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共文化》(夏季刊)2022年第2期(总第028期)

发布时间:2022-7-0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浙江公共文化》(夏季刊)2022年第2期(总第028期)

着力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艺术滋养心灵,文化孕育美好”。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省委和省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带领广大群文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谱写了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当前,我省正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加强艺术修养提升审美能力是精神富有的标志,我们要聚焦打造以精神富有为标志的文化发展模式,通过全民艺术普及,让广大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中,得到精神升华、气质提升、文化熏陶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从而实现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文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变量”,我们使命在心、责任在肩。广大群文工作者要继续奋发有为,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目标,自觉扛起“重要窗口”的使命担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浙江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聚焦新时代脉搏,引领新社会风尚,创作更多讴歌共产党、讴歌新时代的精品力作,不断提升人... [收起]
[展开]
《浙江公共文化》(夏季刊)2022年第2期(总第028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一家专门做书的公司
文本内容
第2页

第3页

《五号绿道》赖海兵 / 摄

该作品入选浙江省第六届群星视觉艺术综合大展摄影展

第4页

浙江省群星女书法家作品展优秀作品选登

吴邦?《一夕霁光联》

138cm×17cm×2

龙凤 隶书《毛泽东七律·有所思》

137cm×68cm

陈海珍 草书《陈傅良诗》

138cm×70cm

陈起《宾虹画论》

137cm×32cm

第5页

着力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

“艺术滋养心灵,文化孕育美好”。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

下,在省委和省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带领广大群文

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谱写了

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当前,我省正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习近

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加强艺术修养提升审美能力是

精神富有的标志,我们要聚焦打造以精神富有为标志的文化发展模式,通过全民艺术普及,让广

大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中,得到精神升华、气质提升、文化熏

陶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从而实现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

文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变量”,我们使命在心、责任在肩。广大群文工作者要继续奋

发有为,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目标,自觉扛起“重要窗口”的使命担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浙江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聚焦新时代脉搏,引领新社会风尚,创作更多讴歌共产党、讴歌新

时代的精品力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现代化先行

省和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为“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建设贡献文化

和旅游的力量!

——《首届浙江省全民艺术节开幕式致辞(节选)》

JUANSHOU |卷  首

第6页

编辑委员会

主    任:顾  炯

副 主 任:王布伟  阮  静  张国樟

委    员:毛光正  周  航  张  莉  孔  燕 

          施丽君  章静颖  马学文  许金辉 

          许茵茵  何  剑  王  海  俞叶萍 

          季彤曦

主      编:阮  静

常务副主编:毛光正

副  主  编:周  航

责 任 编 辑:颜苗娟

编      辑:周  平  金  笑  朱小雨

封 面 设 计:孟浣女

美 术 编 辑:曹  敏

出    版:《浙江公共文化》编辑部

地    址: 杭州市武林路 71 号

邮    编:310006

邮    箱:82763257@qq.com

发送单位:全国省级文化馆、全省文化馆(站)

印刷单位:杭州佳园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浙江公共文化

2022.06 总第 028 期

主  管: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  办:浙江省文化馆、浙江省群众文化学会

准印证:浙内准字第 0636 号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视点视角

04 美轮美奂  共襄盛举  “喜迎二十大  同走共富路”首届浙江省

全民艺术节开幕 / 金  笑

08 浙江省文化馆“‘耕山播海’带动全民艺术普及”项目入选浙江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 / 金笑  谭雪纯

10 浙江:以机制改革促精品创作,积极备战全国“群星奖”

/ 朱小雨

11 宁波全民艺术普及助力“双减”打出组合拳 / 郑志玥

13 宁海市民艺校开学 构建 5 分钟文化共享圈 / 冯颖丹  胡磊娜

14 泰顺首届全民艺术节开幕  以“文化之力”构筑山城共同富裕精

神家园 / 赖淼莲

理论观察

16    数字化时代公共文化公益培训途径拓展 / 陈梅红

19    高质量发展语境下文化馆艺术培训转型发展

/ 吴陈鑫  朱文娟

22    创新残疾人文化艺术培训的江山实践 / 祝苏珊

25    线下成人公益性艺术培训开展探讨 / 高昱佳

28    新时代公益培训高质量发展的萧山实践 / 孙如林

第7页

围炉文艺

31    我从速写起步 / 钱贵荪

34    东方美学 / 张国樟

36    字外大有事在

      ——略谈张鹏翼先生的书外之功 / 温作市

39  八“美”齐下立体打造合唱艺术美学 / 周卫平

41    业余童声合唱团训练中音准能力提升的有效性探

究 / 梁雪琴

艺心耕耘

44    唱出我精彩

      ——我的歌唱生涯 / 刘全来

48    不老的时代传唱人

      ——草根艺人周淑芳和高翔飞夫妇的故事

/ 叶  露

    文化空间

52    艺享空间:让文化公益培训闪亮“出圈”

/ 张瀚云  李  华

54    瑞安:积极引入“社会力量” 打造公共文化优

质供给高地 / 新华网

56    公共文化让“品质道墟”更具温度 / 马德良

文苑芬芳

59    《父亲的快递》(小品) / 章  沙

62    阳光路上 ( 小戏 ) / 沈建萍

65    我的村庄 ( 诗歌 ) / 沈益平

66    如果海水不是咸的 ( 歌曲 )

/ 蒋建伟  张瀚云 / 词  韩侃凯  齐文骏 / 曲

68    安澜桥思 ( 散文 ) / 金毓瑶

70    阿 P 敲竹杠 ( 故事 ) / 魏安泉

云上频道

72    鄞州区文化馆以“中央课堂”为抓手推进数字文化场景建

设 / 胡  勇

74    宁波:多个数字文旅应用场景 5 月起陆续上线 / 施代伟

75    秀洲:数字赋能打造“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 陈彩珠

文旅在线

76    在“浙”里解锁文旅融合的共富“密码” / 汪菁璐

78    嘉兴:以“文化之力”让文旅融合奔向“诗和远方”

/ 嘉兴日报

80    湖州安吉:文旅融合遍地开花 / 邹倜然  王豆豆

封面:《网箱养殖》(张满君)

第8页

百花竞芬芳,全民享盛会。6 月 28 日晚,“喜迎

二十大 同走共富路”浙江省戏曲大联展暨首届浙江省

全民艺术节、宁波市全民艺术普及季开幕。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宁波市文化

广电旅游局、浙江省文化馆承办,宁波市鄞州区文化和

广电旅游体育局执行承办,宁波市鄞州区文化馆协办。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褚子育,宁波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朱欢,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叶菁,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詹荣胜,宁波市

鄞州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姚珂军,宁波市鄞州区副

区长朱晓丽与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活动。

群英大荟萃  让全民艺术普及可触可感

浙江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这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

富的戏曲。浙江是一片希望的土地,勤劳的人民用吴腔

越调解读美好生活。为进一步深化全民艺术普及工作,

首届浙江省全民艺术节特别以戏曲大联展的形式拉开帷

幕,越剧、京剧、睦剧小戏、台州乱弹、绍剧、湖剧、

平阳木偶剧、瓯剧、婺剧、甬剧等轮番登场。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褚子育在“喜迎二十

大 同走共富路”首届浙江省全民艺术节开幕式启动仪

式上提到,“今晚集中呈现的这批优秀联展作品不仅体

现了我们对浙江优秀传统戏曲的弘扬,更吹响了在刚刚

结束的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提出‘着力推进全域文化繁

荣全民精神富有’的冲锋号。”

都说“一部戏曲史,半部在浙江”。戏曲大联展以

序《记忆回响》开场,随着舞台上戏曲人物扮相的逐一

亮相,引出翎子功、长水袖、把子功等戏曲绝技绝活。

美轮美奂  共襄盛举

“喜迎二十大  同走共富路”首届浙江省全民艺术节开幕

□ 金  笑

04

视点视角| SHIDIANSHIJIAO

第9页

大联展根据全民艺术普及“进校园”中,学戏孩子们的

成长,结合全省优秀票友展示、戏曲名家展示、小剧种

折子戏展示,通过《戒不掉的腔调》《忘不了的乡情》

《留下来的宝藏》三个篇章,充分展现近年来浙江群众

戏曲艺术的发展成果。整个舞台运用多区域布局,利用

老戏台、水牌、短片等舞台效果,将观众带入丰富多彩、

美轮美奂的戏曲世界,描绘出新时代全民艺术普及把美

好生活带到群众身边的生动场景。

京剧《贵妃醉酒》选段的表演者顾双龙是一位律师,

从小就爱琢磨戏的他,曾在浙江省十大城市戏曲演唱联

赛中获个人金奖。

越剧《白蛇传·西湖山水还依旧》的表演者郭小璐

是一位从专业到群文的戏曲干部,星级业余团队评比、

点单进文化礼堂、在各地搭台送戏、直播戏曲课堂等全

民普及戏曲艺术中常常见到她的身影。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方汝将、杨霞云、楼胜,国家

一级演员、金桂奖获得者朱锋、鲍陈热,以及“全国越

剧十大名票”称号获得者李锡年、全国京剧票友大赛金

奖获得者陈健明的助兴,超越纯粹的戏曲艺术、以大众

化的方式,实现戏曲艺术和戏曲知识的跨界传播。名家

名票齐登台,用满腔热情完美呈现戏剧艺术的魅力,为

全民艺术普及贡献自己的力量。大联展在尾声《沃土芬

芳》中落幕。

票友、戏迷、业余团队与专业剧团争奇斗艳,让有

智取威虎山

平阳木偶戏

京剧《赤桑镇》

05

第10页

着深厚群众基础的戏曲文化,拉近全民艺术普及与大家

的距离,让文化艺术在每个人生活中可见、可感、可参与、

可传播,让浙江全民艺术普及深入人心。

全省齐发力  让文化生活有滋有味

近年来,浙江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科学指引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

要窗口”,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推动公共文化服

务提档升级,全省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公共文

化资源共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日益提升,群众文

化事业蓬勃发展,全民艺术普及成果丰硕,人民群众的

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从今年起的每年 7 月被定为浙江省全民艺术普及

月,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为人民提供更

多更好精神食粮,为实现“精神富有”先行探路。

“本次活动以‘喜迎二十大 同走共富路’为主题,

是对近年来全省群众戏曲艺术发展成果进行一次全面检

阅,为浙江省全民艺术节启幕,也为浙江人民喜迎党

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的喜庆氛围。”浙江省文

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叶菁在首届浙江省全民

艺术节暨宁波市全民艺术普及季开幕仪式上这样介绍。

作为浙江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省

的重要举措,浙江全民艺术普及的亮点之一在于,在

全民艺术知识普及、欣赏普及、技能普及、活动普及

四个方面的基础上,向前迈一步,强化群众的艺术创

造能力,创新提出了“全民艺术创造普及”。浙江省

文化馆馆长、党总支书记顾炯说,“我们希望放大群

众创新创造优势,激发全民艺术原创活力,鼓励群众

积极参与文化艺术创作,生产更多通俗易懂、生动有

趣的优秀作品,来满足群众对艺术的多层次需求,实

现文化供给从保基本运作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首届全民艺术节围绕“喜迎二十大 同走共富路”

这一主题,全省联动开展“锦绣华章”2022 长三角民

间艺术文创大展、第二届长三角原创流行歌曲大赛、

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三团三社”展演展示、“圆梦

青苗·以艺育美”浙江省乡村青少年美育课堂等 1100

场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包括文艺赛事、展演展示方面

624 场,公益培训(讲座)486 场。同时,推出覆盖

全省各地文化馆的全民艺术普及通兑券 6845 张。每

张券可兑换一门培训班名额、一场演出门票或一场展

览门票。在全省各地的地铁站、公交站、灯箱等以及

各文化馆等新媒体平台宣传都将看到全省统一的“全

民艺术普及”宣传海报。

线上同推进  让共同富裕尽善尽美

艺术滋养心灵,文化孕育美好。“全民艺术普及”

是新时代群众文化风尚的风向标,也是浙江文化软实

睦剧《南山种麦》

台州乱弹

越剧《梁祝·新十八相送》

06

视点视角| SHIDIANSHIJIAO

第11页

力的体现。本次开幕式将在国家公共文化云、浙江群文

云、浙江省文化馆新媒体矩阵、看见文化馆新媒体矩阵、

全国多省市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全省各市数字服务平台

进行同步直播。

首届浙江省全民艺术节通过上线抖音官方首个全民

艺术普及类小程序、第一次推出抖音全民艺术普及文艺

惠民直播带“货”、举行 # 全民艺术节 抖音官方话题赛、

上线浙江全民艺术普及新媒体矩阵主账号“看见文化馆”

等多种方式,提升群众的参与度、认可度、满意度。在

6 月 28 日开幕式前,浙江全民艺术普及主账号“看见

文化馆”的抖音平台以文化带“货”的模式进行直播接力,

推介全省各地的全民艺术普及优质文化服务。

为进一步扩大“全民艺术普及”系列工作的覆盖面

和影响力,提高群众对全民艺术普及的关注度和认知度,

全省基层培训联盟将采用线上 + 线下“双师”艺术培训

全面展开,搭建起“文化名家”“星级文化使者”教学

相长的互动桥梁。“网络艺术学堂”文化艺术类精品公

开课全省展播会把优质的文化艺术普及课程送到每个学

员家门口,推送到每个学员手机上。一系列举措对擦亮

浙江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赋能“精

神富有、物质富裕”双向发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可以关注“看见文化馆”新媒体矩阵(订阅号、

抖音号、微博号、视频号)、2022 年浙江全省艺术普

及活动专题平台,看到浙江各地全民艺术普及活动的精

彩内容,了解、共享全民艺术普及成果。

穆桂英

洒满大地都是爱

07

第12页

5 月 27 日,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领

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

范区最佳实践(第一批)名单,浙江省文化馆“‘耕山

播海’带动全民艺术普及”被评选为“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发展先行示范”最佳实践。

“耕山播海”系列培训活动是浙江省文化馆围绕省

厅“把文化艺术普及到全省山区及海岛”的工作部署所

创立的全民艺术普及品牌。十年来,“耕山播海”系列

培训活动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围绕当地实际“深耕

密植”,已形成“基层点单、双向选择、按需排课、照

单请师资”的运作模式。通过不断扩大培训范围、深化

培训内容,帮助基层文化工作者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业

务素质,也经由他们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群众文化队伍的

水平,从而切实提升基层文化服务工作质量。

2021 年,浙江省文化馆对“耕山播海”项目全面

升级。立足文化共富,以推动全民艺术普及为抓手,开

展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联动全省文化资源,强化群文

系统骨干力量,壮大群文人才队伍,激发群众文化内生

动力。

充分调研,精准对接

浙江省文化馆通过“基层联络服务机制”深入基层

文化馆充分调研,收集全省基层文艺培训需求,针对各

地适宜、欠缺和有迫切需求的文化培训项目量身定制课

程,选派名家,供需双方精准对接,高效利用全省群文

资源。

浙江省文化馆“‘耕山播海’带动全民艺术普及”项目

入选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

□ 金  笑  谭雪纯

08

视点视角| SHIDIANSHIJIAO

第13页

多方合力,五级联动

以省文化馆为核心,通过“梯队送学、名家讲学、基层导学、交流促学、实效践学、积分评学、网

络辅学”多方合力,构建省、市、县、镇、村文化阵地的“五级联动”,纵向打通基层文艺队伍提升渠

道,横向搭建县市区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数字赋能,即时响应

充分发挥互联网与新媒体优势,通过“浙江群文云”“指尖艺术导师”等平台输送丰富的优质数字

化资源,由省馆牵头构建双师课程体系,并在全省范围内征集优质网课,让群众与优质文化艺术资源“零

距离”,强化资源的时效性与实效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文化服务“不打烊”。

科学量化,星级评定

全省“培训联盟”实行考核积分制,各市文化馆对“文化使者”的年度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围绕培

