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

发布时间:2023-1-12 | 杂志分类:校园教育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经典常谈

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子似乎见到了这个,他注“四书”,一种作用就是使“四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的“四书”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又如清初人选注的《史记菁华录》,价值和影响虽然远在“四书”注之下,可是也风行了几百年,帮助初学不少。但到了现在这时代,这些书都不适用了。我们知道清代“汉学家”对于经典的校勘和训诂贡献极大。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的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本文分段,仔细的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这需要见解、学力和经验,不是一个人一个时期所能成就的。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一些《学生国学丛书》,似乎就是这番用意,但离我们理想的标准还远着呢。理想的经典读本既然一时不容易出现,有些人便想着先从治标下手。顾颉刚先生用浅明的白话文译《尚书》,又用同样的文体写《汉代学术史略》,用意便在这里。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收起]
[展开]
经典常谈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4页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

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

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

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

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

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

分。我国旧日的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

唯一的项目,自然偏枯失调;况且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也

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新式教育施行以后,读经渐渐废止。民国

以来虽然还有一两回中小学读经运动,可是都失败了,大家认为是开倒

车。另一方面,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里却有“使学生从本国语

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的标准里更有“培养学生读解古书,

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的话。初、高中的国文教材,从经典选录的也

不少。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

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

囫囵吞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

第5页

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

是敬而远之。朱子似乎见到了这个,他注“四书”,一种作用就是使“四

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的“四书”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

又如清初人选注的《史记菁华录》,价值和影响虽然远在“四书”注之

下,可是也风行了几百年,帮助初学不少。但到了现在这时代,这些书

都不适用了。我们知道清代“汉学家”对于经典的校勘和训诂贡献极大。

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

本—应该尽可能的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本文分段,仔细的标点,并

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

这需要见解、学力和经验,不是一个人一个时期所能成就的。商务印书馆

编印的一些《学生国学丛书》,似乎就是这番用意,但离我们理想的标准

还远着呢。理想的经典读本既然一时不容易出现,有些人便想着先从治标

下手。顾颉刚先生用浅明的白话文译《尚书》,又用同样的文体写《汉代

学术史略》,用意便在这里。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

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

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

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分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

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

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这部书不是“国学概论”一类。照编撰者现在的意见,“概论”这

名字容易教读者感到自己满足;“概论”里好像什么都有了,再用不着别

的—其实什么都只有一点儿!“国学”这名字,和西洋人所谓“汉学”

