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pdf

发布时间:2024-2-06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pdf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篇 1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 1 格表示 5 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具准备:教科书第 109 页教学情境的录像片或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请同学们看,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四种车辆的数量。二、探求新知1.组织记录。(1)给学生发记录单。种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2)学生记录。同学们,在观看录像的时候,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交流后明确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既快捷又方便。(3)再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学生记录会产生困难,反馈时如果学生记录不全,再次组织学生研究如何记录才能完整。强调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5)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2.制... [收起]
[展开]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pdf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篇 1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 1 格表示 5 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 109 页教学情境的录像片或教学挂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请同学们看,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四种车辆的数量。

二、探求新知

1.组织记录。

(1)给学生发记录单。种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

(2)学生记录。同学们,在观看录像的时候,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交流后明确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既快捷又方便。

(3)再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学生记录会产生困难,反馈时如果学生记录不全,再次组织学生研究如何记录才能完整。强调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5)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

2.制作统计图。

第2页

(1)学生分组讨论。如果运用一个□表示 1 辆或 2 辆车,最多画几个格?应该怎么办?明确用 1 个□表示 5 辆车比较合适。

(2)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先让学生尝试独立绘制条形统计图,然后回答问题。组织讨论:20 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3.师生总结绘制用 1 格表示 5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三、巩固应用

1.独立完成第 111 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 1~4 题。

(1)练习二十二的第 1 题。组织学生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记录数据并填写统计表,完成填空题。

(2)练习二十二的第 2 题。课前与学校卫生室联系,调查二年(1)班和五年(1)班的视力情况,完成统计表,并谈一谈对视力较弱的同学的建议,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4)练习二十二的第 4 题。这道题以作业的方式完成,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二年级全体同学看电视的时间,把调查得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明确长时间看电视有害健康,要注意用眼卫生。

小学数学教案篇 2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按需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2.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看条形统计图的能力.教学重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第3页

小华统计一个停车场里各种机动车的数量.数出有摩托车 3 辆,小汽车15 辆,大客车8辆,载重车 6 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师:要把题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各种车辆数的多少.

从题目的条件中可以看出,要统计的有几种数量?(几种车,每种多少辆.)教师:制成的统计表有几栏,每栏多少格?

教师提问:看一看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

二、学习新课.

(一)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教师:上面复习题中,统计停车场里面的车辆时,由于车辆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可以分类数出各种车的辆数,是用逐项数出数目的方法收集的数据.如果我们要统计一个路口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数量,还能用逐项数出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吗?教师:收集数据时,根据具体条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你们收集过路口的.各种机动车数量.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

教师提问:为什么你们收集的数据不统一;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摩托车:正

小汽车:正正正正正正一

大客车:正正

载重车:正正正正

(二)填统计表和统计图.

1、教师:上面收集的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来,要把这些数据整理,制成统计表.机动车种类

辆数

合计

第4页

摩托车

小汽车

大客车

载重车

教师提问:请看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多少?这个数能不能改变?教师说明: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代表多少数量,要根据统计的数据大小而定.2、学生练习.

把课本第 2 页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补填完整.

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 1992 年到1996 年,全国每年增加的人口数依次是 1348 万、1346 万、1333 万、1271 万和 1268 万.完成下面的统计表.教师:统计表要分几栏?为什么?要分几格?为什么?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增加人口数(万)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我们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填入下表.六、板书设计.小学数学教案篇 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58~60 页的内容。

第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收获,提出不理解的问题。2.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并感受算法的多样化。3.能根据现实生活情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能解决问题。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整理知识、回顾学法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回顾学法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你又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可能回答: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我们可以解决简单的买文具的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地记账;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租船……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些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揭示并板书课题)(2)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

二、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出示:小明家有图书 587 本,小红家有图书239 本。教师:同学们,根据这两个条件,你想到些什么?