训场次人数、作品创作成果、社会影响力、群众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积分量化排名,评出“星级文化使者”“金

牌文化使者”,营造“人人领航争做文化使者,人人参与点燃文化之光”的氛围。

截至 2021 年底,“耕山播海”基层服务培训联动全省 101 个文化馆,集中开展 10 场“定制式”

文化使者培训活动,开办培训 568 期,11628 课时,线上线下共计培训 182.5 万人次。直接培训全省

群文骨干 1 万余人次,辐射培训社会文艺队伍、文艺爱好者 18 万余人次,形成了一套有效联动、覆盖

全省的一体化联盟体系;与此同时孵化了首批文化使者 538 人,评出五星级文化使者 22 名,四星级文

化使者 33 名,三星级文化使者 158 名,先进集体 12 家,组建了一支水平高、能力强的文艺培训人才队伍。

“耕山播海”系列培训活动通过搭建高效的培训与管理机制有效促进了文化艺术培训资源与群众需

求精准对接,切实提升了全民艺术普及综合成效,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文化力量。

09

第14页

今年 9 月,第十九届群星奖决赛将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期间举行。目前,各地群文工作者积极备战,满

怀对艺术的挚爱、对人民的深情,坚持守正创新,精心打磨作品,力争打造出彰显时代风貌、贴近群众生活的

艺术精品,展示新时代群众文艺繁荣发展的新成果。

3 月,浙江备战第十九届群星奖的 30 多个节目完成了集中录制工作。在 2019 年至 2021 年浙江的示范

性公共文化活动中,这些作品均名列前茅。用浙江省文化馆馆长、党总支书记顾炯的话说,这些作品是“好中

选优,优中选精”,是在省级赛事中层层打磨出来的精品力作。

三年磨一剑,深耕在基层。浙江省文化馆自 2019 年年底进行机制创新,推出“沃土深耕”基层联络服务

机制。借助此次改革,浙江实现了省、市、县、镇、村五级文化阵地的全省联动,深入推进全民艺术普及。“改

革让我们可以在全省范围内根据基层需求调配文化资源,解决群众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点单式’

配送和针对性帮扶,有效繁荣了全省群众文艺作品创作。这样的量变为促进质变、产生能够冲击全国群星奖的

作品打下了良好基础。”浙江省文化馆表演艺术指导中心主任吴杰说。

深耕基层进行公共文化服务改革,也让浙江今年冲击群星奖的作品更接地气。比如,有的作品记录抗疫故

事,有的讲述网络直播,有的聚焦“浙江精神”,有的歌颂和谐社会……这些作品的题材来源于基层,因此更

贴近群众生活,容易引发思想与情感的共鸣。

据了解,这些作品的打磨和选拔过程非常严苛。舞蹈、戏剧、音乐、曲艺 4 个门类每年举办省级赛事,各

产生约 40 个获奖作品。累积 3 年,再选出最终冲击全国群星奖的作品。3 年时间里,这些作品不仅经过题材

讨论会、作品加工会、省级大型赛事的层层打磨,还要开展多场惠民演出。“这些作品经过专家指点、赛事磨

炼和观众反馈,不断走向成熟,期待能在全国群星奖舞台上取得好成绩。”顾炯说。

浙江:以机制改革促精品创作,积极备战全国“群星奖”

□ 朱小雨

10

视点视角| SHIDIANSHIJIAO

第15页

宁波市文化馆为深化助力教育部“双减”政策实施,

积极发挥全民艺术普及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对接学校需

求、强化艺培管理、专业服务提升等方面以思路促行动

打出组合拳,全年推出三大系列八项活动,让艺术普及

成为“双减”服务生力军。

塑形象,公益宣传艺培品牌

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作为全民艺术普及的有力支撑,

同时也是助推“双减”落地的关键环节。为帮助更多学

生家长搭建起与优质艺术资源之间的桥梁,宁波市文化

馆于 2022 年初特别启动了艺培新形象培养计划。以专

业艺术品质为标准,遴选出全市 30 家优秀艺培机构和

11 项特色艺培活动,启动了首轮公益宣传推广服务。

市馆组织专业团队,为首批推广的艺培机构及活动

进行海报设计、宣传片拍摄剪辑等形象包装,并积极联

动市区核心地段公益广告位进行为期 3 个月的免费宣

传。同时,市文化馆还通过“一人一艺”视频号和抖音

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推介优秀机构的宣传视频,并安

排专人回复相关艺术培训的专业问题。此举不仅树立起

艺术培训机构优质、优品的新形象,也让“一人一艺·减

负担增才艺”的口号更加深入人心。

办赛事,选拔发掘艺术新苗

今年,宁波市文化馆共策划推出八项面向全市艺培

机构及学员的赛事选拔活动,通过专项赛事、专业舞台、

专门培养的方式,全面检验我市各类型艺培机构的教学

成果,为宁波群众文艺事业的艺术新生代、艺术新力量

做好遴选和储备工作。

一是链接省级赛事渠道。2022 浙江省首届青少年

艺术大赛(舞蹈)宁波地区选拔赛,6 个作品代表宁波

登上浙江省青少年艺术大赛的舞台。浙江省首届群星

少年儿童美术大赛宁波地区选拔赛,评选出优秀作品

50 件将代表宁波出征省赛。二是搭建展示选拔平台。

已连续举办 5 届的“宁波少儿非遗故事大赛”吸引超

过 2000 多名学生参赛,每年数十位“故事大王”的诞

生,有力带动了全市语言表演类培训机构的水平提升。

宁波全民艺术普及助力“双减”打出组合拳

□ 郑志玥

11

第16页

2022“一人一艺”宁波市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青少年

声乐大赛,从全市 10 个区县(市)近百家音乐培训机

构中征集选拔出 49 个少儿声乐作品进行线上投票,共

计投票 36 万张、点击量超 103 万。6 月 1 日由宁波市

文化馆网站、凤凰网宁波同步直播的大赛颁奖晚会,观

看量 36.2 万人次。三是加大培育服务力度。以宁波市

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中心牵头的“一人一艺”美育课

堂,两年来在全市共选派 34 位艺术教师开设 165 课

时,线下 2.1 万人次、线上 11.3 万人次接受了这项公

益艺术培训服务。2022 宁波非遗进生活启动暨“快乐

六一·玩转非遗”嘉年华活动,吸引了近千名学生和家

长热情参与。下半年,宁波市文化馆还将陆续推出三期

艺术普及公益大师班,针对社会联盟机构从事艺术教育

的老师,在合唱指挥、声乐指导、舞蹈训练等方面给予

免费培训指导。

强联动,区县馆扶持显实效

各区县(市)文化馆也纷纷在助力“双减”、统筹

管理艺培机构方面频出扶持新举措,实效显著。

海曙区文化馆“一人一艺”“百姓讲坛”进校园,

针对学生课后艺术类需求,组织优质艺术培训机构进校

提供文化艺术类课后服务,内容包括非遗、美术、音乐、

舞蹈、器乐等等,得到了学生、老师和家长的普遍好评。

同时,为了满足更多学生兴趣爱好,海曙区文化馆录制

适合学生群体欣赏的评话、摄影、油画、萨克斯等艺术

普及慕课 344 课时 , 浏览量达 10 万余人次。鄞州区文

化馆铺设“点对点”服务网络,覆盖区域内文化艺术类

校外培训机构 868 家。同时构造“立体式”监管体系,

设立“片区长”打通监管“最后一米”,针对艺培机构

较集中的十多个大型商业广场,完成摸排检查 320 余家,

形成管理一盘棋。依托“阿拉文化空间”公众号,及时

发布艺培机构改革管理信息,建立业务交流群,线上解

答并开展业务指导。余姚市文化馆积极开发线上文化艺

术课程,录制“馆里有课”系列网课,推出防疫文艺小

视频,免费向中小学生提供文艺教学和欣赏。与此同时,

联合教育部门举办“非遗促双减 童话最名邑”少儿非

遗故事大赛,满足中小学生合理的课余文化艺术活动需

求,发挥重要的阵地作用。

12

视点视角| SHIDIANSHIJIAO

第17页

5 月 23 日上午,宁海县市民艺校开学仪式在县文化馆群星展厅举行。市民艺校总校、分校、文化

礼堂培训点教师代表以及学员代表等参加了开学仪式。

宁海县市民艺校是对往年县文化馆开展的季度公益培训的创新整合,由阶段式上课,转为全年常态

化每天开展艺术公益培训。市民艺校作为公益性艺术普及培训项目,深受市民喜爱。

今年,县市民艺校设 1 个总校、20 个分校、100 个培训点。总校设在县文化馆艺术培训中心,全

年每天开展艺术公益培训,每月开设 1 期名家课堂,4 期艺术讲座。分校以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一人一艺”

全民艺术普及联盟为主体,每周 2 天为市民提供各类公益培训。100 个培训点设在全县 100 家文化礼堂,

与县内 100 家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结对,每月开展 3 天专项公益培训。总校课程安排包括舞蹈类、音乐类、

美术类、表演类及书法类,线下授课共计 1500 课时;分校将开设 20 门课程,线下授课共计 6400 课时。

近年来,宁海县文化馆坚持文艺“三贴近”原则,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文

化需求。市民艺校是县文化共享工程,将通过市民艺校着力构建 5 分钟文化共享圈,提升群众艺术修养,

浓厚全社会的艺术氛围,营造与精神富有相适应、与美好生活相匹配的人文环境,助力现代化“双优”

新宁海建设。

宁海市民艺校开学 构建 5 分钟文化共享圈

□ 冯颖丹  胡磊娜

13

第18页

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线上分享赢取泰顺特色大礼包,到转角摊位偶遇

一杯现磨咖啡,在新与老的碰撞中邂逅艺术之美……5 月 21 日,以“喜迎

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泰顺县首届全民艺术节在文祥湖开幕,引来

众多市民前来现场参与。“泰有艺市”市集分非遗、文创、手工艺、农创产

品四大专区,活动中市民不仅可以欣赏舞蹈及歌曲表演,还能打卡米塑制作、

泰顺石印章等 33 个文艺体验项目。

深受市民喜爱的“泰有艺市”市集活动,只是本次全民艺术节端出的“头

盘菜”。作为泰顺首届全民艺术节,系列活动内容精心策划、精彩纷呈。根

据主办方安排,活动分为“艺享山城”“印象山城”“乡韵山城”三大篇章,

以县城为核心、辐射各乡镇,涵盖赛事活动、展览展示、节庆活动(含各类

泰顺首届全民艺术节开幕

以“文化之力”构筑山城共同富裕精神家园

□ 赖淼莲

14

视点视角| SHIDIANSHIJIAO

第19页

公共节日、民俗节庆、文化节庆活动等)、文化服务(含

文艺展演、文化下基层、培训、讲座等)、文化消费等上

百场文化艺术活动,为期 7 个月,意在形成“镇镇有品牌、

季季有活动、月月有亮点、人人能参与”的浓厚文化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全民艺术节活动尤其注重线上线下相

结合,活动内容、形式、载体十分多元化。“综合考虑疫

情等影响,为方便市民更好享受公益文化,我们还推出了

覆盖全年的‘云上艺课’”。泰顺县文化馆馆长夏灵芝介

绍,此次活动将全面整合社会力量、突破阵地限制,结合

文化快线点单配送服务、“我想我享”全民技艺普及行动、

蚂蚁艺工团文化志愿服务、公益大联盟等已有资源,真正

实现全民艺术普及,以“文化之力”构筑山城共同富裕精

神家园。

15

第20页

公共文化公益培训是新时代文化主管部门不

容推卸的一项社会责任,尤其在当下不断更新升

级的数字化时代。作为具体文化管理部门的文化

馆,要科学分析,准确判断群众对公共文化的真

实需求,并根据自身能力,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

文化公益培训,做大本区域公共文化这块“蛋糕”,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作出应有贡

献。

一、数字化时代公共文化公益培训的

内涵

所谓数字化时代公共文化公益培训,是指由

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主导,有专业社会力量参与,

以数字化线上云服务为主要手段,以一定课时量

的线下教学为辅助,具有无偿的公益属性,以最

终满足公共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展开的有针对

性内容之公益培训活动。

(一)实施主体为文化主管部门

有能力整合本地区公共文化资源,通过适应

性与实用性选择,形成本地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

汇集中心的,也只有文化主管部门。通常由文化

馆依托所构建的数字文化平台,对公共文化活动

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再结合当地实际整合成可随

时供公益培训的数字资源,便于当地群众高效而

便捷地参与各种自己喜欢的公益培训。

(二)搭乘载体为云端数字服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出,要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构建标准统

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在基层实

现共建共享。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宏观大环境,从

而使云端数字化服务成了时代的必然,势必成为

公益培训的最佳载体平台。

(三)受益群体为自我需要之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智

能技术,可以通过用户兴趣进行“投其所好”的

精准传送,用户也可以进行“自我需要”的精准

选择,以充分满足用户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

由于文化主管部门已经构建了“数字资源池”,

只要上云端资源池进行自我选择,受众就可以如

愿以偿地获得需要的公益培训。

二、数字化时代公共文化公益培训的

要件

建设数字化时代公共文化无疑已成为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尤其在当前疫情防控需要的大环

境下,加上群众对公共文化日益精细的差异化需

求,公共文化公益培训自然已成为实现全民艺术

普及的必然途径。为有的放矢地做好群众需要的

数字化时代公共文化公益培训途径拓展

□ 陈梅红

16

理论观察| LILUNGUANCHA

第21页

公益培训,作为主管部门的文化馆首先要最大限

度地进行供需为主的“端口要件”设计。

(一)谁是公益培训需求端

公共文化公益培训首先要明确谁是公益培训

的需求端,需求端都包含了谁。一般意义上说,

群众就是需求端,但有些群众只对某种培训感兴

趣,排斥其不感兴趣的其他公益培训。因此对需

求端的真正定义应该是,基于某种公益培训的一

群来自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

龄段的人组成的群体。

(二)受训需求端需要什么

通过对公共文化公益培训需求端概念的分

析,已经明确了作为需求端群众,既不是个体,

也不是一个固有的团体,而是一批有共同兴趣共

同话题的特殊集合群体。

因此,对这批界定了有共同文化爱好的人,

就可以结合数字资源池整合好的内容进行针对性

的指导,就可以实施精准的公共文化高效公益培

训。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以满足数字时代他们

最真实的公共文化需求。

(三)服务供给端能给什么

在开展公共文化公益培训的过程中,文化服

务供给端始终要明白自身在需求群体面前能给什

么,能做多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首先,服务供给端认识一定要到位。不要以

为无偿的公益培训就可以马马虎虎。只有实现有

的放矢的高效高品质培训,才能真正赢得需求群

体的充分信任。

其次,服务供给端要与需求相匹配。要想方

设法,最大限度地满足该群体的公共文化需求,

力求服务供给与群体需求的匹配性。从而实现供

需双赢,否则就是走过场。

第三,服务供给端要巩固培训成果。不仅培

训中要做到高效,培训后还要进行有效引导,甚

至跟踪培训实绩。每完成一轮培训,都要进行总

结提升,从而构建出一个更完善更高效的升级版

数字池。

三、数字化时代公共文化公益培训的

途径

(一)以专人负责构建培训框架

没有文化发展规划,其直接问题就是造成文

化资源的浪费。数字化时代的公共文化,尽管已

经有一个比较便捷的网络培训平台系统,但如果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没有一个贴心的专