一般,都未免笼统的毛病。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分别标明历

史和语言,不再浑称“国学”,确是正办。这部书以经典为主,以书为

主,不以“经学”“史学”“诸子学”等作纲领。但《诗》《文》两篇,却还

002  经典常谈

第6页

只能叙述源流;因为书太多了,没法子一一详论,而集部书的问题,也不

像经、史、子的那样重要,在这儿也无需详论。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

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

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编

撰者的工作只是编撰罢了。全篇的参考资料,开列在各篇后面;局部的,

随处分别注明。也有袭用成说而没有注出的,那是为了节省读者的注意

力;一般的读物和考据的著作不同,是无需乎那样严格的。末了儿,编撰

者得谢谢杨振声先生,他鼓励编撰者写下这些篇常谈。还得谢谢雷海宗先

生允许引用他还没有正式印行的《中国通史选读》讲义,陈梦家先生允许

引用他的《中国文字学》稿本。还得谢谢董庶先生,他给我抄了全份清

稿,让排印时不致有太多的错字。

朱自清

一九四二年二月,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序  003

第7页

《说文解字》第一 001

《周易》第二 009

《尚书》第三 016

《诗经》第四 025

三《礼》第五 032

《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037

“四书”第七 043

《战国策》第八 049

《史记》《汉书》第九 054

诸子第十 068

辞赋第十一 080

诗第十二 088

文第十三 101

目录

第8页

阅读笔记

《说文解字》第一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

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

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

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是文

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漏

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

鬼夜哭”。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了,会争着去作那容

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便少了。天怕人不够

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怕这些机灵

人用文字来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 a

;文字原是有巫术的

作用的。但仓颉造字的传说,战国末期才有,那时人并

不都相信,如《易·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

造出来的。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多人。我们知道,

a  《淮南子·本经训》及高诱注。

第9页

002  经典常谈

阅读笔记

文字不断的在演变着;说是一人独创,是不可能的。《系

辞》的话自然合理得多。

“仓颉造字说”也不是凭空起来的。秦以前是文字

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不同,官书虽是

系统相承,民间书却极为庞杂。到了战国末期,政治方面,

学术方面,都感到统一的需要了,鼓吹的也有人了;文

字统一的需要,自然也在一般意识之中。这时候抬出一

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的预备工夫,好教人知

道“一个”圣人造的字当然是该一致的。《荀子·解蔽篇》

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一”是“专

一”的意思,这儿只说仓颉是个整理文字的专家,并不

曾说他是造字的人;可见得那时“仓颉造字说”还没有

凝成定型。但是,仓颉究竟是什么人呢?照近人的解释,

“仓颉”的字音近于“商契”,造字的也许指的是商契。

商契是商民族的祖宗。“契”有“刀刻”的义;古代用

刀笔刻字,文字有“书契”的名称。可能因为这点联系,

商契便传为造字的圣人。事实上商契也许和造字全然无

涉,但这个传说却暗示着文字起于夏、商之间。这个暗

示也许是值得相信的。至于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始见于《说

文序》。“仓颉造字说”大概凝定于汉初,那时还没有

定出他是那一代的人;《说文序》所称,显然是后来加添

的枝叶了。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

岁入小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

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天

下,他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

识字便简易多了。这时候贵族阶级已经没有了,所以渐

第10页

《说文解字》第一  003

阅读笔记

渐注重一般的识字教育。到了汉代,考试史、尚书史(书

记秘书)等官儿,都只凭识字的程度;识字教育更注重了。

识字需要字书。相传最古的字书是《史籀篇》,是周宣

王的太史籀作的。这部书已经佚去,但许慎《说文解字》

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

不多,和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

所以现在相信这只是始皇以前秦国的字书。“史籀”是“书

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

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

赵高作了《爰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

所选的字,大部分还是《史籀篇》里的,但字体以当时

通用的小篆为准,便与“籀文”略有不同。这些是当时

官定的标准字书。有了标准字书,文字统一就容易进行

了。汉初,教书先生将这三篇合为一书,单称为《仓颉

篇》。秦代那三种字书都不传了,汉代这个《仓颉篇》,

现在残存着一部分。西汉时期还有些人作了些字书,所

选的字大致和这个《仓颉篇》差不多。就中只有史游的

《急就篇》还存留着。《仓颉》残篇四字一句,两句一韵。

《急就篇》不分章而分部,前半三字一句,后半七字一

句,两句一韵;所收的都是名姓、器物、官名等日常用

字,没有说解。这些书和后世“日用杂字”相似,按事

类收字——所谓分章或分部,都据事类而言。这些一面

供教授学童用,一面供民众检阅用,所收约三千三百字,

是通俗的字书。

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作了一部《说文解字》。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他都

搜罗在他的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收

第11页

004  经典常谈

阅读笔记

籀文、“古文”;“古文”是鲁恭王所得孔子宅“壁中

书”及张仓所献《春秋左氏传》的字体,大概是晚周民

间的别体字。许氏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

属五百四十部首。书中每字都有说解,用晚周人作的《尔

雅》,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的体例。这部

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

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它保存了小篆和一些晚周文

字,让后人可以溯源沿流;现在我们要认识商、周文字,

探寻汉以来字体演变的轨迹,都得凭这部书。而且不但

研究字形得靠它,研究字音、字义也得靠它。研究文字

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

前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现

在学问的范围是广了,但要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

也还得从文字学入手。《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

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说文序》提起出土的古器物,说是书里也搜罗了

古器物铭的文字,便是“古文”的一部分,但是汉代出

土的古器物很少;而拓墨的法子到南北朝才有,当时也

不会有拓本,那些铭文,许慎能见到的怕是更少。所以

他的书里还只有秦篆和一些晚周民间书,再古的可以说

是没有。到了宋代,古器物出土的多了,拓本也流行了,

那时有了好些金石、图录考释的书。“金”是铜器,铜

器的铭文称为金文。铜器里钟鼎最是重器,所以也称为

钟鼎文。这些铭文都是记事的。而宋以来发现的铜器大

都是周代所作,所以金文多是两周的文字。清代古器物

出土的更多,而光绪二十五年(西元一八九九)河南安

阳发现了商代的甲骨,尤其是划时代的。甲是龟的腹甲,

第12页

《说文解字》第一  005

阅读笔记

骨是牛胛骨。商人钻灼甲骨,以卜吉凶,卜完了就在上

面刻字纪录。这称为甲骨文,又称为卜辞,是盘庚(约

西元前一三〇〇)以后的商代文字。这大概是最古的文

字了。甲骨文,金文,以及《说文》里所谓“古文”,

还有籀文,现在统统算作古文字,这些大部分是文字统

一以前的官书。甲骨文是“契”的,金文是“铸”的。

铸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再倒铜。古代书写文字的方法,

除“契”和“铸”外,还有“书”和“印”,因用的材

料而异。“书”用笔,竹、木简以及帛和纸上用“书”。

“印”是在模子上刻字,印在陶器或封泥上 a

。古代用竹、

木简最多,战国才有帛,纸是汉代才有的。笔出现于商代,

却只用竹木削成。竹木简、帛、纸,都容易坏,汉以前的,

已经荡然无存了。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六书”

这个总名初见于《周礼》,但六书的各个的名字到汉人

的书里才见。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如“日”“月”

