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十三届全国自主教育峰会电子书

发布时间:2023-11-2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3第十三届全国自主教育峰会电子书

凝聚“龙行”力量,促进“双高”发展 ——龙旺庄小学龙文化建设探究通州区龙旺庄小学始建于 1953 年,70 年建校历史走过了从村小到乡镇完小到农村中心校再到副中心直属学校的发展历程,逐渐在艺术、科技、体育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特色。近年来受益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和五中通州校区外迁的影响,通州区龙旺庄小学迎来学位快速增长期,2018 年至 2023 年学校办学规模由30 个班增加到 78 个班,学生人数达到 3300 多人。学校生源构成复杂,有附近 7个行政村的原住民,有承接北京城区疏解人口,有商业小区业主,还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 28 个省市,21 个民族。不同的生源背景造成了学生基础素养的差异化、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有 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人素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学校多渠道引进师资力量,在几年内教师人数由 60 多人增加到 208 人,平均年龄 31 岁,年轻教师多,教学经验不足;师资结构复杂,教学能力差异较大是显著问题。总的来说学校办学历史悠久但教师队伍年轻化;教育发展迅速但原有基础薄弱;办学规模超大但生源复杂。在副中心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 [收起]
[展开]
2023第十三届全国自主教育峰会电子书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学校发展力

主旨发言篇

第2页

凝聚“龙行”力量,促进“双高”发展

——龙旺庄小学龙文化建设探究

通州区龙旺庄小学始建于 1953 年,70 年建校历史走过了从村小到乡镇完小

到农村中心校再到副中心直属学校的发展历程,逐渐在艺术、科技、体育等方面

形成了一定特色。近年来受益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和五中通州校区外迁的影

响,通州区龙旺庄小学迎来学位快速增长期,2018 年至 2023 年学校办学规模由

30 个班增加到 78 个班,学生人数达到 3300 多人。学校生源构成复杂,有附近 7

个行政村的原住民,有承接北京城区疏解人口,有商业小区业主,还有外来务工

人员子女,来自 28 个省市,21 个民族。不同的生源背景造成了学生基础素养的

差异化、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有 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人素

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学校多渠道引进师资力量,在几年

内教师人数由 60 多人增加到 208 人,平均年龄 31 岁,年轻教师多,教学经验不

足;师资结构复杂,教学能力差异较大是显著问题。

总的来说学校办学历史悠久但教师队伍年轻化;教育发展迅速但原有基础薄

弱;办学规模超大但生源复杂。在副中心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优质教

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家长对教育获得感趋于多元,为了满足政府、社会、家长对

学校办学质量的要求,我校制定了在“十四五”期间把龙旺庄小学办成副中心有

影响力学校的目标。

基于学校的客观实际,如何提升广大师生的价值认同,增加学校的凝聚力、

影响力?如何在共同的育人观念引领下,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他们

综合素养的提升?我的思考是以校园文化构建为路径,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促

进学校高质量、高品质发展。

一、龙文化体系的构建

多年来,学校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优势资源,凝炼了以“唤醒与滋养”为内核

的“本真教育”办学理念,将“回归教育本质,追求成长真谛”作为本真教育的

价值追求,并提出了“培养博爱、自信、灵动、健美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

2020 年,学校深挖内涵,拓宽文化建设道路,确立了“龙文化”办学特色,以

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夯实校园文化之基。

第3页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说文解字》中记

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域资

源为学校文化理念的构建提供依据,便提取 “龙” 一字作为校园文化理念的核

心要旨,抓住龙“博爱、引领、包容、变化”的特点,将龙的容合(兼容、包容、

宽容、集合、综合、合作)、福生(福个人、福集体、福国家、福人类)、谐天(主

与客、取与予、可持续与非持续)、奋进(学与创、才与勤、韧与变、修身与济

世)的精神品质,渗透到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

中,形成“诚善修身、发潜显性、容合慧学”的龙文化精神内涵。

“诚善修身”,就是要守初心,知本分,养品性,磨意志。以期龙小学子不

断在真诚中立诚信,在务实中得真善。“发潜显性”就是发掘潜力,彰显个性,

旨在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个性和发展的可能性,成长为身心健康的有活力的公民,

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创新拔尖人才。“容合慧学”中,容合指包容、合力;慧学,

即慧心治学,将传统文化精髓植根于心底,为增长智慧、追求真理而学习,兼具

包容的胸怀和合作的精神,成为具有家国情怀、世界胸怀的现代化人才。

在龙文化的理念引领下,学校给养蕴育出“聚龙魂、养龙神、启龙智、健龙

体、展龙风、促龙腾、筑龙梦”的有效路径,突显学校特色,铸就学校精神,既

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及家长期待,又是当下面向世界与未来的时代之音;既

是对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积极思考与回应,也是我们正在不断努力和积

极追求与实践的教育目标。同时,构建起完整的“一训三风”支撑系统,实现校

园文化建设的多维度、系统化架构。

二、以龙文化促进双高发展的路径

(一)优化育人环境,形成龙文化氛围

学校育人环境,以学生为主要发展对象,以展龙文化风采为主题,以期促进

师生价值认同。集中展示了龙文化内涵和龙小学子的精神风貌,为学生成龙提供

教育环境。

在物质层面,学校对校园文化进行整体设计、逐步实施。目前以中轴线贯穿

全校,育人空间交相辉映。学校大门的造型为两条腾飞的巨龙,寓意孩子们走进

“龙门”成为龙小学子,经过六年的学习学龙、做龙,走出校门后能成龙。进入

校门为“七彩凝辉”校园景观,七彩代表人生,强调培养且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

第4页

性,给孩子创造自由生长,自由发展的空间。凝辉代表龙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象

征,传承龙文化精神是所有龙小学子凝聚力的纽带。在“七彩凝辉”两侧是“龙

路”通往学生成长的空间。B 座教学楼分别以龙底蕴、龙文化、龙精神、龙思维

为主题,赋予龙小学子学龙、做龙、成龙的必备条件。A 座综合楼以“聚龙魂、

养龙神、启龙智、健龙体、展龙风、促龙腾、筑龙梦”为主题,既规划出龙师育

龙娃成长的具体路径,又强调了育人的基本要求。

在精神层面,每到重要教育事件,关键时间结点学校以唱校歌、诵誓词的方

式,对全校师生发出号召和激励,对社会与家长展示形象和发出宣言。我们秉承

着把学校办成学生才艺展示舞台的理念,定期举行科技节、戏剧节、体育节,举

办学生画展,每周升旗仪式举行龙行少年风采展示。集中展示师生风采,使学生

受到精神的熏陶,强化学生的教育感受、学习追求和成长心声。

(二)规划龙行课程,拓展龙文化源泉

依据学校的育人目标,在龙文化滋养下,围绕国家课程的核心地位以“强基

础、重需求、促发展”为原则构建了三个类别三个层次的龙行课程体系,为培养

“博爱、自信、灵动、健美的时代新人”规划成长的轨道。横向上将学校课程分

为“人文与社会”、“艺术与健康”、“科学与技术”三个类别,关注学生发展的领

域和各领域间的关联。纵向上分为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特色类课程,着眼

于学生发展的进阶、支持学生选择、立足全员发展。

1.基础类课程的实施原则是面向

全体、优化课程、加强基础,高质量完

成国家规定课程和地方课程。

一是知识模块重构,例如道德与

法治学科以主题推动单元知识重构,把

五大素养分解为入学教育、道德教育、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

七大主题。基于学情关注年级间知识层次的进阶,梳理主题下各年级教学内容的

关联,加强对主题内各单元教学内容的统整。例如:“革命教育” 主题 聚焦道

德与法治课程“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两大核心素养,提炼关键话题进行课

程单元重构。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别为《南昌燃烽火,井冈建红军》《红军两万

第5页

里,不怕远征难》《抗日为先驱,挺进敌后方》《解放全中国,走向大胜利》《跨

过鸭绿江,军威世界扬》《建军展新图,扬眉又吐气》《军民一家亲,共叙鱼水情》

《维和贡献大,大国有担当》分别对应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沂蒙

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民族团结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再如:数学学科通过一图一表册对四大领域的核心概念进行梳理对知识模块

重组、内容合并与增删。一图即核心概念系统规划结构图;一表即一致性的目标

体系表;一册即学力生长手册。

借助一图一表一册工具通过“寻根、剪枝、接木”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与

架构。善寻根即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本质,由单向线型关系,变成交互网状关

系。敢剪枝:通过研读教材,将教学中原本并不重要或与学情偏离的教学内容、

环节舍弃。巧接木即依据核心概念对结构和原理相通的教材内容重组。

二是跨学科融合,是指学校统筹使用 10%学科实践活动课时,跨越学科边界,

联系真实生活情境,进行单元整合设计,开展结构性教学和开放式学习,形成凝

练项目主题——制定靶向目标——统整学科知识——开展合作学习——展示项

目成果的教学过程。我们先后开发设计了《沙包新趣》《为流浪动物做个家》《楼

宇铭牌设计》《欢欢喜喜中国年》等项目课程。老师们在入校门时看到的展示是

各年级开展项目式跨学科学习的一部分成果。

2.拓展类课程

拓展类课程是对基础类课程拓展。课程设计原则一是学科分类设计。深入理

解课程标准,细化学科核心素养,拓展学科边界,依据学习领域系统设计拓展类

课程。

例如语文学科,我们将“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解读为“在学习

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建构语言运用机制,增进语文素养,努力学会正确、熟

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从而设计了阅读类课程、表达类课程、写作类

课程,并以此为载体深化其他三个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

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们“出版“了班刊、班报、形

成了阅读学习手册、绘制了名著阅读的思维导图、进行了戏剧节、朗诵表演展示。

设计原则二是学生分层学习。在课程设置上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实施差异化

设计,形成进阶式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上关注学生能力,布置有弹性的任务。

第6页

让高层次的学生成为拔尖的创新人才,低层次学生发展上来有所获得。

例如语文学科的表达类拓展课程,依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学校分别设计了面

向全体学生提升基础朗读能力的晨读、午诵课程;支持学生自主选择的古诗文诵

读课程;面向有朗读特长学生的播音主持课程;培养创意表达能力的戏剧课程。

为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表达训练的机会。

再如英语学科有以阅读课文为主提升较低水平学生的基础口语课程;有面向

水平较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课程。

3.特色类课程

特色课程依据学生培养目标,源自 70 年办学历史的继承与发扬和对学校特

色发展的深度思考,以社团活动的形式吸纳在体育科技艺术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进

行高水平的训练。对于办学传承类特色课程,从基础抓起按年级呈金字塔形设置

2 级或 3 级阶梯课程。每级课程完成后,达到一定标准的学生升入下一级课程学

习,重视学生连续培养,形成课程品牌,如排球社团、合唱社团、海模社团等。

对于特色构建类课程,从学校整体办学特色出发,依托特殊才能教师和特长学生

开发设置。以家长推荐或授课教师发掘的方式招收学员,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训练,

