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嘉德香港2023春季拍賣會 翠壟閑雲-閑雲山莊藏明式家具

发布时间:2023-3-18 | 杂志分类:文化艺术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中國嘉德香港2023春季拍賣會 翠壟閑雲-閑雲山莊藏明式家具

参考:此床全黄花梨木制。床面上四角起立柱,立柱上安顶架,正面另加两根门柱,並有围子与角柱相连,上承顶架,角柱及门柱下端的“蘑菇头”,仿传统建筑中的“柱础”造型,榫接成典型的明式六柱床。床顶四周掛檐,绦环板搜挖开海棠如意纹孔洞並起線,下无角牙或饰条。床围子攒接技法拼接正卍字纹,床面格角榫攒边装软屉。床框边抹厚实,下沿微收;束腰与牙条一木连做,与腿足以抱肩榫结构结合,内翻矮马蹄,沿边起立体宽皮条線並打洼收结。架子床通体用方材,在方直几何图型下,通体用打洼線腳交圈为装饰,而床身及马蹄足的弧線留空線条,整体直中有圜,此床方圆谐调,比例完美而优雅。六柱床一般雕工讲究,多作嫁娶奁具,属闺阁之用。明代《鲁班木经匠家镜》载有木版画描绘仕女站於六柱架子床旁的情景。明文震亨著《长物志》卷八“卧室”论:“一般设卧榻一、榻前仅置一小几,几上不设一物;设小方杌二,小橱一;北京故宫清宫旧藏及出版,朱家溍主编,《明清家具》(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年,页 6-9,图录编号:2 明 黄花梨卍字纹围架子床。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藏一件大小、纹饰与本床相若的黄花梨床,见 1979 年纽约出版 M. B... [收起]
[展开]
中國嘉德香港2023春季拍賣會 翠壟閑雲-閑雲山莊藏明式家具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04页

参考:

此床全黄花梨木制。床面上四角起立柱,立柱上

安顶架,正面另加两根门柱,並有围子与角柱相

连,上承顶架,角柱及门柱下端的“蘑菇头”,

仿传统建筑中的“柱础”造型,榫接成典型的明

式六柱床。床顶四周掛檐,绦环板搜挖开海棠如

意纹孔洞並起線,下无角牙或饰条。床围子攒接

技法拼接正卍字纹,床面格角榫攒边装软屉。床

框边抹厚实,下沿微收;束腰与牙条一木连做,

与腿足以抱肩榫结构结合,内翻矮马蹄,沿边起

立体宽皮条線並打洼收结。架子床通体用方材,

在方直几何图型下,通体用打洼線腳交圈为装饰,

而床身及马蹄足的弧線留空線条,整体直中有圜,

此床方圆谐调,比例完美而优雅。

六柱床一般雕工讲究,多作嫁娶奁具,属闺阁之

用。明代《鲁班木经匠家镜》载有木版画描绘仕

女站於六柱架子床旁的情景。明文震亨著《长物

志》卷八“卧室”论:“一般设卧榻一、榻前仅

置一小几,几上不设一物;设小方杌二,小橱一;

北京故宫清宫旧藏及出版,朱家溍主编,《明清家

具》(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年,

页 6-9,图录编号:2 明 黄花梨卍字纹围架子床。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藏一件大小、纹饰与本