人为之奔波,公共文化公益培训就有可能流于形

式,就有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作为

文化主管部门,在构建负责机构时,首先必须要

落实一个专职干部,以构建一个权威统一的系统

培训框架。

武义县始终以浙江省文化馆推出的“耕山播

海”农村文艺骨干免费培训活动为依托,每年年

初都由县文广旅体局下发《关于年度文化艺术公

益性免费培训计划》,并在文件中指定县文化馆

为组织承办的具体机构。县文化馆明确分管领导,

落实专人负责。负责人利用文化馆微信公众平台、

钉钉群等信息发布途径,把培训计划与安排及时

公布于众,从师资落实到课程设置,甚至如何做

好课间服务,培训后的效果跟踪都有详尽的规划,

这样就从组织上保证了公益培训的可靠性与有效

性。

(二)以资源共享运行普通教学

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一

些普通常规的共享式文化资源,只需借助数字网

络平台,人们不出家门就可以轻松完成阅读视听

甚至培训。文化馆通常可依托自身的微信公众号,

将一些普通的文化培训内容,加码发布到数字文

化平台上,使公众随时随地参与各类线上普通培

训成为可能。

以资源共享方式运行教育的通常是些普通的

文化种类,比如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朗诵。把

优秀的朗诵作品随时放到微信公众号上从而可实

现资源共享。这种普通教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三

方面:一是“随时随地”可参与,二是“随多随少”

都无妨,三是“孰重孰轻”请自便。培训内容与

节奏完全由受众本人灵活掌握,参与受众的多寡

以点击阅读量示人,这是数字化时代为共享资源

培训带来的巨大福利。

武义县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文学爱好

者众多。面对文化底蕴丰厚的故乡山水,有相当

一批文学创作者和作品朗诵爱好者。县文化馆为

此特别注重这种简便易行的线上普通教学。笔者

17

第22页

早期曾从事过媒体播音工作,对文学作品朗诵也

有一定的兴趣,也经常会拿一些原创文本诵读。

总之,凡是这类看着不起眼,而实际却“投入少

受众多传播快效果佳”的资源共享型普通教学,

无疑应该是数字时代文化公益培训最便捷最实在

最需要瞭望的一个高地。

(三)以特色优势锻造品牌课程

所谓特色优势是从公共文化的地方性和纵深

感方面定义的。正因为文化内涵已烙上了浓烈的

地方特色,才容易锻造出一个高品质的只属于这

个地方独有的品牌课程。

首先,必须要有独特的地方性。地方性既是

锻造品牌的根基,更是创设品牌的主梁。是地方

性支撑起了品牌的筋骨,否则只属于上面的共享

资源型普通培训,但地方性不一定完全等同于传

统性。

其次,必须要有明显的纵深感。地方性赋予

了这种公共文化根深叶茂的基因,纵深感成就了

这种公共文化久远深厚的历史渊源,从而使品牌

具有长成参天大树的动能。使其构建后,向下能

不断扎向文化的纵深处,向上能不断获得日益强

劲的文化引擎力和群众凝聚力。

第三,必须要有宽泛的参与度。品牌有了独

特的地方性与历史纵深感,也不一定就是人人喜

欢的,虽然随时间的推移参与的群众会越来越多,

但作为文化供给端的主管部门,还是需要下力气

不断整合推出更完善的升级版课程,使其真正成

为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品牌。

武义县文化馆独创的“民星讲堂”就是一个

品牌课程。这个以数字为主导,线上线下同步开

展的“面线文化”特色培训,起始于 2010 年 4

月 21 日在武义县熟溪街道抱弄口何家大院举办

的戏剧曲艺小品创作培训班。自创办以来已经连

续举办了 12 年。通过反复实践锻造,目前已经

升级为县文化馆参与人数最多最受欢迎的品牌课

程。正因为该课程富含的地方性优势与不断增厚

的文化纵深感,吸引了愈来愈多群众的关注。同

时通过不断提高升级,有了逐渐宽泛的群众参与

度,培训工作长盛不衰。近几年,根据武义地方

性及文化渊源不断发展的新需求,“民星讲堂”

相继创设了传统雕塑、瓷器、酿酒等品牌课程,

均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武义县文化馆“民星讲

堂”的成功证明:在拓展数字化时代公共文化公

益培训的实践进程中,在确保常规性的资源共享

普通教学的基础上,着力拓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文

化纵深感的品牌教学具有更深更远的现实意义。

(四)以区域实际推动持久发展

随着数字化时代公共文化的不断发展,对公

益培训的广度与深度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确

保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是永远不变的。为

稳步推动本区域公共文化的持久发展,公益培训

必须与区域实际紧密相联。

自 2013 年开始,不再固执于文化场所的建

设,转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就是基

于武义实际的现实举措。一直以来,武义县文化

馆特别注重公共文化方面的软件建设,把公益培

训切实有效地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几年来根

据武义本地实际,已先后开设了群众追捧的婺剧

表演、舞蹈表演、书法艺术、绘画艺术、摄影艺术、

越剧表演、戏曲乐队等各门类艺术培训班,全县

拥有各类文艺团队 2000 多支。这些活跃在武义

大地上的璀璨群星,极大地推动了武义公共文化

的持久发展。

总之,通过构建权威有效的培训框架,把资

源共享做为普通基础教学,紧密联系本区域实际,

逐步锻造出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品牌课程,数字

化时代的公共文化公益培训就一定会得到长足高

质量的拓展。

18

理论观察| LILUNGUANCHA

第23页

文化馆作为百姓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其艺

术培训的转型发展需要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等科

技发展潮流,充分把握全新的改革机遇,助力传

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高质量发展语境下,海宁

市文化馆培训中心响应国家政策,推出了各种线

上培训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利用数字化线

上培训的优势特点,创新艺术培训模式与教学方

法,将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实用性价值有效发挥

出来,紧密贴合时代发展趋势、顺应社会发展潮

流,切实推动文化馆艺术培训的转型发展。

一、文化馆艺术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一)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文化馆经费有限,且往往受政府财政预算影

响,在开展公益培训方面不能形成稳定的供给。

场馆面积紧张,培训场地有限,许多培训设备陈

旧老化,跟不上时代发展需求,影响了公益培训

高质量的开展。以海宁市文化馆为例,自 2004

年新馆建成至今近二十年,至 2019 年才进行了

部分场馆改造,但主要是对一些已经老旧严重影

响使用的排练厅、剧场等进行了维修,对视觉艺

术展厅和文化沙龙进行了基础设施改造 , 数字化

设备仍然相对落后,更新升级只能采取每年逐步

淘汰的方式,制约了公益培训的创新发展。

(二)重量不重质

文化馆开展公益艺术培训往往看似时间长,

覆盖面广,如春、夏、秋常年开设舞蹈、声乐、

器乐、武术、写作、非遗等各门类课程,但基本

都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几十年不变,培训课程大

多是一些基础性、普及性课程,教学内容往往浮

于浅层次,很少向深入发展。在培训时间上也不

能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安排。部分教师也缺乏再学

习的能动性,专业水平不足、能力不高,阻碍了

文化馆公益艺术培训质量的提升与优化,无法满

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自身定位认识不足

公益性艺术培训是文化馆的一项基本职能,

利用文化馆场馆资源、人才资源、平台资源等,

为群众开展高质量的公益培训,普及艺术知识,

提升艺术素养,是文化馆职责所在。艺术培训也

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文化馆公益培训往往出现招

生火爆、结业冷清的场面,文化馆如果不能高质

量完成自身应承担的文化艺术服务任务,提供优

秀的文化服务产品,就不可避免导致学生的流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馆也要与时俱进,不

断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公益性艺术培训的社会效

应,积极转变工作理念,提升文化馆公益性艺术

培训服务效能。

二、文化馆硬件设施的转型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培训工作,文化馆艺术培

训对于硬件设施的配置和软件设施的架构,都具

有高标准的使用要求。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文艺

培训工作更需着重关注对多各形式新媒体的灵活

高质量发展语境下文化馆艺术培训转型发展

——以海宁市文化馆为例

□ 吴陈鑫  朱文娟

19

第24页

运用,积极引进先进的媒体设备。随着科学技术

的快速发展,媒体设备的更迭速度逐渐加快,要

构建现代化的艺术培训形式,需对硬件设施转型

的必要性具备正确认识。

(一)创新性转变

开展新时期的公益培训工作,一方面要坚持

贯彻落实艺术培训的改革与转型,另一方面要加

大在基础设备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纸质课本、

板书等传统化的教学方式在以往的培训工作中十

分常见。在未普及数字化网络技术前,教学活动

的开展完全依赖于固有的授课模式。将新媒体技

术引入并应用到文化馆的艺术培训活动中,不仅

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还可以让学习者

收获不同的学习体验。硬件设备的数字化、信息

化也为文化馆艺术培训的优化建设创造了良好条

件,促进艺术培训活动的不断创新与进步。例如,

在开展声乐培训活动时,应用 iPad 播放器等,

无线连接高端音响设备,确保声音还原真实度;

在开展书法、美术、剪纸等培训活动时,应用投

影仪和大屏等多媒体设备,可以容纳更多的学员

进行点对面的立体化教学,大幅提高教学效率,

创新与丰富培训形式。在多样化现代教学设备的

支持下,打造多彩有趣的教学环境,让学员感受

崭新的学习过程。

(二)便捷性转变

当前,移动设备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

的组成部分,盛行的数码音乐为娱乐生活提供诸

多方便,传统的唱片、CD 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均可以看到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身影。便捷性

是普及应用智能终端的主要特点,数字化技术的

进步助力了社交软件的蓬勃发展,以钉钉、微信

为代表的社交软件得到广泛应用。将具有社交功

能的网络平台应用到文化馆艺术培训活动中,能

够为人与人之间搭建便捷性的交流路径,实现沟

通的零距离。在建设文化馆的过程中,在综合考

量环境条件与地方性因素的同时,还应重视充分

利用移动设备等对培训资源的集中整合与高效运

用。如海宁市文化馆“百姓艺术课堂”的国画基础、

少儿粘土等班级,就充分应用微信班级群,将线

上和线下教学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

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得到教育工作的重点关注,

逐渐兴起的多类型教学方法也为学员的自主学习

提供诸多便利,便于高效应用碎片化时间。借助

钉钉、微信等社交软件开展艺术培训工作,不仅

需要做到对多元功能的充分利用,还应整合梳理

有价值的相关教学资源,结合日常教学进度安排,

灵活运用各类软件 APP 开展艺术培训活动,完

成教学资料与作业布置的设计工作。调整并改进

以往的培训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

是当前文化馆开展艺术培训工作的重点内容。在

未来的发展阶段,文化馆需优化和创新现有艺术

培训内容,沿着现代性的路径转变并革新传统培

训模式,如通过开展各类远程培训,创新艺术培

训的发展路径。

(三)优质性转变

建设数字文化馆、创新发展艺术培训模式,

是长期性、复杂性的培训工程,关键在于不断创

新固有的教学培训方法。针对多样化的艺术培训

类型,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教育形式。与此同

时,硬件设备的数字化、信息化也为文化馆艺术

培训的优化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艺术培训

活动的不断创新与进步。无论是完备基础设施建

设,还是构建网络宣传平台,都是为了更好地服

务于培训教学工作。结合数字化文化馆将排练厅、

舞蹈房、综合排练室等培训场所通过网上预约,

使场地的使用更加高效合理,调配和调度更加便

捷。文化馆展厅,不仅只是传统意义上视觉艺术

的展示空间,更是文化空间。通过物理布局把展

厅变成文化沙龙、小舞台、多功能厅等场所,运

用数字化的手段,把物理结构的轨道、非物理的

空间区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数字化展厅、应用

VR、互动投影技术等,创造出全新的沉浸式空

间体验,给观众带来不仅是现实和虚拟的双重体

验,还能产生真实客观的三维世界,通过虚拟还

原文化场景,让参观者如身临其境,在互动体验

中感受文化,畅享“云观览”。

三、文化馆软件设施的转型

(一)充分发挥 APP 软件价值

缺乏充足的数字硬件资源是大部分文化馆软

件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艺术培训工作,核

20

理论观察| LILUNGUANCHA

第25页

心基础是优质的教学资源。由于家庭条件、经济

条件等的参差不齐,学员实际情况存在诸多差异,

有时难以满足艺术培训对硬件的配置要求。与此

同时,文化馆有限的财政经费,也难以配备十分

齐全的硬件设备来满足群众对教学资源的真实需

求。尤其是在开展音乐培训活动时,对乐器的使

用具有很高的要求。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携带不

便、价格昂贵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学员对乐器的选

择和应用,受限其难以获得理想的练习成果。在

数字化时代,软件设施的配置成为硬件设施的有

效补充,艺术培训的教学路径得以改革与创新。

在开展声乐培训活动时,无需要求学员配备完备

的乐器等学习设备,只需在移动设备上下载相应

的软件 APP,即可开展理论学习与练习。对于

学员来说,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利用

软件 APP 等与教师交流沟通,针对存在的问题

进行问询,令人耳目一新,不仅能够增进学员的

学习兴趣,也为教师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了

便利。

(二)基于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活动

在开展艺术培训活动前期,可以完成数字文

化超市的构建,为市民提供丰富的选择项目,这

样,市民在对培训活动进行选择时,可以充分考

量到自身的喜好与需求,以专属化、个性化为目

标发展艺术培训,能够满足社会大众对艺术培训

的差异化、多元化需求。在艺术培训工作中,教

师通过在课上进行教学指导,在课后开展远程培

训,利用网络平台深入了解学员的差异化学习需

求,进而针对性地改进并调整教学策略。如,海

宁馆联合超星数字文化馆推出“百姓艺术课堂”

90 分钟教你弹钢琴、带您走进油画世界、舞蹈

鉴赏、走进戏剧艺术、走进西方音乐、走进昆曲

等公益性线上慕课课程共 400 余门,内容涵盖

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曲艺……名师

讲座,曲艺欣赏,亲子手工实操教程……所有资

源均可免费线上直接观看,为“宅”在家的市民

提供丰富的线上公共文化服务,让大家足不出户

也能获取海量文化资源,努力满足群众的文化需

求,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依托专业团队科

技力量的组织与整合运用,构建起文化馆艺术培

训网络平台,升级艺术培训活动的整体传播水平。

(三)助推文化传播

要进一步提高艺术培训的教学质量水平、完

善现有的培训体系,对于培训教师群体而言,应

充分意识到自我升级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专业培

训交流活动,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理论知识。有

效开发多类型的培训教育资源,为深入探索新型

艺术培训转型发展铺垫道路,也为远程培训等现

代化教学方式在培训活动中的高效应用提供基本

保障。在未来的发展阶段,文化馆需优化和创新

现有艺术培训内容,沿着现代性的路径转变并革

新传统培训模式。

当今社会,信息的传播与扩散速度爆发式增

长,要创新发展文化馆艺术培训产业,需对信息

传播价值具备正确认识。传统文艺培训方式具有

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新时期信息高效传播的

实际需求。应充分了解并把握信息化时代下传播

的特点与路径,搭建官网、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

台,一方面便于及时发布相关讯息,另一方面与

社会大众间搭建起便捷化的交流沟通平台,优化

文化馆的艺术培训工作,需重点关注移动终端在

高质量发展语境下的普及应用。建设适应时代发

展特点的文化馆,有序开展多元化的培训教育活

动,需要开辟发展多角度的自我宣传路径,在网

络上建设传播平台,做好日常的运营与维护工作。

如 2020 年“潮乡艺术大讲堂”《海宁人文历史

与名人》讲座以“云课堂”的形式作线上直播,

吸引了 2.15 万群众参与。对于管理组织者而言,

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在适宜的网络传

播平台上构建专门的官方网站,为文化馆各部分

的宣传、培训工作提供方便。

在高质量发展语境下,创新发展文化馆的艺

术培训工作,面临的不仅是多样性的发展契机,

还有巨大的压力与挑战。要为文化事业开辟全新

的改革路径,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

服务,顺应当前信息科技的发展浪潮,升级软件

设施与硬件设备,整合归纳并高效利用培训资源,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艺术培训教学质量,