等字。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

如“ ”(上)、“ ”(下)两个字,短画和长画都是抽

象的符号,各代表着一个物类。“ ”指示甲物在乙物之上,

“ ”指示甲物在乙物之下。这“上”和“下”两种关

系便是无形的事类。又如“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

指示刃之所在,也是的。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

义积成的,如“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

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

a  古代简牍用泥封口,在泥上盖印。

第13页

006  经典常谈

阅读笔记

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如“江”“河”两字,

“氵”(水)是形,“工”“可”是声。但声也有兼义的。

如“浅”“钱”“贱”三字,“水”“金”“贝”是形,同

以“戋”为声;但水小为“浅”,金小为“钱”,贝小

为“贱”,三字共有的这个“小”的意义,正是从“戋”

字来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是造字的条例;

形声最便,用处最大,所以我们的形声字最多。

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

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

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如“考”“老”等字,又

如“初”“哉”“首”“基”等字;前者同形同部,后者

不同形不同部,却都可以“转注”。同义字的孳生,大

概是各地方言不同和古今语言演变的缘故。六是“假

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

字,当作那个意义用。如代名词,“予”“汝”“彼”

等,形况字“犹豫”“孟浪”“关关”“突如”等,虚助字

“於”“以”“与”“而”“则”“然”“也”“乎”“哉”等,

都是假借字。又如“令”,本义是“发号”,借为县令的“令”;

“长”本义是“久远”,借为县长的“长”。“县令”“县长”

是“令”“长”的引申义。假借本因有音无字,但以后本

来有字的也借用别的字。所以我们现在所用的字,本义

的少,引申义的多,一字数义,便是这样来的。这可见

假借的用处也很广大。但一字借成数义,颇不容易分别。

晋以来通行了四声,这才将同一字分读几个音,让意义

分得开些。如“久远”的“长”平声,“县长”的“长”

读上声之类。这样,一个字便变成几个字了。转注、假

借都是用字的条例。

第14页

《说文解字》第一  007

阅读笔记

象形字本于图画。初民常以画记名,以画记事,这

便是象形的源头。但文字本于语言,语言发于声音,以

某声命物,某声便是那物的名字,这是“名”;“名”该

只指声音而言。画出那物形的大概,是象形字。“文字”

与“字”都是通称;分析的说,象形的字该叫作“文”,

“文”是“错画”的意思 a

。“文”本于“名”,如先有

“日”名,才会有“日”这个“文”;“名”就是“文”

的声音。但物类无穷,不能一一造“文”,便只得用假

借字。假借字以声为主,也可以叫作“名”。一字借为

数字,后世用四声分别,古代却用偏旁分别,这便是形声

字。如“ ”本象箕形,是“文”,它的“名”是“ ”。

而日期的“期”,旗帜的“旗”,麒麟的“麒”等,在语

言中与“ ”同声,却无专字,便都借用“ ”字。后来

才加“月”为“期”,加“ ”为“旗”,加“鹿”为“麒”,

一个字变成了几个字。严格的说,形声字才该叫作“字”,

“字”是“孳乳而渐多”的意思 b

。象形有抽象作用,如

一画可以代表任何一物,“ ”(上)、“ ”(下)、“一”、

“二”、“三”其实都可以说是象形。象形又有指示作用,

如“刀”字上加一点,表明刃在那里。这样,旧时所谓

指事字其实都可以归入象形字。象形还有会合作用,会

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表示一个意义;那么,旧时

所谓会意字其实也可以归入象形字。但会合成功的不是

“文”,也该是“字”。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是

文字发展的逻辑的程序,但甲骨文里三种字都已经有了。

这里所说的程序,是近人新说,和“六书说”颇有出入。

六书说原有些不完备、不清楚的地方,新说加以补充修正,

a  《说文》文部。

b  《说文序》。

第15页

008  经典常谈

阅读笔记

似乎更可信些。

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

演变的方向是简易。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

有了“隶书”。当时公事忙,文书多,书记虽遵用小篆,

有些下行文书,却不免写得草率些。日子长了,这样写

的人多了,便自然而然成了一体,称为“隶书”;因为

是给徒隶等下级办公人看的。这种字体究竟和小篆差不

多。到了汉末,才渐渐变了,椭圆的变为扁方的,“敛笔”

变为“挑笔”。这是所谓汉隶,是隶书的标准。晋、唐之间,

又称为“八分书”。汉初还有草书,从隶书变化,更为简便。

这从清末以来在新疆和敦煌发现的汉、晋间的木简里最

能见出。这种草书,各字分开,还带着挑笔,称为“章

草”。魏、晋之际,又嫌挑笔费事,改为敛笔,字字连

书,以一行或一节为单位。这称为“今草”。隶书方整,

去了挑笔,又变为“正书”。这起于魏代。晋、唐之间,

却称为“隶书”,而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也称为

“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正书本也是扁方的,

到陈、隋的时候,渐渐变方了。到了唐代,又渐渐变长

了。这是为了好看。正书简化,便成“行书”,起于晋代。

大概正书不免于拘,草书不免于放,行书介乎两者之间,

最为适用。但现在还通用着正书,而辅以行、草。一方

面却提倡民间的“简笔字”,将正书、行书再行简化;