床相若的黄花梨床,见 1979 年纽约出版 M. Beurdeley

著《Chinese Furniture》,图 112。

室中清洁雅素,一涉绚丽,便如闺阁中,非幽人

眠云梦月所宜”。

中国空间及器物的图案设计,上至帝王,下至平凡

百姓,凡有图者必有吉祥寓意,及对生活的美好祈

愿。卍字自古即用作建筑装饰,如宋代李诚《营造

法式》卷二十九《单钩阑》栏板所见。至明代,它

已在家具上广泛使用。如本件黄花梨架子床和北京

故宫所藏【黄花梨六柱式架子床】的床围子为同款

设计,其围子即是一件充满吉祥万意的正卍字纹围

子,亦称”卍字不到头”,有长寿吉祥不断之意。

架子床为中国家具中最大型的家具,也是最隐私的

个人家具,是中国特有的生活美学。因其构件可拆

解的设计,於数百年来的使用及生活空间改变,早

期黄花梨架子床留存的数量已不多。此件架子床保

存状态极为良好,为难得一见的明式家具珍藏。

陈仁毅

雅典襍 Art of Chen

第110页

1214

清早期

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足卐字纹六柱架子床

此为带门围子的六柱床,黄花梨满彻,围子均饰卐字纹,疏朗通透,节

奏和谐。所有构件、横竖材皆打洼作,打洼的沿边如同碗口線一般,清

丽婉约。六根立柱,均设柱础,由此可见,此床的制作十分重视统一

性。主题纹饰卐字纹以经典传统的攒斗工艺结合在一起,费工费时,工

艺考究。掛檐以榫卯与角柱、床顶接合,绦环板内锼挖海棠纹透光,沿

边不起阳線,清爽简洁。整器黄花梨制,纹理清晰美观,色泽红润,包

浆自然。其结构简洁,不施雕饰,清丽雅致,赏心悦目。

床面格角攒边装活屉,拆卸便利,软席坐卧舒适,边抹中下部凹进,底

部修一道線条。束腰窄平,远观厚实的边抹和平直的方足,犹如四面平

式,如此便强化了整张架子床的简洁爽利之感。四腿方材,牙、腳圆格

角相交,沿边起较宽的皮条線,底收矮扁的小马蹄。

类似做法的床具,可见古斯塔夫·艾克《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的17号

卍字纹罗汉床(图1),同为打洼作,马蹄的造法颇为类似。

卍字纹是床具经典的纹饰,明潘允征墓出土的明器拔步床即是此种纹饰

(图2),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附录三《<鲁班经匠家镜>家具条款

初释》中也根据明式架子床实物试制了草图(图3),可见卍字纹的流行

与经典。

来源:雅典襍旧藏

参阅:古斯塔夫·艾克(Gustav Ecke)《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图版17,

北京法文图书馆,1944年,第21页。

朱家溍主编,《明清家具》(上)图版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

大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2年,第

6-9页。

RARE HUANGHUALI WAISTED SIX-POST CANOPY BED

Early Qing Period

202×126×203 cm. (79 1

/2×49 5

/8×79 7

/8 in.)

HKD: 2,000,000-3,000,000

USD: 254,800-382,200

图1 《中国花梨家具图考》,P21

图2 明潘允征墓出土的明器拔步床 图3 明式架子床草图

第118页

一、炕桌小考

听惯了“炕桌”的叫法,见到矮桌案就认为是炕桌、

炕案,习以为常了,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其实

南方人更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先简单了解一下“炕”。“炕”字最早出现在汉

代经学家毛亨注释的《诗经·小雅·瓠叶》中,

言“炕火曰炙”,意思是把东西放在火上烤炙,

其实与火炕无关。此后典籍中有关古人取暖的记

载,都是在说“灶”。直到唐代,才有明确的说法。

《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九》曰:“高丽者…

其俗贫窭者多,冬月皆作长坑,下燃煴火以取暖。”