不断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21

第26页

残疾人是我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

关爱、扶助、保障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

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文化馆履行公共文化

服务的题中之义。近年来,江山市文化馆通过创

建衢州市残疾人文化艺术基地,不断创新残疾人

文艺培训形式、丰富残疾人文艺培训项目,拓展

全市残疾人文艺培训工作新领域,初步形成了“形

式多样、功能齐全、覆盖全面”的残疾人文艺培

训体系。

一、基本做法

江山市拥有各类残疾人 2.07 万人,占全市

总人口的 3.37 %。如何因人施教做好残疾人文

艺培训工作,把残疾人培训纳入全年免费开放计

划,总结江山文化馆的做法有以下四点。

(一)精准施策,做好培训准备

培训前加强宣传力度,深入调查摸底,采用

多渠道报名,这是文化馆做好公益培训的前提。

一是要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新闻

媒体及横幅、标语、微信、电子屏幕等载体,广

泛宣传残疾人文化艺术培训的目的、意义及有关

要求,为残疾人参加艺术培训营造良好氛围。二

是要建立残疾人文化需求档案。通过问卷调查、

入户访谈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所有残疾

人进行系统调查摸底,建立比较详细的档案数据

库,对残疾人的文化需求、爱好、种类进行逐一

登记造册,做到家底清、情况明,为逐步实现残

疾人培训服务的规范化、常态化、信息化打下基

础。三是要多渠道报名。采取电话报名、QQ 报名、

团体报名、微信报名、网站报名等方式,方便残

疾人报名培训登记,特别是线上报名系统是最受

欢迎的方式,解决了残疾人线下报名不便的弊端,

是当下最便捷、最高效、最优模式。

( 二 ) 整合资源,加强培训力量

文化馆强化整合内部培训资源,对于优良培

训资源进行统一协调,实现优良资源统一协调共

享。一是依托馆内的业务干部,充分发挥文化馆

表演艺术部、社会文化艺术培训部、视觉艺术指

导部、社会文化活动指导部、民间艺术与理论调

研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职能作用力量,

通过文化馆各部的协作和整合,建立属于自己的

会管理、懂业务、精专业的培训师资团队。二

是聘用社会上有一技之长的文艺专家兼任培训老

师,联合社会各界文艺专家师资力量,构建一支

既能满足文艺教学的基本需要,又具有胜任培训

工作的师资队伍。三是加大经费投入。争取残联

等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残疾人文化艺术培训经费

的投入和器材配备,提高培训教室、舞蹈房及小

创新残疾人文化艺术培训的江山实践

□ 祝苏珊

22

理论观察| LILUNGUANCHA

第27页

舞台的使用效能,确保残疾人文艺培训的规范化

发展。

( 三 ) 量身定制,提升培训效果

根据残疾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

疾、肢体残疾的不同情况及个体不同需求,因人

制宜,量身定制,开设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四

年来,累计举办手语、自救互救等文化技能培训

3 期,培训人数 110 人;举办书法、绘画、摄影

等视觉艺术培训班 2 期,培训人数 60 人;举办

声乐、舞蹈、婺剧等表演艺术培训班 3 期,培训

人数 80 人;举办葫芦丝、竹笛、二胡等乐器培

训班 3 期,培训人数 60 人;举办瑜伽、太极拳、

木兰扇等健身类培训班 3 期,培训人数 90 人。

每期培训教师们都从残疾人实际情况出发 , 细心

耐心地讲解、演示 , 给残疾人带来温暖与信心。

( 四 ) 搭建平台,培育文艺人才

为加强我市残疾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挖掘、

培养和输送残疾人文艺特长人才,常年开展残疾

人才艺展演、艺术作品展示义卖、民间文艺采风

等文化活动,为残疾人搭建文化平台,让更多草

根残疾人文艺爱好者有机会展示才华,圆舞台梦。

残疾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及老师的辛苦教学培

训,充分展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

神及残疾人的独特艺术魅力、生命顽强之美。

2017 年 4 月 28 日,在江山文化馆举行浙江省

第八届残疾人文艺汇演节目选拔(江山站),共

有七个节目参与选拔,每名参赛的残疾人都有自

己的一技之长。参赛的类别有声乐表演、器乐表

演、舞蹈表演和婺剧表演。2018 年 12 月 21 日,

由江山市残疾人联合会、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

版局联合主办,江山市文化馆承办主题为“同在

新时代 唱响“心”生活”的江山市首届残疾人

歌手大赛。2020 年 4 月 7 日由江山市残疾人联

合会、江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主办,江山市

文化馆、江山市音乐舞蹈家协会联合承办了关于

“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庆祝建党 100 周

年”残疾人文艺汇演选拔赛。为了让参赛选手们

在比赛中展现出更好的风采、发挥出更高的水平,

每次赛事前都为参赛的残疾人进行专业的指导提

升,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门类的各类培训。近年

来,还与市残疾人联合会一起筹划组建江山市残

疾人艺术团,有方向性的进行业务指导并提供展

演平台,丰富残疾人的群众文化生活。

二、主要成效

通过分类型、分专题举办各类文艺培训,不

仅丰富了残疾人的文化生活,培育了一批草根文

艺人才,而且也进一步提升了文化馆的社会影响

力。

( 一 ) 残疾人文艺队伍发展壮大

通过常年在文化馆进行授课学习、分班教学

及专业提升,促进了民间文艺团队的建设,形成

了两大团体,爱乐合唱团和解语花舞蹈团,总共

有 300 多名团员,里面也有部分残疾人。这些

有文艺爱好者长期活跃在各乡镇文化礼堂的舞台

及市各大中小型活动的现场,以歌舞、朗诵、相声、

器乐演奏等形式,为观众奉献了众多精彩节目,

展示了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 二 ) 文化艺术培训成果显著

通过残疾人文化艺术培训,江山市文化馆残

疾人文艺事业硕果累累,在参与各项评比中深受

好评,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得佳绩。2017 年 5 月

18 日,江山选送的婺剧《穆桂英挂帅—木瓜引路》

参加衢州市庆祝第二十七次“全国助残日”暨残

疾人文艺演出晚会。2017 年 6 月 7 日,江山选

送的婺剧《穆桂英挂帅—木瓜引路》参加浙江省

第八届残疾人艺术汇演戏曲专场获三等奖。此外,

在接待中央以及各级领导的过程中,江山市残疾

人也参与到演出中并受到了领导的称赞,2013

年 4 月时任省委书记夏宝龙一行来到江山考察,

在观看演出后,直夸是浙江最好的声音。

( 三 ) 文化馆的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文艺培训得到了残疾人朋友及亲友和社会各

界的高度认可与赞誉,也得到了爱心人士及同仁

们的大力支持,文化馆常年开展各类培训,残健

融合,让残疾人朋友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增强自信和活力,让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胸怀天

下苍生,心系残疾朋友,共创团结、友爱、美好

的和谐社会。通过残疾人的专题培训,也让各科

目的授课老师,积累了不同于平日课堂的教学经

验,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和价值,扩大了文化馆

23

第28页

在群众心中的影响力,增强了群众文化的服务职

能。

三、几点启示

把残疾人培训任务纳入文化馆免费开放的项

目之中,头绪多,难度大,任务重,需要自加压力,

不断创新,切实提高残疾人文艺培训的协同性、

灵活性、针对性、有效性。

( 一 ) 必须坚持培训方式的差异性

根据培训目标、内容要求和受训残疾人的特

点,因人而异,因内容不同,分类管理,逐一设

置差异化的培训方式,综合运用讲授式、模拟式

和体验式教学,探索运用访谈教学、论坛教学、

行动学习、翻转课堂等方法,变“满堂灌”为“多

样式”,由单一的课堂辅导向多元的、灵活的方

式转变,以增强培训的适配性,使公益培训内容

设置更加精准化。

( 二 ) 必须坚持培训形式的灵活性

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是解决与提升培训质

量的有效办法之一。一是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相

结合。针对残疾人残疾类别、文化高低、地域不

同、年龄大小等因素,进行分类个别重点辅导。

二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近年来,我们先后

聘请了有文艺专业特长的老师来基地传授文艺知

识与技能。走出去就是 2020 年在廿八都镇成立

了“匠心残韵工坊”——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验基地,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等相结合的

方式为 30 名参训学员进行授课。这既是对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又是推进残疾人就业创

业、提高残疾人收入、改善残疾人生活的有效探

索,更是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共享全

面小康的生动实践。三是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

结合。即在培训中采取线上 + 线下的模式进行,

线下教学主要通过实操掌握基本技能,线上教学

则主要是对线下技能培训的补充。学员可以对书

法、剪纸等面授学习中,未能掌握透彻或者未明

晰的问题在网上通过视频课程再次深入学习。特

别是 2020 年以来,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

的不利影响,利用数字文化馆平台,开展了保健

操、声乐、舞蹈、爵士舞、《诗经》导读等丰富

的线上培训教学工作。

( 三 ) 必须坚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在培训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培训

项目、不同的培训类别、不同的培训层次和不同

的培训人员,设计出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强

的培训课件,把共同需求和个人需求结合起来,

把一般需求和具体需求结合起来,把培训目标与

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使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针

对残疾人群的婺剧表演项目,通过声腔、台步、

形体、表情的系统面授,逐步培养其肢体的模仿

与表达能力,让学员感受婺剧表演的艺术魅力;

针对爱好演奏的残疾人群体开展了二胡、竹笛等

器乐普及培训;对具有一定婺剧演唱或表演基础

的学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授课、点评;

对于喜爱上台表演的婺剧爱好者开设了戏曲妆容

培训课,使其在舞台形象方面得到提高。只有培

训内容有针对性,才能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

( 四 ) 必须坚持培训机制的协同性

培训机制协同性也就是协同培训,建立由文

化馆为主、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联动

机制,既是利用各方资源、发挥行业优势的需要,

又是取长补短、增强合力的好方法。一方面是抓

好制度上的协动。建立残疾人培训工作联席会议

制度,由文旅局及残联牵头,定期或不定期召开

相关部门参加的培训工作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培

训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困难。二是拓展形式上的

协动。建立健全纵向协动、横向协动、部门协动

的工作机制。纵向协动,主要是文化馆与文化站、

文化礼堂一起,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横向协动,

主要是针对相同主题或相同性质的培训内容,以

主办、协办、承办的形式举办残疾人培训班,创

新联合办班的体制机制。

24

理论观察| LILUNGUANCHA

第29页

2017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

服务保障法》颁布实施,将“艺术普及”和“优

秀传统文化传承”等共同纳入公共文化服务提供

的范围。艺术普及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文化艺术

培训。当前,中青年群体却面临着在接受艺术培

训领域内的份额被不断挤压的问题,反而成了全

民艺术普及背景下的“弱势”群体。因此,作为

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的文化馆怎样发挥职能作

用,填补目前公益性艺术培训中中青年艺术普及

教育的空白,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水平就成了值得讨论的问题之一。

一、文化馆公益性艺术培训的基本特

开展群众文艺培训是文化馆的主要职责之

一。文化馆作为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在

开展文化艺术培训时,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一)培训对象的选择上,在坚持普惠均等

的基础上优先特殊群体

基本文化权益具有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

便利性等属性,其中,均等性就是普惠均等,就

是城乡均等、区域均等和群体均等。社会特殊群

体主要包括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民工、残障人

士等弱势群体,他们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服

务对象,又往往是公共文化服务中容易被忽视的

群体。2015 年年初,中办、国办在《关于加快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出要保

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这就决定了文化馆在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时,在坚持普惠均等的前提下

要向特殊群体倾斜,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

益。

(二)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在提升艺术素养

的目标下优先艺术普及

全民艺术普及的目的在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提高我国全民素质,建立和增强文化自

信,提高文化软实力。大力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活

动,推广优秀文化艺术,是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

神生活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国民综合素质和审美

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文化馆作为政府设立

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

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任务,是群众

文化艺术的主要阵地,又是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活

动的主要力量,这就决定了在设置培训内容时,

文化馆以艺术普及为基本目标,以提升群众的艺

术素养为根本目标。

(三)培训方式的选择上,在线下互动教学

的方式外推广线上慕课

在传统体制内,文化馆开展文艺培训主要依

靠馆内设施和专业文艺人才,以线下互动教学为

主要方式。随着信息化社会发展、服务设施升级、

服务模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设公共文化

服务数字化进程加快,疫情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开展线下活动的冲击,更加迫切地要求文化馆加

快从单一线下服务到线上线下并举的转型。除了

传统的现场互动式培训班,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以

“互联网 + 文化馆”为模式,整合区域内公共文

化服务机构资源,发挥网络直播平台互动优势,

或与社会艺术机构合作,通过文化慕课、网络艺

线下成人公益性艺术培训开展探讨

——以嘉兴“午间艺术氧吧”为例

□ 高昱佳

25

第30页

术培训课堂等形式,方便市民足不出户获取艺术

公益教育资源。

二、嘉兴市文化馆“午间艺术氧吧”

的实践

针对城市中青年群体在接受艺术培训领域内

份额被不断挤压的现状,嘉兴市文化馆探索性地

推出“午间艺术氧吧”,以上班族为目标受众,

配备专业师资,进行小班化教学,将内容浓缩在

午休的一小时中,方便上班族能充分利用午休的

时间享受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兼顾上班族午休

时间与文艺需求。总的来说,“午间艺术氧吧”

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午间艺术氧吧”的主要特点

1. 受众定位具有针对性。嘉兴市文化馆“午

间艺术氧吧”将中青年尤其是上班族作为主要目

标受众。市场化艺术培训将青少年作为主要目标

受众,公益性艺术培训则将资源倾向于老年、青

少年等弱势群体以及基层农村,由此导致城市中

青年群体在接受艺术培训领域内的份额被不断挤

压,尤其是成系统成规模的成人艺术培训更容易

出现“真空”倾向。开设“午间艺术氧吧”的初

衷就是填补我市公益性艺术培训中心面向中青年

艺术普及教育的空白,满足有一定的午休时间的

上班族的精神文化需求。

2. 时间安排打破常规性。对于上班族尤其是

双职工家庭而言,业余时间的重心在家庭尤其是

子女教育上,可供上班族自由支配、接受文艺培

训的时间有限。并且,上班族的业余时间与一般

艺术培训项目的常规时间段即双休日和晚上高度

重合,这就加大了上班族接受艺术培训的时间成

本。嘉兴市文化馆午间艺术氧吧首创性地将课程

时间安排在午休时间段,在科学设置课程安排、

高度精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每一节课程的内

容浓缩到中午 12:30 至 13:30 这 1 小时内,

方便上班族充分利用午休的碎片时间享受城市公

共文化服务。

3. 教学管理形成班级化。为保证教学秩序和

学习效果,“午间艺术氧吧”在班级设置和学员

管理等方面也设置了一些规定。比如,每一门课

程均建有班级群,由市文化馆工作人员担任“班

主任”,负责课程安排等相关事宜的通知、上课

签到、收发作业和资料、向授课教师传达学员请

假、建议、需求等事宜,辅助授课教师顺利完成

教学任务。“午间艺术氧吧”还采用小班化教学,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若干名“组长”的角色,选出