这也还是求应用便利的缘故。

【参考资料】

《说文解字叙》。容庚《中国文字学》。陈梦家《中国文字学》

稿本。

第16页

阅读笔记

《周易》第二

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

那种东西。八卦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

可以辟邪的。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

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算命的,看相的,卜课的,都

用得着它。他们普通只用五行生克的道理就够了,但要

详细推算,就得用阴阳和八卦的道理。八卦及阴阳五行

和我们非常熟习,这些道理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大部分人

的信仰,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之中教这些

道理支配着。行人不至,谋事未成,财运欠通,婚姻待决,

子息不旺,乃至种种疾病疑难,许多人都会去求签问卜,

算命看相,可见影响之大。讲五行的经典,现在有《尚书·洪

范》,讲八卦的便是《周易》。

八卦相传是伏羲氏画的。另一个传说却说不是他自

出心裁画的。那时候有匹龙马从黄河里出来,背着一幅

图,上面便是八卦,伏羲只照着描下来罢了。但这因为

第17页

010  经典常谈

阅读笔记

伏羲是圣人,那时代是圣世,天才派了龙马赐给他这件

圣物。所谓“河图”,便是这个。那讲五行的《洪范》,

据说也是大禹治水时在洛水中从一只神龟背上得着的,

也出于天赐。所谓“洛书”,便是那个。但这些神怪的

故事,显然是八卦和五行的宣传家造出来抬高这两种学

说的地位的。伏羲氏恐怕压根儿就没有这个人,他只是

秦、汉间儒家假托的圣王。至于八卦,大概是有了筮法

以后才有的。商民族是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凶,

他们先在甲骨上钻一下,再用火灼;甲骨经火,有裂痕,

便是兆象,卜官细看兆象,断定吉凶;然后便将卜的人、

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等用刀笔刻在甲骨上,这便是卜辞。

卜辞里并没有阴阳的观念,也没有八卦的痕迹。

卜法用牛骨最多,用龟甲是很少的。商代农业刚起头,

游猎和畜牧还是主要的生活方式,那时牛骨头不缺少。

到了周代,渐渐脱离游牧时代,进到农业社会了,牛骨

头便没有那么容易得了。这时候却有了筮法,作为卜法

的辅助。筮法只用些蓍草,那是不难得的。蓍草是一种

长寿草,古人觉得这草和老年人一样,阅历多了,知道

的也就多了,所以用它来占吉凶。筮的时候用它的杆子,

方法已不能详知,大概是数的。取一把蓍草,数一下看

是什么数目,看是奇数还是偶数,也许这便可以断定吉

凶。古代人看见数目整齐而又有变化,认为是神秘的东

西。数目的连续、循环以及奇偶,都引起人们的惊奇。

那时候相信数目是有魔力的,所以巫术里用得着它。——

我们一般人直到现在,还嫌恶奇数,喜欢偶数,该是那

些巫术的遗迹。那时候又相信数目是有道理的,所以哲

第18页

《周易》第二  011

阅读笔记

学里用得着它。我们现在还说,凡事都有定数,这就是

前定的意思;这是很古的信仰了。人生有数,世界也有

数,数是算好了的一笔账;用现在的话说,便是机械的。

数又是宇宙的架子,如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a

,就

是一生二、二生四的意思。筮法可以说是一种巫术,是

靠了数目来判断吉凶的。

八卦的基础便是一二三的数目。整画“ ”是一;

