的数字化看,超过半数的企业

已经实现了多系统的集成,这说明企业正在

努力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和流程的无缝

集成。这种集成对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

增强决策能力至关重要。

外部协同则呈现多样化特征,包括邮

件、微信和更高级的协同制造平台。这表明

企业正试图通过多种方式增强与供应链伙伴

和客户的互动。

Gartner 的研究指出,内部和外部的数字

化集成对于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至关重要。

内部集成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岛,而外部协同

则强化了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的管理。

可以看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

临着组织架构调整、特定业务环节重点转

型、研发设计模式创新、内外部集成优化等

多方面的挑战。

这些挑战的应对和管理不仅是技术问

题,更是战略、文化和组织结构的问题。成

功的数字化转型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方面,制

定全面的转型策略,并进行持续的评估和调

整。

以内外部数字化打破数字孤岛

企业生产环节数字化水平远超经营管理环节

从数据可以看出,大湾

区企业内部数字化集成互联

情况方面的皮尔逊相关系数

为正值,这表明该指标与整

体数字化水平在1%的显著性

水平上呈正相关。

这可能意味着,随着数

字化集成互联程度的提高,

企业整体的数字化水平也会

相应提升。

从生产制造环节的数字

化水平来看,粤港澳大湾区

第23页

- 17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企业在生产制造环节的数字化水平与其内部

数字化集成互联情况有着一定的关系。根据

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皮尔逊

相关系数为0.29**,这可能意味着在生产制

造环节的数字化水平直接受制于数字化集成

互联程度的影响。

另外,从大湾区企业生产制造环节的数

字化水平(均值2.75)看,该数值略高于整

体数字化水平(均值2.50),这可能表明在

“制造大省”广东,企业们在生产制造环节

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高。

从经营管理环节的数字化水平看,大湾

区企业在经营管理环节的数字化水平与整体

数字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经营管理环节的数

字化水平与整体数字化水平的皮尔逊相关系

数为正值,这表明两者呈正相关关系。此

外,湾区企业经营管理环节的数字化水平低

于总体数字化水平,这可能意味着大湾区企

业在经营管理环节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生产制

造环节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高,但在经营管

理环节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且生产制造

环节的数字化水平远超经营管理环节。同

时,企业整体数字化水平与内部数字化集成

互联情况呈正相关关系。

1.5 效能效益

数字化转型可以为企业带来深远的效能效益,帮助企业在日益竞争激烈和快

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带来的效能效

益是多方面的,涵盖从操作效率到战略优势的各个层面。我们评估企业因数字化

转型而发生的能力和效益变化状况,并作为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的价值评判标

准,主要评估内容包括质量、效率、成本、收入变化等。

数字化转型是基本手段,目的是实现企

业的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安全。

调研团队发现,通过持续地实施数字化

转型,湾区企业最明显的增益是提高了管理

和生产效率,同时降低成本和催生新的业务

或产品。在数字化的浪潮中,数字化转型已

不再是外部环境的倒逼,也是企业自身高质

量发展的内驱使然。拥抱数字化的受访企业

无论在营收还是利润上,多数还是保持了稳

步增长,更好地巩固了在行业中的地位。

去年,“投入产出率低,数字化成效评

估体系不健全”是困扰很多湾区企业数字化

转型的难题。

今年,调研团队发现,更多的企业已经

建立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

第24页

- 18 - 且多数以定量评价为主,这种科学的评价体

系,也帮助企业更好地衡量数字化建设带来

的价值。当前,多数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

进展和成效较为满意,领导层的正向反馈,

也进一步带动了企业转型的积极性。

不过,与去年类似,企业在数字化转型

中,人才的缺乏,尤其是具备数字化转型经

验的管理人才的缺乏仍然是突出痛点。

在未来数字化建设中,还需要引进新的

人才、加强现有员工的数字化培训,以及创

建一个更为积极进取的创新文化和制度支

持。

从数字化转型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

看,管理效率的显著提升成为区域内多数企

业的主要竞争优势,这表明数字化转型在粤

港澳大湾区的企业中已经有效地优化了管理

流程。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降低也是重要

收益,反映出企业在运营层面的数字化成

果。

虽然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增长不普

遍,但一定比例的企业实现了稳定增长。这

可能反映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数字

化转型对企业财务表现的积极影响。

大多数企业认为,通过数字化转型他们

的市场地位有所提升,这说明在粤港澳大湾

区,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了在行业中的

竞争力,加强了市场地位。大部分管理层也

对数字化转型持积极态度,这显示区域内企

业领导者已经认识到数字化的重要性,并对

其效果表示满意。

与去年不同的是,去年许多企业暂未建

立数字化成效的评估体系。而今年的调查

中,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多数企业已经建立

了评价体系来衡量数字化带来的价值。这表

明这些企业正努力量化和评估数字化的具体

效果。

数字化转型促进了新产品或服务的创

新,这对于区域内的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作

用,显示了数字化推动企业创新方面的关键

作用。

多数企业已建立数字化成效评价体系

许多企业认为自己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处

于领先或跟进的位置,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

整体上在数字化方面的积极进展。

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数字化人才缺

乏、资金投入大和数字运营能力弱。这些挑

战揭示了未来数字化发展的关键难点。

总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在数字

化转型过程中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在提升

管理效率和创新商业模式方面。但是人才、

资金和运营能力仍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挑战。

数字化人才缺乏仍是主要挑战

第25页

- 19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企业应注重长期的数字化发展规划

为更好地衡量转型过程各个因素对企业

效益的影响,本报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量化并解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各个因素如何

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帮

助我们理解哪些具体方面的转型对提升企业

效益最为关键,以及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

性。

数据源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超200家受访

企业,覆盖了各种规模和行业。具体数据收

集涉及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年限、数字化水

平、营业收入、利润等关键指标.