如羽毛球社团、飞盘社团、机器人社团等。

目前我校开设的特色课程有,腾跃课程:(龙体态矫健,龙爪雄劲,奔腾在

云雾波涛之中,寓意有龙一样强健的身体,助力时代新人如龙腾飞超越自我。)

花样跳绳社团、羽毛球社团、街舞社团、舞龙社团、篮球社团、排球社团、足球

社团、田径社团、飞盘社团;凝晖课程(取自七彩凝晖,寓意通过丰富的艺术特

色课程,赋能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多种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七彩龙

画社、合唱社团、舞蹈社团、管乐社团;翱翔课程:(龙可大可小,能或能隐,

翱翔于天空,可呼风唤雨,帮助人类。寓意培养学生科技素养,掌握本领造福人

类、兴盛国家。)机器人社团、航模社团、海模社团、建模社团,共 16 门课程。

学校排球队多次获北京市前三名的好成绩,为北京青年队输送了多名体育人才;

科技社团在 2023 年国赛中 1 个一等奖,1 个二等奖,3 个三等奖的好成绩;七彩

龙画社多次在区政府、区教委组织的活动中进行绘画展示;学校的舞蹈、合唱社

团连续获通州区金奖,在市赛中也取得了好成绩。

(三)打造龙行课堂,夯实龙文化基础

第7页

课程是学校为学生成长提供的给养,只有扎根在课堂的沃土上才能结出丰

硕的果实。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以素养本位为导向构建高效课堂,怎样让

学生的思维得到自主发展获得可持续性的成长。龙旺庄小学以教师“教的切实”,

学生“学的真实”,为本质追求,力创“五实课堂”赋予学生做龙的本领。

一是扎实,求精。扎实,指学习目标扎实。要求教师能够基于单元学习主

题和内容构建适切的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体系,精确体

现学科核心素在“学业质量标准”中的水平描述。精准定位目标内容的操作性

和评测性。

二是充实,求新。充实,指学习内容充实,“新”就是新颖、新鲜、创新。

要求教师能够结合学习目标,将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科技手段融入新知学习

过程,引用新型技术、新鲜实例扩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批判性地学习“书

本知识”,生发更多“创新的种子”。

三是丰实,求活。丰实,指学习元素丰实,“活”就是灵活、活跃、活力。

教师灵活嵌入学习情境,丰富学生活动形式和内容,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全过程,借助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生长,在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到

学习的乐趣。

四是真实,求趣。真实,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真实,教师创

设的学习情境真实,课堂的生成真实,情感的流露真实。求趣,是追求课堂展

现的风趣、情趣、乐趣。

五是朴实,求深。朴实,指学习成效朴实,表现为踏踏实实落实学习目标。

深,深入、深刻、深厚,表现为教师深刻理解学科知识本质,深入钻研体现思

维进阶的学习活动。

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以新课标的学习与实践为路径,以五

实课堂作为标落地的抓手,统一思想、加强认识。先后开展新课标培训、新课

标考核、课堂教学评优、市区课堂教学视导、各级各类研究课示范课活动,提

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连续多年在通州区课堂教学新蕾杯、春华杯、秋实杯竞

赛中捧杯,一人入选通州区“课堂上的大先生”培训。

(四)促进龙师发展,激发龙文化活力

龙文化传承需要媒介,教师在推动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即是“引导者”又是

第8页

“助力者”。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龙文化才有活力。学校借助自主发

展大联盟的学术平台,聘请学科教学专家、正高级教师指导课堂教学,并以专

家指导为龙头带动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实现研训赛展为一体的龙师成长计划。

实施“星辰闪耀计划”,以“培养掌握教学方法的合格教师”为目标,对新

入职教师、社会化教师实施“入职培训”。补偿非师范专业教师、所教非所学教

师的通识和专业知识短板,培养能够承担教育工作的希望之星。实施“星罗云

布计划”,以“培养熟练应用教学策略的胜任教师”为目标,实施“五自”课程

化培训,受训教师自行主持、自主约课、自由研讨、自我反思、自觉实践的方

式分享名师智慧。组织“龙兴”杯新教师课堂教学评优,培养胜任教学工作的

活力之星。实施“斗转星移计划”,以“培养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智

慧教师”为目标,以“研思合一”培训方式,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研究。

组织“龙腾”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培养能因材施教的优秀之星。实施“星

火燎原计划”,以“培养形成教学风格有教育特色的学者型教师”为目标,引领

教师全面把握学科教材,准确梳理知识体系,培养单元整体教学能力,形成对

学科性质、理念的深刻理解,突破专业瓶颈。组织中年教师“龙旺”杯课堂教

学评优,培养能对学科教学有深刻理解的魅力之星。

(五)涵养龙娃潜能,闪耀龙文化光辉

苏霍姆林斯基主为,学生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学生是校园文

化建设的行为主体,在龙文化的熏陶下,组织多层次、多主体、多形式的育人活

动,对培养学生成龙具有引领导向功能、健全人格功能和学习实践功能。我校遵

循三维参与、三个层次、三种类型的 333 原则构建了促进学生成长的“龙行”活

动体系。

三维参与,即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共同参与到学校活动的组织与实

施过程中。学校牵头科学设计、严密组织确保活动效果;家长参与见证学生发展,

认可学校工作;购买社会资源,提供学术指导和技术支撑提升活动质量。

三个层次,即校级活动注重基础性和普惠性,使所有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如社会实践活动、体育节、科技节等。年级(学科)活动,从教育和成长需求出

发,强调活动的适配性,如三年级开展的《轻扣童话之门,开启阅读之旅》主题

阅读活动;五年级开展的《品味经典承古韵,“戏”展龙风沁新芳》戏剧表演活

第9页

动;语文学科开展的《作业设计展示活动》等。学生自主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

自行设计、组织、实施、推荐,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如《课间黏土制作》、

《跳蚤市场》、《送你一朵小红花》等活动。

三种类型,即学习实践活动,如社会大课堂、种植节、科技节等;主题教育

活动,如开学季、毕业季、文明礼仪月等;成果展示活动,如戏剧节、学生书画

作品展、社团成果展示等。

(六)织密管理网络,筑牢龙文化根基

一所学校高质量、高品质发展既要精细化管理又要充分发挥每名干部、教

师的创造性和育人活力,这是培养学生成龙的根本保障。因此学校既抓总又分

权,形成以党总支、校务会为龙头,以重点工作为抓手,以年级组、教研组为

基点的管理网络。

一是构建管理核心:学校定期召开支委会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

带队伍、保落实,每周召开校务会研究具体问题,部署工作任务,制定推进措施。

二配强领袖团队:经过充分酝酿、规范推进,选优、配强政治素质高、管理

能力强、办学理念新、群众基础好、富有责任心的骨干教师担任年级长、教研组

长。将庞大的教师队伍切分成小的管理单元,实现网格化管理。

三是形成管理网络:学校依托六个年级组、十九个学科教研组建立基本的行

政、教学管理单元,一方面通过自主发展为他们赋能,教研组自主确定教改主题、

立项科研课题;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展示学生成长成果;自主展示教研成果,传

播成功经验。年级组自主确定班级特色,研究建设方案;自主设计学生活动,培

养学生自治能力;自主承办展示活动,展现年级活力。

四是深化示范效应:周一上午行政教学督导,校务会集中听班会课、学科课,

把学校工作重心定位在教学上。周一下午全体教师会,学习理论知识、宣传先进

事迹、总结布置周工作,统一全体教师思想、形成正能量。每周一次班主任经验

分享或教研活动汇报,每周开展粉笔字、朗诵基本功展示,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

五是推进现代化管理模式。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构建钉钉未来校园,实现教

学空间、教学设备、教学物资、教学秩序的现代化管理,节省了人力、物力。教

研组、年级组制定钉盘,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强化学科内教师的共融互通。

四、龙文化的育人效果

第10页

龙旺庄小学以龙文化为主脉,构建强基+多元的课程体系、自主+引领的培训

体系、创新+内涵的活动体系、精细+活力的管理体系,落实学龙、做龙、成龙为

育人目标,收到良好效果。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少先大队”“北京基础教育

科研先进学校”“北京市百所优秀家长学校”“北京市传统文化教育行动示范学校”

“首都文明校园”“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等荣誉

称号。2023 年 6 月,学校“龙行党建”从通州区优秀党建品牌升格为示范品牌。

2022 年至今,学生在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获奖 400 人次。

学校从自身特质出发构建龙文化,全面阐释了学校文化发展的精髓,体系完

备,有实效、有保障,工作稳而实。在龙文化引领下培育广大师生的龙精神、龙

底蕴、龙思维、龙气质,体现了以文化育人的办学思路。学校管理节点清晰、纲

举目张;年级管理面向需求、充满活力;学生活动各具特色、注重创新,体现了

以文化治校的管理理念。在龙文化引领下学校正走在高质量、高品质的内涵发展

路上。

附:龙行课程结构表

第11页

- 11 -

类别

基础类

课程

拓展类课程 特色课程

人文与

社会

语文、英

英语类:基础口语、英语听说;