责任心较强、组织能力较强的学员分担一部分组

织和管理工作,提高学员的参与感。

4. 服务资源利用充分性。午间艺术氧吧通过

文化有约平台面向社会招生,由嘉兴市文化馆提

供教学场地,以业务干部为授课教师,适当引入

社会力量参与,保障师资力量的专业性与多样性。

有意向的市民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免费

获取嘉兴市文化馆购买的“艺术人生·一节好课”、

“与大师面对面——全民艺术普及大师零距离培

训项目”等优秀艺术视频教学资源,在不额外增

加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嘉兴市文化馆总

分馆服务体系的师资、场地及其他公共文化服务

资源,实现线下、线上的联动,以低门槛、低成

本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高效益。

(二)“午间艺术氧吧”的主要问题

通过午间艺术氧吧公益性艺术培训,中青年

上班族得以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琐事之余能有机

会享受城市公共文化服务。2020 年,午间艺术

氧吧开设书法、瑜伽、古琴、电子琴等四门课程,

参与受众约 600 人次,受到了学员们尤其是上

班族的好评。但同时也注意到,“午间艺术氧吧”

项目也存在一些问题。

1. 教学场所过于集中,辐射范围有限。“午

间艺术氧吧”目前仅以嘉兴市文化馆为主要授课

场所,课程时间安排和交通情况等因素无形中提

高了以上班族为主要对象的受众在报名参加“午

间艺术氧吧”时的门槛,不利于“午间艺术氧吧”

项目构想时提出的让上班族享受城市公共文化服

务的目标的实现。

2. 课程门类设置较少,班级容量不足。“午

间艺术氧吧”项目因为还在初建探索阶段,仅尝

试性地选择了书法、瑜伽、古琴和电子琴四门课

程,而且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午间艺术氧吧”

还采用小班化教学的模式,对比上海市群众艺术

馆市民艺术夜校的 46 门课程和浦东市民艺术大

学的 28 个总分校和教学点,“午间艺术氧吧”

26

理论观察| LILUNGUANCHA

第31页

整体容量显得尤为不足。

3. 社会力量参与有限,合作程度不深。“午

间艺术氧吧”主要以文化馆业务干部为授课教师,

尽管为保障师资力量的专业性与多样性适当引入

了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的参与,但两者的合作仅停

留在教师的延请上,没能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在参

与全民艺术普及上的潜力。且社会艺术培训机构

的准入和退出并没有机制化,也不利于保证课程

门类的稳定性。

三、线下成人公益性艺术培训的改进

设想

面向成人开展线下公益性文艺培训,不仅是

为了打破成人在公益性艺术培训领域内的“真空”

状态,更是为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效益,

切实实践全民艺术普及,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

生活、推动国民综合素质和审美素质。

(一)遍地开花,结合文化馆企业分馆建设

拓宽辐射范围

文化馆企业分馆是嘉兴市文化馆在嘉兴市文

化广电旅游局、嘉兴市总工会的指导下就文化馆

中心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进一步探索,旨在促

进优质文化资源向企业输送延伸,发挥职工文化

活动阵地在教育引领、团结凝聚职工方面的积极

作用,满足职工全面发展的需求,提高职工队伍

素质。2021 年,嘉兴市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建成

文化馆企业分馆 102 家。“午间艺术氧吧”等以

上班族为主要学员构成的成人公益性艺术培训,

与企业分馆的服务对象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因此,

可以将成人公益性艺术培训的教学点开设在企业

分馆内,拓宽成人公益性艺术培训班的辐射范围,

降低学员在交通、时间等方面的成本,方便企业

员工就近享受城市公共文化服务。

(二)因地制宜,根据各教学点特色及受众

需求设置课程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体的个性化差异

愈加明显,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通过大数据分析等

手段及时了解受众需求、改进服务方式和内容成

为主要趋势。同时,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

承担着全面艺术普及的职责,这又要求文化馆在

开展群众文艺培训时需要平衡艺术普及和个性化

需求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拓宽辐射范围的前提

下,成人公益性艺术培训各教学点应因地制宜,

深度融合所在地资源,根据受众需求定制个性化

课程。比如,可以充分整合教学点所在地各类公

共文化资源,实现政府、工会、企业和社会的融

合共建;明确教学点所在地企业如旅游企业、劳

动密集型企业、连续生产性企业、科技型企业、

工业设计企业职工的个性化文化需求,在基础课

程的基础上根据职工需求和发展定位提供特色课

程。

(三)取长补短,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

文艺培训优势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丰富公共文化

服务资源、优化公共文化服务配置、提高公共文

化服务质量的有效方式,国务院办公厅于 2015

年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

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意见

的通知》(国办发〔2015〕37 号),将公益性

文化艺术培训(含讲座)的组织与承办列入政府

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目录。文化

馆可以与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等进行深入的合作,

尝试传统的师资引援、场地借用的方式外的其他

合作方式,比如培训合办与活动外包等,发挥社

会力量脑子活、办法多、途径广、模式新等优势,

挖掘社会力量在全民艺术普及上的潜力,进一步

满足受众对文艺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参与者的获

得感和满意度。此外,鉴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

性,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艺术

培训的同时要加强引导和评估,完善社会力量准

入、退出机制,去芜存菁,保障公益性文艺培训

的稳定性。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

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

群众必须得到保障的基本文化权益。全民艺术普

及有利于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推动国民

综合素质和审美素质,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

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的

文化馆应当将普惠均等落到实处,用优质的均衡

和创造性的服务,不让任何一个群体成为公共文

化服务中的“弱势群体”“真空”和“孤岛”。

27

第32页

公益培训是文化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不可

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障人民群众享受

最基本文化权益和开展全民艺术普及之重任。

2018 年以来,杭州市萧山区文化馆以高质量发

展为主线,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为出

发点和落脚点,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充分利用培

训场地面积大、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优势,从

群众的需求出发,努力创新,积极探索,打出亮点,

开设了门类齐全、难易适中、老少咸宜的 22 门

课程,共举办五期公益培训,招募学员 2000 人

左右,从而助推公益性培训朝精准化、优质化、

模式化、规范化、项目化的高质量方向发展。

一、课程设置精准化

在公益培训工作中,萧山区文化馆始终坚持

高质量发展培训理念,以满足群众个性化、差别

化的文化需求为导向,促进公益培训从“大锅饭”

向“自助餐”转变,并针对各类群体多样化需求,

注重课程实施的精准定位、精准设置、精准服务、

精准安排,有针对性地开设门类齐全的培训课程,

大大提升了培训的精准性,取得良好培训效果。

(一)科学设置课目

萧山区文化馆坚持需求为导向,从社会实际

需求和地方特色出发,从国学、戏曲、非遗、音乐、

舞蹈、书画等方面进行课程设置。如国学、戏曲

表演、戏曲化妆、茶道、剪纸、花边、古典钢琴、

流行钢琴、声乐、二胡、古筝、非洲鼓、葫芦丝、

古典舞、街舞、书法、国画、油画、摄影等课程。

这些课程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和个

人爱好。

(二)顾及老少参与

所有课程适合老中青三代人的需求,每个人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报名参加,特别是街舞、

非洲鼓、油画更是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剪纸和花

边是萧山的地方特色,为保护和发扬非物质文化

遗产我们有义务在广大群众中普及推广;使我们

的传统文化得到得到良好的继承和发展,并具有

良好的社会基础。国学、茶道、香道是我们传统

文化,能很好的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三)关爱少儿培训

为全面服务社会各阶层的公益培训,暑期我

们推出针对少儿的公益培训,线下课目时间一个

月,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课目有戏曲、街舞、

二胡、古筝、笛子、非洲鼓、硬笔书法、素描、

国画、小主播。线上课目每周一次,学生可以自

己在文化馆微信公众号上点击学习,课目有面塑、

剪纸、国学、奥尔夫音乐、扬琴、声乐。暑期少

儿公益培训特别受到外来民工子女和一些经济困

难家庭的肯定和好评。

二、师资队伍优质化

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文化理念的高素质专兼职

师资队伍是培训质量提升的重要前提 , 也是推进

公益培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教师在培

训中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公益培训,面对年龄

层次、社会阅历、专业背景不同的学员,教师必

须具备系统的培训辅导过程掌控能力,必须具有

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培训经验,才能确保公益

新时代公益培训高质量发展的萧山实践

□ 孙如林

28

理论观察| LILUNGUANCHA

第33页

培训的教学质量。

(一)注重优质师资团队的组建

任课老师有馆里的专业干部、也有社会名家、

大学教师等,来上课的老师必须是业务突出、教

学严谨、有一定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的专业教师。

特别是请浙江省歌舞团、浙江外国语学院、萧山

广播电台等单位的专家老师来任教。

(二)建立文艺志愿者队伍

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除了充分发挥文化

馆专业干部的自身才能开展培训,文化馆还可以

依靠群众文艺骨干的力量,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吸

收优秀文艺人才,吸引他们加入到文艺志愿服务

队伍中来。同时,运用培训机制,不仅可以为文

化馆公益性培训提供服务人才,还能够提升群众

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增添群众文化活动的新生力

量。

(三)建立群文优秀教师人才库

在现有文化馆培训师资数量不足 , 专业不匹

配,培训资源效益发挥不充分的情形下,招聘专

家学者、行业精英、社会知名人士等,形成多专业、

高层次、多学科的群文优秀教师人才库,培养一

支专兼职相结合、素质优良、胜任全民艺术益培

训任务的专业教师队伍。几年来,培训班的任课

老师受到全体学员的一致好评,也为文化馆全民

艺术普及公益培训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

三、运作机制模式化

全民艺术公益培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

用,积极整合、共享资源,“线上线下”齐头并

进做到优势互补,满足群众文化多样化的学习需

求。萧山区文化馆准确把握线上教育与线下培训

的关系,在开展线下培训的同时,采取网络直播

等多媒体手段,扩大了受众面,做到培训方式精

准化,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一)线下培训模式

近几年我们的线下培训,通过网上报名确定

学员人数。线下培训每门课每期 12 次课,每次

2 小时,每次上课前点名,无故不到和请假两次

以上拉入黑名单,今后不得再报名参加本馆的公

益培训。教师针对学员的具体情况从零基础开始

教学,通过 12 次课的学习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学

习方法,每位学员有了良好的学习开端以后就能

够进行自学,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个

人水平。这些年我们的全民艺术普及公益培训主

要是以普及为主的,在普及的基础上我们还推出

有关课目的提高班(中级班、高级班),使一些

素质较好的学员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发挥他

们的带头作用和示范效应,使公益培训产生良好

的社会效益。

(二)线上培训模式

针对今年的疫情我们适时推出了线上“云课

堂”培训,通过微信群在群里教师和学生互动。

学生先通过视频自学在群里提出疑难问题,教师

在群里解答并作进一步的讲解。通过线上“云课

堂”培训我们发现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参与学员人数不受限制。线上培训大

家可以在同一时间同时进行学习,只要设备允许

再多的人也可同时聆听老师的讲课,还可互相交

流互动。在电脑面前认真听课、静心思考。既没

别人打扰也不打扰别人,足不出户在家学习既省

时又安全。

其次,涉及面广。各种学科基本上都可以搬

到线上来进行教学、讲座、培训。培训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 5G 时

代万物相连的来临,“云课堂”会成为我们学习

的重要手段。

其次,课程利用率提高。学员可以反复聆听、

方便灵活、增强效果。萧山区文化馆培训课程都

实时收录在官方微信平台上,可以反复观看学习,

一遍听不明白可以听多遍。白天没时间听可以晚

上听,一直到听明白会止。也可在线上提问等待

老师的解答,对于一些容易忘记的知识还可经常

温故而知新,能很好的改进我们的学习状态和学

习效果。“云课堂”推出至今,培训视频网上点

击量达到了两万多次,说明有很多学员都在反复

观看我们的教学视频。

四、管理制度规范化

公益培训是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系统工程,

从培训前的培训需求调研、培训计划制定,到培

训过程中的培训实施,以及培训结束后的评估追

29

第34页

踪,涉及到培训资源整合利用的各个方面。从近

几年来萧山区文化馆开展公益培训的实践来看,

始终坚持以业余文艺骨干公益培训为主,全力打

造“零门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大力推

进全民艺术普及活动,逐步形成了以“三项制度”

为核心的运作机制。

(一)培训公告制度

每年年初对计划举办的课程、人数、场地、

费用、教师等细则,经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申报后,

及时向社会公告当年度的培训计划,让群众量力

而行、各需所取。

(二)培训汇报制度

为检验教学效果每期培训我们都进行学习汇

报。动态的在舞台上表演,如古筝、葫芦丝、钢琴、

非洲鼓、古典舞、街舞、戏曲表演、声乐等,静

态的作品展览、展示,如国画、油画、香道、茶道、

剪纸、花边等。并组建有关专业团队,如民乐团、

朗诵团、合唱团等。让一些优秀的学员加入到我

们的团队充实文化队伍建设,同时扩大社会影响

力、号召力、凝聚力。

(三)培训建档制度

每期完成公益培训后,按艺术档案管理的归

档要求,定时定期将培训班有关资料,包括培训

计划、学员名单、培训照片、培训教案、视频等

资料收集齐,统一整理存档。

五、培训体系项目化

近年来,萧山区文化馆为有效破解公益培训

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运用项目化

管理的理念、策略、手段和方法,将各项培训工

作当作项目来实施,具体包括项目制定、项目分

解、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估等四个基本内容。

(一)项目制定

就是通过问卷调查、征求意见、供需统一,

制定出文化馆年度公益培训计划,使公益培训方

案更加务实、便于实施,真正达到培训项目接地

气。

(二)项目分解

就是把全年公益培训的计划进行分解落实到

人,通过细化、量化和深化,形成“项目优化、

分工明确、落实到人”的任务分解机制。每次上

课学员需签到,无故不到两次以上记录黑名单,

以后不得参加文化馆举办的任何公益培训。

(三)项目实施

就是公益培训作必须加强对项目全过程监

管。既要明确每个项目的培训目标、具体任务和

教学分工,又要明确相关培训要求,每期培训各

门课每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学习汇报,从

而实现公益培训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

化。

(四)项目评估

就是通过制定公益培训科学的验收标准,组

建相应的验收成员,对培训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

全面验收,以客观反映培训项目的完成情况。给

老师发放聘任证书,对表现良好和学习优秀的学

员发放结业证书。

与此同时,萧山区文化馆通过设置公开监督

电话,并借助互联网上开设投诉渠道,使文化馆

能够及时获取培训效果的反馈,及时做出调整和

完善,从而推动文化馆公益培训向高质量发展。

30

理论观察| LILUNGUANCHA

第35页

我从速写起步

□ 钱贵荪

速写是快速概括地描绘对象的一种绘画手法,是绘

画的基础。速写练习能培养我们敏锐的观察能力,迅速

捕捉住生活中美好的瞬间。速写能培养我们的绘画概括

能力,使我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绘出对象形、神和动态

的特征。速写能记录生活,为创作收集素材,激发我们

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优秀的速写作品更是一种独

立的艺术语言和形式。

我是从画速写开始学画的。早在读初中时,就在码

头、菜场、工厂开始学画速写,但真正明确速写目的是

在进了附中之后,老师一再强调速写练习以及速写与创

作的关系,使我比较能有目的地针对各阶段的需要和问

题安排速写练习,使我较快地步入绘画领域,由此也希

望喜欢画画的青少年在没有进行正规的素描训练之前,

就可以练习画速写。

速写的对象丰富多彩,生活中的人物、动物、建筑、

风景、静物等皆可入画。但最能检验一个画家速写水准

高低的是对人物的表现。人作为万物之灵,形象特征千

差万别,动态变化瞬间即逝,心理状态因人而异,所产

生的表情也变化多端。速写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困难,关

键是要坚持,有道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眼、脑、

手的互相配合,需要成千上万次的练习,正如雕塑家罗

丹所说:“任何瞬息的灵感事实上都不能代替长期的工

作,要想给眼睛以形象和比例的认识,要想使心手相应,

长期的劳作是必要的。”只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

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是画好速写的关键。我在开始画速

写时,就给自己定下计划,每天至少五张,如遇特殊情

况无法完成,次日一定补上。

其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静到动、由慢

到快的原则。初学时先画些不动的景物,如家中的器皿、

房间家具、水果蔬菜等,然后请家里人或亲朋好友等摆

个姿势画。时间上由慢到快,逐步缩短,也可以快慢穿插,

其间可结合一些描摹练习。之后可到车站、广场、公园、

书店等人多的场所练习画速写,开始最好画些候车的、

打盹的、背影或动态相对静止的,本着“我是来学习”