看得出“炕”併非中原产物。

火炕在宋代的北方开始盛行,宋《三朝北盟会编》

卷三《女真传》:“墙垣篱壁,率皆以木,门皆东向,

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

以取其暖,奉佛尤谨。”火炕至今也没有逾越长江,

已不言而喻。

学界对“炕桌”一词似乎也没有異议,顾名思义很

容易记住。查阅史料,宋元时期未见关於炕桌的

记载,直到明末。明

万历四十五年《金瓶

梅词话》介休本,第

二十四回“敬济元夜

戏娇姿惠祥怒詈来旺

妇”说到:“次日早

辰洗漱毕,也不到铺

子内,迳往后边吴月

娘房里来。只见李娇

儿金莲陪着吴大妗子

坐的,放着炕卓儿摆

茶吃,月娘便往佛堂

中去了烧香。”小说里的桌字还写作“卓”(图 1)。

清代《造办处活计档》载:“雍正十年十一月初二日,

太监赵朝凤持来楠木活腿炕桌大小三张,说宫殿

监督领侍苏培盛传,着将此大桌二张腿接高一寸

六分,小桌一张腿接高二寸。记此。”由此看来,

炕桌一词始自明末清初。

回看唐宋以来的画中家具,古人早已有在床榻上

置几的做法。敦煌莫高窟 323 窟北壁(图 2),绘

於初唐,描述佛图澄“幽州灭火”的故事。画面

中佛图澄盘坐於壼门榻上,手扶一长方形几,而

石虎等人环立四周。这与汉代以来古人跪坐时所

依的凭几相似,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玉人(图 3),

前扶直凭几。

图3 满城汉墓玉人 河北省博

五代卫贤的《高士图》(图 4)描绘的是东汉名士

梁鸿与妻子孟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故事。

梁鸿端坐於榻,目不转睛的看着栅足几上的书札,

无暇理会孟光举起的食案。

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图 5)中,正在赏乐的

韩熙载和郎粲坐在一凹形罗汉床上,两人之间露

出一张小案。与床前的两张食案的高度相比,该

案明显高出不少,推测应是置於罗汉床上。

图1 金瓶梅词话

百宝争辉—记紫檀嵌百宝炕桌

第119页

旧传为吴道子所绘的《三官图轴》(图 6),藏於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高榻上三官大帝所依的栅足