断画“ ”是二,三画叠而成卦是 。这样配出八个卦,

便是 ;乾、兑、离、震、艮、坎、巽、坤,

是这些卦的名字。那整画、断画的排列,也许是在排列

着蓍草时触悟出来的。八卦到底太简单了,后来便将这

些卦重起来,两卦重作一个,按照算学里错列与组合的

必然,成了六十四卦,就是《周易》里的卦数。蓍草的

应用,也许起于民间;但八卦的创制,六十四卦的推演,

巫与卜官大约是重要的脚色。古代巫与卜官同时也就是

史官,一切的记载,一切的档案,都掌管在他们手里。

他们是当时知识的权威,参加创卦或重卦的工作是可能

的。筮法比卜法简便得多,但起初人们并不十分信任它。

直到《春秋》时候,还有“筮短龟长”的话 b

。那些时代,

大概小事才用筮,大事还得用卜的。

筮法袭用卜法的地方不少。卜法里的兆象,据说有

一百二十体,每一体都有十条断定吉凶的“颂”辞 c

a  二语见《易·系辞》。太极是混沌的元气,两仪是天地,四象是日月星辰。

b  《左传》僖公四年。

c  《周礼·春官·太卜》。

第19页

012  经典常谈

阅读笔记

这些是现成的辞。但兆象是自然的灼出来的,有时不能

凑合到那一百二十体里去,便得另造新辞。筮法里的

六十四卦,就相当于一百二十体的兆象。那断定吉凶的辞,

原叫作繇辞,“繇”是抽出来的意思。《周易》里一卦

有六画,每画叫作一爻——六爻的次序,是由下向上数的。

繇辞有属于卦的总体的,有属于各爻的;所以后来分称

为卦辞和爻辞。这种卦、爻辞也是卜筮官的占筮纪录,

但和甲骨卜辞的性质不一样。

从卦、爻辞里的历史故事和风俗制度看,我们知道

这些是西周初叶的纪录,纪录里好些是不联贯的,大概

是几次筮辞并列在一起的缘故。那时卜筮官将这些卦、

爻辞按着卦、爻的顺序编辑起来,便成了《周易》这部书。

“易”是“简易”的意思,是说筮法比卜法简易的意思。

本来呢,卦数既然是一定的,每卦每爻的辞又是一定的,

检查起来,引申推论起来,自然就“简易”了。不过这

只在当时的卜筮官如此。他们熟习当时的背景,卦、爻

辞虽“简”,他们却觉得“易”。到了后世就不然了,

筮法久已失传,有些卦、爻辞简直就看不懂了。《周易》

原只是当时一部切用的筮书。

《周易》现在已经变成了儒家经典的第一部,但早

期的儒家还没注意这部书。孔子是不讲怪、力、乱、神的。

《论语》里虽有“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话,

但另一个本子作“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a

;所以

这句话是很可疑的。孔子只教学生读《诗》《书》和《春秋》,

a  《古论语》作“易”,《鲁论语》作“亦”。

第20页

《周易》第二  013

阅读笔记

确没有教读《周易》。《孟子》称引《诗》《书》,也没

说到《周易》。《周易》变成儒家的经典,是在战国末期。

那时候阴阳家的学说盛行,儒家大约受了他们的影响,

才研究起这部书来。那时候道家的学说也盛行,也从另

一面影响了儒家。儒家就在这两家学说的影响之下,给《周

易》的卦、爻辞作了种种新解释。这些新解释并非在忠

实的、确切的解释卦、爻辞,其实倒是借着卦、爻辞发

挥他们的哲学。这种新解释存下来的,便是所谓《易传》。

《易传》中间较有系统的是彖辞和象辞。彖辞断定

一卦的涵义——“彖”就是“断”的意思。象辞推演卦

和爻的象,这个“象”字相当于现在所谓“观念”。这

个字后来成为解释《周易》的专门名词。但彖辞断定的

涵义,象辞推演的观念,其实不是真正从卦、爻里探究

出来的;那些只是作传的人傅会在卦、爻上面的。这里

面包含着多量的儒家伦理思想和政治哲学;象辞的话更

有许多和《论语》相近的。但说到“天”的时候,不当

作有人格的上帝,而只当作自然的道,却是道家的色彩

了。这两种传似乎是编纂起来的,并非一人所作。此外

有《文言》和《系辞》。《文言》解释乾坤两卦;《系辞》

发挥宇宙观、人生观,偶然也有分别解释卦、爻的话。

这些似乎都是抱残守缺,汇集众说而成。到了汉代,又

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说卦》推

演卦象,说明某卦的观念象征着自然界和人世间的某些

事物,譬如乾卦象征着天,又象征着父之类。《序卦》

说明六十四卦排列先后的道理。《杂卦》比较各卦意义

的同异之处。这三种传据说是河内一个女子在什么地方

第21页

014  经典常谈

阅读笔记

找着的,后来称为《逸易》;其实也许就是汉代人作的。

八卦原只是数目的巫术,这时候却变成数目的哲学

了。那整画“ ”是奇数,代表天,那断画“ ”是偶数,

代表地。奇数是阳数,偶数是阴数,阴阳的观念是从男

女来的。有天地,不能没有万物,正和有男女就有子息

一样,所以三画才能成一卦。卦是表示阴阳变化的,《周

易》的“易”,也便是变化的意思。为什么要八个卦呢?

这原是算学里错列与组合的必然,但这时候却想着是万

象的分类。乾是天,是父等;坤是地,是母等;震是雷,

是长子等;巽是风,是长女等;坎是水,是心病等;离

是火,是中女等;艮是山,是太监等;兑是泽,是少女等。

这样,八卦便象征着也支配着整个的大自然,整个的人

间世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卦是复合的,卦象也是复

合的,作用便更复杂、更具体了。据说伏羲、神农、黄帝、

尧、舜一班圣人看了六十四卦的象,悟出了种种道理,

这才制造了器物,建立了制度;耒耜以及文字等等东西,

“日中为市”等等制度,都是他们从六十四卦推演出来的。

这个观象制器的故事,见于《系辞》。《系辞》是

最重要的一部《易传》。这传里借着八卦和卦、爻辞发

挥着的融合儒、道的哲学,和观象制器的故事,都大大

的增加了《周易》的价值,抬高了它的地位。《周易》

的地位抬高了,关于它的传说也就多了。《系辞》里只

说伏羲作八卦;后来的传说却将重卦的,作卦、爻辞的,

作《易传》的人,都补出来了。但这些传说都比较晚,

所以有些参差,不尽能像“伏羲画卦说”那样成为定论。

重卦的人,有说是伏羲的,有说是神农的,有说是文王

第22页

《周易》第二  015

阅读笔记

的。卦、爻辞有说全是文王作的,有说爻辞是周公作的;