语文类:晨读午诵、国学吟诵、

名著阅读、春晖物语编辑部、快

乐分享习作社

播音主持、戏剧社

道德与

法治、劳

动教育

思政类:运河文化课程、节日课

程、社会大课堂、开学季、毕业

季、家长课程;劳动教育教育:

种植课程、运河传统手工艺

运河研学、科学种植

科学与

技术

数学

数学类:生活中的数学、奇妙的

图形

数独

科学、

信息科

科学类:奇妙实验室、科技节;

信息科技类:光影艺术、电子报

刊、VR 粒创课程、图形化编程

海模社团、航模社团、模

型社团、机器人社团

艺术与

健康

体育与

健康

体育类:民间体育游戏、运河传

统体育项目、跑操、排球自编操

花样跳绳社团、羽毛球社

团、街舞社团、舞龙社团、

篮球社团、排球社团、足

球社团、田径社团、飞盘

社团

音乐、美

音乐类:声乐课程、口风琴课程、

形体课程;美术类:四季写生课

程、校园艺术节

七彩龙画社、合唱社团、

舞蹈社团、管乐社团

第12页

- 12 -

学科联动 家校共育 促进师生心理健康

——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

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是朝阳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一直以来学校注

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一校四址,2300 多名学生,160 多名教师,市区级

骨干教师 60 名。促进发展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希望通过学校的教育让学生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成长环境的剧烈变化,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低龄化,加

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更加彰显其重要性。学校深入落实市区相关文件精神,

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一、打造队伍,提升教师育心专业水平

学校注重全员育人,坚持每一名教师都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要想提

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首先要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因此,学校注重全员教

师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开展教师培训:一是每学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

训,关注教师的困惑与压力,为教师排忧解难,减少消极情绪,提升全体教师

的心理健康水平。以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影响学生,减少师源性伤害;二是参加

朝阳区积极心理品质和心理韧性教师培训,让每一位授课教师都具备资质;三

是开展学科教学融入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请专家走进学校,提升教师课程育

人能力与水平,并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实践;四是开展家校沟通能力培训,促进

家校和谐。

多年的不断学习,打造了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的心理教师有 1

名市级骨干,2 名区级学科带头人,担任心理课程的教师均持有积极心理品质

和心理韧性教师培训证书。

二、转变方式,营造和谐民主的环境

只有在和谐民主的环境下,人才能在精神上得到放松,压力得到缓解。学

校分别从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调整。首先,学校不断调整管理方

式,在“每一名管理者都要做好为师生、家长服务”的管理理念下,营造学校

和谐的民主氛围,积极开展各项工会活动,做心理体检等,让教师喜欢学校,

更好地减轻教师压力;其次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让课堂是安全的,促进生生、师生间的互动,关注教师课堂气氛的营造,以及

第13页

- 13 -

对学生的评价语言等,让学生喜欢课堂,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学科联动,提升心理健康育人品质

课堂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是每位教师

的职责,学校从三个层面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并有效进行落实:

课程类别 课程内容 实施年级 实施方式

基础课程

心理课 四-六年级 必修

全学科融入 全年级 必修

拓展课程 飞象课程 全年级 选修

实践课程 主题活动课程 全年级 必修

1.基础课程。

在实施的过程中分为两个方面,是必修课程:一是全面落实区级心理健康

课程,利用课后服务课程时间,四至六年级开足开齐积极心理品质、心理韧性

以及坚毅课程,每周一节心理课。让学生在课程中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懂得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性,培养主动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心理品

质。科任教师作为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均取得任教资格证书,每学期开展骨干

展示课,加强教研,确保授课实效。

二是全学科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

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进取的目标。把心理教育融入美育,以美育心、以美育情。

音乐本身就是调节心理的一种手段,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放松心情,调整情

绪;美术课充分利用色彩和线条唤起学生不同的心理感受,美术作品的鉴赏引

发学生审美的心理体验。把心理教育融入体育,体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顽

强拼搏、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抗挫能力,同时改善学生人际关系,提升适

应能力等。道法课是很好的与心里融合的学科,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同伴互

助、责任意识,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都能找到渗透点,尊重、人文、和谐

的课堂,共促学生的健康发展。

2.拓展课程

第14页

- 14 -

引进飞象心理课程资源,分为必修和选修,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 1-6 年级

各班开展班级心理健康体验活动课程,每周一节。一年级,帮助学生适应新的

环境,二年级培养学生自信心,三年级学会把握时间,四年级学会控制情绪和

与人沟通……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课程内容,并以双师课堂的形式,实施心

理健康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心理素养,并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

质。

3.实践课程:主题活动课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德育活动重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社会责任、公民意识等,同时也是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丰富多彩的活动更利于学生喜欢、

接受,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挑战、

互动、合作、反思等过程来改善其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

学生积极阳光的心态。从两个方面关注:

(1)关注面向全体——注重全面普及

与生活对接、与真实问题对接,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真

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多的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解决办法,因此我们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主题活动。

(2)多种渠道宣传心理健康常识

每周二是心理广播时间,利用校园广播站进行心理健康常识的传播以及常

见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试方法,在全校进行知识的普及,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健

康。

(3)开展团建游戏、心理剧表演、心理班会等实践体验活动

在体育游戏环节,加入团建游戏,提升同伴互助;借助学校北京市科研课

题:“校园心理剧在课堂教学中的开发与使用”,每学期在四至六年级开展心理

剧表演,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与人相处;开展心理班会,

把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班会互相想办法、出主意,教师指导,

解决学生疑惑。

(4)开展心理关爱月板报设计制作,校级阳光小使者评选

心理关爱月开展板报设计大赛,通过学生自己设计、排版、整理,在制作

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以及责任意识。每

第15页

- 15 -

学期开展阳光小使者评选,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展示自己,增强自信心。

(5)面向个体——注重个别指导与转介

分成三个层面:特殊学生,要及时发现,学科教师要从心理的角度对特殊

学生进行关爱。要求教师去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不能简单地指责,要从根本

上解决问题。一般来说问题学生的背后都会有个问题家长,对于家长多沟通,

多指导,不生硬对待学生,尽可能给予帮助。

对于存在心理问题大的学生,心理教师要做到日常的关注与心理辅导,及

时调整学生状态。

对于学校解决不了的学生,及时转介,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尽快就医,

使孩子得到诊断和治疗。

另外,我们还会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每周一次的吉尼斯

挑战赛,每月一次的体育趣味运动会,防欺凌教育讲座,做花灯、送祝福,预

防欺凌教育讲座、科技制作比赛等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增强自信心,体验成

功的喜悦,学会感恩等。

四、家校共育,共促学生全面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科学的育儿方法是孩子身心

健康的关键。因此,学校注重学生、教师心理健康的同时,注重家庭教育。在

争取家长支持的基础上,发挥家庭的特殊教育作用,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引

导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

在家校合作模式下,我们持续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家长培训,

结合区级心理关爱月活动安排,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升家长科学

育儿能力,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以此来提高家校协同

教育的育人目标。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等多种渠道,开展家校共育

活动。

尤其是疫情期间,为了解决孩子不能自主管理、家长烦躁问题,我们开展

了多种活动,“家校共育,打败居家小怪兽”、 “战疫小时光,居家也精彩”、

“亲子益智游戏”、“家庭剧场 创意无限”、“发挥专长 我最闪亮”、“上的课堂 下

的厨房”、“轻松居家 我来支招”等,多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感受

与需求、学会换位思考等,指导学生和父母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16页

- 16 -

构建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居家学习期变成亲子增进了解、共同成长的关键期,

孩子慢慢养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形成较好的自律意识。

课堂是学生育心的主阵地,校园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场所,在校园生活

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美育心,帮助孩子建立积极乐观、

坚忍不拔的心理品质。在家校协同教育中,与家长一起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目标,

从小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

让心理健康教育带着温暖在校园中生根发芽,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第17页

- 17 -

探索课程实践路径 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第一部分 灯之光——“灯韵”课程缘由及历程

一、初识灯韵

灯韵课程开发源自 2012 年 12 月一次不太成功、但却让孩子们喜爱的“创

意灯笼”德育活动。2013 年 12 月,我们加强组织管理,又一次举办了“创意

灯笼”活动。灯笼的“韵与美”完全展现出来。于是,到了 2014 年 12 月,我

们已经不满足单纯的德育活动,首次融入了美术学科。

回忆起最初的 3 年活动,一些动人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活动所带来的价

值意义随着一年又一年的不断推进,逐渐让我们清晰:

第一,育人的政治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开发灯韵课程,既承

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第二,传统文化的魅力。灯笼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手工文化的

重要代表,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育才的社会实践。现在的知识教育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教育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恰是我们开设灯韵

课程的重要目的。

二、难得机遇

2015 年,北京市教委颁布“新课程设置”,提出要逐步实现超越课改边界、

超越课程边界、超越课堂边界、超越资源边界、超越考试边界的课程改革。北

京市教科院要以我校的课程样板,向全市进行推广。

我们紧紧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机遇,深化课程内涵,完善课程体系。将多学

科融入,把灯韵课程推向新的高潮。

我们要求孩子们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制作时要突出“环保、节约、创新、美

观、有内涵”的主题,呼吁孩子们怎么“任性”怎么来。孩子们发挥了前所未有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各种灯笼五花八门,整个学校真可谓是创意灯笼博物馆,让

人大开眼界。

第18页

- 18 -

是什么力量让孩子有这么大的热情和创造力?那就是制作灯笼的兴趣和无

限的创意和创新。兴趣是引发学生不断探究的基础,而创新对孩子具有不可抗拒

的吸引力。孩子们创新的过程也就是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苦中有乐,累中有成

功的喜悦。孩子们也深深感受到生活无处不精彩,美好尽在创造中。

三、喜获成果

回顾这几年灯韵课程建设历程,它经历了 2012、2013 年的单纯的德育活动,

2014 单学科融入,2015 年多学科融入,此后数年间,我们努力探索灯韵课程的

整体构建,实现全学科整合。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过

程之中,不断提升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创新能

力与实践能力。我们跳出教材,注重实践,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2021 年我们出版了课程专著《灯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和学生使用手册《灯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手册》。2022 年又出版了《灯

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

第二部分 灯之魂——“灯韵”课程理念及实施

一、灯韵课程设计理念是什么?