几,与梁鸿之几一样。

台北故宫的南宋《宫沼纳凉图》(图 7),朱漆长

方形壼门榻、直足小条桌、挖缺作方凳等家具形

象清晰明了。元代刘贯道《消夏图》(图 8),屏

中有屏,地上的榻上有隐囊,屏中的榻上则是方几。

北朝至辽金时期的北方,按说火炕已经普遍,但

绘画、壁画中均未见到相关形象。反而床榻多见,

比如山东嘉祥徐敏行夫妇墓壁画、山西武安王徐

显秀墓室壁画等。河北宣化辽代墓葬群,也未见

到火炕的描绘。

山东博物馆藏明代钱复绘《邢玠坐像》(图 9),

三围独板罗汉床是藏家最喜欢的品种,床上的朱

漆方几低矮卻宽大。此外唐寅的《红叶题诗侍女图》

《陶毂赠诗图》、仇英的《乞巧图》等等,都有

类似的场景。

清代绘画中床榻上置几案的情形更是不胜枚举,

孙温的《红楼梦》插画中就有多幅罗汉床、架子

床上放着小桌案。清末民国,北至京津,南至广州,

图2 莫高窟323窟壁画 图4 卫贤《高士图》

图5 《韩熙载夜宴图》

图6 《三官图轴》 图7 宋佚名《宫沼纳凉图》

图8 元代刘贯道《消夏图》

图9 明《邢玠坐像》

第120页

老照片(图 10)上常常见到榻床中间的小桌。

事实上,家具品类中还有一种低矮的桌案,有行

家称为“地桌”。明代波臣派画家曾鲸的《沛然像》

(图 11),托泥长方榻前,一张小案简明标致,其

高度仅仅比榻略高一点。

上述示例看来,汉唐至明清,矮形小桌案常被用

於床榻之上,甚至直接落地。炕桌只是明清时期,

尤其是清廷入关之后,将火炕带入紫禁城,本已

存在的小桌案被放在炕上使用。因此将此类低矮

的小桌案一概称为“炕桌”,似乎欠妥。

二、中国镶嵌工艺

目前的考古发现所知,旧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

了最初的镶嵌制品。距今约 2.8 万年前的山西朔县

峙峪遗址出土的一件钺形石刀,在两肩之间有短

柄状突出,当时应是镶嵌在骨木柄内使用。

新石器时代的良渚遗址已有镶嵌物出土,《文物》

杂志 1988 年第 1 期,刊登了两篇良渚文化的发掘

报告,分别是《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

《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其中

反山M12王墓出土几块沾有小玉粒和漆皮的土块,

旋即被送往上海博物馆,经考古人历时数月的清

理、加固和修复,得以认定是一件木质嵌玉漆杯。

后在修复的基础上,复制出嵌玉漆杯(不是何故

未复原漆杯的把手),现收藏於良渚博物院。而

另一处瑶山遗址,则出土一件高柄朱漆杯,胎体

已经腐烂不存,只遗留漆皮保持了原状。漆皮上

镶嵌有椭圆形玉珠,玉珠一面圆突一面平整,呈

半球形。

可以想见的是,远古人类在更为悠久的玉器文化、

漆文化基础上,使用制作玉器的边角料,经过加

工成形,镶嵌於木质漆器的表面,从而开创了中

国镶嵌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其后的夏商周,在此基础上将镶嵌艺术进一步发

扬,引入绿松石、螺钿、金银等为嵌饰件,创造

出中国雕塑装饰艺术的第一个辉煌。商代妇好墓

出土的嵌绿松石象牙杯(图 12),高 30.5 厘米,

图10 老照片 1898年之前 汤姆逊拍摄

图11 曾鲸《沛然像》,上海博物馆藏

第121页

现藏於中国国家

博物馆。杯身通

体以绿松石镶嵌

勾勒出饕餮轮

廓,精绝华美,

让人不由得惊叹

古人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

房山县琉璃河燕

国早期贵族墓

葬,同时还出土

了几件漆器:彩

绘兽面凤鸟纹嵌

螺钿漆罍(图 13)和彩绘兽面嵌螺钿漆豆。这是

最早发现的将螺钿用於镶嵌艺术的实例。远古

人类被螺钿贝壳的绚丽光泽所吸引,不仅将贝壳

作为货币使用,更将其运用於装饰,並延绵至今。

贵族阶层生活奢靡,华丽的镶嵌艺术被豪门青睐

有加。《北史》记载有魏太后赠与和尚的“七宝

胡床”。所谓七宝,据《法华经》记载为:金、银、

琉璃、玛瑙、真珠、砗磲、玫瑰。砗磲即是贝壳,

玫瑰是指美玉。足见彼时的装

饰材料更为多样,可谓搜尽天

下異宝奇珍。

随着家具品种工艺的日趋完

善,镶嵌工艺逐渐运用於家具

的制作。战国时期,已经出现

镶嵌玉石的彩漆凭几。至唐

代,镶嵌工艺越发成熟,甚至

出现了在硬木上镶嵌螺钿、象

牙等器物。日本正仓院保留有

唐代紫檀嵌螺钿五弦琵琶(图

14),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七:“螺钿器皿,出江

西庐陵县,宋朝内府中物,俱是漆器,或有嵌铜

線者,甚佳。元时,富家不限年月做造,坚漆而

人物细妙,招人可爱。洪武初,抄没苏人沈万三家,

条凳桌椅,螺钿剔红最妙,六科各衙门犹有存者。”

足见明代镶嵌类器物甚为流行。

这些镶嵌工艺的共同特点,是嵌件与漆面齐平。直

到明代嘉靖年间,扬州人周翥(音:住)採用嵌件

高於地子漆面,然后在嵌件上雕刻的镶嵌手法,被

人称为“周制”。“其法以金、银、宝石、珍珠、

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砗磲、青金、

绿松、螺钿、象牙、蜜蜡、沉香等为之,雕成山水、

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翎毛,嵌於檀、梨、漆

器之上。”明代黄成《髹饰錄》把百宝嵌划为斑斓类:

“百宝嵌、珊瑚、湖泊、玛瑙、宝石、玳瑁、螺钿、

图14 紫檀嵌螺钿五弦琵琶

图12 嵌绿松石象牙杯

图 13彩绘兽面凤鸟纹嵌螺钿漆罍

战国,错金银镶嵌工艺达到顶峰,创造了无与伦

比的独特镶嵌艺术。到汉代,错金银常与各种镶

嵌结合,呈现镶嵌艺术的多样性。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122页

象牙、犀角之类,与彩漆板子,错杂而镌刻镶嵌者,

甚贵”。杨明的注释说:“有隐起者,有平顶者”,

意思是可以高起如浮雕。这样的镶嵌,极大的提高

了装饰的立体形象,装饰效果极佳。

以百宝镶嵌的明清紫黄家具,不仅数量较少,而

且非富即贵。比较多见於有着较大平面的家具,

最常见的是各种掛屏,其他如桌案、箱柜、屏风等。

2003 年 4 月 28 日,香港佳士得上拍一件,清康

熙紫檀嵌寿山石人物图透雕龙纹十二扇围屏(图

15),高 3.2 米,长 5.65 米。以寿山石镶嵌出人物

图案 32 幅,富丽堂皇华美至极。该围屏 1928 年就

已被收藏者John Wananaker著述出版,全书仅38页,

只收录此一件家具,对每一幅图案进行了详细的解

读,可见藏者对其珍爱。那一场拍卖,屏风以 2358

万港元拍出,创造了当年的家具拍卖纪录。

图15 紫檀嵌寿山石人物图透雕龙纹围屏

三、百宝生辉的“炕桌”