31

WEILUWENYI |围炉文艺

第36页

的好心态大胆作画,不要怕别人见笑,不要怕挫折。外

出画画经常会遇到画了一半对象动了或走了,要理解这

是正常现象,更要求画之前加强观察和默记,有时可等

待对象复位,也可找相似的动态进行嫁接。

要想进步快,动手又动脑。除了勤于学习,还要善

于学习。

我有三点体会:

1. 要注意整体观察,切忌看一笔画一笔,要抓大局,

把握住对象的形体结构,相互间的比例关系。起步阶段,

可用曲中取直的方法,抓住对象的基本形态,简练概括

地加以表现,然后再充实。即使是从局部开始画,也要

心系整体,注意比较,左顾右盼,上下联系。我觉得作

画过程就是在整体观念下不断比较的过程。

2. 画速写的同时要多临摹人体艺用结构,读一些理

论及技法书籍。“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

它”。人体三大体块头、胸、腹之间通过颈部及腰部的

扭动及四肢的屈伸产生了千变万化的姿态。加强对透视

及艺用人体结构的理解,有助于速写水平的提高,尤其

是对自己画不准的部位更要加强学习和观察。我在求学

时曾定下计划,一个阶段攻克一个问题。如画手,总觉

得画得不理想,手是人的第二表情,在人物绘画中很重

要,我就专攻了一个时期,先画左手,画熟练后再取一

面镜子,画镜子中的手(左手就成了右手了),还对着

结构解剖书边理解边画,自己感到很有效果。

3. 加强记忆能力和默写能力的训练。画之前先要加

强观察,叶浅予先生曾说过:“思不成熟,且慢下笔。”

对象给自己的最大感受及形神特征是什么?我该如何表

现?要强调突出些什么?心里要想清楚,立意要在先,

然后迅速下笔,默画和写生穿插进行,也可以安排一个

阶段着重练默写。我曾专攻过面部造型默写、动作默写、

情景默写等。先看、记、想,然后默画,反复练习方能

熟练生巧。也可以从一张速写展开想象,进行多角度的

变换或对动态作部分调整的默写 , 或者用记速写日记和

出命题画的方法,训练自己的默写能力和造型能力。默

写能力的提高使我逐步掌握“背形象,背动作”,比较

熟练地掌握了人体各种动态的变化规律。

上述三点掌握的比较熟练后,就要进一步提高要求,

我在抓形的同时着重抓神。首先,自己在画速写时要充

32

围炉文艺| WEILUWENYI

第37页

钱贵荪,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民进

中央开明画院画师,浙江开明画院副院长,浙江省人物画研究会顾问,

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理事,江南书画院顾问,中国老艺术家书画院

艺委会会员,西湖国画研究院院委,杭州西湖美术院顾问,安吉国际吴

昌硕艺术研究院顾问,杭州市美术家协会顾问。

1936 年生于南京,浙江南浔人,幼承家学,酷爱丹青,毕业于中

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近七十年来创作了大量

的连环画、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其中《鉴湖女侠》获第二届

全国连环画绘画创作二等奖。

擅长国画人物画创作,博采众长,曾先后到新疆、云南、湖南、川

藏等地采风写生,并出访法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埃及、约旦、

印度、肯尼亚、南非、尼泊尔等国,在巴黎、悉尼、上海、杭州、宁波

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深得海内外人士喜爱和收藏,出版有《速写起

步》《跟我画速写》《钱贵荪画集》《名家速写自选集·钱贵荪速写》《盛

世典藏·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荟萃·钱贵荪作品集》《中国美术大系·钱

贵荪卷》《艺术名家钱贵荪》《艺途留痕——钱贵荪绘画生涯 60 年》等。

个人传略入编《中国美术家传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

满激情,有感而发。若对所画对象没有感觉,只是为了

完成任务,这样的速写会让人感到没有精神。

东晋顾恺之先辈曾提出:“以形写神,则神从形生,

无形,则神无所依托,然有形无神,系死形相,所谓‘如

尸似塑’者是也,未能成画。”对象的神态有时会稍存

即逝。此时除了快速作画外,还要设法与被画者交流,

聊聊家常,谈谈对象感兴趣的话题,激活对象的神态,

并迅速捕捉入画。

除了画单个的人物形象和动态外,我还逐步联系画

人物场面组合速写。画此类速写要先有立意有构思,从

观察生活中发现命题,然后确立中心人物,以他(她)

为轴心组织画面,找准组合人物中最生动最关键的人物

形象和动作,注意构图的疏密安排。视野范围内与主题

无关的人物可适当舍弃,也可把与主题有关的人和物作

些移动和嫁接,合理地运用透视以达到构图的完美,而

对人物场面组合能力的掌控正是画好连环画的基本功。

艺术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要想攀上高峰,一定要付

出艰辛的努力,期间会有挫折,会有停滞不前的时候,

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自己的固执和惰性。一个真心喜爱

绘画艺术的人,一定会从各方面吸取营养,以他人之长,

补己之短,刻苦磨砺,攀上一个新台阶。

当前电脑和照相机相当普及,找些参考资料比以前

方便多了,但我仍然还会不时画些速写,因为勤画速写,

促使你必须深入生活,通过速写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

这是照相机无法取代的。速写、慢写、默写三者穿插练习,

对提高绘画造型能力大有好处。

我曾把自己对速写的体会和图例,编辑出版了《速

写起步》、《跟我画速写》等技法书,前者 20 年内不

断再版,印数超百万册,受到了读者的欢迎,2007 年

又出版了《名家速写自选集——钱贵荪速写》,这些均

是我速写心得的汇集。

名家简介

33

第38页

东方美学

□ 张国樟

旅行是一项美学的活动。我们到各地的景点景区去

感受和享受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风物之美、膳食之美等。

我们的审美能力、美学素养会影响到旅游的质量。食品

垃圾有关部门已经宣传很多了,但是文化和美学垃圾我

们依然知之甚少。

中国画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东方美学和中国气质。包

括构图之美、线条之美、意境之美、虚实之美、人文之美、

精神之美。以此为切入点,提升我们的美学品味和修养,

提高欣赏和判断水平。让我们从中国画里开始我们的东

方美学之旅,同时通过中国画来挖掘和弘扬东方美学。

让美学生活和旅行更加充满快乐和意义。

世界各地的美学没有冲突,但是与语言和饮食一样

存在差异。东方美学因地域而言。中华美学是东方美学

的代表。西湖的山水就是东方美学的代表,有自然的灵

秀,亦有人文的雕琢,可以凭楼台寄情,亦可借山水咏志。

东方美学和中国气质,就在这“淡妆浓抹总相宜”间自

然地跳转。所以说,中国画里也是包含东方智慧的代表

之一。

东方美学和中国画都是以儒道禅为哲学基础的。儒

家的美就是道德理想的实现。道家的美是绝对自由的。

禅宗的美就是超脱,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所以

古代东方以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美学观念,里面包含

了虚实、笔墨、刚柔、形神、气韵、理趣、品味、情景、

艺道、诗性、格调、人文、精神等这些审美范畴,构成

一个非常丰富的东方审美体系。中国不但有丰富的美学

思想,而且有一部悠久传统和丰富多彩的美学史。我们

从基因血脉和文化精神中传承了几千年。这是我们值得

骄傲的。

意象与意境,是东方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东方美

学最有世界贡献的。中国画是写意的,作者可以把时代

语境和自己的心境融入画中。从写实到写意的境界的提

升,“意象”美学特征表现为画外之意,有象征性、含

蓄性等,这也恰恰是东方民族审美思维方式的鲜明特点。

中国画体现了东方美学中的“意境”的发展,画里

记录了中国文人自古以来的审美价值和美学生活。山水

画的意境尤其让人感受深切,北宋郭熙曾在《林泉高致》

一文中也指出山水画创作要达到“可行”“可望”“可

游”“可居”的意境。唐代王维是诗画意境山水画最早

的实践画家,他把唐诗的意境通过画面呈现出来。倪瓒

是元四家之一,以独特的构图表现超然物外。往往近景

是一岸或小岛,中景为水域,远景为山或彼岸。只有小

亭或稀疏的树木,不见人物,不见舟楫,不见车旗,看

了似乎不食人间烟火,境界很高,虚空简逸,无限遐想。

如他的《疏林图轴》,体现了一种高境界的中国情怀之美。

这与中国老庄道学和禅学都有关系。中国画的人物和花

鸟画也皆有意境,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画面的

意境、情调通过对人物形象与神态的刻画表现出来。画

面描绘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以及唐代仕

34

围炉文艺| WEILUWENYI

第39页

女们闲适的生活。她们华丽奢艳的或于庭院游玩、拈花、

拍蝶、戏犬、赏鹤、徐行、懒坐、无所事事等,侍女们

持扇相从。较为细腻地揭示出宫女们的心理活动,使得

此幅画真正鲜活起来,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不朽

之作。所以,中国画作品中均可见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

将精神和感性的力量倾注在画中。中国画重视画外之境。

东方美学,融汇于“生活美学”。这种美学不仅是

可“知悟”的人生智慧,更是诉诸“践行”的现世传统。

在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对中国东方美学有着本能的亲

近。比如琴、棋、书、画、戏、游、诗、香、茶、花、酒,

无不饱含着我们对生活美学的热爱和追求。美学是一种

社会正能量,东方美学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绽放生

命的真善美。中国人有寄情山水田园,释放闲情的雅趣,

就是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一种表现。我们去旅行的冲动和

目的也是源于基因中追求东方美学意境的魅力。

与时俱进的新中式东方美学,在继承传统中式风格

的古朴韵味和含蓄秀美的基础上,将丰富的经典中式元

素与现代审美需要融合。如当代中国画、新中式建筑、

风景园林规划、装饰设计等。随着国际化全球化发展,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美学开始被发掘,可以为当今的全

球美学贡献出巨大力量,我们不排除全世界的美,但是

我们的基因决定了,需学会感受和弘扬东方美学,甚至

是树立美学自信。

35

第40页

字外大有事在

——略谈张鹏翼先生的书外之功

□ 温作市

张鹏翼(1898-1996),浙江平阳人,字冲羽,

号自怡、养拙、忍默居士,斋号紫霞山馆、知味斋。中

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文史馆

馆员,温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著有《紫霞山馆诗

存》,书法方面有《张鹏翼书法选集》《张鹏翼书前后

赤壁赋》等,书法作品为海内外多家馆藏。

张鹏翼在世近百年,这百年正是中国社会变革日新

月异的百年。若以新中国成立为界线,清末到民国时期

差近他的前半生,而这个时期时局最为动荡和混乱,政

治、经济、思想、文化层面的各种潮流相互交错、排斥、

渗透、融合,呈现出风云变幻、诡谲莫测的气象。在这

种历史社会大形势下的书学背景,一方面是“乾嘉学派”

传统学风的延续吹拂,另一方面是“新文化运动”改革

思潮的激流勇进。书法现象具体表现为:碑学之风仍盛

行整个书坛,但已不如清中后期的一统天下;帖学开始

复苏;考古有了新的重大的发现,甲骨文、西部汉简、

敦煌写经和残纸相继大规模出土,使得这一时期的书法

在风格流派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

僻于东南一隅的温州,古称“瓯”。“瓯,小盆也。”

地势封闭,远离政治中心,加之旧时交通不发达,文化

方面对外交流不频繁,书法也少受外界风气影响。

张鹏翼的老师刘绍宽先生(1867—1942)是少数

几个走出去“睁眼看世界”的人之一。刘绍宽,字次饶,

号厚庄,清末拔贡,系孙诒让、吴承志高足。学识渊博

湛深,著述等身,是著名教育家、经史学家,被尊为“浙

南学界的爝火”。刘绍宽之孙刘以荪在回忆文章里写到:

“(祖父)有时候要我去请邻居郑梓怀先生和张鹏翼先

生来我们家,帮助祖父誊写文稿或整理书籍,这都是我

乐意做的事情。”

张鹏翼是刘绍宽最为激赏的弟子之一。从《厚庄日

记》中可以看到:自民国十二年 (1923) 直至民国卅一

年(1942)刘绍宽逝世,日记中专门提到张鹏翼就有

82 则。录数则如下:

(民国廿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张鹏翼自南京信来,

知甚用功,于诗谓山谷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

十年灯”“秋入园林花老眼,茗搜文字响枯肠”,字字

锤炼,出之苦思,不能学云。

(民国廿七年十月十四日)午后至张鹏翼处小坐。

鹏翼顷阅《续古文辞类纂》,言吴南屏其父行状甚详,

而梅伯言为作墓志铭甚简括。余为言吴挚甫撰其父母甚

悉,而张廉卿为作寿序,只撮其纲要数语。王荆公为丁

元珍墓志铭,而欧阳公为作墓表,全不相袭。韩文《柳

子厚罗池庙碑》,叙柳政绩,与《子厚墓志铭》全不相袭,

可知古人立言之法。鹏翼因举顾亭林言古人之文,一集

之中,亦无冗复。且称人之善,见于祭文,则不复见于志。

见于志,则不复见于他文复之,人读全集,可以互见也。

又有互见于他人之文者,如欧阳公作《师鲁志》,不言

近日古文自师鲁始,以为范公祭文已言之,可以互见,

不必重出。盖欧阳公自信己与范公文并可传于后世也,

亦可见古人之重爱其言也。彼此恍然,可得学问相长之

益。

(民国廿八年七月十六日)午后在居士林作诗钟,

蔡孟平值课,到者十一人,延吴醒玉参加,题为“梦、

生”两字嵌第二字,第一陈天孩作:“清梦好同鸥鹭稳,

平生不作马牛忙。”第二余作:“入梦聊为庄蝶栩,馀

生那得渭熊占。”余颇赏鹏翼作:“残梦江湖成久客,

馀生筋鼓入新诗。”可以冠场。

(民国廿八年八月十九日)张鹏翼来借去《宋诗钞》

四十本。

(民国廿八年十一月十九日)下午在居士林作诗钟,

36

围炉文艺| WEILUWENYI

第41页

“还、雨”嵌第二字,余有联云:“不雨尚看持鹬蚌,

生还须待扫鲸鲵”、“粟雨共珍仓颉字,丹还须熟伯阳书”、

“旧雨频来开玉瓮,大还九转熟金丹”。又有一联云“夜

雨高台僧说法,珠还合浦吏称廉”,此张鹏翼作,与余

仅末句差二字。

在刘绍宽的日记里,张鹏翼不仅读书用功,而且勤

思善化。日记中频繁提到的“诗钟”, 是当时文士雅集

时一项主要活动。诗钟雅集,有时师生相合,“仅末句

差二字”;有时教学相长,“彼此恍然,可得学问相长

之益”。

“戊社”是民国时平阳老一辈文人学者所结成的定

期举行诗词酬唱活动的诗社,开始于 1928 年,结束于

抗战以后。戊社的基本成员有刘绍宽、王理孚、姜会明、

鲍铭书、夏绍俅、毛树青、黄光、周锡光、陈箴、苏达

夫十人,皆一时名士,他们“月一聚会,迭为宾主,一

岁而遍”。 经常参与者,社外有陈天孩、谢侠逊、吴醒玉、

苏昧朔、马翊翀、张鹏翼等,梅冷生、王建之亦偶尔参加,

共二十余人。张鹏翼虽为晚辈,但所对诗联常被评为“冠

场”之作。除此之外,他还参与民国中后期平阳“星社”

等诗词唱酬。晚年参与温州城区诗人王敬身(马一浮弟

子)、篆刻家方介堪、温州图书馆馆长梅冷生等人发起

的“东山同人雅集”活动,可视为民国诗社活动的流风

余续。在张鹏翼的治学、书法道路上,他幸运地遇上刘

绍宽等明师,又与诗人王敬身、书法家吴天五等结为至

交。长期浸淫在这样的文化生活圈里,张鹏翼的诗词、

古文造诣日渐深厚。

37

第42页

上世纪 70 年代,张鹏翼与著名学者苏渊雷交往甚

密,一直以来为学界美谈。苏渊雷自 1971 年 10 月回

乡到 1979 年重返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在平阳八年,与

张鹏翼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张鹏翼《紫霞山馆诗存》录

诗作近一百三十首,其中与苏渊雷有关的就有二十二首,

可见他们唱酬之频繁。张鹏翼在赋赠知交吴鹭山时,也

不忘遥在上海的苏渊雷:

苏吴二子擅才优,翰墨场中第一流。海上定居开绛

账,谢池退隐拟沧州。

吐词各有烟霞气,投分偏多鸾凤俦。最爱东林词句

好,庐山遥想未曾游。

——《赋赠吴鹭山,兼怀钵水海上》

张鹏翼早年诗学李商隐,后上溯杜甫并以为宗,曾

说“杜诗体兼众妙,得一体便足名家”,晚年也受黄庭

坚“盘空硬语”笔调的影响,瘦硬通神,吟咏抒怀。有

对书道诗理的穷微测妙,“有涯岁月为诗祟,强半光阴

被墨磨”,“养拙存吾道,嗜书甘作佣”;有对世俗功

利的主动远离,“云烟过眼功名淡,恻我飘零白袷衣”“慧

业三生说,虚名一笑轻”;更多的是淡泊达观的人生态度,

“世路险巇无足怪,秋毫得失岂关才”“秋后情怀甘淡

泊,醉馀芒角吐肝肠”“问世无心愁网蝶,清斋有味爱

寒菹”,等等,读其诗,如见其人。正如作家杨奔所言:

“读自怡先生诗草,……蔼然仁者之心,溢于纸外,使

读者瞿然起敬。……栖迟衡门之下,布衣蔬食,陶然自得,

不改书生本色,此岂汲汲于功名利禄者所能及!”

师承渊源有自,学风清迈高致,孕育了张鹏翼古雅

纯正的书学观。和他同时代的大部分书家相似,张鹏翼

的书学思想深受宋代文人书法美学传统的影响,如对生

命人格的观照、人品重于书品,注重学养和书卷气、去

俗尚韵等等。而他的书学观点显然又是以“拙”为核心

的,张鹏翼喜读老庄,其名字“养拙”“鹏翼”“自怡”

都透露此中消息。老聃的“大巧若拙”本意虽不在审美,

却恰恰说出了一切高度成功的艺术创作所具有的特征。

张先生诗句“养拙存吾道”直接化用杜工部“用拙存吾道”

句,宋张戒《岁寒堂诗话》曰:“若用巧,则吾道不存矣,

心迹双清,纵白首而不厌也。子美用意如此,岂特诗人

而已哉?”诗书一律,同时作为诗人和书法家的张鹏翼

应最能深解其中味道。

总体来说,清末、民国以来的文人文事趋向于“雅

集化”“书斋化”,比较缺乏的是江山之助。这一点,

刘绍宽在当时就已看得很透彻,在他的《厚庄日记》中

曾提到希望张鹏翼能外出壮游,以期大成:“于朋〔鹏〕

翼之学文,尚望其出广交游,多所闻见,多所请益,方

能有成,吾平太僻陋,学恐难成……”而事实上,除了

1934 年在南京工作、1959 年旅居安徽,张鹏翼几乎

足不出温州一地。尽管如此,他的笔墨之中仍然具有充

盈的文士风、书卷气,其笔底自然氤氲而出的文化波澜,

确是当今书家所普遍缺乏的。

苏渊雷先生这样品评张鹏翼先生书法:“尝谓书法

最高境界,厥在写我学问,抒我性情,字外大有事在。……

技进乎道,渐近自然,人书俱老,神明不衰,鹏老有焉。”

梅墨生语:“在展览效应的作用下,书法领域的迅速风

格化——朝学执笔,暮已成家和同一书家一日一变其风

格,日益体现出书法创作势态的矫饰主意之盛行……表

现面貌的多样化与矫饰化,都无法掩遮其精神含量与文

化内蕴的苍白与单调。” 由此看来,“字外大有事在”

六字箴言,映照着张鹏翼先生的百年书学人生,对当代

书坛来说也不失为警策之语。

38

围炉文艺| WEILUWENYI

第43页

八“美”齐下立体打造合唱艺术美学

□ 周卫平

音乐美学是一门从哲学、美学高度出发对音乐本质进行规律性认识与研究的交叉学科,它与美学、

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学、音乐评论等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从这一基点出发,如何最大化呈现合唱

艺术的美感,自觉形成这一艺术形态的主体性审美观照?合唱艺术美学如何定义,如何产生,如何量化?

这些命题也成为合唱事业从业者必须潜心思考的内容。

合唱艺术是人声交响艺术,虽然也包含器乐成分,但人声永远占据主导地位。从纯美学角度审视,

它具有丰富的美学特征,而声音构成、声部组合、旋律织体、和声编配、伴奏烘托、表现形式、音响造

型等方面,成为合唱表演艺术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从以下方面着重打造。

一、合唱艺术的形态美

1. 可与多种相关艺术门类合作,形成相得益彰、形态互补的综合艺术之美。如与歌剧、交响乐队、

电影、戏剧等的密切合作。

2. 合唱艺术本身几乎包含所有声乐表现形态,有领合、齐合、同声、混声、朗诵与合唱等多种形式,

通过不同组合,可以形成跌宕多姿的人声艺术生态。

二、声音交响的组合美

人声的美是任何其他乐器所不能媲美的,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它发于声、表于情、色彩丰富,有

宽广的音区及多种多样的人声配器组合方式。

39

第44页

三、合唱织体的和声美

合唱的织体犹如建筑,严密、细腻、和谐、恢宏,

斑斓夺目,因作品的时代、地域、国家等不同而各有特色。

可如涓涓细流,可如江河大海,可轻声细语,可疾风骤雨,

重要的是如何在合唱表演领域进行精心刻画与创造。

四、合唱色调的协调美

合唱的音色美与协调美,可以从不同音区、不同声

部、不同性质团队、不同类型的合唱形式等方面入手 加

以特色化表现。可以单声部,也可多声部,可以几十个人,

也可几百上千人,可用阿卡贝拉,也可引入各种类型的

伴奏,最终呈现一种协调的美,构成合唱艺术的无限魅

力。

五、合唱表现的形式美

合唱艺术的舞台表现手段可以千变万化,可与各

种舞美、灯光效果结合营造意境,可通过合唱人员队形

的变化及结合丰富的现代音效,同时现代合唱还可加入

LED 设备及电子声效功能,让合唱的表现力更为丰富。

六、形象塑造的现代美

在合唱形象的塑造上,当代合唱界已作出了积极尝

试和探索,并取得一定突破,如在合唱表现上加入序列

主义、表现主义及各种前卫元素,包括人声所模仿创造

的各类自然界的声音、音群、念白性合唱、拍手、跺脚、

呼麦、喊叫等多种音效,也使得合唱艺术在音响塑造上

具备了无限可能。

七、音响构建的立体美

合唱艺术本身为多声艺术、其塑造的音响效果极为

立体,音响可以几人、几十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其

与交响乐队等可创造的效果更具立体效果,如建筑般巍

然耸立、如海浪般排山倒海。

八、情感表达的统一美

合唱艺术最重要的特点是统一性与群体感,即以群

体性方式参与,但表现出统一的气息,统一的发声技术,

统一的情感和统一的意志,恰如其分地处理好“多”与

“一”的关系,是彰显合唱艺术独有魅力的关键所在。

40

围炉文艺| WEILUWENYI

第45页

“双减”背景下,业余童声合唱团队培训是助力青

少年艺术素质教育提升,也是优化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指

标之一。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训练,使团员感受多声部

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

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突出强调了合唱在美

育教育以及艺术普及中的重要性。而音准是合唱教学的

基石,是合唱团员需要不断解决、不断练习、不断提升

的一种能力。在合唱排练中,帮助团员建立一个由易到

难的音准学习方法,把复杂的音准学习任务加以分解,

利用游戏、律动、自主探究、钢琴伴奏辅助等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团员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性和团队协作性,

把团员的音准能力逐步引向深入,提升孩子合唱学习效

能。本文以合唱作品《小纸船的梦》为例,谈在业余童

声合唱团排练中的音准学习方法,提升业余童声合唱团

员合唱效能。

一、趣练音程和声,“学前”音准热身

歌曲学唱前的音程和声练习,具有发声训练的功能,

又是链接歌曲的音准“热身”。在歌曲中直接提取或衍

生创编练习材料,通过趣味构唱、手势辅助、卡农律动

等形式,帮助团员解决在歌曲旋律学唱中难点音的音准

和二声部和声音准。

(一)联觉式音柱构唱

构唱是指挥给出一个音的提示后,团员能凭借内心

听觉记忆独立唱出另一个音的音高,相互听辨音高、积

极思辨音高、准确唱出音高是构唱中每个团员需要完成

的一个完整过程。联觉包括听觉、视觉、动觉、感觉和

知觉,训练中利用多维的联觉式体验来辅助小朋友准确

构唱音高。合唱《小纸船的梦》旋律出现小二度、二度、

三度、四度、六度、八度音程,其中小二度、六度、八

度大跳是团员单声部旋律学习中的难点。在训练中,指

挥利用科尔文手势作出 sol、si、do、re、mi、sol、la

的音高手势,孩子们看手势唱出音符,指挥板书并用简

笔画将音符连接,形成音乐梦想小船音柱图,让小团员

直观感受音符之间的音高距离。如下图:

团员看音柱图构唱歌曲旋律中出现的主要音程和难

点音程。在小二度的模唱中,降 la 是孩子们难把握的

音准。训练过程中指导孩子边唱边用手势模仿红色三角

旗帜的两条边线,指挥辅以钢琴弹奏,借助视觉、听觉、

动觉辅助小朋友感受小二度音高倾斜与色彩变化,准确

掌握 la- 降 la-sol 三个音之间的音准关系。多维的联

觉式体验使团员的参与更加立体,获得的要素反映及音

准体验更加深刻,同时降低了构唱的难度。随着小朋友

的构唱能力的提高,他们的音准稳定性也不断提升。

(二)律动式音阶卡农

音阶卡农是以音阶为声部“起句”,以三度或者五

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其他声部先后出现,通过此起彼伏连

续不断的模仿快速形成一条和声练习曲,亦是小朋友容

易入门和喜欢的多声练习。律动的加入让孩子们从视觉、

听觉以及空间上感受音高,也让多声练习变得富有趣味。

合唱作品《小纸船的梦》音准难点主要集中在副歌的二

声部旋律,基本由三度和声组成,其中副歌开始的两小

节是由音阶卡农形成的三度和声。因此音阶卡农练习可

以多层面为歌曲声部合唱做好铺垫。

排练片段:

指挥:音乐小船一路欢歌向前,碰到了音阶六兄弟,

它们想邀请你们跟着它们边唱边律动。(出示 do 到 la

的音阶图,小朋友跟图所示边律动边唱音符)

业余童声合唱团训练中音准能力提升的有效性探究

□ 梁雪琴

41

第46页

指挥:请大家在老师的指挥下边律动边唱音阶卡农。

高声部在最后 la 音上保持长音演唱。低声部听辨高声部

唱好 do、re 后进入演唱,看老师手势与高声部在 la 音

上同时结束演唱。

简单的音阶借助卡农的方法演唱就形成了一条三度

和声练习,通过律动体验的形式让合唱团员主动参与到

多声学习的过程中来,充分调动身体各个感官来感知音

高,稳定的节奏,和谐的音准。

(三)迁移歌曲旋律

多层次的音准练习是为了歌曲旋律的演唱,这是合

唱学习的迁移和运用,也是促进音准能力的实践再现。

合唱《小纸船的梦》副歌部分是由四个乐句组成,其中

一二与三四乐句基本相同。教学中,选取第三、四乐句

作为迁移旋律进行学唱,通过分声部哼唱→引导关注休

止节奏→演唱体验休止节奏带来的情绪变化→在总谱伴

奏下合唱。迁移歌曲旋律,在解决歌曲难点的同时,为

作品的整体学唱,以及下一阶段的声部自主学唱做好铺

垫。

音程构唱、音阶卡农、难点突破,从辅助练习链接

到作品二声部乐句,整个作品学唱前的音准支架有次序、

有步骤,循循渐进、由浅入深。运用多元训练手段去刺

激和调动孩子们听、唱、动、视等联觉感官获得丰富的

音准体验,培养孩子们的和声敏感性。

二、驱导自主学唱,“学中”提升效能

歌曲学唱中往往多声部歌曲比单旋律歌曲需要花更

多的教学时间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原因在于小朋友音准

能力不足和传统训练手段效率低。在他们音准能力不能

一蹴而就的情况下,优化教学手段,驱导他们自主学唱,

才能提升他们合唱效能。手机或音乐制作软件录制单声

部音频,创建声部自主预习单,通过声部分组讨论、整

理分析、声部合作、自主模唱掌握声部旋律,再通过多

形式抗干扰训练扎实多声演唱。在现代教学设备的支持

下,合唱歌曲的学习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指挥在

分声部训练时“分身有术”。这一过程中,教师从传授

者转变为引导着,合唱团员被动接受转变成合作自学,

两声部的依次学习转变成两个空间的同时学习。

(一)声部预习单

明确自学内容,关注自学要点,引导他们创编律动

辅助解决难点音、重点音,这是声部预习单要团员明确

的问题,并通过分声部分小团队合作、交流讨论解决问

题。有了明确的预习的目标、任务和方向,分声部的自

学能更加有序高效。本课声部预习单:

1. 我能找到:声部自学的音乐从第一部分第四乐句

开始至第二部分结束。

2. 我能关注:声部中哪几个词是一字多音?最长的

音是几拍?