有说全是孔子作的。《易传》却都说是孔子作的。这些

都是圣人。《周易》的经传都出于圣人之手,所以和儒

家所谓道统,关系特别深切;这成了他们一部传道的书。

所以到了汉代,便已跳到六经之首了 a

。但另一面阴阳八

卦与五行结合起来,三位一体的演变出后来医卜、星相

种种迷信,种种花样,支配着一般民众,势力也非常雄

厚。这里面儒家的影响却很少了,大部分还是《周易》

原来的卜筮传统的力量。儒家的《周易》是哲学化了的;

民众的《周易》倒是巫术的本来面目。

【参考资料】

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古史辨》第三

册上)。

李镜池《〈易传〉探原》(同上)。

余永梁《〈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同上)。

a  《庄子·天运篇》和《天下篇》所说六经的次序是:《诗》《书》《礼》《乐》《易》

《春秋》,到了《汉书·艺文志》,便成了《易》《书》《诗》《礼》《乐》《春秋》了。

第23页

阅读笔记

《尚书》第三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所谓记言,其

实也是记事,不过是一种特别的方式罢了。记事比较的

是间接的,记言比较的是直接的。记言大部分照说的话

写下来,虽然也须略加剪裁,但是尽可以不必多费心思。

记事需要化自称为他称,剪裁也难,费的心思自然要多

得多。

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先发展的。商代甲骨卜

辞大部分是些问句,记事的话不多见。两周金文也还多

以记言为主。直到战国时代,记事文才有了长足的进展。

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说出的、写下的都可以叫作“辞”。

卜辞我们称为“辞”,《尚书》的大部分其实也是“辞”。

我们相信这些辞都是当时的“雅言”a

,就是当时的官话

或普通话。但传到后世,这种官话或普通话却变成诘屈

a  “雅言”见《论语·述而》。

第24页

《尚书》第三  017

阅读笔记

聱牙的古语了。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

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

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说数,那记事的几篇,大都是战国

末年人的制作,应该分别的看。那些号令多称为“誓”

或“诰”,后人便用“誓”“诰”的名字来代表这一类。

平时的号令叫“诰”,有关军事的叫“誓”。君告臣的

话多称为“命”,臣告君的话却似乎并无定名,偶然有

称为“谟”a

的。这些辞有的是当代史官所记,有的是后

代史官追记;当代史官也许根据新闻,后代史官便只能

根据传闻了。这些辞原来似乎只是说的话,并非写出的

文告;史官纪录,意在存作档案,备后来查考之用。这

种古代的档案,想来很多,留下来的却很少。汉代传有

《书序》,来历不详,也许是周、秦间人所作。有人说,

孔子删《书》为百篇,每篇有序,说明作意。这却缺乏

可信的证据。孔子教学生的典籍里有《书》,倒是真的。

那时代的《书》是个什么样子,已经无从知道。“书”

原是纪录的意思 b

,大约那所谓“书”只是指当时留存着

的一些古代的档案而言;那些档案恐怕还是一件件的,

并未结集成书。成书也许是在汉人手里。那时候这些档

案留存着的更少了,也更古了,更稀罕了;汉人便将它

们编辑起来,改称《尚书》。“尚”,“上”也;《尚书》

a  《说文》言部:“谟,议谋也。”

b  《说文》书部:“书,著也。”

第25页

018  经典常谈

阅读笔记

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a

。“书”上加一“尚”字,

无疑的是表示着尊信的意味。至于《书》称为“经”,

始于《荀子》b

;不过也是到汉代才普遍罢了。

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因而问题

也最多。秦始皇烧天下诗书及诸侯史记,并禁止民间私

藏一切书。到汉惠帝时,才开了书禁;文帝接着更鼓励

人民献书。书才渐渐见得着了。那时传《尚书》的只有

一个济南伏生 c

。伏生本是秦博士。始皇下诏烧诗书的时

候,他将《书》藏在墙壁里。后来兵乱,他流亡在外。

汉定天下,才回家;检查所藏的《书》,已失去数十篇,

剩下的只二十九篇了。他就守着这一些,私自教授于齐、

鲁之间。文帝知道了他的名字,想召他入朝。那时他已

九十多岁,不能远行到京师去。文帝便派掌故官晁错来

从他学。伏生私人的教授,加上朝廷的提倡,使《尚书》

流传开去。伏生所藏的本子是用“古文”写的,还是用

秦篆写的,不得而知;他的学生却只用当时的隶书抄录

流布。这就是东汉以来所谓《今尚书》或《今文尚书》。

汉武帝提倡儒学,立五经博士;宣帝时每经又都分家数

立官,共立了十四博士。每一博士各有弟子员若干人。

每家有所谓“师法”或“家法”,从学者必须严守。这

时候经学已成利禄的途径,治经学的自然就多起来了。《尚

书》也立下欧阳(和伯)、大小夏侯(夏侯胜、夏侯建)

a  《论衡·正说篇》。

b  《劝学篇》。

c  裴骃《史记集解》引张晏曰:“伏生名胜,《伏氏碑》云。”