此桌得於 2004 年香港苏富比《龙游帝苑》专场,

著录於《博古存珍—敏求精舍金禧纪年展》一书。

造型雄浑的炕桌以紫檀木精制,色美质润,光彩

夺目。高束腰配以刚猛威武的三弯足,显得格外

气宇轩昂。桌面面心平镶瘿木,中心以兽骨为線

勾勒出葵瓣形,内用寿山石、彩螺钿、碧玉玛瑙

镶嵌出游龙逐日,遒转灵动。周匝以深浅两种紫

檀木拼嵌出四合如意纹及花瓣纹,排列齐整,缛

而不俗。边抹以深色紫檀木片千拼百衲,意在摹

仿官窰百圾碎之宋韻。同时在四角留出勾云状,

镶嵌云雷纹,犹如金属包角。

束腰四面以玛瑙、寿山石、秋蕨、砗磲等,镶嵌

出十二条独角螭龙和缠枝花卉,螭龙正侧仰俯体

态各異,栩栩如生。牙板壼门曲線卷转波折,如

洪波湧起极具节奏感,其上嵌荷花及三色堇。遒

劲的弯足健硕有力,以玛瑙镶嵌宝珠点缀,以金

線嵌云雷纹,环绕腿足外侧的出戟。

出戟的造型显然源自商周青铜,这种出戟即考古

学家所称的扉棱。如江西省博物馆藏伏虎耳虎形

扁足青铜鼎(图 16),弯足两侧出扉棱。这种扉

棱在家具上的运用,屈指可数。

图16 伏虎耳虎形扁足青铜鼎

第123页

全器装饰之美,可谓富丽堂皇满目琳琅。庄重沉

穆的紫檀,饰以莹润光洁的百宝,雍容华贵又不

失皇家威仪,堪称传统家具装饰艺术之最。难怪

晚明时的高濂说:“如雕百宝嵌紫檀等器,其

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

谭向东

二零二三年二月二十六日於北京

第128页

1215

清康熙

紫檀高束腰百纳镶面百宝嵌炕桌

此桌为康熙宫廷器(专家前文特别述及),尺寸硕大,高束腰,为须弥座式,三弯腿,

外翻马蹄。採用珍贵紫檀制作,桌面百纳镶工艺,细腻精致,通体嵌百宝,富贵华丽。

桌面宽阔,四个大边做出冰裂纹,四角则留出原本木色,构图考究。面心则以不同颜色

的木片和材质雕嵌朵朵莲花和如意云头纹饰,線条细致,风格典雅,优美整饬。中间大

菱花开光内以彩色玉石镶嵌飞龙纹,构图主次鲜明,蔓延铺陈,美观动人。沿边设拦水

線,四角锼出委角,制作考究。底部髹黑漆,设三根穿带支承。高束腰同样嵌彩色玉石

螭龙纹,口衔花卉,下设托腮。牙板線条锼挖流畅,沿边阳線精细流畅,延伸至腿足。

牙板上以相同工艺镶嵌荷花等折枝花卉。腿足上截露明为短柱状,下截做成三弯腿,足

底外翻马蹄。三弯腿上等距分布的圆形五色铆钉引人注目,与镶嵌的卷草纹相得益彰。

整器选料珍贵,雕嵌精美,造型雄伟,線条遒劲,在炕桌中堪称佳制。

须弥座式家具风格显著,根据王世襄先生的研究,束腰与托腮都可以从须弥座上找到来

历。须弥座实际上是大型的壼门台座,其上收缩部分的“束腰”演变为家具中的“束

腰”,多层的“迭涩”也在家具中因物制宜变成窄条,在匠人们口传笔记中音转成为

“托腮”。这展现出家具中部件的来历,也为我们呈现中国古代家具与建筑之间的隐藏

線索。

此种百纳镶面工艺的炕桌,目前查证三例,一是北京故宫藏黄花梨嵌螺钿夔龙纹炕案,

另一件是香港攻玉山房叶承耀医生藏故宫同款炕案。第三是本例,其非案形结体,而是

炕桌,风格雄伟而生动,是一件木工、雕工、嵌工皆精美的艺术品。

来源:2004年10月香港苏富比《龙游帝苑》专场,编号 0017。

展览: “博古存珍:敏求精舍金禧纪念展”,香港艺术博物馆,2010年9月25日至2011年

1月2日。

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图版卷乙8,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第