在本模型中,因变量为被调查者2020~

2022三年间的营业收入情况。自变量包括以

下因素:

自变量1:数字化转型阶段

自变量2: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年限

自变量3:内部数字化集成互联情况

自变量4:生产制造环节的数字化水平

自变量5:经营管理环节的数字化水平

从数据结果看,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目前

的数字化转型阶段与营业收入变化呈正相关

关系,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湾区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年限与营

业收入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且在统计学上具

有显著性,回归系数为1.01,P值为0.044。

湾区企业内部数字化集成互联情况与营

业 收 入 变 化 呈 正 相 关 关 系 , 回 归 系 数 为

0.01**。

与此同时,企业在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

环节的数字化水平也与营业收入变化呈正相

关关系,在统计学上显著(P值分别为0.01**

和0.05*)。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粤港澳大湾

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信息化建设年

限、内部数字化集成互联情况以及生产制造

和经营管理环节的数字化水平与营业收入的

变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第26页

- 20 - 数字化转型阶段与营业收入的正相关关

系表明,企业数字化程度的提升有助于增加

营业收入。这可能是因为数字化转型提高了

企业的运营效率、市场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年限与营业收入呈正

相关,且回归系数为1.01。这表明投入时间

越长的企业在数字化方面积累的经验和资源

可能更有助于营业收入的增长。

内部数字化集成与营业收入正相关,这

强调了内部系统和流程的无缝集成对提高企

业效率和收入的重要性。

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环节的数字化水平

与营业收入的增长显著相关,这表明在生产

和管理环节的数字化投资对企业的营收增长

具有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数字化

转型对提升营业收入有显著正面影响。建议

企业继续投资于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在加强

内部系统的集成以及优化生产制造和经营管

理环节的数字化。

同时,企业应注重长期的数字化发展规

划,因为信息化建设的历史长度也对营业收

入有积极影响。此外,定期对数字化转型成

效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策略的有效性和

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1.6 不足与展望

在调查中,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数字化投

入大,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是当前的主要障

碍。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可能缺乏明

确的数字化战略规划,导致资金分配不明

确。与此同时,缺乏数字化转型专业人才也

是一大难题。尽管许多企业在过去几年已经

尝试吸引相关人才,但是人才流动频繁且具

备深厚数字化经验的专才更为稀少。

数字化转型帮助企业提质、增效、降

本,实现发展跃升。但由于前期投入高、不

确定性大、回报周期长,不少企业尤其是中

小企业踟蹰不前。由地方政府牵头引导和支

持企业转型,必不可少。

调研团队还发现,当前,湾区企业在开

展数字化时,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组织结

构的僵化以及战略目标的偏移,都会导致企

业在数字化转型时“不敢转”或者“转不

动”,因此,来自于政府方面顶层方案的制

定以及具体帮扶措施的落地就尤为关键。

这些参与调研的企业普遍反映在过去三

年中,享受过政府在数字化方面的政策优

惠,包括了技术改造补贴、产品研发补贴、

人才奖补以及税收优惠等,而这几个方面也

恰恰是企业最为需要的政策,可以看到,广

东 在 扶 持 企 业 数 字 化 转 型 中 的 “ 政 策 礼

包”覆盖面越来越广、精准性也有所提升。

目前看来,广东在工业软件和工业app的

开发和应用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更

多的资源投入和人才培养。未来,广东还可

以还可以持续提升政策组合工具的丰富性,

针对中小企业的具体需求,出台细化的帮扶

政策,为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护航。

第27页

- 21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第二章

问道·数智转型“湾区问题”

今年以来,广东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矢志“再造一个新广东”。羊城

晚报《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深调研》调研组通过采访多个转型案例发现,数字

技术、数字经济领域的持续创新发展,为千行百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和模式,

正成为实现“再造一个新广东”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支撑。

在本章节,我们有幸邀请了来自科技、经济、管理和政策制定等多个领域的

专家。通过汇集这些专家的视角,我们企图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企

业数字化转型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从技术趋势的分析到市场环境的评估,从企业

战略的制定到政策环境的影响,我们力图呈现一个多元化而综合的视角。这些内

容不仅对大湾区的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对关心区域经济

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广泛读者群体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第28页

- 22 - 赵细康

广东省社科院

原副院长

数字化浪潮势不可挡

企业首要改变认知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发展深调研已进行两

年,两年的调研中发现了不少问题。要对企业的

数字化转型认知问题予以重视,协同政府、协

会、龙头企业等多方力量,从数据化、通用化、

生态化、智能化方向推动转型。”

转型受多因素制约

“数字化转型最早是从消费领域做起来

的,比如阿里、京东搭建起面向消费者的购

物平台,再到电子信息行业的腾讯、华为,

这些行业本身就对数据的要求很高,而陶

瓷、建筑等传统的重资产行业的改造投入一

般比较大,因此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就会慢一

些。”赵细康指出,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禀赋差异较大,轻资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速