第26页

《尚书》第三  019

阅读笔记

三博士,却都是伏生一派分出来的。当时去伏生已久,

传经的儒者为使人尊信的缘故,竟有硬说《尚书》完整

无缺的。他们说,二十九篇是取法天象的,一座北斗星

加上二十八宿,不正是二十九吗 a

!这二十九篇,东汉经

学大师马融、郑玄都给作过注;可是那些注现在差不多

亡失干净了。

汉景帝时,鲁恭王为了扩展自己的宫殿,去拆毁孔

子的旧宅。在墙壁里得着“古文”经传数十篇,其中有《书》。

这些经传都是用“古文”写的;所谓“古文”,其实只是

晚周民间别体字。那时恭王肃然起敬,不敢再拆房子,

并且将这些书都交还孔家的主人孔子的后人叫孔安国的。

安国加以整理,发见其中的《书》比通行本多出十六篇;

这称为《古文尚书》。武帝时,安国将这部书献上去。

因为语言和字体的两重困难,一时竟无人能通读那些“逸

书”,所以便一直压在皇家图书馆里。成帝时,刘向、

刘歆父子先后领校皇家藏书。刘向开始用《古文尚书》

校勘今文本子,校出今文脱简及异文各若干。哀帝时,

刘歆想将《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及《古文尚书》

立博士,这些都是所谓“古文”经典。当时的五经博士

不以为然,刘歆写了长信和他们争辩 b

。这便是后来所谓

今古文之争。

今古文之争是西汉经学一大史迹。所争的虽然只在

几种经书,他们却以为关系孔子之道即古代圣帝明王之

a  《论衡·正说篇》。

b  《汉书》本传。

第27页

020  经典常谈

阅读笔记

道甚大。“道”其实也是幌子,骨子里所争的还在禄位

与声势;当时今古文派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不过两派

的学风确也有不同处。大致今文派继承先秦诸子的风气,

“思以其道易天下”a

,所以主张通经致用。他们解经,

只重微言大义;而所谓微言大义,其实只是他们自己的

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古文派不重哲学而重历史,他们

要负起保存和传布文献的责任;所留心的是在章句、训

诂、典礼、名物之间。他们各得了孔子的一端,各有偏

畸的地方。到了东汉,书籍流传渐多,民间私学日盛。

私学压倒了官学,古文经学压倒了今文经学;学者也以

兼通为贵,不再专主一家。但是这时候“古文”经典中《逸

礼》即《礼》古经已经亡佚,《尚书》之学,也不昌盛。

东汉初,杜林曾在西州(今新疆境)得漆书《古文尚书》

一卷,非常宝爱,流离兵乱中,老是随身带着。他是怕“《古

文尚书》学”会绝传,所以这般珍惜。当时经师贾逵、马融、

郑玄都给那一卷《古文尚书》作注,从此《古文尚书》

才显于世 b

。原来“《古文尚书》学”直到贾逵才真正开始,

从前是没有什么师说的。而杜林所得只一卷,决不如孔

壁所出的多。学者竟爱重到那般地步。大约孔安国献的

那部《古文尚书》,一直埋没在皇家图书馆里,民间也

始终没有盛行,经过西汉末年的兵乱,便无声无臭的亡

失了罢。杜林的那一卷,虽经诸大师作注,却也没传到

后世;这许又是三国兵乱的缘故。《古文尚书》的运气

a  语见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上。

b  《后汉书·杨伦传》。

第28页

《尚书》第三  021

阅读笔记

真够坏的,不但没有能够露头角,还一而再的遭到了些

冒名顶替的事儿。这在西汉就有。汉成帝时,因孔安国

所献的《古文尚书》无人通晓,下诏征求能够通晓的人。

东莱有个张霸,不知孔壁的书还在。便根据《书序》,

将伏生二十九篇分为数十,作为中段,又采《左氏传》

及《书序》所说,补作首尾,共成《古文尚书百二篇》。

每篇都很简短,文意又浅陋。他将这伪书献上去。成帝

教用皇家图书馆藏着的孔壁《尚书》对看,满不是的。

成帝便将张霸下在狱里,却还存着他的书,并且听它流

传世间。后来张霸的再传弟子樊並谋反,朝廷才将那书

毁废;这第一部伪《古文尚书》就从此失传了。

到了三国末年,魏国出了个王肃,是个博学而有野

心的人。他伪作了《孔子家语》《孔丛子》a

,又伪作了

一部孔安国的《古文尚书》,还带着孔安国的传。他是

个聪明人,伪造这部《古文尚书》孔传,是很费了心思

的。他采辑群籍中所引“逸书”,以及历代嘉言,改头

换面,巧为联缀,成功了这部书。他是参照汉儒的成法,

先将伏生二十九篇分割为三十三篇,另增多二十五篇,

共五十八篇 b

,以合于东汉儒者如桓谭、班固所记的《古

文尚书》篇数。所增各篇,用力阐明儒家的“德治主义”,

满纸都是仁义道德的格言。这是汉武帝罢黜百家,专崇

儒学以来的正统思想,所谓大经、大法,足以取信于人。

a  《家语》托名孔安国,《孔丛子》托名孔鲋。