65页。

朱家溍主编,《明清家具》(上)图版154,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2年,第181页。

朱家溍主编,《明清家具》(下)图版13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02年,第148页。

ZITAN HIGH-WAISTED KANG TABLE INLAID WITH SEMI-PRECIOUS MATERIALS

Kangxi Period

100×68×30 cm. (39 3

/8×26 3

/4×11 3

/4 in.)

HKD: 8,000,000-12,000,000

USD: 1,019,100-1,528,700

第129页

《明清家具》(下),P148,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香港攻玉山房叶承耀医生藏故宫同款炕案

《明式家具研究》,P65

《明清家具》(上),P181

第134页

稀有品种

——火盆架

天寒地冻时,人人都需要保暖。古人除了身穿层层包覆

的衣服御寒外,在屋里还用火盆燃烧兽炭来取暖气。这

种供暖的范围不大,所以火盆也需要配合人的移动而变

换地点。这就是小木作火盆架形成的原因,也成为古老

家具的一个品种。

保存了宋元家具制作传统的明代《鲁班经》就把火盆架依

前人已有的三种分类个别说明,分别是“圆炉式”,“看

炉式”,及“方炉式”,充分反映了传代的情况。样式有

的高,有的矮,有的方,有的圆,有带“豹腿”的,有“雕

吞头”兽面的,有带绦环板高束腰的,还有“三弯勒水”

牙板的,等等传统高古风格。

古画与版画中也能一觑火盆架的样式与用途。矮的最

多,置放的位置通常都跟腳踏一样;有时候放在椅子

前暖腳或者在桌下供人取暖。存世老火盆架中,矮的

也最多(图 7)。

至於大形的,可见於明正统八年杜琼作《南村别墅图册》

的雪景描绘中(图 1):在寒天雪地乡村茅舍里,两人

坐在暖和的大火盆架旁边聊边喝温热的酒。明末《绣襦

记》的插图也描绘类似的寒景(图 2);屋子里穿大袍

的三人都蜷缩围着大圆形火盆架。清代院本《十二月令

图轴》也是一幅冬月景(图 3),几位文人在梅树下围

坐在大红漆的火盆架旁,喝着温酒还吃点心。明末《金

瓶梅》中的一段描述文字:“当中大方炉火廂笼起火來,

堂中气暖如春。”也有参考作用。从这几个暖台的例子

能看到古人如何御寒。

除了暖化冷空气,火盆还有热饮与烧食的用途。而且,

这种可搬动的火炉也便於山游出行携带或者花园亭阁雅

集时搬用。南宋马远《春游写诗》中描绘一件十足高束

图1

图4

图5

图2 图3

第135页

腰的火盆架(图 4);为了携带还用两条链子缠绑托泥;