我们的课程设计理念就是教育生态观,即:“自然即课程, 生活即课程, 自

我即课程”。在学校里,一言一行尽教育,一草一木皆课程。

为此,在灯韵课程建设中,我们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

创造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人文底蕴中学习。

二、灯韵课程体系如何建设?

第一,年级间的差异化设计。低年级激发兴趣,在“玩灯”中让学习轻松

有趣;中年级喜欢独立,在“探灯”中培养学生创造和探索世界方法;高年级

具有一定挑战性,在“创灯”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究和合

作等方法去解决问题。

第二,差异中的相互衔接。我们在低年级“玩灯”的基础上穿插一些简单

的“创灯”,在高年级“创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探灯”的内容,使学生认

知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三者彼此有融合,相互关联。

三、灯韵课程如何设置?

第19页

- 19 -

我们将灯韵课程分为四大类:

全学科融入的必修课。按照每个学科至少要拿出 10%的课时用于学科实践

活动的要求,根据《指导手册》中不同年级的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相关内容的学习。

跨学科主题活动的选修课。我们把诸如查找资料,绘制图案,设计骨架,

动手操作、社会调查等融入到拓展学习活动中,延续到课后服务和日常。

家长陪伴的选修课。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家长的陪伴制作中,可以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的鼓励和帮助,也有助于建立克服困难的学习品质。

全校分享展示的必修课。每名学生在学习中至少完成 1 件作品,在班级或

全校进行展示。

四、灯韵课程教学的亮点是什么?

第一,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我们主要采用教师教授、自主学习、合作学

习、项目学习、陪伴学习、混龄学习等多种形式。

第二,展示与评价相结合。每件灯笼作品都凝聚着学生智慧和辛勤的汗水,

都充满了创意和价值。我们搭建展示的平台,设计有机的评价体系,设计各种

奖项,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综合能力。

第三,把学习引向社会服务。将灯笼送给敬老院爷爷奶奶、幼儿园的小朋

友,就是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我们要从小引导孩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学会

奉献,做一名有益于他人的人。

第三部分 灯之韵——“灯韵”课程成果及经验

一、灯韵课程的成果

十年的灯韵,成果是丰硕的。获得了北京市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海

淀区优秀成果一等奖。

第一,从课程角度讲,构建了整体性、连贯性、系统性、灵活性的课程体

“灯韵”课程最大亮点在于整体构建,整合融通,是一个完整的培育链。

不同年级不同主题,相互连接。每一个环节的精心安排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做中

学、玩中学的时间和空间,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自我充电、设计课程的条件。

第20页

- 20 -

第二,从课堂角度讲,突破了传统分科教学的育人难题,探索新型的课堂

形态

多年来的分科教学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优点是学科领域强,不足是学科“壁

垒”坚固。灯韵课程是跨学科实践的一次有益尝试。虽然步子不很大,但我们

已经行走在路上,相信未来是美好的。

第三、从育人角度讲,拓宽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渠道,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

的学子

灯韵课程的育人价值并不在于灯笼做得如何好,也不在于未来能够成为灯

笼艺术的传人。而在于孩子不断分析问题,圆满地解决问题,不断创新思想的

培育。

第四、从教育途径角度讲,实现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在灯韵课程建设中,我们特聘请国内著名的心理学专家张丽珊老师为家长

举办“解读原始家庭,构建家庭合力”的讲座,使家长深刻认识到“陪伴孩子成

长”的重要性;邀请灯笼非物质遗产传承者王燕来父女来校指导,让孩子们感受

灯笼大师精湛的传统文化艺术造诣,让灯笼制作更有文化底蕴;我们邀请创意专

家,开阔孩子们的思路,让创意无极限,提升了活动的文化品质与内涵。这无疑是

全员育人最好的说明。

灯韵课程的综合性,体现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生活育人、

家校协同余人等方方面面。

二、灯韵课程的经验

十年来的灯韵建设,经验是丰富的。

第一,要有永不言弃的精神。做任何一件事,都不能轻易放弃。说起来容

易,做起来就难了,我们往往在最后一公里的地方选择放弃。在灯韵课程建设

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许多困难,老师们不理解、干部们消极等等,但,办法总

比困难多。

第二,学校要有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在课程建设中,我们磨练成了坚强

的团队,十年坚持,毫不懈怠,才有我们最终的成果。

第三,要有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作风。在灯韵课程建设过程中,融入

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比如项目式学习、大概念教学、动态课程管理、STEAM

第21页

- 21 -

课程、以学定教等等,这些都是靠学习得来的。我们干部老师不断将这些新思

想、新理念融入到我们课程建设中,才让我们的课程建设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总之,十年的灯韵课程,我们将继续在继承中发展,在扬弃中创新。时代

在发展,教育要前行,前行的路也许坎坷,但是我们只有在不断探索中,才能

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第22页

- 22 -

唤醒生命,滋养成长

——昌平区史各庄中心小学

北京市昌平区史各庄中心小学地处史各庄街道、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东侧,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以“让生命唤醒生

命,让成长影响成长”为办学理念,以“尊重生命、温暖生命、赋能生命”作

为全体教师的价值认同,为每个学生的精彩成长营造适宜的环境,滋养学生生

命的成长和心灵的丰盈。

史各庄中心小学共有 13 个教学班,435 名学生,学校规模不大,但是温馨

和谐、朝气蓬勃。我们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

潜能诱导出来,通过感受与体验将生命感、价值观唤醒,在师生、生生的彼此

参看和影响下,感受生命中的美好与价值。

一、赋能教师成长,领悟唤醒生命的方式

史小的教师既是“经师”又是“人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

先生,唯有成为大先生,才能帮助学生打开生命成长之路。

一是积淀爱的能量,做温暖而坚定的教育

无条件的爱每一个孩子是老师的天职,实施“温暖而坚定的教育”是我校

教师的核心价值理念。学校经常性地开展诗词朗诵、师德演讲、育人读书会、

最美教师故事、案例分享等活动,让正能量充满校园,让美好的情感感染彼此,

一起来积蓄爱的能量。我们为了凝聚成教师的核心价值,倡导老师们修炼“三

会”,即每位教师会吟诵古诗《春风》、会发现学生优势、会读懂孩子需求。每

次集会前,学校所有教师都会动情地吟诵白居易的诗《春风》,并力求把自己化

作一缕缕春风,吹进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在我们老师的眼里没有坏孩子、差孩

子,只有需要关心、关爱和理解的孩子,他们都有潜能未被激发,等待着我们

老师能够去发现。我们力求读懂他们、理解他们,激发他们心中的善意,领着

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二是汲取教育营养,做专业而智慧的教育人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

性特点的基础上,于教育教学中适时调整策略方法,以启发式教育帮助学生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23页

- 23 -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成立自主教育研究院,提升专业能力

2018 年底,学校成立了自主教育研究院,自主教育研究院的成员由特级专

家指导团队、特培教师和普培教师组成。特培教师是指教师主动报名参加,有

自主发展欲望、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和基础的教师,他们能够每月接受专家的

一对一指导,在理论学习、课堂教学实践、反思改进三方面都有细致地指导和

反馈。普培教师在自主教育研究院中接受通识培训、特级教师课堂引领等。几

年来,学校先后有 20 名教师参加特培,占全校教师的 40%,50 名教师全部参加

了通识培训,占全校教师的 100%。通过自主教育研究院的活动,老中青教师迅

速成长,学校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逐年增加。

2.完善教师评价方式,激励团队健康成长

大先生之大在于大德行,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学校以师

德修养课程、精神凝聚课程、专业智慧课程为依托,采取多维度、多层次测评

的方式,激励教师团队的健康成长,坚决摒弃仅以分数评价老师的方式。

多维度测评教师主要包括学生调查问卷测评、学生访谈测评、家长问卷测

评、同事相互测评等方式进行。多层次测评主要包括日常履职积分和创新点积

分相结合。日常履职积分重在日常工作评价,教师能够以良好的言行和学识唤

醒学生、影响学生,即可得到相应积分。创新点积分重在激发教师的科研创新

能力,鼓励教师在不断挑战中获得新发展。

二、重视育人过程,展现生命成长样态

大先生之大在于大学问,新时代大先生要有扎实的学识、厚重的学养,重

视育人过程与体验感悟,培养主动探究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展现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生命状态。

1.在日常课堂中唤醒自主意识

在“双减”以及新课改背景下,我们不断完善“课前预学、课中导学、课

后延学”活力课堂结构;提出课前预学不仅仅是学生预学,还包括教师预学,

教师要先于学生学习、实验、做课后习题,才能真正做到教重点,讲难点,有

的放矢,提高课堂实效。同时我们还重点强化“三精简、三优化”活力课堂样

态。其中“三精简”是:第一,精简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流程。第二,精简教

第24页

- 24 -

学语言,优化问题的提出。第三,精简训练内容,优化评价方式。此外,我校

积极引进了 16 进制平台和教师课堂测评系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 16 进制平台

中的直观批阅、查找资料、评价、当堂反馈等功能,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训练,让学生主动“卷进”思考中,感受学习成长