学生可能想到:小明家和小红家的图书很多,小明和小红都喜欢看书……教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回答:小明家和小红家一共有多少本图书?小明家比小红家的图书多多少本?小红家比小明家的图书少多少本?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

587+239587-239

学生 1:587+239≈800,我把 587 看成 600,把 239 看成200,600+200=800。学生2:587+239≈850,我把 587 看成 600,把 239 看成 250,600+250=850。学生3:587+239≈830,我把 587 看成 590,把 239 看成 240,590+240=830。

教师:谁估算的答案与正确答案最接近呢?该怎么办?学生4:同学3 估算得比较接近。学生 5: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来进行比较,看谁估算的答案与正确答案最接近。

第6页

学生用竖式计算,一人板演,全班齐练。587+239/826 集体订正后,说说计算时要同学们注意什么。

学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应该向前一位进1。学生计算第 2 个减法算式,要求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看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2.根据现实生活情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能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课件出示下面的动画:小明的爸爸和小明一起到超市买东西,刚好买了50 元的商品,小明的爸爸从钱包里摸出了一些钱,发现只有 2 元和 5 元的面值。同学们猜一猜,小明的爸爸可以怎样付钱?(1)学生独立思考。

(2)学生汇报。(略)

(3)怎样才能得出尽量多的答案而又不重复呢?小组讨论交流,并完成如下的表格:2元的张数(张)5 元的张数(张)第 1 种第 2 种第 3 种第 4 种

(4)学生汇报,出示表格:

2 元的张数(张)5 元的张数(张)第 1 种 58 第 2 种 106 第 3 种154 第4 种202

(5)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2 元的张数如果增加,5 元的张数就减少;2 元的张数如果增加5张,5元的张数就减少 2 张;2 元的张数只能 5 张 5 张的数;5 元的张数都是双数……三、反馈练习,拓展运用

(1)明明一家 3 人到动物园去参观,参观的门票有两种:价格最低的为30 元,价格最高的为50 元。明明买了 3 张票,一共可能用去多少元?

(2)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二的思考题。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篇 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 57~58 页。

1、知识技能: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2、数学思考:探索中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的算理。

第7页

3、问题解决: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加减法的意义。4、情感态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观察画面,淘气和笑笑在做什么?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直接要求学生提出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进入本课学习内容。二、独学思疑,合作交流。

解决提出的问题: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玉米?

比多比少,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相差多少,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怎样列式呢?学生用减法计算,算式是:57-42=?

57 和 42 都是两位数,你学过哪些两位数的减法计算?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计算57-42吗?独立尝试,抽生汇报。

1、把 42 拆成 4 个十和 2 个一,先用两位数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2、把 57 拆成 5 个十和 7 个一,把 42 拆成 4 个十和 2 个一,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结果相加。

你能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刚才的算法吗?(能)学生尝试。

第8页

在小组内一边摆一边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设计意图】首先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再借助小棒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三、内化展示,点拨引领。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说说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除了这两种方法,你能用竖式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汇报减法的竖式过程:(师板书过程)57 先在上面写出被减数 57,

-42 再在下面写出减数 42,个位对个位,十位与十位对齐 15 从个位算起,7-2=5,再计算十位 5-4=1,得到 15。

列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计算的时候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设计意图】通过拨计数器加深学生对位值的理解,为学生理解竖式做支撑,明白相同数位相减的道理。当学生理解了算理后再来巩固计算的具体写法。四、实践运用,体验成功。

课件出示练习题,指导学生完成。

1、森林医生,学生说一说错误原因并纠正。

2、用竖式计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解答过程。五、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今天解决了哪些问题,是用什么知识来解决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总结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建构,实现情知共融。小学数学教案篇 5

第9页

详细介绍:教学目标

(一)掌握不带小括号或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二)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三)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难点:用竖式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指名两人到前面板演,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并用简便方法书写.2.口算其余学生口算,要求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复习加减混合运算顺序.12+8+20=50-30-6=42+8-30=

78-40-6=52-(12+8)=70-(18-8)=订正板演,由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二)学习新知

1.复习订正后,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引出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看看同学们会做吗.

出示例 368-29+51=启发提问:

(1)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用竖式怎样计算?

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试算,教师行间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先出示正确的做法.即:

再出示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由学生判断有没有错,错在哪里.

第10页

第一种虽然最后得数是一样的,但是在计算过程中是有错误的,第一步忘了退位,第二步忘了进位.第二种抄错了运算符号.导致最后结果是错误的.

小结性提问:

(1)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计算做一做的两道题.

(1)56+24-30=(2)67-34+39=指名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对第(1)题的第二步能自觉用口算算得正确的同学进行表扬.2.出示例 472-(47+16)=启发性提问:

(1)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这道题有简便的书写格式吗?大家试试看.

