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第2版)-杨仲元-习题答案

发布时间:2023-6-2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第2版)-杨仲元-习题答案

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学习情境 11. 解释珠穆朗玛峰在近一百万年来升高了约 3000m。答案:由内力地质作用的构造运动引起的。印度洋板块插入太平洋板块使得珠穆朗玛山脉整体缓慢地太高,所以近一百万年来升高了约 3000m。这种运动也是属于地壳构造运动中的垂直运动的表现。2. 根据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整理以下的力为内力与外力。 地球转动力、风力、流水的搬运力、重力、万有引力、固结力、地球离心力、赤道的挤压力、水流冲刷力、地球惯性力、海水的冲浪、岩石胀力。答案:内力有:地球转动力、重力、万有引力、地球离心力、赤道的挤压力、地球惯性力。外力有:风力、流水的搬运力、固结力、水流冲刷力、海水的冲浪、岩石胀力。3. 简述矿物的鉴定步骤。并以石英和方解石为例。答案:第一步:先确定矿物的硬度、光泽、解理和相对密度,因为这些物理性质比较固定;第二步:观察矿物的颜色、形态和透明度等;第三步:注意矿物是否具有磁性、发光性或挠性,遇酸是否起泡等特征;第四步:根据以上特征,确定矿物的名称。4. 分析 5.12 汶川大地震的地质作用。答案:汶川地震主要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造成的。一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 [收起]
[展开]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第2版)-杨仲元-习题答案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学习情境 1

1. 解释珠穆朗玛峰在近一百万年来升高了约 3000m。

答案:由内力地质作用的构造运动引起的。印度洋板块插入太平洋板块使得珠穆朗玛山脉整

体缓慢地太高,所以近一百万年来升高了约 3000m。这种运动也是属于地壳构造运动中的垂直

运动的表现。

2. 根据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整理以下的力为内力与外力。

地球转动力、风力、流水的搬运力、重力、万有引力、固结力、地球离心力、赤道的

挤压力、水流冲刷力、地球惯性力、海水的冲浪、岩石胀力。

答案:

内力有:地球转动力、重力、万有引力、地球离心力、赤道的挤压力、地球惯性力。

外力有:风力、流水的搬运力、固结力、水流冲刷力、海水的冲浪、岩石胀力。

3. 简述矿物的鉴定步骤。并以石英和方解石为例。

答案:第一步:先确定矿物的硬度、光泽、解理和相对密度,因为这些物理性质比较固定;

第二步:观察矿物的颜色、形态和透明度等;

第三步:注意矿物是否具有磁性、发光性或挠性,遇酸是否起泡等特征;

第四步:根据以上特征,确定矿物的名称。

4. 分析 5.12 汶川大地震的地质作用。

答案:汶川地震主要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造成的。一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

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二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

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三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震源深

度为 10 千米~20 千米。

5. 简述岩浆岩的鉴定步骤。并以流纹岩、玄武岩、花岗斑岩和辉绿岩为例。

答案:流纹岩鉴定如下

1)特征与性质(类别,矿物成分,颜色,强度):(1)岩浆岩的酸性类;(2)云母、角闪

石;(3)灰白色、紫色 ;(4)岩块较坚硬

2)结构:(1)斑状结构;(2)非晶质结构 (粗粒、中粒)

3)构造:流纹状构造

6. 简述沉积石的鉴定步骤。并以火山角砾岩、泥岩、石灰岩为例。

答案:石灰岩鉴定如下

1)特征与性质(类别,矿物成分,颜色,强度):(1)沉积岩的化学岩类;(2)方解石、

粘土;(3)灰、灰白 ;(4)岩块质软;(5)加盐酸起泡

2)结构:(1)化学结晶结构;(2)粒径<0.002mm (细粒)

3)构造:结晶构造

7. 简述变质岩的鉴定步骤。并以板岩、石英岩为例。

答案:石英岩鉴定如下

1)特征与性质(类别,矿物成分,颜色,强度):(1)变质岩的块状类;(2)石英;(3)灰、

第2页

灰白 ;(4)岩块质软

2)结构:(1)变晶结构;(2)等粒结构 (中粒)

3)构造:块状构造

8. 简述地质罗盘仪的操作步骤。

答案:

岩层走向测定。第一步,将罗盘长边的一条棱紧贴岩层层面。第二步,转动罗盘,使圆

形水准器的水泡居中。第三步,固定磁针。第四步,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因为岩层的走向可

以两边延伸,所以南针或北针所指方向(如 80º 与 260º)均可代表该岩层的走向。

岩层倾向测定。第一步,将罗盘北端(底盘标 N 的一端)指向岩层向下倾斜方向。第二

步,罗盘南端底边棱紧贴岩层层面。第三步,然后转动罗盘,使圆形水准器水泡居中。第四

步,固定磁针。第五步,读北针(不绕铜丝的一端)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假若在岩层

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困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将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北针即可;如

果在岩层底面上测量读北针有困难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南针亦可。

岩层倾角测定。第一步,将罗盘直立,并以罗盘长边(底盘标有半圆刻度的一侧)平行

倾斜线紧贴岩层层面。第二步,转动罗盘背面的活动扳手,使测斜管状水准器中的水泡居中。

第三步,读取底盘标有半圆刻度。

9. 画图说明褶皱的要素。

答案:褶皱的几何要素主要有:核、翼、轴面、轴线和枢纽等

10. 绘制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的示意图。

答案:

11. 完成野外调查数据的走向节理玫瑰图。

走向(。) 条数 走向(。) 条数 走向(。) 条数

10 5 80 0 310 0

20 8 90 0 320 2

30 22 330 23

40 26 270 0 340 18

50 28 280 5 350 16

60 6 290 7 360 0

70 8 300 4

答案:可以参照图 1.20 绘制。

(a) (b) (c)