的充实。

2.在诵读课程中唤醒精神成长

学校开设诵读课程是源于学生整体比较松懈,精神状态不佳,语言表达能

力不强。从 2018 年开始,学校以“经典诵读课程”作为突破口,做到人人参与

诵读、人人有展示机会,从单纯“会背诵”到“促思辨”和“修精神”。经过近

3 年的探索,初步构建了“221”的课程实施方式。第一个“2”指每周一次的

阅读课和经典诵读指导课进入课表;第二个“2”指“史小好声音”红领巾广播

和“班级诵读展示”升旗仪式两个平台;”1”是指每年召开一次全校性的阅读

成果汇报展示, 进行书香家庭、书香班级、读书状元的评比和表彰,大家共同

借鉴分享,体验读书的乐趣和养分。

3.在社团课程中唤醒自信与潜能

我校充分挖潜校内外师资,为学生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素质类实践体验课程,

包括:经典阅读、劳动体验、体育素质、合唱、舞蹈、心理健康、益智游戏等

24 项课程,涉及德、智、体、美、劳五大方面。其中,经典阅读、劳动教育、

心理健康、益智游戏为全员性实践课程,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确保师生人人参

与,人人有课程。在社团中教师们逐渐发现孩子们的特长和潜能,孩子们在社

团体验中逐渐培养了自信。学生们的定向越野社团、经典诵读社团都获得区、

市级一等奖。

4.在种植体验中唤醒顽强意志力。

风雨花是我们学校的校花,我们常年开展风雨花种植体验课程。低年级的

同学主要是观察风雨花、浇水、拔草等,用画笔来表达对风雨花的了解。到了

中高年级我们的孩子们就开始研究风雨花的土壤,如何种植,如何开出更多美

丽的花朵,风雨花的开花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影响、写观察日记等等。现在风雨

花已经融入到各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从探究中体验到风雨花地美丽、

坚韧、越是经历风雨越是美丽绽放的成长精神。

第25页

- 25 -

经过几年地体验实践,我们的孩子不断地向下扎根、汲取营养,向上生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在为人、为事、为学上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唤醒

生命,让学校成为学生生命精彩绽放的地方。

一、赋能教师成长,积淀唤醒能量

1.拥有爱的能量,做有情有意的老师

2.供给教育营养,做专业智慧的教师

二、构建“生生课程”,唤醒生命成长的样态

我们建构了学校的 “生生课程”体系,“生生”课程最终的目的是唤醒生

命成长所需的元素,包括唤醒生命意识、唤醒成长意识、唤醒对学习的兴趣以

及顽强的意志力等方面。

愿我们的教育能够唤醒更多的孩子,帮他们发现生命的意义与方向,绽放

生命的活力、温暖与光彩。

第26页

- 26 -

日常改进绎精彩 自主管理促发展

——北京市通州区后南仓小学 吕桂红

记得杜威曾说:“教育就是生长,在他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学校教育

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

愿望提供的方法到什么程度”。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在推进副中心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我们再度重新

审视自己,围绕后小教育集团“求真.务实.超越”的百年精神,将学校与教师

发展定位在“走在超越的路上”。超越即改变,是改进,更是生长。自主改变,

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以实现工作的最优化。教学更是

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教学工作务本、求实、创新,

才能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再度提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常规工作 稳中求变

(一)计划引领 催生动态管理模式

学校的教学发展要靠睿智进取的干部队伍引领,加强教学干部队伍建设成

为我们改进的起点和重点,因为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发展从计划开始,更要从改

进我们的教学管理行为开始。

1、改进从制定计划开始

通过研训式学习,教学干部对计划的认识发生了感性到理性的改变,明确

了计划是促进学校日常教学的变革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学校将计划的制定与实

施比作是“水和渠道”的关系。干部、教师应是一溪活水,是充满灵动与智慧

的,计划本身就如同是渠道,要对学校工作进行梳理与沟通,让一溪活水自然

地流淌,共同奏出和谐美妙的乐曲。

教学干部打破了固有的制定计划方式,由心动变成了行动。每次定计划之

前,均采用自下而上的互动方式,组织各层教师,从不同方面进行调研。交流后

的材料,成为学校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多次研讨,教师对制定计划有了全新

的认识,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参与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智慧性被点燃。

2、改进在计划落实的进程中

集干部教师智慧的计划诞生以后,就成为我们教学行动的指南。我们以计

划中本学期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思路为引领,教学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使

第27页

- 27 -

“改进在日常”成为一道新的教学管理风景。

作风在改变。每位干部都树立“一切为质量发展服务”的管理理念,践行

着“三我”的动态管理模式,突出了”计划—行动—检查—改进—再循环”的

闭环管理,努力做到有理念,能引领,接地气,重总结。

行为在改变。落实走动式管理,做到了六个走进,即走进课堂观课,走进班

级常规检测,走进教研组活动,走进年级组活动,走进书本学理论,走进教师学生

心里。

制定计划与落实计划的改变,催生了我校教学动态管理模式:计划引领—

策划落实—总结反思—行为更进。在思考中我们不断调整着教学管理行为,提

高了教学管理的实效。

(二)策划务实 激活多元教育智慧

策划能够使计划落地,精彩的策划不仅助推计划的落实,更是激活干部教

师教育智慧的源泉。

1、主动认领激发策划的源动力

在学校教学管理中,人人都重要,个个都精彩,每个人都要释放自己的最

大的能量,提升自己的策划力和执行力,才能使学校教学及整体工作达到最佳

水平。

为了更好的落实学期教学计划,将教学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每位教学干部

及教研组长都主动请缨,结合自己主管的工作承担了相应的策划任务。比如学

校的入学季系列活动、各学段的学科实践活动、学校的五节系列活动、教学基

本功竞赛等,师生同在多彩的教学系列活动中成长。多样的策划活动,激发了

干部教师们创新教学工作的源动力,这种源动力激励着每个人把策划活动做得

更加扎实而精彩!

2、总结反思,增强团队凝聚力

每次策划教学活动后,学校都会组织干部教师及时总结与交流。教研组长及

教学干部的月总结交流机制应运而生。每次自下而上的反思与交流对教学工作

都有着助推作用。我们的教学工作也从单一开始走向丰富,变单一的布置工作

为培训、分享、交流并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完成工作即可的目标变为完成

后的及时反思、集体会诊;从单一会议变成多元会议;“发现、实践、创新”的

第28页

- 28 -

动态教学管理模式引领着干部教师注重实践得来,扑捉智慧亮点,不断反思提

高。别样务实的策划与总结方式曾几次在市区专题活动中进行交流分享。

细致务实的策划与总结不仅可以提升教学工作的效率,同时更能提升团队

的研究水平,激发干部教师工作的智慧与活力。

二、 特色工作 实中求进

科技教育是集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办学特色,教学工作如何围绕学校特色

进行主渠道实施,我们在课程设置及课堂实施上具体落实。

(一) 课程生长 打通边界凸显整合

自八十年代始的 1.0 版到 2010 年的 2.0 版再到 2016 年始的 3.0 版课程至

今已发展到 4.0 版(仍在整合改进中)。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课程内容及课程实

施,我们的课程都在改进,在生长。4.0 版的课程,以培养具有“三我品质”

的大器少年为总目标,以深化科技教育为课程特色,以“我发现.我实验.我创

造”为核心理念,以“理念引领—建构体系—整合推进—融通创生—多元发展”

为建构思路,课程实施中以整合融通为前提,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

程的有机整合与巧妙融通,以校本实践手册《七彩课堂》、《五大节日课程》及

《寻仓问道》、《万物启蒙课程》为切入点,通过共识、共研、共享为路径,打

通学科边界,关联学科世界与生活世界,进行有效的拓展与延伸,真正实现整

合与穿越。在落实新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我们勇于创新,大胆实践,

课改经验曾在市区进行交流。

(二)智慧课堂 灵动共生展活力

基于建构主义、多元智能、 做中学等理论支撑下的 “三我”智慧课堂,

永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和枢纽。它的内核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

1、明特征 有方向

经过不断研究,我们明确了智慧课堂应该具有以下的五个特性,基础性、

情感性、灵动性、启迪性、共生性,从而为老师引领研究的方向。

2、建模式 共研究

“学前自主探究发现-课中小组互动交流-人人参与多元实践-反馈巩固引

导点拨-适度拓展不断提升”是我们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每个环节中采用相应

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多元实践,合作创新的主阵地。

第29页

- 29 -

3.定标准 促评价

我们从五个层次和两个层面入手,制定了智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依照标

准进行课堂评价,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

4.重实施 讲策略

通过微格课、研究课、视导课、观摩课、常态课、评优课等课例研究形式,

干部教师们总结出发现式、探究式、情景式、多元评价式及整体提升策略, 教

学中力争实现 5 个融通。三级课程、学科间、学段间、教学环节间以及课堂内

外的融通,努力打通边界,实现穿越。

我们还注重拓展课堂外延,注重校本课程、活动教育、社会实践、家校共

育课堂的实施,让课堂突出开放性,同具智慧性,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5.抓赛课 展活力

学校每学期均开展各学科、各层级教师的“三我”杯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智

慧课堂的实施,形成了我校独具特色的“三我”课堂文化。

6. 勤观察 重获得

落实“双新”,培养学生素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实际获得,成为我们课堂

教学的核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三我”智慧课堂模式从“遵模式巧切入-重获得”为研究点,以教学观察表来诊断学生实际获得。围绕三我理念,

突出“五每三转化”行为,五每不断改进着。(课件展示图片)为了引导教师切

实做好面向全体学生,我们还采取《三我课堂评价标准》、《发言统计图》的办

法,记录课堂学生的活动,我们还在学校评课听课期间评选校级“发言星”,想

办法激发孩子爱学习,会学习,课堂观课的小举措激发了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热

情。

教学工作的微改进,使课堂教学在悄然改变,老师们课上积极开展各种学

生喜欢参与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

后小集团,同心求实,三我教育,上下同行,我们共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共

同实践学习中的轨迹线条,共同创造人生中的更美色彩!