度明显较快。

不同规模的企业面对数字化转型,也存

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在我们的接触中,大

企业相对而言资金更充沛,它发展得更全面

一点,数字化转型肯定比中小企业要容易或

者更快一些,而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

存在人才、资金、动力等不足,所以不愿

转、不敢转。”赵细康同时强调这也并不意

味着大企业就必然愿意转型。

“大型企业一般对市场具有一定的垄断

性,通过规模化经营就能获取额外的收益,

它不一定有动力去做转型。同时,大型企业

的经营规模大,但这也意味着企业的转型成

本不小,那为什么要转型呢?”赵细康称,

不同规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步伐,仍取

决于企业高层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水平,大

第29页

- 23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多数企业并没有意识到数字化的重要性。

除了认知问题外,企业内部转型能力以

及企业发展外部环境也制约着转型进度,如

企业自身的资金、人才、技术储备,外部的

人才环境、政策环境。“搞数字化管理是要

花钱的,那就一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制

约,尤其是现在搞数字化转型变成了一种专

业化的服务,价格很高,大部分企业望而却

步。”赵细康还强调,数据安全也成为许多

企业的担忧。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实现数字化转型是

一道“选择题”,还是一道“必答题”?

在赵细康看来,当下社会正进入一个数

字引领生产的新时代,数字消费一定会冲击

到生产端。“过去拍着脑袋搞生产或者局部

地优化决策,现在生产决策可以靠数据调

整,这些优化依赖于模型的运算,这就是一

个新的生产模式。”赵细康强调,数字将成

为新的生产力。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方向有哪些?

赵细康称,关键在于“四化”,也就是数据

化、通用化、生态化、智能化。“企业以往

的生产过程并没有数据化,在物联网时代企

业要做数据化的管理,把生产活动信息变成

数据,这是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赵细康

指出,仅仅是生产活动的数据化,仍有许多

企业尚未实现该步骤。

通用化着重于企业内部数据信息的标准

化,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数据信息要具备

可交换性;生态化则是要打破企业的数据孤

岛,进一步构建起行业的数字生态链,“比

如说我们现在物流采购,要做云库存管理,

实时了解对方有哪些货物、原材料,如果数

据无法对接过来,企业处于数字孤岛状态,

数字化管理的成效必然受限”。

智能化在于用企业的数据管理支撑决策

过程的最优化。“企业把生产活动信息变成

数据并建立数据系统,这些数据如何影响到

决策过程?生产数据一定要与企业运行数据

结合在一起,通过生产数据对销售、物流、

成本控制等流程进行优化,来实现企业决策

的最优化、动态化调整。”赵细康说。

“四化”把握转型“脉动”

亟待凝聚多方力量

“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多方协同

发力。”赵细康具体提出“大手牵小手、政

府领着走、协会要牵头、人才要能流、转型

超越数”五方面的意见。

第30页

- 24 - 下游中小企业一起转型,从产业生态层

面推动企业成批转型。

“政府应该是带领着中小企业朝着数字

化转型方向走,不能只是简单地画个线、倡

导企业转型。”赵细康指出,政府部门要对

数字化转型政策进行优化,如提供充足的数

字化转型培训,建立起可流动的人才机制,

研发出一些较为便宜的或免费的数字化公共

平台,敢于在转型过程中承担更多的角色。

“协会要牵头”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

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既要提升行业协会的

话语权,也要过滤掉质量水平较差的行业协

会,“要由行业的龙头企业来牵头组建强有

力的协会”;“人才要能流”则是从人才机

制上进行创新,使得大型企业的数字化人才

能够以兼职等形式流动到中小型企业,如改

革开放初期的“星期六工程师”。

“转型超越数”强调企业数字化发展与

绿色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新型工业化方向

的结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能仅仅是

搞数据化,要跟最新的人工智能、绿色低碳

结合起来,既是数据化,又是信息化、智能

化、绿色化”。

针对羊城晚报开展的大湾区企业数字化发展深调研,赵细康从广东粤海水务

股份有限公司、鹏凯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出发,分析了环保行业的数字

化转型特点,“环保行业范围很大,比如说污水治理、生产除尘技术都属于这个

领域,但一个是服务业、一个是制造业,转型侧重点肯定不同”。

赵细康指出,对于环保领域的服务业企业而言,数字化和绿色化的结合成为

企业发展重点,譬如水务公司的电力、管道等流程再造或采用环保新技术,要意

识到绿色低碳的重要性;对于环保领域的制造业企业,鹏凯环境是把过去分散在

不同行业的流程整合在一起,这种模块化、集成化的生产是一种新的路径。

“像是由鹏凯环境搭建的数字化平台,最终要吸引更多企业的加入,把原来

异质化的标准建立成同质化的标准,只有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它才能继续做大

做强。”赵细康说。

企业数字化样本锐点评

第31页

- 25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李源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企业研究所所长