3. 我能创编:找到声部中带“b”记号的音,借助

手势律动的辅助,把带“b”记号的音唱的更准确。

4. 我能演唱:正确演唱自学部分的歌词。

借助声部自主预习单,创建积极有效的课堂交互关

系,打造指挥与团员以及小朋友之间的合理互动。通过

合作交互,探讨交流,实现思维碰撞、信息交融、智慧

共享的互助式发展。

(二)声部自主学习

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下的团员自主探究模式来学

习合唱,是合唱教学新尝试。指挥利用手机录音功能录

制需要自学的单声部演唱,排练时两个声部分室内、室

外两个不同的场地,跟声部录音模唱。歌曲学唱的主动

权交给各个声部,由优秀的声部长组织决定难点暂停重

唱,没伴奏清唱,分小组汇报演唱等。指挥为辅,在巡

视中对声部未能解决的音准难点进行指导。以下是合唱

歌曲《小纸船的梦》分声部自学流程图:

为了更好提升声部自学效率,指挥可以指导声部长

42

围炉文艺| WEILUWENYI

第47页

提前录制演唱音频,在自学中他们就能成为教师的好助

手,起到引领、示范和指导作用。声部自学时的队形一

般采用圆形,圆形有向心力的暗示,能让每个队员产生

声部归属感。更重要的一点,圆形能让声音不断向中间

传递,声音更集中,同时便于听到同伴的声音,及时调

准自己演唱错误的地方。声部长站中间,分别两个方向

朝向队员,能将自己正确的演唱传递给声部成员,也能

及时听到队员的问题并及时指导。

(三)声部抗干扰聆听

干扰性聆听是指团员唱一个声部同时聆听另外一个

声部,使其既保持自己声部的独立和稳定,又在听觉上

感受各声部音量音色上的均衡和音高音准上的和谐,继

而形成协调的和声概念。抗干扰聆听可以从人声演唱与

器乐演奏之间聆听逐步过渡到人声演唱之间的聆听。抗

干扰聆听流程如下图:

从人声与器乐之间的简易抗干扰训练建立抗干扰的

听觉,再到人声与人声抗干扰训练,通过强势声部人数

由少到多的变化,逐步增强弱势声部的音准能力。抗干

扰听觉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从单声部到二声部,反复

练习,反复体验,最后达到驾轻就熟地歌唱二声部歌曲

的能力。

三、巧设钢琴伴奏,“学后”完美呈现

歌曲学唱后,钢琴伴奏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

与歌曲演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恰当的伴奏对团员声部

音准掌握、和声和谐的演唱和歌曲情感的表达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当团员已经能正确演唱二声部歌词,那么

能唱出更好的合唱品质,辅导教师的钢琴伴奏就非常重

要了。

(一)总谱伴奏

总谱弹奏是指指挥或者艺术指导老师同时弹奏多

个声部的旋律音,让团员聆听和声的实际音响,同时在

听辨和声实际音响时进行演唱。二声部的歌曲钢琴伴奏

右手弹奏高声部旋律,左手弹奏低声部旋律,在团员的

实际演唱中,可以根据演唱情况,调准左右手弹奏的力

度,让弱势声部清晰地听到自己声部的旋律音。歌曲《小

纸船的梦》低声部 27-31 小节,从 re 音跨到低音的

sol,音区跨度大,在高声部的影响下,容易把 sol 唱高。

钢伴在总谱伴奏时适当加强左手低声部的音量,弱化右

手弹奏,帮助低声部找到正确音高。

(二)设计关键音

伴奏不能一层不变,也需要“因材施教”,对于团

员薄弱的地方,或者可预见的关键音难点,指挥需要特

别的关注,为关键音设计创编一些过渡短句,帮助高低

声部更好地找到声部音高。歌曲《小纸船的梦》结束句

第一个音 la 与 fa 的二部和声,其中 la 是全曲的最高音,

与第二段结尾音时值六拍的 do 形成了一个六度的跳进

音程。伴奏时可以在“do”的第五拍处设计弹奏十六分

音符“re、mi、fa、sol”作为过渡,这样就能使团员

顺利地唱准“la”的音高,而低声部的 fa 音在过渡句中

出现过,学生容易找到音准。

(三)正谱伴奏

合唱作品每首歌曲都应该配有正谱伴奏,经过专业

人士编配的伴奏谱对音乐的风格、和声的编排、伴奏型

的选择等都有较完整的考虑,在歌曲《小纸船的梦》最

后演唱阶段,音准已经不是团员的最大难点,正谱伴奏

应该成为指挥首选的钢琴伴奏谱,它更有利学生演唱歌

曲时的情感表达。如果考虑部分内容的演奏难度,需要

减少或增加一些内容时,则应在不破坏原有和声结构和

风格特点的前提下进行改编。

事实证明,通过一步步循序渐进的音准训练,团员

的主动参与性、自主探索性、沟通合作性和团队意识不

断加强,音准能力普遍得到提升,学生在一节合唱训练

课中就能很好地完成一首二声部合唱作品学习。同时三

步音准教学具有普适性,同样适合于其他多声合唱曲目

的教学。

43

第48页

歌唱改变我命运

2012 年 8 月 19 日,初秋的台湾台北市,天气依然有些闷热,蓝蓝的天空上飘着些淡淡的云。台

北的空气中有一些家乡熟悉的味道。

一走进台北国立艺术大学校门就能感受到这里浓浓的艺术氛围,这里正在进行第四届国际华人艺术

节。在台北艺术大学的音乐厅里,来自好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艺术工作者们在进行着紧张的艺术交流

和比赛。在这次比赛中,我以高亢、圆润、富有磁性的声音演唱了一首歌唱黄河母亲的歌曲《九十九支

曲九十九道湾》赢得了现场七位评委的一致公认和好评,一举摘得成人 B 组的演唱金奖。

说实在的,我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站在领奖台上了,在无数次面对鲜花和掌声的时候有谁能知道我

是一个西北农村的乡下苦孩子?又有谁知道是歌唱改变了我的命运,如果没有歌唱我就会和我的小同伴

一样过着“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乡村生活。

我出生在宁夏银川市郊区贺兰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她的名字叫芦花乡同庄二村。这个小村庄有

四十多户人家,离最近的市区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小时候虽然我们那里很穷但是有一条公路穿过我们

村到北面的砖瓦厂,那所谓的公路也不过是一条土路上铺了一些大小不等的石子,偶尔有运砖的车一过

就是漫天的灰尘,在没有风的时候要等很久才能散去。但就是这么一条路一直联接着我对城市的向往,

也正是这份向往支撑着我一路走到了今天。

我们家有兄弟姐妹七个,四男三女,我排行老六,最小的是妹妹。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得到多少母爱,

因为妹妹出生时,母亲在做月子期间受到惊吓,得了高血压,导致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要靠哥哥姐

姐们照顾。那时的医疗条件差再加上没钱为母亲治病,没过几年母亲就离我们而去。我印象中对母亲最

深的记忆就是有一年母亲的身体略好了一些,父亲在城里的建筑工地干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家来,母

亲因为思念父亲执意要到城里去看父亲,哥哥姐姐们要到生产队去劳动挣工分,我们拗不过她便同意由

妹妹陪她去。等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母亲带着瘦小的妹妹满身尘土的回来了,肩上还挂着一袋大蒜。

我几乎认不出她们俩个,就问妹妹是怎么回事,妹妹哭着说因为母亲一会儿清楚、一会儿糊涂,她们根

本没有找到父亲。我问妹妹,你们一共只带了五毛钱,怎么母亲还带回来了大蒜?妹妹说,母亲一到城

里看到大蒜很好就想买上带给父亲,到下午还没找到父亲就搭了个手扶拖拉机回到乡里,然后步行回来

唱出我精彩

——我的歌唱生涯

□ 刘全来

44

艺心耕耘| YIXINGENGYUN

第49页

了。我问她中午饭吃啥了?她说:“因为没钱吃饭就在

一家小饭馆门口要了人家吃剩下的。”听到这句话我忍

不住哭着扑到了母亲的怀里……

也正是从那时起,在一个少年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励

志的种子:我一定要努力学习考取大学,将来找到好的

工作挣更多的钱把母亲的病医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也不知是哪辈的遗传,我从小就有文艺天分,小学

开始就是学校的文艺骨干,跳过舞、说过相声、打过快

板、唱过歌,后来还拉过小提琴。就这样,在老师和同

学的鼓励下渐渐地有了目标和理想。到了高中二年级,

那时卡拉 OK 刚兴起没多久,银川市举办了一次中学生

卡拉 OK 大赛,我学唱了一首《金梭和银梭》去参加比

赛,虽然只拿到了优秀奖却幸运地遇到了我的声乐启蒙

老师——宁夏回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的何成秀老师,开

始了我正规的声乐学习之路,那年我 17 岁,也正是那

年我生平第一次见到了钢琴。

梅花香自苦寒来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志

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沃土

地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

我的声乐学习之路顺利而又艰难。我知道能够遇到

这样的好老师是我三生有幸,然而对声乐这个概念却一

无所知,简单的认为声乐不就是唱歌嘛,只要嗓子好不

就行了吗?能有多难?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叫做“没文化

真可怕”。老师知道我有这样的想法并没有责怪我,只

问了我几个简单的音乐常识就把我的这种想法给彻底改

变了。原来它是那样的深奥,那样的复杂,声乐学习是

一个系统的、枯燥而漫长的过程。

没办法只能从头开始,一个音一个音地学,一声一

声地练,何老师就像母亲一样很耐心地教我,而我也像

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一样拼命地从她那汲取着营养。我学

到的第一首曲目是《半屏山》,这首歌所表达的内容就

是台湾是祖国母亲的孩子,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和孩子渴

望回到母亲的怀抱之情,第一首歌曲就让我深深地懂得

了身为炎黄子孙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就这样在启

蒙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慢慢地学习着,进步着。

然而,我的声乐学习之路并不平坦。首先要面对的

45

第50页

问题是学费,家里穷交不起学费怎么办?老师知道这个

情况后告诉我可以不用交学费,只要用心学就可以。这

让我深深地感动又深深地自责,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地

学,等将来报答老师。家里人也被老师的话所感动,但

姐姐告诉我不能让老师白教,怎么办呢?最终还是想到

了一个办法,家里的小麦熟了就把磨出的新面粉给老师

送点,水稻熟了就碾出新鲜的大米给老师送些,周末到

老师家里帮她干些体力活,以此来慰藉我内心的愧疚。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老师教得很认真,我学得也很用

心,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和老师之间慢慢建立起了如同母

子一般的情感。

还有一个就是上课的时间问题,白天我要在学校学

习文化课,老师就用晚上的业余时间为我上课。我那时

是住校生,学校在郊区,晚上上课就得骑自行车,学校

距离群艺馆要骑行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春天、夏天、

秋天还可以,等到了冬天可就麻烦了,西北的冬天晚上

气温低到零下二十多度,刺骨的寒风像是要把人的肉从

骨头上刮掉一样,虽然已是棉衣、棉裤、棉鞋、棉手套、

棉帽的全棉武装,可骑到老师那里还是浑身上下都冻麻

木了,人要先爬到暖气片上烤上好一会儿,等烤热了再

上课。同样,上完课回到学校里先钻到被窝里捂上半个

多小时才能缓过劲来,很多时候捂着捂着就睡着了。现

在想起那段日子还真是有点苦啊,苦到人会害怕。每每

到这时就会想起那句俗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于是,常常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再坚持,只有这样才

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坚持和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1989 年我考上了梦寐以求的西北民族大学音乐系声乐

专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兴奋得一阵狂跳,像

一匹西北的狼一样狂吼个不停,似乎这个世界都在为我

欢呼!是的,老师、同学、家人朋友都激动不已,他们

说这太不容易了,我创造了学校的历史。父亲更是开心

得不得了,他腰杆很直地告诉村里人,我儿子考上大学

了,而且还是学艺术的,那个高兴和自豪劲简直没法用

语言来描述。的确,从我记事起我们村只考上一个大学

生,那个所谓的大学也只是个高中中专,乡下人不懂就

都称之为大学。从此以后,父亲会经常背着手在村里转

来转去以接受村里人尊敬和羡慕的目光。

我的歌声在飞扬

在那个年代,考大学就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实在

是太不容易了,而我闯了过来。走进大学校门使我的人

生有了新的起点,应该说考上大学就完全改变了我的命

运,对于一个西北农村的孩子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大

学,而我考上了。

记得在大学一年级的上半学期,有很长一段时间每

天夜里我都做着同一个梦:姐姐带着我在高楼林立的城

市找学校,城里的那些楼好高好高啊!高的甚至我抬起

头都看不到顶,而我和姐姐却是那样的矮小,小的都有

点可怜!我们找啊找,总找不到学校在哪里,我就放声

大哭……每每把自己从梦中哭醒,坐在床上仔细一看才

发现自己睡在西北民族大学的宿舍里。给同学们讲这件

事时,他们总笑我,笑我傻!我告诉何老师,她很理解

我的感受,说你这是不相信自己能考上大学,一种正常

的反应,所以你更应该好好珍惜,努力学习,将来做个

有出息的人。老师的话又一次说到了我心里,下决心一

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在老师的期望和家人的鼓励下我拼命地学,尤其是

自己的本专业,别人一学期唱三首歌,我就唱五首歌,

别人钢琴练半小时我就练一小时。就这样,进校时我的

专业成绩在班里是倒数的,等到了大三的时候我的专业

已经是班里的前三名了。不仅如此,我发现自己已经深

深地爱上了唱歌,如果哪一天不唱上两句会感觉像少了

什么东西似的。

人在一种压力和忙碌中总会觉得日子过得很快,一

转眼大学四年级了,我们马上面临着就业去向的问题,

因为我们是民族大学最后一批公费并且包分配的学生

(这里得说明一下,如果不是公费我实在是上不起大学),

班里同学都很着急让父母亲托关系找好的单位,我一个

农村的孩子有啥关系呀!所以我也不在乎,心想分到哪

里算哪里,只要有个工作就行。到最后还是功夫不负有

心人,那一年刚好甘肃武警文工团要招演员,在我们班

的毕业音乐会上,部队首长看中了三个人,其中就有我,

第二天到部队考试,最终只有我通过了考试。部队通知

我准备办手续的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我太激动了,因为

当兵参军是我从小的梦想,在小时候我就经常和同伴们

玩打仗的游戏。现在,我将要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军人并

且是部队的一名文艺工作者,那是多么自豪和骄傲的

事情。

到部队后我开始了另外一种生活——军旅生涯,我

把它定为我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作为一名军官我认真

地对待每一场下部队的演出,动情地为战士们歌唱,每

46

艺心耕耘| YIXINGENGYUN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在线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