三、研训并行 多元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并不断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通过多

种形式加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形成了“ 专业学习常态化;校本教研多元化;

第30页

- 30 -

研修方式多样化;业务培训经常化,教师培养普适化及年度的五星教师评选的

“五化一评”研训机制。

凸显集团特色的多元化教研形式之一的牵手教研,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

开阔了教研的视角。集团内与校内的牵手教研以落实学科综合实活动课程为依

托,打通年段、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跨学科整合与创新;校外我们与共同体

学校、手拉手学校以及潞河教育联盟校间的牵手教研,实现了本区内的资源优

化与共享;与西城区红庙小学、丰台区东高地一小的牵手教研,促进了学校与

教育强区的学习与交流;京津冀三地学校协同发展共同体的牵手教研更拓宽了

我们的视野,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教研目标得到实现。

在通州教委、小教科及研修中心的正确引领下,“日常改进”让我们收获着

喜人的成果。集团本校先后获得北京市文化建设示范校、北京市课程建设先进

单位、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北京市文明校园、区春华、秋实杯先进集体

等称号。 而今恰逢后南仓小学建校 120 周年,在推进城市副中心教育高质量发

展之路上,百年老校再度焕发新的教育生机,百年仓廪德厚流光,孕育而生的

紫运校区将成为后南仓小学教育集团的新生力量!我们将在传承与超越的路上

不断演绎管理工作的精彩!

第31页

- 31 -

建立班主任工作支持体系,激励队伍自主发展

——北京市昌平区第四实验小学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北京市昌平区第四实验小学的校长李伟,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班主任

队伍建设的话题。班主任是教育教学的主要组织者,青年班主任的培养更是学

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学校怎样提供助力、让班主任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

走得更好、更稳,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方向。今天,我以“致美共生,同心远行”

为主题,分享在学校致远文化的引领下,关于班主任工作支持体系的实践探索,

期待最终实现让每一个班主任有所成就、让每一个班欣欣向荣、让每个学生健

康成长的目标,也激励队伍自主成长。

首先,介绍一下队伍基本情况。学校建校 6 年,截至 23 年 7 月,在职在岗

教师 65 人,其中研究生学历 5 人,干部、教师平均年龄只有 29 岁。可以说,

年龄结构并不是很合理,年轻教师多、尤其是班主任队伍趋于年轻化,缺乏班

级管理的经验。自 22 年 8 月份到任后,我发现这支队伍虽然年轻,却有活力、

有想法、有干劲儿,但也有个别教师虽然努力,对于班级管理仍然无从下手。

其实,班主任的队伍建设,从老师入职前就已经开始,在师范院校里接受了教

育,同时我们昌平区也有非常好的入职培训,会介绍昌平区对班主工作以及整

体德育工作的要求。到了初任阶段,就会在引领、培训、探索中继续成长。但

是我们的队伍整体年轻,如何在实践中自主成长,是需要探索的问题,所以我

们先建成了一个班主任胜任力的模型,它指向的是致远的班主任应该呈现怎样

的样态,如果我们能把班主任看成是这样一个完整的个体,在每一个阶段都可

以基于这样的一个模型来促进大家明确目标,更好地胜任工作。

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进一步探索班主任工作的支持体系,围绕一条主线,

建立五项支持机制,搭建四类展示平台,系统保障班主任队伍的成长。我们认

为,唤醒班主任自我提升的自发性和自主性,是贯穿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生命主

线。

唤醒动机,需要引领。但是全员年轻的队伍,只能采取自己探索、同伴互

助的方式实现成长。带来的问题有:方向不一定准确,在摸索中试错,成长一

第32页

- 32 -

定会受限。所以我们进行了队伍的重构:在本学期,引入了骨干教师成为班主

任,多位有经验教师作为副班主任加入班级管理,老教师的言传身教能够唤醒

年轻人工作的自主性,也帮助他们形成好的工作习惯。同时,班主任在学科分

布上,也从单一的语文学科转变为语数英学科,年龄跨度较均衡,可以实现不

同年龄多元思维的整合,以多学科、全方位的工作领域来搭建团队,可以实现

专业优势的互补和合作,为德育工作赋能。

另外,基于社会情感能力来思考教师成长动机与工作态度问题,学校就要

营造友好的管理氛围,所以我们还增设了“温馨小家”,使班主任随时随地拥有

“第三空间”,方便互相交流分享,这个地方更是属于班主任的“后台区域”,

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可以进行放松体验,疏解情绪。

学校也会利用集体研修时间,对“致远文化下的班主任样态”展开文化大

讨论,和美教师文化便应运而生。这是我们教师凝聚出的共识,从根本上促进

班主任的自我驱动,所以我们也将这样的唤醒作为一条主线贯穿队伍建设的始

终。

主线确立后,我们从运行机制、动力机制、评价机制等管理维度细化建立

了五项支持,让班主任知道,他们不是独自战斗的“孤勇者”,而是在支持下“众

行远”。比如,我们形成常态化的“研训”融合供给,满足班主专业发展需求。

比如,我们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和师德警示大会,以真

实具体的案例分析,给予警示教育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我们邀请中科院儿

童发展中心咨询师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丰富班主任心理教育知识;依托

学区融合教育资源进行培训讲座,为班主任提供伴随性、引领性支持;邀请昌

平区教师进修学校专家指导,满足班主任提升能力的需求;引入心理沙盘,让

教师在游戏互动中体悟如何进行良好的教育沟通协调……以培训引领,以策略

供给,促进队伍专业能力发展。

然而,育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班?如何引领学生的精神世界?这都是

需要班主任自己不断思考并回答的问题。带着对以上问题的解答需求,“书香致

远”工程应运而生。通过自主读书+展讲的方式,所有人能够参与学习不同书目,

达到阅读收益的“最大化”,是队伍自我提升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校根据“和美”班主任行动纲领,制定分层培养规划,这些就是我们“春

第33页

- 33 -

晖”“青蓝”“金穗”班主任团队,不同的团队有不同的规划,都要高品质执行

落实;不同的队伍有不同的使命,都要学习、提升、发展。

为了再进一步激发班主任的积极性,学校进行育人榜样推选,每月都会用

一整版报导一位师德高尚、专业素养优秀的班主任。每一学年,学校都举行“师

徒结对”拜师仪式,担任导师的都是教育教学能力强、富有责任感的优秀班主

任,他们就是学校树立的标杆典范。

支持系统的有效运行,制度保障是关键。学校以系统的德育课程为科学指

引,对班主任来说,这就是一套稳定、科学的抓手,我们将德育课程分为两个

板块,节日课程和仪式课程,做出课程框架和线索,就为班主任老师提供了脚

手架。学校以共同的教育价值,凝聚出和美教师的行动纲领,以及一些具体事

务的规定流程。包括提出“首见责任人”、职能分工的规定,以及待遇分配的规

定,明确的制度节约了思考成本,也限制了机会主义的发生。

学校搭建四类展示平台,打造班主任自我提升快车道:以主题班会研究展

示思考,让优秀的班主任一展风采;常态化开展和美育人大讲堂,既是分享,

也是汇报,更是相互学习;每次的校级活动,也都是展示学生风采的大舞台,

更是班级文化和凝聚力的生动展示;这一学期,学校青蓝班主任队伍也逐渐被

推荐与昌平区优秀的班主任同台“讲述育人故事”,参与基本功大赛。我想,参

加活动不仅是展示,也是拓展视野,既相互看到了成长,也收获了自我提升的

动力。

以上就是实验四小驱动班主任队伍自主发展的一些具体做法,我们怀揣目

标,认真行走,因为我们相信:有愿就有力,有心就有路!学校将继续关注“每

一个”、激励“每一个”、成就“每一个”,做师生共长的致远教育!感谢您的倾

听,敬请批评指正!

第34页

- 34 -

新课改背景下“乐群课程”

整体育人生态系统的建构与实践

——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 李雪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教

育的根本问题。课程是育人的载体,也是实现学校办学宗旨、落实学校办学理

念、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多年来,学校秉持课程整体育人理念,坚

持育人导向,强化整体统筹,真正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关注学生全面、

个性及可持续发展。在新课改及“双减”政策背景下,加强课内课程和课后服

务的一体化建设,实现课内提质、课后减负。基于此,在课程整体育人理念引

领下,学校践行乐群教育。乐群教育是锦城小学独有的学校文化追求,是尊重

生命个体的多样性,充分发挥集群优势,以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基础,以合作的

学习方式为载体,实现生命个体与群体共同发展的教育。因此,在“晓看红湿

处,花重锦官城”的办学愿景下,学校秉持“儿童是教育的唯一中心”的教育

思想,围绕“悦身心•会合作•善思辨”的课程培养目标,建构了乐群教育下的

课程育人生态系统,即成长课程,主要包括儿童成长课程(花儿课程)、教师成

长课程(雨露课程)、环境优创课程(阳光课程)以及学校特色课程。

图 1 锦城小学成长课程(1.0 版本)

2022 年,在“双减”及新课标背景下,为了让学校课程充分体现学校办学

特色,具有学校辨识度,学校将课程聚焦儿童,提档升级,建构了乐群课程 2.0

第35页

- 35 -

版本。

图 2 锦城小学乐群课程(2.0 版本)

一、课程理念:五育融合,落实儿童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在党和国家总体育人目标的指引下,锦城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

时代新人。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学校发展愿景下,秉持乐群教育理

念,学校将每一个儿童视作含苞待放的花蕾,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在适宜的

课程土壤中竞相绽放,万紫千红,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二、课程目标:培养“悦身心•会合作•善思辨”的锦小儿童

学校依托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构建“乐群课程”,将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悦

身心•会合作•善思辨”的锦小儿童。“悦身心” 强调身心健康和文化基础,指

向培养富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身心健康发展的儿童,让儿童悦身、悦心、

悦生活,从而乐观、乐和、乐于分享;“会合作” 聚焦社会参与,指向培养善

于沟通协作的儿童,让儿童群学、群思、群长,从而愿合作、懂合作、擅于合

作;“善思辨” 突出自主发展,指向培养学会学习的儿童,让儿童学习、思考、

创新,从而善学、善思、学会学习。

第36页

- 36 -

图 3 “乐群课程”目标示意图

三、课程结构:纵横交叉,构建五主题三层级课程

在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引领下,为了满足不同儿童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