破解中小微企业

数字化转型

“三不”难题

“中小微企业,是数字化转型中最困难的那部分

群体。羊城晚报这个深调研聚焦‘小而美’方向

是非常对的,因为在我们调研的过程当中,数字

化转型其实难就难在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普

遍存在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

李源谈到,中小企业产生了“三不”问

题具有一定的底层逻辑。之所以中小企业

“不想转”,原因在于目前的盈利模式商业

模式仍然有利可图,因此不想转。

所谓的“不敢转”,指的是中小企业们

虽然已经看到了数字化转型能够带来的好

处,但是在权衡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产出比

后,依然有一定的顾虑,所以也就导致企业

们不敢转。

“钇虹精密的案例给留下非常深刻的印

象。”李源说。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

发展深调研的报道中,钇虹精密科技有限公

司通过企业微信的“自建应用”搭建了“委

外工单进度看板”,把生产全流程放到线

上,生产主管能清晰看到与外部合作的工单

完成度,“透明工厂”让产能、交付等有了

明显提高。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会

使企业不断进行升级,不断进行蝶变。我们

在调研中看到,有一些企业通过数字化转

型,成为了全球知名的企业。”李源举例,

广州市黄埔区的明珞装备就通过数字化转型

积累大量数据,又利用大数据往服务化方向

进行延伸,如今客户囊括奔驰、宝马、大

众、丰田等全球头部整车企业,海外市场营

收占比超七成。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之后,中小企业该怎

么转?

第32页

- 26 - 对此,李源指出,在目前的发展中,中

小企业的数字化人才极其缺乏,这是很多企

业不会转的重要原因,也是本次羊城晚报深

调研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如何破解数字

化人才紧缺的难题?产教融合算是构建数字

化转型生态环境的重要路径之一。

“今年我在一些地方看到了一种‘产教

融合’的现象,就是产业跟教育进行融合,

高校在企业里面开设数字化转型的培训班,

中山某家企业就通过这种产教融合培养出来

技能工人。”李源说。

除了产教融合,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

展也极为重要。“有些企业就提到,很想依

靠于行业的龙头企业来给他们提供一些帮

助,但龙头企业往往不愿意帮他,企业毕竟

是在商言商、利润导向,会考虑帮你能给我

带来什么好处。”李源称,大中小企业融通

发展要寻找到企业之间的利益共同点,以此

出发构建大手拉小手共同发展的格局。

李源指出,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链的组织

者,它们可以组织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同

时还能够链接外部的相关服务机构,协同进

行数字化转型,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个产业集

群的竞争力。

“佛山中小企业创兴精密就做了一件本

该是行业龙头企业做的事情,它把上下游企

业联动起来打造成一个平台,我从这里看见

了‘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李源强调。

第33页

- 27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林江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经济学系教授

推动大湾区数字化

中介机构发展和

人才共享

“通过数字化转型降成本,守住的是让企业存活

下去的底线;但数字化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经之

路,现在大湾区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从传统的制造

企业转变为科技型企业,企业数字化战略的实

施,能够推动产品服务附加价值的提升。”

一批传统行业插上“数字翅膀”、一座

座 “ 灯 塔 工 厂 ” 为 智 能 制 造 指 引 “ 航

向”、国家级双跨平台在产业数字化道路

上扮演“最强助攻”……

在羊城晚报《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深

调研》中,粤港澳大湾区的千行百业正在

数字化浪潮下勃发新生机。

粤港澳大湾区何以打出“数字湾区”旗

号?除降本之外,数字化如何为大湾区产

业增效?数字服务中介机构的角色为何重

要?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

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需要数字化的不只传统制造企业

今年11月,广东省政府印发《“数字湾

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将粤港澳

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化水平最高的湾

区。大湾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起步较

早,覆盖行业较广,不仅得益于地方政府

的政策引导,也是源于产业发展的内在需

求和主动谋划。

林江认为,大湾区掀起数字化热潮的主

要原因,一是许多制造型企业有通过数字

第34页

- 28 - 化转型提高人效、降低成本的潜在动力,二

是数字化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向科技型产业迈

进,三是地方政府在推动数字化转型方面推

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设立专项基金、

减税降费、提供财政补贴等措施。

林江强调:“通过数字化转型降成本,

守住的是让企业存活下去的底线;但数字化

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现在大湾区越来

越多的企业正从传统的制造企业转变为科技

型企业,企业数字化战略的实施,能够推动

产品服务附加价值的提升。”

“不只是传统制造型企业,对于很多战

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如果不通过数字化,

它跟行业也是脱节的,因此实施数字化战

略 , 也 符 合 这 些 高 科 技 产 业 的 发 展 需

要。”林江表示。例如,当前汽车产业正处

于由传统燃油车向智能电动车快速转型过渡

的阶段,相比于传统燃油车供应链的本地

化,电动车对于供应链上下游在地理空间上

集聚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通过建立数字化

控制系统,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就能实现物流

业务数据的交换,大大拓展了产业合作的范

围和空间。

除了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大湾区的数

字化热潮离不开区域内浓厚的转型氛围。林

江提到,广东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羊城

晚报等主流媒体通过深调研评选出数字化优

秀样本,为整个大湾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

供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第35页

- 29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数字化目标从“降本”走向“增效”

当前,许多大湾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

面,存在着认知不全面、路径不清晰等诸

多问题。

有些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较为简单

和狭隘,认为其作用只局限于以“机器换

人”降低成本。

林江表示:“过去我们讲数字化,更多

是停留在降成本这一层面,随着数字化需

求的精细化,我们现在提得更多的,是怎

么通过数字化来提高效率。”