重点讨论有没有简便写法,出示学生可能出现的下面情况.有没有错误,错在哪里?第一步是正确的,第二步的被减数和减数填倒了,63 减去 72 是不够减的.因此,像这样的题,只能列两个竖式,没有简便写法.

独立计算做一做中的两道题.

(1)32+(55-46)=(2)76-(13+42)=订正时,提问:(1)第(1)题有简便写法吗?为什么可以写成(三)巩固反馈1.基本练习

可在书上填数.

2.对比练习

(1)用竖式计算下面两题

81-52+4870-(23+35)

在课堂练习本上做,做完后,指名学生说一说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不同.(2)口算下面各题

55+30+856-3+9

第11页

42-(8+34)81-7-70

35+(10-6)74-(80-6)

由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得数.

3.判断下面计算是否正确,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第(1)题错,第(2)题对,遇到小括号前面是加号,可以用简便写法.4.课后练习

练习一第 5 题和第 9 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口算加减混合式题(不带小括号和带小括号的)及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基础上进行的.

反馈环节时,采用判断的形式加以巩固.这样安排,突出了这节课的新知识点,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比较、判断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篇 6

教学内容:教材第 48~49 页的 24 时计时法,例 1、例 2 和练一练,练习十第1~5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 24 时计时法,会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使学生初步认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学会计算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问题,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具:教具钟面、学生准备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提问口答。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1 个世纪是多少年?一年是多少个月?1 个月的天数有哪几种情况?

2、引入新课。一天又叫做一日。一日是多少小时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24时计时法。

二、教学新课 1、教学 24 时计时法。

第12页

(1)说明:1 天就是 1 日,1 日的时间就是一昼夜。在一日的时间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想一想,一日共多少小时?

(2)演示:第一圈从夜里 12 时也就是 0 时起,夜里 1 时、2 时、3 时上午8 时、9时、到中午 12 时,是 12 时。

提问:这是从夜里 12 时起走了几圈?现在是什么时候的 12 时?经过了多少小时?板书下面的直线图:第二圈再从中午 12 时走,下午 1 时、2 时、3 时、晚上8 时、9时、再到夜里 12 时,也就是第二天的 0 时,也是 12 小时。提问:第二圈是从中午12 时到什么时候的 12 时?也就是经过了多少小时?板书直线图:

提问:谁来说一说在一日里,钟表上的时针走了怎样的两圈,共多少小时?追问:一日等于多少小时?板书:1 日=24 小时

指出:从夜里 12 时起,走一圈正好是中午 12 时,是 12 小时;再走一圈到午夜12 时又走了12小时,共 24 小时,所以 1 日等于 24 小时。

指出:像这样的 0 时到 24 时的记时方法,通常叫做 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比,上午的时刻相同,下午的时刻要把普通计时法的时刻数加上 12。中央电视台每天19 时播放新闻联播节目,这里

的.19 时就是下午几时?

说明:在 24 时计时法里只要直接说几时,比较方便,在普通计时法里,一定要说明是上午几时或者是下午几时。

(4)巩固练习练一练第 1 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练习十第1 题。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练习十第 2 题。小黑板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作业本上。集体订正。强调普通计时法要说明是上午还是下午。

2、教学求经过时间。

(1)教学例 1。出示例题,读题。画直线图。

提问:题里用的是什么计时法?

这辆汽车从南京的开车时刻是什么时候?

第13页

到达上海的时刻是什么时候?要求什么?

说明:求路上用了多少小时,就是求 14 时 30 分到 18 时 30 分经过了多少时间?追问:路上用了多少小时?你是怎样想的?这里的 14 时 30 分、18 时30 分指的是什么?4小时指的是什么?

(2)教学例 2。出示例 2,指名读题。提问:题里用的是什么计时法?在24 时计时法里,这两个时刻各是几时?每天从 8 时到 19 时,营业了多少时间怎样计算?老师板书。小学数学教案篇 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第 10 至第 11 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体会算法的多样化。2.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课件、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复习

1、口算表内除法

6÷3,12÷4,18÷6,35÷7

2、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

30÷3,600÷2,560÷7,360÷9

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第14页

3、师出题:84÷4

观察这道算式,比较与第 1、第 2 题算式有什么不同?