发展的需求,学校建构了“五育融合”的“乐群课程”,五主题三层级,纵横交

错,各课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融合通达,立足学校实际,直指学生核心素养的

立体建构。

(一)横向结构:注重内容统整,设置模块化主题

“乐群课程”遵循儿童发展的整体性特点,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实际

出发,适当打破学科课程边界,实现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内容的综合或统整,

拓展儿童学习领域和学习内容,实现儿童综合素质的提升。参照《中国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的素养维度,秉持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理念,设置不同模块主

题以统整课程内容,学校设置了“思想与品德”“安全与健康”“思维与表达”

“艺术与审美”“合作与创造”等五个模块化主题,将“乐群课程”内容维度统

整为“悦心课程” “悦动课程”“悦思课程”“悦美课程”“悦劳课程”五大板

块课程。五大模块化主题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整合和融通,

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37页

- 37 -

图 4 “乐群课程”五大主题结构图

(二)纵向结构:注重能力层次,构建阶梯化序列

“乐群课程”遵循儿童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特点,以儿童已有的知识经

验为基础,逐步加深课程内容的深度,让儿童能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课程内

容,满足儿童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儿童的个性化发展。在国家分科课程和五

大领域主题统整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科学习内容的深度,将“乐群课程”分

设为“学科基础课程”“探究拓展课程”和“综合运用课程”三个层级。学科基

础课程注重儿童对学科本质的理解与掌握,立足培养儿童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

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探究拓展课程注重学科实践,指向儿童对某些

领域综合知识的深度学习,让儿童在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所

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实现“学以致用”和“用以致学”。综合运用课程以超学

科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强化“学用一体”,提升儿童的价值体认、责任担当、

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三个序列化层级之间相互关联,侧

重点各有不同,共同构成学生的素养递进发展阶梯。

图 5 “乐群课程”三层级结构图

第38页

- 38 -

图 6 “乐群课程” 内容图谱

四、课程实施:采用“三化”策略,注重课程落地

“乐群课程”的构建一是从课程内容统整入手,聚焦五育融合,充实实践

类结构化课程,实现儿童全面发展;二是以课程实施为突破口,完善“乐群学

堂”,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受到适宜的教育,形成鲜明的个性,实现儿童个性化发

展。为确保“乐群课程”落实并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学校充分尊重儿童发展

规律以及课程实施规律,制定出课程实施的“三化”策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和个性化发展。

(一)课程实施路径多元化

为了让“乐群课程”能落到实处,学校积极与教师、家庭、社区、企业协

同,寻找和利用各种资源,拓展课程实施渠道,多元路径实施。学校在各学科

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基础上,开设了多种精品社团,激发儿童的兴趣爱好;设置

专项学习项目,锻炼儿童各项能力;举行各种仪式,激发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

开展志愿服务,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开展各项赛事,让儿童可以在比赛中精神

成长、获得知识与技能……在课程实施中,学校还“走出去”“请进来”,让儿

童走出家庭和学校、走进社区和企事业,在现场体验中深化对课程的学习和理

解,将家长、社会人士请进学校,现身说教,让儿童受到榜样示范的启发和熏

陶。

(二)课程实施模式多样化

第39页

- 39 -

在“乐群课程”实施中,学校遵循“生活逻辑加学科逻辑”原则,改进乐

群学堂“四环节”模式,持续推进大概念引领的大单元教学范式。通过个体独

学,初步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独立思考,发现或生成问题,引领进一步学习;

通过小组合学,解决独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分享,同时提

出更深层次和难度的问题;通过师生共学,在教师的点拨下解决所有疑难问题,

形成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总结拓学,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形成知识、技能

和能力的结构化。

图 7 “乐群课程” 课堂教学的“四环节” 模式

此外,学校把“课堂”概念从以前的教室“物理空间”拓展到学生学习的

“意义空间” ,还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前准备—课中实践指导—课后总结

反思”模式、川菜博物馆等场馆学习的“看—听—学—做”模式、线上+线下模

式等来实施课程,让课程真正走进儿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课程实施方式综合化

为了让儿童更好地参与课程学习,保障课程落地。学校采用综合化方式来

实施课程。如“悦·农场”课程的实施,开展了“遇‘稻’一粒米”的长周期

水稻种植综合实践活动。该项综合实践活动以四季为轴线,经历“春插秧苗”

“夏观稻长”“秋收稻谷”“冬品稻香”,涉及生物、劳动、思品、语文等多门学

科的内容,综合性很强。科学、语文、数学、劳动、思品等学科知识融通于其

中,多个学科教师参与,从不同学科视角对儿童展开融合教学,引导儿童进行

探究性学习,提升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第40页

- 40 -

图 8 《遇“稻”一粒米》课程综合化实施流程图

五、课程评价:遵循“四有”要求,过程与结果并重

“乐群课程”是否提升了儿童素质,是否促进了儿童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

展,需要通过课程评价来检验。学校提出“四有”课程评价要求,关注“乐群

课程”的过程和结果评价,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及其实施,最终达成课程目标。

(一)课课有规范——用评价表衡量课程学习

学校强调每个儿童在课程实施后都有收获,制订了《乐群学堂评价表》,从

学习习惯、综合实践能力以及乐群品质等维度进行三星评价。学习前,儿童从

评价表看到学习要求及规范,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催生学习动力。学习中和

学习后,儿童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等方式对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不

断修正和完善学习过程。教师通过评价表,不断调整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

环节和流程。

第41页

- 41 -

图 9“小实验家课程”评价方式——学习评价表

(二)月月有记录——用成长记录袋记录课程学习

学校利用成长记录袋收集和记录儿童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困惑和变化,让

每个儿童都对照自己的过去,看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

师通过成长记录袋发现儿童的个体差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调整改进教学

方式和教学流程,因人施教,为每一个儿童提供更适宜的教学与指导。“乐群课

程”实施过程中,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每门课程每个月会选

择最能凸显儿童课程学习过程和学习收获的材料装进成长记录袋中,使教、学、

评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实施课程,达成课程目标。

第42页

- 42 -

图 10 “乐群课程”评价方式——儿童成长记录袋

(三)期期有总结——用展演、比赛等反映课程学习

为了让儿童感受到课程学习过程和结果带来的乐趣,强化课程学习的兴趣,

学校针对“科普小讲座”“数学思维”等思辨性、素养类课程,在课程学习结束

时会安排集中书面考查,让儿童总结反思,梳理和呈现自己的学习收获;针对

“花样跳绳”“银杏少儿合唱团”等社团类、实践类素质提升课程,会采用作品

展示、才艺展示、实验操作、口头表达、模拟表演等多种方法来总结和呈现;

针对“篮球”“管乐团”等艺体特长类素质提升课程,会结合展演、比赛、考级

等方式,考察儿童课程学习后的成绩或收获。

图 11 “乐群课程”评价方式——比赛、展演

(四)时时有评选——用评选活动彰显课程学习

在“乐群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或实施后,学校会为儿童搭建多样化的平台,

如每月评选“阅读小明星”“科普小达人”“数学之星”等;每季度评选“银杏

舞台之星”“运动小达人”等;每学期评选“书香班级”“锦小好少年”“科技小

博士”“特色小能人”等,为儿童提供汇报和评选的机会,让儿童展示课程学习

过程中或学习后在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学校还通过评选发现儿童

的闪光点,为进一步发展儿童个性,促进儿童个性化发展找准起点。

第43页

- 43 -

图 12 “乐群课程”评价方式—阅读小明星、银杏舞台之星评选

六、课程效果:花开锦城,课程育人硕果累累

通过近四年“乐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锦城小学“课程育人”目标已

基本实现,立德树人各方面的效益得到彰显。

(一)儿童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促进了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乐群课程”的实施,让锦城小学每个儿童都品格“高”起来,脑袋“富”

起来,身体“动”起来,眼睛“亮”起来,双手“勤”起来。每一个儿童都“学

有所得、学有所长”,实现了基于个体实际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为自己的

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通过“乐群课程”的构建,锦城小学形成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每一个儿童

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了家长一定程度上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学

校“乐群课程”的实施,也得到广大家长的首肯和支持。每学期末,针对“乐

群课程”的调查问卷,家长的满意度都超过 98%。

(三)社会认可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锦城小学“乐群课程”实施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乐群课程”

的显著效果,更是受到新闻媒体的宣传和报道。四川教育新闻网、四川教育在

线、四川文明网等媒体多次对乐群课程实施的进程及结果进行报道。若干相关

第44页

- 44 -

单位还与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愿意义务地为学校“乐群课程”提

供场地、合作等支持。

(四)学校各项荣誉持续增多,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乐群课程”建构与实施,为学校新增了诸多荣誉:全国自主教育联盟自

主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验校、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协同创新基地校、四川

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小作家培育基地校、四川省跳绳运动先进推广集体、成都市

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成都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成都市天府文化特色学校、成

都市第一批智慧课程发展联盟学校、成都市劳动教育试点学校、成都高新区第

二批品质课程实验学校。

在“双减”之下,国家新课标颁布之际,锦城小学会继续坚守初心,不断

迭代更新“乐群课程”,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让每一个儿童都像花儿一样“精彩”绽放。