图 1.22 断层形态分类

(a) 正断层;(b) 逆断层;(c) 平移断层

第3页

12. 绘图说明垭口的地形特征。

答案:(1)山脊标高较低的鞍部;(2)相连的两山顶之间较低的山腰部分。

13. 绘图说明山岭地貌的形态要素。

答案:具有山顶(山脊)、山坡、山脚(山麓)等明显形态要素。

14. 绘图说明承压水的埋藏示意图。

答案:能明显地分出补给区、承压区和排泄区三部分。

15. 举例说明自然界的水有哪几种形态。

答案:自然界的水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大气层、地表和地表以下的岩

土孔隙、裂隙和空洞中,并分别被称为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

16. 简述地下水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答案:(1)潜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降低岩土抗剪强度,可能诱发斜坡、岸边岩土体

产生变形、滑移、崩塌失稳等不良地质现象;(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地下水

位下降往往会引起地表塌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地裂缝的产生和复活以及地下水源枯竭、

水质恶化等一系列不良现象。(3)地下水的渗透破坏。地下水的渗透破坏主要有潜蚀、流砂和

管涌等三个方面。(4)地下水的浮托作用,对建筑物基础产生浮托力。(5)承压水对基坑的作

用,产生基坑突涌现象。

第4页

学习情境 2

1. 绘图说明抗滑桩的抗滑工程示意图。

答案:1)设置在滑坡的前缘附近;2)将桩身全长的 1/3~1/4 埋置于滑坡面以下的完整基岩或稳

定土层中;3)桩柱的材料有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钢等

2. 绘图说明锚杆的抗滑工程示意图。

答案:1)锚杆深入基岩;2)锚杆深入基岩长度应在 4-5m 以上;3)锚固长度部分用水泥砂浆

将锚杆固定在基岩里面。

第5页

学习情境 3

3-1 简述地质图阅读步骤。

答案:

l)读地质图时,先看图名和比例尺,了解图的位置及精度。

2)阅读图例。图例自上而下,按从新到老的年代顺序,列出了图中出露的所有地层符号和地

质构造符号,通过图例,可以概括了解图中出现的地质情况。

3)分析地形。通过地形等高线或河流水系的分布特点,了解地区的山川形势和地形高低起伏

情况。

4)阅读岩层的分布、新老关系、产状及其与地形的关系,分析地质构造。

3-2 根据图 3.4,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图名和比例尺;

(2)寻找三组岩层产状;

(3)寻找二组断裂名称;

(4)寻找三组岩石的名称、符号、地质年代。

答案:

(1)指出图名:太阳山地区地质图 比例尺:1:100,000;

(2)寻找三组岩层产状 40°, 北偏西正南 15°,北偏东 20° (用符号表示) ;

(3)寻找二组断裂名称: F1,F2;

(4)寻找三组岩石的名称 符号 地质年代 。

泥灰岩 T2 三叠纪

灰 岩 P2 二叠纪

石英砂岩 C1 石炭纪

第6页

学习情境 4

4-1 简述落石的形成条件。

答案:悬崖陡坡上个别较大岩块的崩落称为落石。

(1)地形条件。多发生在大于 45º 的斜坡上,其中尤其以 55º 一 75º 的斜坡;

(2)岩层条件。崩塌现象多发生在风化的坚硬岩石构成的高陡斜坡地段,而软质岩石形成的

低缓斜坡地带则较为少见 ;

(3)边坡岩土体的结构构造条件。边坡岩土体中大都存在有很多结构面,将岩体切割成苦干

不连续块体、导致崩塌的;

(4)水的作用。绝大多数崩塌都发生在雨季.以及暴雨天气或暴雨之后;

(5)其他因素的影响。地震、爆破、人工开挖边坡土石体甚至列车的震动等都有可能增大边

坡或边坡岩土块体不稳定性,导致崩塌的发生 。

4-2 简述滑坡的形成条件。

答案:

1)岩性。易于亲水软化的土层和一些软质岩层中;当坚硬岩层或岩体内存在着有利于滑

动的软弱结构面时,在适当的条件下也可能形成滑坡。

2)构造。在顺坡的层面、大节理面、不整合面、断层面(带)等软弱构造面上;上部为

透水层、下部有不透水层(隔水层)的单斜构造地段。

3)水。当水渗入岩土层的孔隙、裂隙中,或形成含水层时,它能降低岩(土)的粘聚力

值,甚至发生软化、膨胀、崩解,削弱其抗剪强度,使抗滑阻力减小

4)地震。强震(7 级以上)是导致滑坡发生的诱发性因素,尤其在山区最为普遍。

5)人为因素。人类不合理地开挖高陡边坡;在斜坡上方或坡顶任意堆填土石方加大坡顶

荷载;不适当地大爆破施工,震松了山体结构;水库蓄水后坡脚被淘空,使斜坡土体失去支

撑等,都是诱发滑坡产生的人为因素。

4-3 简述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答案:

1)地形条件。山高谷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坡大,流域上游汇水区多为三面环山的瓢状

或漏斗状。

2)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复杂,岩性软弱,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频繁

的地区。

3)水文气象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搬运泥石流物质的基本动力。①强度

较大的暴雨;②冰川、积雪的短期强烈消融;③冰川湖、高山湖、水库等的突然溃决。

4)人为因素。乱砍滥伐森林、开垦陡坡,破坏了植被,使山体裸露,开矿、采石、筑路

中任意堆放弃渣。

4-4 简述地震的震源、震中、震级。

答案: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正对着的地面叫“震中”。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

叫“震源深度”。

地震震级是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

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源释放的能量愈大,震级就愈大。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线上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