火盆上碳火中还有两个酒罐。明代仿宋无名仕的《仕人

鉴赏》描绘花园里的文人雅集,旁边放置一件大的火盆

架,盆里有壶与夹钳(图 5)。其木作火盆架的样式很

像高古的方形大供桌。

从图 5 精细的描绘中,一下就能看出架上的金属盆是坐

进嵌入框边的。明万历潘允征幕出土的冥器家具中也有

一件火盆架,同样嵌置一具金属盆(图 6)。存世的老

盆架通常都已丢失金属盆。有的盆架的框面还存留沿边

钉入的大头钉,这是为了不让烧烫的金属盆直接接触易

燃的木质框面(图 7)。

昔日无处不见、无人不用的火盆架,因供暖技术的进步,

使得使用火盆架的用户逐渐减少。因此存世的火盆架比

任何其它种类的家具还要少。而现存的实例中,大部分

都出自华北,其中又以晋南地区 ( 图 7-8) 为首,那里出

产的煤炭也是最乾淨、少污染的。

柯惕思 Curtis Evarts

图7

图6

图8

附圖

圖 1 明正統八年杜瓊《南村別墅》圖冊

圖 2 明末插圖《繡襦記》

圖 3 清代院本《十二月令圖軸》

圖 4 南宋馬遠《春遊寫詩》

圖 5 明仿宋無名《仕人鑒賞》

圖 6 明萬曆潘允徵幕出土的冥器火盆架 上海博物館藏

圖 7 清初楠木矮圓火盆架

圖 8 清初楠木高圓火盆架

第136页

1216

清早期

黄花梨无束腰四屉马蹄足火盆架

火盆既可取暖,又可温酒,是古时的生活用具。火盆烧炭,用以取暖,盆下的木架叫“火盆

架”。古画与版画插图中屡见古人围着火盆取暖的场景。火盆架有高、矮之分,矮的高仅尺

许,方框下承四足,结构简单,多用一般木材制成。高火盆架像杌凳或几。

此火盆架为高者,像一具方形香几,板面开一大圆洞,以坐入火盆。此火盆架的用材和制作

均十分考究,以黄花梨为材制作的火盆架屈指可数,因火盆架经常受火烘烤,易被炭火烧

伤,一般用廉价木材造,黄花梨者罕见,十分合理。王世襄先生一九八九年编写《明式家具

研究》时曾感叹“多年只见一例”,後来所见亦仅一二。实物考证,传世黄花梨木制的火盆

架寥寥无几,方形高火盆架只知五例:

其一是王世襄《明式家具萃珍》图版81,载錄一件黄花梨高火盆架,高60厘米,宽度61厘

米,亦为正方形架面。

其二是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页187,载錄一具火盆架,其设计理念与现例非常相似,同

样带抽屉,可惜被後改为杌凳,尺寸遗失。

第三例为前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旧藏,2012年10月29日在中国嘉德《澄怀观物——明清

古典家具》专场,编号3880。

第四例是2016年中国嘉德春拍《嘉木万重光——明式家具集珍》专场,编号4809晚明黄花梨

高火盆架,为嘉木堂藏品。

第五例即本次闲云山庄珍藏的黄花梨四屉马蹄足火盆架,为五件中尺寸最大者。架面以格角

榫攒框,平镶四块带圆弧的心板,开圆洞以置铜盆。有束腰,四足方材,中间各设两根横

枨,置入抽屉,第一层横枨和屉面下设两根穿带支承,工艺讲究。抽屉每面一具,共四具,

抽屉脸上安菊花瓣护眼,如意云纹吊牌。下枨与腿足圆角相接,细节美观考究,底部以十字

枨支承,结构严谨而稳固。四足方材,微有侧腳,收俊俏马蹄,線条明练。

来源:恒艺馆旧藏

参阅: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图版卷戊45,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第187

页。

王世襄《明式家具萃珍》图版81,美国中华艺文基金会,芝加哥·旧金山,1997

年,第171页。

RARE HUANGHUALI BRAZIER STAND WITH FOUR DRAWERS

Early Qing Period

63.5×63.5×77.5 cm. (25×25×30 1

/2 in.)

HKD: 800,000-1,200,000

USD: 101,900-152,900

《明式家具研究》,P187,后被改为杌凳,尺寸遗失。

《明式家具萃珍》P171,61×61×60 cm 『澄怀观物』专场,编号3880,60.5×60.5×60.5 cm 『嘉木万重光』专场,编号4809,59.2×59×76.2 cm