第45页

- 45 -

把握机遇,主动作为,促进发展

——潞苑小学办学六年开放展示活动策划与组织

一、与副中心同行,坚定文化立校之路。

潞苑小学成立于 2017 年 5 月 24 日,位于城市副中心规划区域 155 平方公里

以内,是一所坐落于通州城北地区、与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发展同步的完全小学。

目前学校共有 43 个教学班,1868 名学生;教师 124 人,研究生学历 33 人,

占教师总数的 26.6%;市、区级学科骨干教师 22 名,区级骨干班主任 2 名,占

教师总数的 19.4%;教师平均年龄不足 34(33.7)周岁,其中 36 岁以下青年教

师 92 名,占教师总数 74.2%;党员教师 51 名,占教师总数的 41.1%。

建校之初学校就确立了走“科学管理、文化立校”之路。党总支领导全体党

员、干部教师集思广益,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学校办学理念体系:

办学理念:办有根基的教育、育有品质的学生!办学目标:让上学成为孩子

最期待的事儿!育人目标:让每一棵小树茁壮成长!培养具有正直向上、独立创

新、刚毅文明之品,共有善思考、善生活、善做事之质的“三善三品”的品质少

年。校训:树有根、人有品。

六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在杞梓先锋行党建品牌培育、文化理念引领、课

程体系建设、德育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学校先后荣获通州区平安

校园、通州区小学英语学科基地、通州区教育系统党建示范品牌、首都文明校园

等荣誉称号。

二、把握发展机遇,展示办学成果。

1.办学六年引发的教育思考。

2022—2023 学年度,对于潞苑小学来说是个重要的发展时期。2022 年 9 月,

学校已满 6 个年级 41 个教学班,办学规模趋于稳定,2023 年还将有学校发展史

上的第一届毕业生。学校发展有效弥补了通州城北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现

状。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资源日益丰富的新时代,学校办学除师生的共同

努力,还需要家长、同行、上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这就需要办学

者要把握机遇,适时出击,定期有目的有计划的展示阶段办学成果,汲取更多的

建议和资源为我所用,在多方互动、奔赴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第46页

- 46 -

为此,在建校六年这个特殊的发展节点,我校决定于 2023 年借助学校建校满六

年之际,开展系列办学成果开放展示活动。

多种形式的校园开放展示活动,基本上两种情况,一是学校某一方面工作成

绩突出,上级部门立足区域实际,推广其经验和成果,发挥辐射作用。二是基于

学校发展需求和节奏,主动出击,定期展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及办学成果。我

校活动属于第二种。

2、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本次办学成果展示活动,是建校以来的多方面工作

的展示,设计到的工作内容、形式和人员比较多,因此要提前谋划。

⑴统一思想共识。

活动目的意义:

以“科学管理、文化立校”为引领,把握发展契机,通过管理、教学、德育、

课程、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展示,全方位展现根品文化办学成果,进一步推进“让

上学成为孩子最期待的事儿”办学目标的落实。具体包含以下目标:①为孩子搭

建生命绽放的舞台。②搭建家校协同共育的成长平台。③提升干部教师的办学自

信。④汲取教育同仁的宝贵建议。

活动原则:

①全面展示原则

本次活动充分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多

样化展示平台,突出全方位的成长理念,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成长样态。

②聚焦主题原则

在“办有根基的教育,育有品质的学生”文化理念引领下,对学校在课程教

学改革、校本教研、德育活动等方面的成果进行收集、整理和展示,彰显育人实

践特色。

③全员参与原则

活动的设计和推进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搭建全方位展示平台,以

凝聚全体干部教师的智慧,展现“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开放共赢、勇于担当”

的教师队伍风貌。

④开放融合原则

本次展示活动将邀请上级领导、教育同行、学生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第47页

- 47 -

参与展示活动,感受学校六年来的发展变化,同时汲取建议,为学校今后的发展

奠基。

⑵整体构建活动框架。

办学六年,我们积极践行根品教育理念,经过大家集思广益,我们确定了“四

个一”的展示内容。(即出版一本书《根品文化的实践探索》、开展一系列课程教

学展示活动、开展一个年级的毕业季系列活动、开展一组建校日德育实践活动)

⑶明确时间节点。

本次展示将经历一年时间,很多工作还有诸多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对时间

安排做了初步的预设。

2022 年 5 月决定举办活动,并初步确定展示的方向和内容,同时启动一本

书的出版工作;

2022 年 9 月至 10 月,确定具体的展示内容并形成总体的活动方案,同时各

部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2022 年 11 月,各部门依据实施方案开始落实推进。

⑷重点任务先行。

在众多的展示活动中,出版《根品文化的探索》一书是需要借助外力完成的。

在和出版商反复磨合的基础上,最终收录了自 2017 年建校以来,干部、教师 71

篇实践成果,文章数占当年教师总数的 68%。2023 年初已经正式出版。

3、开放活动的具体实施。

⑴明确分工、形成具体活动方案。

为保证活动顺利推进,学校责成教学部门负责总体方案撰写,班子成员多次

就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等进行研讨,最终形成总体活动方案,明确了“4+6”

的具体活动内容(即“四个一”+七项具体活动,见附件)。同时要求教学、科研、

德育等部分就具体活动制定实施方案,便于具体活动推进和实施。

⑵征求多方意见完善具体活动方案。

各主管部门结合具体活动分别制定活动方案,即“6”中的 5 个活动方案,

与此同时分别召开班主任会、学科教师会等,征求教师和学生对活动的意见,调

动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⑶召开全体教师会,全面动员部署。

活动总体方案和具体方案确定下来后,我们于 11 月中旬召开“潞苑小学建

第48页

- 48 -

校六年开放展示活动”部署和动员会,一是进一步强调活动的目的意义;二是号

召全体干部教师明确职责,发扬分工合作打整体战的团队文化精神,全身心投入

到各项活动的实施工作之中。

⑷具体活动的推进与实施。

①确定具体活动初步时间(表格);②印刷活动手册;③每个活动的具体实

施。

⑸实施过程中的调整与优化。

这也是我们的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原因有二,一是前期的策划只是预

设,明确基本的方向、内容和路径;二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前期的

策划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或者比策划时更好的形式和方法,因此,就需要我们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整与优化。

三、师生共同参与,精彩历历在目

一本书、课堂展示、校本教研展示、本生课程展示、首届毕业季活动、建

校日德育实践活动。

四、回望来时之路,总结反思再出发

作为管理者特别是书记校长,我和全体干部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

中改进与提升的工作意识,回顾办学六年以及开放展示活动所经历的每一步,更

加坚定了我们推进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的方向和路径。

1、坚持文化立校。学校文化是我们全面落实文化自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坚定文化立校之路,不仅可以使办学方向明

确,也会使我们的实践、反思与发展具有独特性。

2、善于把握节奏。学校发展要有节奏感,作为管理者要善于把握节奏,张

弛结合的工作节奏、动态与静态的成长节奏、实践与总结的发展节奏,都是促进

师生发展与学校发展的有效手段。

3、利用发展机遇。机遇有的时候是别人给的,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创造的,

作为管理者要有敏锐的目光,抓住机遇,主动出击,展现自我,总结得失,促进

发展。

4、明确发展方向。

活动的如期进行,达到了预期目的,尤其在整体推进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

反思六年来的工作,进一步梳理、明确了今后学校发展的中心任务,即以根品教

第49页

- 49 -

育——本生课程——自主课堂全面引领教育改革,明确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和实施路径,也为学校新的发展阶段吹响了集结号。

附件: 潞苑小学办学六年成果开放展示活动情况一览表

内容 主 题 负责部门 拟请嘉宾 拟定时间

总方案

“回首来路漫漫、矢志不

改初心”——潞苑小学办

学六年成果展示活动方案

书记、校长

副校长

出版一

本书

《根品文化的实践探索》

一书 教学部门 2022年7月

一系列

课程教

学改革

活动

“聚焦核心素养、打造生

本课堂”课堂教学展示活

教学部门

区教委、研修

中心领导、教

研员、家长

2023年5月

“潜心教研勤探索、生本

课堂共成长”数学校本教

研展示活动

教学部门

区数学中心

组教师

共同体教师

2023年4月

“培养本生课程体系、促

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课程

建设展示活动

教学、德育部

区教委领导

研修员、家长 2023年6月

一组建

校日德

育实践

活动

“六载潞苑、万象更新”

建校日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部门 家长代表 2023 年 2

月、5 月

一个年

级的毕

业季活

“明朝长路、扬帆起航”

六年级毕业季活动 德育部门 家长代表

2023 年 2

月、3 月、5

月、6 月

第50页

- 50 -

提质增效,我们在行动……

——昌平第二实验小学 李小平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时下,我们正处于“双减”进行时,“双减”是让教育回归本源,育人回归

初心。“双减”政策强调了学校教育对培养人的重要作用,为学校重塑理想的教

育生态提供了契机。“做润泽生命的教育,让每个生命都精彩”是我校的办学理

念,在理念的引领下,我校探索了一系列“润泽生命”的途径与策略,实现每

个生命的精彩绽放!

一、聚焦全面育人,构建实施“润泽生命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是体现学校办学思想的重要形式,也是学校

文化落地的重要载体。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的根本途径是课程。

在“润泽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根据学生“三有九个一”发

展目标构建了六大课程群,即品格与修养课程群、阅读与语言课程群、体质与

健康课程群、艺术与审美课程群、数学与科技课程群、劳动与生活课程群。

在六大课程群中,每个课程群都有着不同的定位,每个课程群都包括基础

课程、拓展课程和综合课程,每个课程群都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体现了

综合性和选择性。

通过“润泽生命课程”体系的构建,旨在为学生搭建起“五育并举”的立

交桥,关注学生成长每一环节,最终实现全面育人。

所以我们认为,双减,就是要构建适宜学生的课程!

二、指向核心素养,探索践行“211”生命课堂路径

学校教育的重要场域即为课堂,“润泽生命”的课堂关注的是师生生命发展。

从思想上,将学生看成独立个体,尊重、赏识、关怀学生。从目标上,以人的

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养。

在具体实施中,学校构建了“211”生命课堂路径,即:20 分钟为教师在

情景下提出问题,激活学生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习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思考

解决问题的时间占比,此过程为师生对话的过程。10 分钟为学生围绕核心问题,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简易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