他表示,增效既可以体现为通过生产流

程的数字化来提高效率,也可以是通过数

字化挖掘消费者的细分需求,在产品上做

到差异化来形成竞争力。

例如,羊城晚报《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转

型深调研》系列报道关注了广东纺织服装

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就是一个通过工

业互联网实现产销协同和有效供给的样

本。

林江分析称,对于服装产业,产品和品

牌的差异化定位对产品附加值影响很大,

而消费者的需求又呈现出碎片化。

“而数字化工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

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对客户群体进行细

分,让消费者的‘面孔’越来越清晰,服

装品牌可以根据它研发差异化的新品,甚

至在品牌战略上进行差异化的定位。”

受限于认识、资金、人才等因素,大湾

区一些中小企业表现出不愿转、不敢转、

不会转的情况。对此,林江建议要加快科

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帮助企业实现系统集

成。

他认为:“过去很多中小企业对数字化

是敬而远之,主要就是数字化投入太高,

或者要专门招聘数字化团队来负责落地执

行,企业负担不来。而通过向科技中介机

构购买通用模型和工业软件等,中小企业

能够以较低门槛介入数字化,比起单靠企

业从零到一进行数字化技术的开发,效果

将更加明显。”

有了中介机构提供的通用系统,企业可

以减少投入,在此基础上再提出生产、物

流、财务数字化系统的差异化需求。

而在人才方面,数字化人才跨企业的使

用,也可以降低数字化的门槛。

林江表示,大湾区应该鼓励数字化人才

的共享,同时加强培养有利于中小企业数

字化转型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第36页

- 30 - 张震

广东省委党校经济

学教研部副教授

建设统一布局、协同有序的

大湾区企业数字化发展格局

“从国内外的经验规律来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是一个不断推进、持续融合升级的过程。数字化

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夯实实

体经济根基的重要抓手,将必然贯穿‘再造一个

新广东’目标实现的全程。”

聚焦需求重点、技术难点和发展热点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广东本土制造型企

业主动寻求的升级方向。而数字化转型也是

一场持久战,涉及购置设备、研发投入、人

才培养等多方面的成本投入,需要政府和企

业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和持续投入的耐心。

张震认为,近年来广东在推动数字化转

型领域表现出决心和耐心。首先,多年来制

造业在广东经济发展过程中地位不断攀升,

制造数字化转型发展备受瞩目;其次,广东

省委、省政府针对制造业集群发展、高新技

术研发、营商环境打造、生产成本调控、专

业人才培育、普惠平台建设等出台落地了系

列发展规划措施;再次,广东各级政府正依

据当地制造业发展基础、类型的不同,以适

度差异化方式推动数字化与制造业的融合发

展,推动形成更加适应市场变化、具有地区

特色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制造业体系比较完整、专业化人才相对

集聚、科技资源较为丰富……聚焦大湾区,

经济发展基础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雄

厚的资源支撑与高水平的技术保障。

大湾区企业应该如何更好地把握这种数

字化转型机遇?张震强调,企业除了要坚定

第37页

- 31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发展自信,建立良好预期,还要系统谋

划,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在转向高水平

数字化、高级别智能化、高密度网络化、

高规格多元化过程中,大湾区企业需要合

力聚焦探索解决的亟需转型要点、市场需

求重点、技术攻关难点以及发展方向热

点,才能更好地推动数字化转型” 。

从政府角度出发,各级政府部门也要

回应企业关切,继续保障帮扶措施和保障

机制的完善和落地。“想要高水平实现企

业数字化转型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然

要求各级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人

才、平台等相关领域给予企业更多实实在

在的支持与帮助,如此才能更加平稳、持

续、健康地推动其朝向更高层次的转型发

展。”张震建议。

中小微企业要善用新技术新平台

无论是从易于开展的营销数字化,还

是深入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研发乃至组织

架构等的数字化,都显示出粤港澳大湾区

的数字化转型正在进入“深水区”。

而在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不仅

企业个体面临差异化的不确定性挑战,转

型的主体和范围也发生深刻变化。

张震表示,“在充分利用5G、人工智

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对企业

数字化转型提供的便利的同时,亟需加强

顶层设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统一布

局、协同有序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

展格局”。

他举例,针对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密切

相关的生产要素流动、基础设施建设、企

业投融资往来、产业集聚发展、社会高效

治理、公共服务发展等问题,可高水平打

造完善统一的“要素通”“基座通”“商

事 通 ” “ 产 业 通 ” “ 治 理 通 ” “ 生 活

通”等公共普惠平台,尽快畅通非核心城

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融湾”渠

道。

除了加强统一部署,还要集聚优势资

源。张震建议:“大湾区应分层次、分区

域、分领域重点推进链主产业、主导产

业、优势产业以及专精特新领域企业的数

字化转型。”