b  桓谭《新论》作五十八,《汉书·艺文志》自注作五十七。

第29页

022  经典常谈

阅读笔记

只看宋以来儒者所口诵心维的“十六字心传”a

,正在他

伪作的《大禹谟》里,便见出这部伪书影响之大。其实《尚

书》里的主要思想,该是“鬼治主义”,像《盘庚》等

篇所表现的。“原来西周以前,君主即教主,可以唯所

欲为,不受什么政治道德的拘束。逢到臣民不听话的时

候,只要抬出上帝和先祖来,自然一切解决。”这叫作

“鬼治主义”。“西周以后,因疆域的开拓,交通的便利,

富力的增加,文化大开。自孔子以至荀卿、韩非,他们

的政治学说都建筑在人性上面。尤其是儒家,把人性扩

张得极大。他们觉得政治的良好只在诚信的感应;只要

君主的道德好,臣民自然风从,用不到威力和鬼神的压

迫。”这叫作“德治主义”b

。看古代的档案,包含着“鬼

治主义”思想的,自然比包含着“德治主义”思想的可

信得多。但是王肃的时代早已是“德治主义”的时代;

他的伪书所以专从这里下手。他果然成功了。只是词旨

坦明,毫无诘屈聱牙之处,却不免露出了马脚。

晋武帝时候,孔安国的《古文尚书》曾立过博士 c

这《古文尚书》大概就是王肃伪造的。王肃是武帝的外

祖父,当时即使有怀疑的人,也不敢说话。可是后来经

过怀帝永嘉之乱,这部伪书也散失了,知道的人很少。

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发现了它,便拿来献到朝廷

上去。这时候伪《古文尚书》孔传便和马、郑注的《尚

a  见真德秀《大学衍义》。所谓十六字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在伪《大禹谟》里,是舜对禹的话。

b  以上引顾颉刚《盘庚中篇今译》(《古史辨》第二册)。

c  《晋书·荀崧传》。

第30页

《尚书》第三  023

阅读笔记

书》并行起来了。大约北方的学者还是信马、郑的多,

南方的学者才是信伪孔的多。等到隋统一了天下,南学

压倒了北学,马、郑《尚书》,习者渐少。唐太宗时,

因章句繁杂,诏令孔颖达等编撰《五经正义》;高宗永

徽四年(西元六五三),颁行天下,考试必用此本。《正

义》成了标准的官书,经学从此大统一。那《尚书正义》

便用的伪《古文尚书》孔传。伪孔定于一尊,马、郑便

更没人理睬了;日子一久,自然就残缺了,宋以来差不

多就算亡了。伪《古文尚书》孔传如此这般冒名顶替了

一千年,直到清初的时候。

这一千年中间,却也有怀疑伪《古文尚书》孔传的人。

南宋的吴棫首先发难。他有《书稗传》十三卷 a

,可惜

不传了。朱子因孔安国的“古文”字句皆完整,又平顺

易读,也觉得可疑 b

。但是他们似乎都还没有去找出确

切的证据。至少朱子还不免疑信参半;他还采取伪《大

禹谟》里“人心”“道心”的话解释“四书”,建立道

统呢。元代的吴澄才断然的将伏生今文从伪古文分出;

他的《尚书纂言》只注解今文,将伪古文除外。明代梅

著《尚书考异》,更力排伪孔,并找出了相当的证据。

但是严密钩稽决疑定谳的人,还得等待清代的学者。这

里该提出三个可尊敬的名字。第一是清初的阎若璩,著《古

文尚书疏证》,第二是惠栋,著《古文尚书考》; 两书辨

析详明,证据确凿,教伪孔体无完肤,真相毕露。但将

a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四。

b  见《朱子语类》七十八。

第31页

024  经典常谈

阅读笔记

作伪的罪名加在梅赜头上,还不免未达一间。第三是清

中叶的丁晏,著《尚书馀论》,才将真正的罪人王肃指出。

千年公案,从此可以定论。这以后等着动手的,便是搜

辑汉人的伏生《尚书》说和马、郑注。这方面努力的不少,

成绩也斐然可观;不过所能做到的,也只是抱残守缺的

工作罢了。伏生《尚书》从千年迷雾中重露出真面目,

清代诸大师的劳绩是不朽的。但二十九篇固是真本,其

中也还该分别的看。照近人的意见,《周书》大都是当

时史官所记,只有一二篇像是战国时人托古之作。《商书》

究竟是当时史官所记,还是周史官追记,尚在然疑之间。

《虞书》《夏书》大约多是战国末年人托古之作,只《甘

誓》那一篇许是后代史官追记的。这么着,《今文尚书》

里便也有了真伪之分了。

【参考资料】

王先谦《尚书孔传参正序例》及卷三十六《伪孔安国序》。

顾颉刚《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书》(《古史辨》第一册)。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微信翻页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