4、根据这道算式你能编一道应用题吗?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学生汇报所编应用题,尝试计算解答。

2、探索计算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同桌互相交流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

3、全班汇报,交流思考方法。通过交流、讨论、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启发学生总结归纳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4、优化算法。你认为哪种方法?为什么?

师小结:同学们,这几种方法都是你们自己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你喜欢哪种就用哪种。5、运用知识,解决例题。

(1)让生根据课件创设情境。

生:阳春三月,鸟语花香,一年一次的植树节到了,老师带领同学们在山坡下植树,他们又说又笑,干劲可大啦。

(2)在画面中加入条件“有 36 人,每组 3 人”。你能提出问题吗?

让生独立思考,提出解决的问题“可以分成多少组?”。

(3)你想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吗?

(4)让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5)全班交流,指名说是怎样算的,允许学生多种方法并存。三、灵活运用、拓展延伸

66÷3100÷5720÷848÷2

2、7 元 84 元

⑴、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第15页

⑵、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倍?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几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课小结、自我评价。

小学数学教案篇 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5、4、3、2 加几的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2.培养学生利用 9、8、7、6 加几的计算方法学习 5、4、6、2 加几的迁移能力.3.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品质.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 5、4、3、2 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悟出 5、4、3、2 加几的最好的计算方法就是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口算:

2.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所做的口算第一个加数都是几?9、8、7、6 加几的进位加法题目同学们已经会算了,那么 5、4、3、2 加几的题目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 1.

师:小明的妈妈买了 5 个苹果,8 个梨,你能帮小明算一算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吗?问: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板书:)

第16页

学生交流,老师板书,总结算法.

(1)

(2)

想:

所以:

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1)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凑十法)

(2)是怎么想的?(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板书:师:请你试着算一算这道题.

学生试做以后进行交流.

问: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谁和他的算法不同?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5 加几的题目,那么 4 加几、3 加几的题目怎么做呢?2.教学例 2.

板书:

师:请你试着做一做.

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板书:

(1)

(2)

想:

所以:

3.比较算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做上述进位加法的题目,哪种方法比较简单?

第17页

全班交流.(多数同学都会选择第二种方法,因为较小数凑成10 没有较大数凑成10容易,因此要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问:你是怎么算的?(这时,同学们基本上都会选择第二种算法.)三、巩固练习.学生叙述图意,然后独立列式解答.

订正: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分组完成.同桌一组,一人做大数加小数的题目,另一人做小数加大数的题目,做完以后,互相说悄悄话.(自己是怎么算的)

3.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以后说一说自己有什么想法.(每一组的两道题加数相同,只是位置交换了,只要用凑 10 法把大数加小数的题目算出来,和它相对应的小数加大数的题目就可以直接写出得数了.)

4.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小组合作完成,每人每图说一道,写一道.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对又快.(4 人一组)5.原有又买来

一共有

7 个

6 个

()个

5 个

8 个

()个

9 根

8 根

()根

先指导学生看图:第一栏,一班有皮球 7 个,二班有皮球 6 个,一共有几个,算好以后填在()里.第二栏、第三栏,由学生叙述.

6.填未知加数.

第18页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5、4、3、2 加几的题目比较简便?五、游戏:找朋友.

学生每人手拿一张口算卡片(20 以内进位加法)在音乐声中找朋友(得数相同为朋友).板书设计

5、4、3、2 加几

(1)

(2)

想:

所以:

(1)

(2)

想:

所以:

教案示例二

课题:5,4,3,2 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5,4,3,2 加几.

2.通过综合练习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 5,4,3,2 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第19页

1.板演:板演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6+8=6+7=

9+6=8+7=

6+9=7+8=

2.口算:

6+5=7+4=7+6=

7+5=8+4=8+6=

8+5=9+4=9+6=

9+5=9+3=9+8=

8+3=9+2=9+7=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 9,8,7,6 加几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要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5,4,3,2 加几(板书课题)这次的计算,不看图、不摆实物你们能不能很快想出得数?(能)好!看老师出题,比一比谁算得最快.

1.教学例 1:5+6=□5+8=□【演示课件“5、4、3、2 加几”】(1)老师板书:5+6=□

师问:请你们说一说这道题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指名说:(学生可能会说出两种方法)

①用凑十法.

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6 加 5 等于 11,

5 加 6 也等于 11.