大湾区还要充分发挥香港、澳门、广

州、深圳等城市增长极的作用,带动所属

企业及腹地企业合理利用新技术新模式稳

固推进数字化转型,依靠广州都市圈、深

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湛茂都市

圈、汕潮揭都市圈之间不同联系形成的空

间网络格局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进

程。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转型浪潮中,如何

第38页

- 32 - 中小微企业“不掉队”?“中小微企业进行

数字化转型,必须要深入了解各级政府对不

同类型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的政策支

持、资源支撑和未来发展定位,这样才能更

加精准的评估自身该不该转、能不能转、怎

么转的问题。”张震认为,中小微企业应该

重视现有政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受制于发展规模、产品特色、生产技术

与资金周转等因素,普通的中小微企业要独

立推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可谓难上加难。

对此,张震也强调,中小微企业必须借

助不同区域搭建的创新孵化平台,或者联合

相关企业、政府部门共同打造创新平台,不

断针对生产技术、核心产品和主要品牌进行

边际创新,争取占领更多细分市场。

第39页

- 33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盘和林

浙江大学研究员

走出规模经济“舒适区”

挖掘“数实融合”新动能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里,我们的商业模式已经发

生了变化,它体现的是数字化技术带来了一些趋

势性的变革。针对这些不断出现的消费端、生产

端新趋势,企业如果一直缺乏对数字化转型的深

刻理解,将在变革中遇到潜在危机。”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如何有效融合?盘

和林告诉记者,数字技术是当前工业企业

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数实融合,传

统企业可以实现多个目标,比如以数据为

锚点提高制造精细度、攻克技术瓶颈,相

比于科学研究,数实融合构建的创新和产

业升级成本更低、收益更大。

如何走好“数实”融合之路?盘和林建

议,首先,要在数字企业和制造企业之间

架设桥梁,形成合作;其次,要让数字企

业引入数据、引入信息化理念,来解决企

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在遇到关键技术攻关

难题的时候,通过产学研用结合以及政府

公共研发来攻克关键技术,实现技术自

主,比如芯片和操作系统等。

“要将实现数实融合应用企业的具体案

例做成范例,向其他企业推广复制成功经

验,围绕产业链供应链推进数实融合的普

及。”盘和林强调,最快的数字转型方

式,是围绕数字转型的代表性企业,来制

定可复制性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那

么,“数实”融合在一二三产的发展又有

中小微企业要善用新技术新平台

第40页

- 34 - 哪些差异?

在盘和林看来,现阶段农业数字化转型

条件并不成熟,中国农业普遍零散的状况使

得农业数字化推进难度较大;第二产业是数

字化转型最理想的领域,当前数字化的渗透

正在提高,但因起步较晚、劳动密集型产业

占比大,转型仍处于初期阶段;第三产业的

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较高,规模以上企业基本

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未来重点是将国内成功

模式复制到海外。

不同规模的企业如何推进转型?盘和林

表示,数字化对各个行业的影响程度并不相

同,主动和被动地推进数字化转型,反过来

说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重要性。大中小型

企业的解决方案不同,大型企业有更多的资

源、资金、人才支持个性化定制的数字化转

型解决方案,中小企业由于人才资金匮乏、

缺乏持续的资源支持,更愿意使用成本较低

的标准化数字转型方案。

盘和林指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要对症

下药,做好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找到适合

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一定要基于自身诉求去

找。“如果一家企业需要用户消费者流量,

则需要去找平台企业合作实现数字化,如果

一家企业需要软件应用,那么就要找云计

算、应用企业去开展合作。”

对于不愿转的中小企业,应该让中小企

业看到转型的好处,所以数字转型成功案例

必不可少;对于不敢转的中小企业,要主动

在融资、财税上增强支持,同时给予一些简

单易用的数字应用;对于不会转的企业,可

联手平台企业、数字技术企业搭建数字转型

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成本较低的通用转型

方案。

第41页

- 35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以“数”赋能释放新活力

“数字化转型有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

首先是要有较为夯实的产业链,产业原来

做得好才会转,如果没有好的基础谈何转

型。”盘和林表示,大湾区产业链的竞争

力在全球来说都是非常强的,一些湾区企

业通过数字化的流程改造进入全球市场竞

争,甚至成为独角兽企业。

“第二个是要有能力转,企业有数字化

转型的意愿之后,从想转到真正实现转

型,还要有具体的技能和路径。”盘和林

称,从全国甚至全球范围来看,粤港澳大

湾区有着许多优秀的数字化服务商,这些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领域丰富的技术经验,