第142页

1217

清早期

黄花梨双门十四屉佛龛式大药箱

药箱选材黄花梨,色泽温润,包浆晶莹,纹理华美清晰。其尺寸为目前

所见最大者,八十一厘米,对开门式,双门与侧面两板皆为独板。门上

镶长方形面叶、方形合页、镂空吊牌。下承底座,有效保护箱体,设两

根穿带支承,两侧立柱由瓶形站牙抵夹。提樑设铜条保护,顶部安弧形

拉环,制作精美,且考虑到抬起的结实性。箱体沿边亦包镶铜片,与黄

花梨温润的色调形成对比。

药箱内部设计有十四具抽屉,宽窄高矮不一,空间布置亦有变化,适宜

储存多种物品,抽屉脸上安方形护眼和长方镂空吊牌,抽屉架露明。中

央位置为壼门形佛龛,龛的尽头另有双开门,结构隐约曲折,匠心独

运,甚为巧妙。

此类多屉的佛龛式药箱,实不多见,古斯塔夫·艾克《中国花梨家具图

考》可见一例,与此辉映,均为黄花梨药箱中的佼佼者。

来源:小听颿楼旧藏

参阅:古斯塔夫·艾克(Gustav Ecke)《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图版

107,北京法文图书馆,1944年,第135页。

RARE HUANGHUALI MEDICINE BOX

Early Qing Period

59×37×81 cm. (23 1

/4×14 5

/8×31 7

/8 in.)

HKD: 300,000-500,000

USD: 38,200-63,700

《中国花梨家具图考》,P135

第146页

1218

清早期

紫檀有束腰罗锅枨带矮老马蹄足大禅凳

禅凳尺寸硕大,73厘米见方,坐面宽阔,适合跌坐养性,在当代居室中

亦可作为茶几使用。

取珍贵紫檀为材,且为紫檀木纹中最漂亮的虎皮纹,令人流连。牙板、

腿足均用料厚实,颇为奢侈。凳面软席下为硬屉,底部披麻灰,工艺考

究,设两根穿带支承。边抹光素,底部一道線条与高束腰下的托腮上下

呼应。高束腰锼挖三个渔门洞,牙腳沿边起细致的阳線,罗锅枨两端出

拐子纹,上嵌三双矮老,结构严谨稳固。方材腿足,底收回纹方马蹄。

来源:小听颿楼旧藏

LARGE ZITAN WAISTED MEDITATION STOOL

Early Qing Period

73×73×45 cm. (28 3

/4×28 3

/4×17 3

/4 in.)

HKD: 400,000-600,000

USD: 51,000-76,400

第150页

地毯小议

此地毯或掛毯用料考究,作工精细,图案吉祥高贵,在世界各地的拍卖场或展馆都曾有过类似的出现,如

2005 年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会,就曾有一块类似的掛毯以 2 万 5 千英镑成交,澳门美狮美高梅酒店最重要

的一组收藏,其中也有一块类似图案但稍小的毯子在展出 ( 据说收藏的这批掛毯花费了上亿港元)。

此毯长 314 厘米,宽 250 厘米,整体布局宛如宫廷或寺庙建筑屋顶上的藻井,每组盛开的牡丹花由四朵含

苞待放的花蕾簇拥,配以寓意永恒的勾连纹,每处图案的交叉处点缀有八瓣桂花相分隔,小边和二边由吉

祥花卉相连结,寓意连绵不断,大边同样是各种吉祥花卉,四个抱角为传统的吉祥结,整毯规矩,寓意富

贵永恒。

在中国清代宫廷地毯的收藏中也曾出现过一些用金属材料编织的地毯,(基本上都是新疆地区少数名族对

清朝皇室的供品),这些地毯全部是用昂贵的绢丝所栽绒,为展示出立体图案的效果,多採用了金银铜線

等材料编织,据记载,晚清小朝廷因经济拮据,就曾拿出一批宫中的地毯到盐业银行出售,大收藏家张伯

驹介绍当时因病久不登台致使限於生活窘迫的恩师余叔岩全部收下,结果把地毯中的金線抽出即赚了三万

元,后地毯倒手卖出又赚了三万元。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地毯不断发展:在编织材料上,使用了丝和鸟的羽毛;技艺上,变波斯人常用的马

蹄形编织方法为 8 字形编制方法;从大自然树木花卉和飞禽走兽中获得鲜活的灵感;从青铜器、陶器、宫

廷及寺庙的装饰物上汲取创作素材。新旧交融、推陈出新,设计出更加灿烂美好的图案,为人类的文化艺

术做出不朽贡献。正如唐朝诗人白居易所讚美的:“披香殿广十丈餘,红線织成可殿铺。彩丝茸茸香拂拂,

線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澳门美狮美高梅酒店藏品 明宪宗在华丽的围帐中观看杂艺表演

敦煌莫高窟320窟壁画

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珍藏的龙抱柱毯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在线期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