(2)师说:你们想出的两种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再看:5+8 怎样想?板书:5+8=□

学生仍会说出两种方法.

①用凑十法.

第20页

②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8 加 5 等于 13,

5 加 8 也等于 13.

(3)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学生回答:第二种方法更快、更简便.

师说:好!你们都喜欢第二种方法,这第二种方法就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下面再请同学们想一想 4 加几、3 加几应怎样算?

2.教学例 2:4+7=□3+9=□【演示课件“5、4、3、2 加几”】(1)板书:4+7=□师问:这道题,你怎样想?

想:7 加 4 等于 11,4 加 7 也等于 11.

师说:同学们算得真快,下面老师再出一道题,看谁算得快.(2)板书:3+9=□

指名说: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想大数加小数,9 加 3 等于 12,3 加 9 也等于12.(3)小结.

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四道题,都是几加几的题?(是 5,4,3 加几)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怎么样?(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小.)这就是小数加大数.看到这样的题,我们应该怎样想?(想大数加小数)对!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算得又对又快.

3.师问:除了这几道题,还有没有 5,4,3,2 加几的题?请同学们想一想.(1)学生出题,老师板书:

5+7=4+8=3+8=

5+9=4+9=2+9=

师说:你们想得很好,这 6 道题是 5,4,3,2 加几的题,也是小数加大数的题,你们能用今天学的新方法很快想出得数吗?谁来试一试?

第21页

先自己小声说一说:怎样想.

(2)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5,4,3,2 加几的计算.计算这样的题和前面学过的9,8,7,6加几不一样.前面的题是大数加小数,用凑十法计算.5,4,3,2 加几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今天,同学们表现很好,能用学过的知识自己学会5,4,3,2加几的计算.

三、巩固反馈.

1.对照练习:

8+3=6+5=8+4=

9+2=7+5=7+6=

2+9=5+7=6+7=

7+4=9+3=8+5=

4+7=3+9=5+8=

2.听算:

4+8=3+8=6+7=

2+9=5+7=8+9=

4+7=4+9=5+6=

3.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5+()=133+()=12

4+()=124+()=13

5+()=145+()=12

2+()=116+()=14

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7=10-7=4+8=

13-3=5+9=10-9=

2+9=3+8=4+7=

4+9=3+9=5+8=

第22页

5.看图列式计算:

6.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板书设计

典型例题

☆例 1.3+8=9+2=()+()

分析:得数是 11 的加法算式还有 7+4、6+5、10+1……解:答案不唯一.如:3+8=9+2=(5)+(6)

例 2.()里最大能填几?

答案:

例 3.同学们排成一列做操,小明从前往后数排第 4,从后往前数排第9,这一列共有多少名同学?

分析:解答这道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根据题中给的两个已知条件可知,小明前面有 3 人,小明后面有 8 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小明前面的3 人和小明后面的8 人以及小明这三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即.

还可以把这列同学看成是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从前数到小明处的4 名同学,另一部分是小明后面的 8 名同学,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即:.同理也可以把这列同学看成是 3 和 9 两部分组成的,即.

还可以用题中的两个条件相加,因为 4 里面已经包括小明了,9 里面也包括小明,如果用,等于小明多加了一次,因此还要减去 1.即:.

答案:或

选题角度:本例题主要考查 9 加几的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例 4.在○里填上 3、4、5、6、7,使每条线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2.分析:左边一条线和下边一条线的第一个数是 2,第二个数应选较大的,否则右边一条线三个数的和将大于 12.因此,左边一条线的第二个○里可填 7 或6(不可填5,否则数字将重复选用),下边的第二个○里则填 6 或 7,这样再选第三个数,使三个数相加得12.再将最后剩下的 5 填入右边一条线的第二个○里,这条线的三个数相加也得12.如:探究活动

第23页

游戏:共同浇开智慧花

游戏目的

复习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游戏准备

由 5 个花瓣组成的智慧花,每个花瓣上都有一个算式(20 以内进位加法,主要是5、4、3、2加几的题目).如图:

游戏过程

1.教师把组成每朵花的 5 个花瓣分别发给 5 人小组,每人做一道题,做完之后陆续到前面贴花瓣.

2.哪组贴得又对又快,哪组获胜.

3.出现错题的小组表示没有浇开智慧花.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册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