将为其他企业的转型提供坚实后盾。

“但是,从企业的角度讲,我们更应该

看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好处,比方企业内

部生产流程、管理效率的提升,大家是能

够明显感受到的。”盘和林举例,前几年

在对一些湾区企业的调研中发现,部分工

厂通过转型实现较强“增效”,“它的管

理效果可以提升三四倍,品控或产量等也

显著提升,大家是能够尝到甜头的”。

盘和林也强调,粤港澳大湾区的传统产

业在走向数字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壁垒较

高的问题,尤其是大量的中小微企业。

“数字化转型是有成本的,不仅仅是说时

间成本、财务成本,它还有一些不确定性

的风险,毕竟数字化转型是一条新路,企

业 在 转 型 中 必 然 要 承 担 一 些 新 的 风

险。”盘和林说。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还能产生一些

新模式、新业态、新商机。

“像是在我们身边的外卖,越来越多的

餐饮企业参与进来了,而且新的商业模式

越来越丰富,比如智能交通、智慧教育、

智慧养老,我个人觉得中国企业目前处于

一个新旧转换的过程中,在智能化、数字

化、绿色化或技术创新等方面,新的机会

更庞大。”盘和林说。

“企业要尽早走出规模经济的舒适区,

这 个 舒 适 区 是 讲 我 们 以 往 的 商 业 模

式。”盘和林强调,企业要积极融入到数

字化的产业生态或者产业集群里面,找到

自己的位置。

“未来不可能是舒适区,企业要尽快建

立自己的技术壁垒,我觉得有两条路径,

一个就是本身的产业技术,第二个就是数

字化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盘和林建

议,广东具有数量众多的制造业企业,在

这些制造业企业中,要找到那些数字化转

型成功的企业来作为数字化转型标杆;另

外,广东要积极和本地数字技术企业合

作,对没有数字技术能力的企业,可以鼓

励中小企业加入到通用的数字转型平台上

来,对接数字技术、数字人才、数字硬件

和软件。

第42页

- 36 - 企业数字化样本锐点评

针对羊城晚报开展的大湾区企业数字化发展深调研,盘和林注意到港资企业

鸿利达精密组件有限公司的转型有一位经验颇丰的“帮手”——香港生产力促进

局。他强调,在数字化转型上,香港具有更加显著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并

且,由于香港一直是中国开放窗口,其在数字化转型上还有很好的国际视野,能

够向全球先进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看齐。

针对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通过与中山等地政府合作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盘和

林称,政府是桥梁作用,来对接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在粤港澳大湾区

内部发挥各个地区的长处,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香港提供了数字化转型服

务支撑,而广东中小企业借助香港的数字化转型人才、技术支持,能够更快的实

现数字化转型。

“需要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还存在怎么转的问题。”盘和林强调,大湾区企

业数字化发展深调研的案例提供了企业转型的经验谈,像是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从部门分步入手,将数智化转型应用在营销线、智能制造、财务、物流等

领域,尝试用数智化的思路优化这些部门效益,实现降本增效,继而通过迭代来

不断优化方案,鸿利达的经验告诉我们可以选择分步转的方式,也就是先数字

化,再从数据中找到痛点,再针对痛点解决问题。

第43页

- 37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第三章

前瞻·六大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经济风起云涌,澎湃动力智领湾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

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广东是数字经济

大省,总体规模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一。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澎湃,跨区域

带动力强劲。

《“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全球数字

化水平最高的湾区”的建设总目标发力,持续建设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湾

区企业以“数能”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数字化应用更广泛、技术更前沿、底座

更牢固、导向更明确、责任更清晰、链条更延长,一个创新力、数据链。人才

链、金融链相互串联、相互协同的数字湾区新蓝图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第44页

- 38 - 当前,随着《“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

动方案》印发,“制造业当家”的广东加快

向“智造强省”迈进,数字化已经在越来越

多的行业得到应用,在汽车及零部件、消费

电子、医药、快消品、化工建材、冶金等领

域,均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化领军企

业。

广东省已累计推动2.75万家规上工业企

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规模、数字产业化

规模、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中小企业数

字化指数、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

平台数均居全国第一,成为制造业数字化产

业热情最高、市场主体最活跃、生态环境最

完备的地区之一。

面对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环境挑战、技

术创新带来的行业颠覆与机遇,数字化不仅

仅是头部企业的核心战略,也成为了千千万

万中小企业的创新突破口,通过数字化转

型,中小企业可以更快融入全要素、全产业

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

和服务体系。

2023年6月,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

点城市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大湾区的东莞、

深圳等城市成功入选,将着力破解中小型企

业 在 数 据 化 转 型 中 存 在 的 “ 缺 乏 转 型 意

识”“缺乏资金”“缺乏技术和人才”等问

题。

在政策催化和创新驱动下,大湾区中小

企业全面拥抱数字化将成为大势所趋。

应用更广泛 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物联网、数字孪生、元宇宙、AI大模型

等数字技术,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研发投

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

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之一,在制造

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从企业自身的智能化管理,到产品设计

研发、质量控制检测、供应链管理、安全生

产等相关环节,AI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迄今

为止,许多企业都积极采用工作流自动化来

提高工作效率,并争取将其推广到整个企

业。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的浪潮,工业

制造业领域也越来越重视数字孪生技术的应

用。未来,数字孪生也将进一步助力制造企

业打造柔性生产能力,工厂可以依托数字孪

生系统,对新产品进行模拟,通过不断调整

参数、改变原料配比、改进生产方式及设

计,最终在现实“世界工厂”中投入量产。

技术更前沿 AI、大模型成重要推手

第45页

- 39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此外,伴随着ChatGPT-4展现出强大的

识别、理解和分析能力,生成式人工智能逐

渐成为科技领域的焦点,在工业领域,大模

型已经在生产制造、研发设计和经营管理等

方面形成一些应用场景,未来也将持续增强

场景模型的泛化能力,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

要推手。

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算力、算

据、算法正在全面升级。随着制造业数字化

转型进程的加快,对数字基础设施的需求会

持续释放,将带动数字基础设施超前部署和

加速建设。

其中,5G技术将加速与制造业深度融

合,支持更多设备平台连接,大模型带来对

算力的巨量需求,也将引爆AI服务器市场,

超高密度算力中心建设进一步加速。

2023年9月,中国算力网粤港澳大湾区调

度中心完成主体系统的集成与指挥中心建

设,实现鹏城云脑II、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

心、联通云、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

横琴先进智能计算中心等5家超算、智算、

云计算中心的资源接入,并进入试运行阶

段,为湾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算力底座。

更多产业资源将加速进入工业互联网领

域,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产业内和产

业间将聚集各个环节的信息,形成强大的信

息流,推动生态规模持续扩大,入驻平台的

技术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和第三方开发者数

量得到显著提升,探索形成更多新型企业间

合作模式。

根据广东的规划,到2023年,将引进培

育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企

业500家以上,其中优秀工业互联网服务商

100家以上,打造3-5家具备强大竞争力的跨

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20家左右特

定行业、专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随着工

业互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也将

继续夯实大湾区夯实产业数字化发展根基。

底座更牢固 工业互联网提升协同能力

导向更明确 从客户和市场需求出发

数字时代,企业客户、消费者的力量迅

速崛起,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竞争优势,更加

重视基于消费者大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推荐

和服务,并基于这些客户数据开发数字化产

品和服务,同时保持持续的迭代和创新,努

力实现服务的个性化定制。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通过数字化转型重

第46页

- 40 - 塑核心竞争力。

企业希望更向前一步靠近客户,用客户

需求驱动产品进化,指导生产备货,提升订

单响应速度与客户满意度。相应的,数据链

路将越来越长,数据范围也越来越广。“以

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更容易帮

助企业建立起业务的“护城河”,帮助企业

获得更多的客户转化,促进企业业务流程的

优化,持续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降低成

本,提高收入和利润,再把降低的成本反哺

给客户,获得客户更多的信任,形成一个良

性循环。

数字转型并不是简单的数字基础设施和

软件系统的部署,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关乎到企业的不断自我修订和协同转

型,涉及到企业的发展理念,企业文化、组

织管理和治理、业务流程等等。

数字化往往需要企业最高决策者来部署

和推动,使之成为企业发展共识,切实贯穿

整个组织,并在运营中落地。

当前,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

“一把手”等企业高管的作用和责任愈来愈

凸显。

他们将是数字化转型的推动者和领导

者,需要有正确的战略眼光和强大的领导

力,能够制定可行的数字化转型计划,并确

保其得到执行和落地,并需要为数字化转型

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并监督数字化转型

的进展和成果。

责任更清晰 “一把手”作用愈凸显

第47页

- 41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过去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主要关注对

内部资源的管控,现在,还需要打通上下

游,连接“供应商的供应商”、“客户的客

户”,才能优化产业整体效率。

在寻找更合适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上,以

大带小的“链式”发展可以促进产业链上下

游企业通力合作,开辟一条新的“捷径”。

当前,广东首创了“产业集群数字化转

型”创新模式,聚焦全省20大战略性产业集

群细分行业,加快建设以“工业互联园区+

行业平台+专精特新企业群+产业数字金

融”为核心架构的新制造生态系统。

企业间合作协同关系逐步确立,大中小

企业融通模式持续推进,“以大带小、以小

托大”的生态模式逐渐形成,创新链、数据

链、人才链、金融链加速贯通,产业生态竞

争力也将进一步加强。

链条更延长 打造合作伙伴生态圈

第48页

- 42 - - 42 - 第四章

深读·数实融合一线见闻 在数字化时代的大潮中,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其企

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引人瞩目。在调研中,我们力图捕捉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转型

的全貌,揭示其背后的动因、挑战以及创新策略。

我们深入企业内部,与从高层管理者到一线员工的广泛群体进行交流,亲眼

目睹了数字化转型的各个阶段和方面。我们试图通过这些观察,揭示大湾区不同

规模和类型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共性和差异。

从创新驱动的高新技术企业到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从细腻入微的服务业

数字化到效率至上的物流行业,在本章节,调研员们将为读者们分析粤港澳大湾

区独特的经济和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和塑造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第49页

- 43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吴江:

数字化、AI革命

与中国制造业

数字化正深刻而广泛

地在大湾区发生,人

工智能也站在制造业

的大门口跃跃欲试。

吴江

智库首席调研官

2023年,我们在粤港澳大湾区一路

奔跑,感受数字经济的脉动,聆听数实

融合的心跳并迎接着认知颠覆的冲击。

从工业革命到数字经济的几百年,人类

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变革生产方式、拓展

需求边界,从而创造“新物种”。

这一年,数字化正深刻而广泛地在

大湾区发生,人工智能也站在制造业的

大门口跃跃欲试,在这样的“时间窗

口”我们见证、记录且试图施以推动之

绵力,幸甚!

- 43 -

YOUNG城智库·数字化转型研究室

第50页

- 44 - 我们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这不仅仅是因为数字化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

迅猛发展,更因为这场科技革命首先是一场深刻的认知革命。它挑战着我们对机

器和智能的传统理解,同时也为全球制造业,特别是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前

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制造业,一直以其规模庞大、效率高效而闻名,但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

发展中,也暴露出对低成本劳动力的过度依赖。

随着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介入,我们正见证一个重大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

智能制造的跨越。

数字化和AI技术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还能通过数据分析来预测

市场趋势,实现更加个性化的生产。这不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跃进,更是一个思

维方式的重大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并非一帆风顺。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pdf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